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及连接蛋白40(Cx40)在正常和围绝经期Sprague-Dawley(SD)大鼠外周血的表达差异及其与免疫调节的关系。实验采用选取4月龄雌性SD大鼠18只,分为对照组和去卵巢组(OVX组),每组各9只。OVX组切除双侧卵巢4周后建立围绝经期动物模型。使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亚群,及Cx40在T淋巴细胞亚群上的表达。使用ELISA技术检测各组炎症因子IL-1、IL-2、IL-6的分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OVX组大鼠外周血中CD3~+和CD4~+T淋巴细胞分别下降13.24%和22.5%(P0.05),CD8~+T淋巴细胞比例上升29.8%(P0.05),CD4~+/CD8~+降低(P0.01)。Cx40在OVX组CD4~+T淋巴细胞的表达高于对照组(6.54%±1.75%vs 4.01%±2.51%,P0.05),Cx40在OVX组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高于对照组(18.3%±5.53%vs 8.05%±4.17%,P0.01)。OVX组与对照组相比,IL-2水平下降(P0.05),IL-6水平升高(P0.01),IL-1β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围绝经期大鼠由于雌激素降低,免疫紊乱,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比例下降,而Cx40在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升高,表明雌激素水平高低与淋巴细胞上的缝隙连接蛋白表达密切相关,并且可能参与围绝经期免疫应答过程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藏猪免疫细胞中IL-10基因表达抑制后对RNA病毒感染及其免疫应答的影响,本实验构建和筛选了抑制猪IL-10基因表达的shRNA干扰分子及其表达载体,并以新型的壳聚糖接枝聚乙二醇和聚乙烯亚胺修饰分子(CS-N-PEI-PEG)通过离子交联法进行分子包装,制备DNA-壳聚糖纳米分子,体外转染藏猪免疫细胞,观察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诱导免疫细胞IL-10基因的表达及其增殖感染水平.实验结果表明:与未转染纳米分子或者纳米分子不表达shRNA的空白对照组相比较,shRNA实验组的IL-10基因表达在24~72h内明显抑制(P<0.05),免疫细胞中PRRSV的增殖水平显著下降(P<0.05);同时IL-2、IL-4、IL-6和IFN-γ基因的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5).这些提示IL-10的shRNA转染能使免疫细胞的抗感染能力显著增强,甚至可完全抑制PRRSV的复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复制小鼠结核病模型评价重组HBHA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将重组肝素结合血凝素(HBHA)疫苗接种BALB/c小鼠,观察其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水平,并以MTB H37Rv毒株攻击免疫小鼠,研究重组疫苗诱导的保护力。结果重组HBHA免疫BALB/c小鼠后可诱发细胞毒作用,将体内MTB裂解。重组疫苗不仅能刺激CD4+T,CD8+T增殖、活化,还可诱导脾细胞分泌IFN-γ、IL-2等细胞因子。H37Rv毒株攻击后,被免疫小鼠的组织病理学症状减轻。结论本研究通过检测小鼠体内细胞免疫应答和肺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等指标,客观的反映了重组疫苗免疫小鼠结核模型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补充谷氨酰胺对大强度跑台训练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适应性训练后,30只6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C,6只),训练组(T,12只)和服药训练组(TG,12只)。进行6周大强度跑台训练,跑台坡度5°,前2周每周训练6d,每次训练25min,速度依次为20 m/min和24 m/min,后4周每天训练,速度和时间不变,分别为32 m/min和35min。训练期间每日给药前称体重,TG组大鼠按O.3g/kg.d剂量灌胃给药,C、T组喂以相同体重比例的自来水。最后一次训练12h后进行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和脾细胞IL-2表达测定。结果:T组与C组比较,CD8+含量显著升高,CD4+/CD8+比值及IL-2表达显著下降;TG组与C组比较,CD8+含量显著下降,CD4+/CD8+及IL-2表达升高显著。