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运用约束方程法对平面机构的运动提出了五种模块,并列出其数学模型。利用AUTOCAD提供的命令组文件的概念,用高级语言编制了能被AUTOCAD调用的绘图文件。最后以六杆机构,齿轮—连杆机构,凸轮—连杆机构为例,说明对平面机构的轨迹进行模块式组合设计与绘图的方法及计算机运算框图。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解决平面连杆机构震动平衡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平衡概念——冗余伺服电机法.详细介绍了冗余伺服电机法的概念及其平衡平面连杆机构动力学参数的工作原理,并给出实例以介绍该方法的设计过程和验证其对平面连杆机构震动力矩和输入转矩平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原理及利用杆组法进行运动分析和误差分析的参数化设计, 借助于软件VB6.0进行可视化编程实现可视化,同时实现运动机构的动态仿真而进行的平面连杆机构 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形象直观,非常实用,给设计人员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4.
在各类机械的传动结构中,连杆机构有着广泛的应用。根据连杆机构图解法、解析法的设计原理,提出了在Pro/E中实现连杆尺寸参数设计及实体造型的方法,并利用Pro/E的运动学分析模块Mechanism对连杆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和仿真,这对连杆机构的优化设计将提供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以五层钢结构模块建筑住宅为例,探索钢结构模块建筑参数化平面多目标优化和结构智能化设计的完整链条.提出一种钢结构模块建筑参数化平面建模和设计方法;依托Rhinoceros&Grasshopper建模平台,编写Python脚本语言实现智能化结构设计;最后结合Ladybug&Honeybee建筑能耗性能模拟插件和Karamba有限元结构设计插件以及Octopus数据处理平台,基于建筑总能耗和结构用钢量2个目标分别对建筑平面不同房间长宽尺寸和结构构件尺寸进行设计和优化,生成满足结构承载力要求的Pareto最优解集,得出各参数变量与目标函数的相关性系数.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一种能完全平衡平面连杆机构摆动力矩的简便方法。该方法把平衡问题转化成了平面凸轮轮廓线的综合问题,且具有设计简单、结构上容易实现等优点。给出了一个计算实例,该方法对于输入构件为转动件的平面连杆机构的摆动力矩平衡问题均适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机构组成原理,建立了基本杆组的数学模型,给出了设计连杆机构的算法,实现了机构的虚拟"组装"、可视化动态仿真与运动分析.通过压床机构设计与运动分析仿真实例,证明这种方法便于连杆机构的方案设计与修改,有利于参数化设计与控制,为研究设计平面连杆机构提供了一种直观、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平面连杆机构设计,主要是根据给定的条件,确定机构运动简图的尺寸参数。本文阐述在设计具有急回特性的连杆机构中,若结合曲线方程来设计此类机构,能够使机构的设计得出准确的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9.
从平面连杆机构的闭环矢量方程出发,介绍了求解平面连杆机构位置问题的牛顿迭代法.通过对典型平面连杆机构的分析,说明其在机构运动分析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并给出相应实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同时还介绍了机构运动分析中迭代初值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平面连杆机构的位移分析中一个困难问题是给定一个主动杆位置求其他各杆位置时存在多解,在用计算机求解编排程序时,要明确指出所需的那个解。求复杂平面连杆机构的位移分析常常可归结为方程式求根问题,存在多根表示连杆机构可能工作在不同区段,本文提出一种划分平面连杆机构工作区段的方法。从数学上来说,就是用“根分离法”来求解方程式。此方法对六连杆机构全部适用,八连杆机构大部份适用,也可用于更多杆件的机构中。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机械优化设计原则及设计过程的总结,探讨平面连杆机构优化设计中几个关键环节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概要介绍了同伦法理论,设计了其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平面连杆机构的综合。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优化法确定平面连杆机构的初始位置.当该法与迭代法结合使用时,可为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提供一个十分有效而又简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运动几何学对平面连杆机构近似综合的不足,介绍了函数逼近理论与平面连杆机构近似综合问题的关系,为解析法进行平面四杆机构综合提供了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确定连杆机构运动误差的矩阵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机构几何约束方程出发,提出了确定由结构参数公差和运动副内间隙引起的连杆机构运动误差的一个解法,建立了连杆机构位置误差、速度误差和加速度误差的矩阵方程。这种解法能适用于复杂平面或空间连杆机构的误差分析,避开了现有输入输出位移关系或用线性方程组求解误差灵敏度系数的困难,且便于利用标准程序进行电算。最后,本文给出了二个例题来说明上逆方法的有效性,一个是复杂平面连杆机构,另一个是空间RCCC连杆机构。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连杆机构组的设计问题,具体建立TY401平台印刷机主传动连杆机构组的优化设计模型,并用本文提出的SUMT外点法的新的使用方式求解上述模型,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文中利用转化机构原理对三级以上平面连杆机构的位置分析,提出了一种残余位移法。该方法只需调用二级机构位置分析的标准程序和残余位移方程求根程序,即可获得二级以上平面连杆机构位置分析的颇为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为利用平面连杆机构的急回特性节省动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讨论了平面连杆机构的急回特性.运用Pro/ENGINEER对一个具体的双曲柄机构建模并进行运动仿真,找到其极位夹角,从而给出了一种验证双曲柄机构具有急回特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复杂地面环境提出一种具有被动自适应能力的轮-履复合移动机器人,该机器人主要由车体模块和轮-履复合模块组成.轮-履复合模块由平面连杆机构演化而来,具有一个自由度,在单驱动力作用下可根据环境中的约束表现为不同的运动模式.通过分析机器人各构件间运动关系,建立了轮-履复合模块的数学模型,并对机构各参数进行了优化.对机器人的爬坡、翻越台阶等运动能力进行了分析,并使用多刚体软件进行仿真实验,验证结构设计和参数选择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目前连杆机构再现轨迹优化设计中数学模型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连杆曲线与给定轨迹曲线在逼近过程中,应当沿着曲线的法线方向。按照这一观点,将平面连杆机构再现轨迹问题归纳为两类:一类是给出曲线方程为理想轨迹,另一类是给出一系列点的坐标为理想轨迹,并分别以ZY—35型液压支架的连杆机构和装载机的扒取机构为设计对象,进行了优化设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