结论:本该实验的大强度跑台训练造成大鼠免疫功能显著下降,而谷氨酰胺补充可明显改善大强度跑台训练造造成的大鼠免疫抑制,增强大鼠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探讨温肺扶阳祛痰方配合常规西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COPD稳定期(脾肾两虚、痰浊中阻证)患者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温肺扶阳祛痰方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经3个月规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实验(6MWD)、生活质量评估(CAT)、肺功能指标(FVC、FEV1/FVC、FEV1%)、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比值以及血清IgG、IgM、IgA免疫学指标、炎性因子IL-17和IL-23的变化进行评分和记录。采用SPSS.2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3个月规律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AT评分较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5),经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6MWD较治疗前比较均有延长(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FVC、FEV1/FVC比值以及FEV1%指标均较前有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血清IgA、IgG免疫指标水平升高(P0.05),但血清IgM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的血清IgG、IgM、IgA免疫学指标均上升(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比值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CD4~+和CD4~+/CD8~+比值上升(P0.05),CD8~+免疫学指标下降(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IL-17、IL-23均较前有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IL-17、IL-23下降要优于对照组(P0.05)。温肺扶阳祛痰方可以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CAT评分,延长6 MWD,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和肺功能水平,降低炎性因子IL-17、IL-23水平,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在研制的口蹄疫新型疫苗有10多种,分别是纳米微球黏膜免疫疫苗,表位肽疫苗、口蹄疫O型复合表位蛋白疫苗、A型重组毒株(Re-A/WH/2009)的口蹄疫O型、A型、亚洲Ⅰ型三价灭活疫苗、猪口蹄疫O型广谱基因工程病毒灭活疫苗、口蹄疫O型标记疫苗、猪O型Mya98毒株空衣壳疫苗、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多肽2600+2700+2800)、牛口蹄疫(O型、Asia1型)二价合成肽疫苗、以及口蹄疫病毒活载体疫苗。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有5种,牛口蹄疫(O型、Asia1型)二价合成肽疫苗PD50值大于6.0,免疫持续期为6个月,保存期为12个月,已完成所有实验室研究和临床试验,申请了新兽药注册并已通过初审;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多肽2600+2700+2800)PD50值大于6.0,免疫持续期为6个月,保存期为12个月,已完成所有实验室研究和临床试验,现已申请新兽药注册并通过复核试验和复审;含A型重组毒株(Re-A/WH/2009)的口蹄疫O型、A型、亚洲Ⅰ型三价灭活疫苗PD50值大于6.0,免疫持续期为6个月,保存期为12个月,获得了农业部新兽药注册证书,实现了产业化;猪口蹄疫O型广谱基因工程病毒灭活疫苗已申报农业部临床试验批文;口蹄疫O型标记疫苗已完成疫苗质量研究,并已申请新兽药注册。其他疫苗研究也均取得了程度不等的进展。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平台,获得基因工程修饰病毒疫苗株5株:(1)r V-STN-5;(2)9O/r V-1;(3)Re-A/WH/2009;(4)Re-Mya/98/BY/2010;(5)Re-Asia1/HN/2006。利用基因克隆、重组等技术,获得其他基因工程修饰病毒9株,分别为:(1)表达O型FMDV不同亚型主要免疫原性基因的重组伪狂犬病毒1株;(2)共表达O-A-Asia1型FMDV主要免疫原性基因的重组伪狂犬病毒1株;(3)表达FMDV免疫原性基因的杆状病毒2株;(4)表达猪源IFN-α/IFN-γ和A型FMDV P1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3株;(5)表达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病毒主要保护性抗原基因的重组羊痘病毒2株。成功研制Cp G-IFN、Cp G-IL4以及多磷腈和Cp G DNA等生物复合佐剂3种,纳米乳油佐剂、纳米粒IL-2佐剂以及多孔硅和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的载药系统等纳米复合佐剂材料4种,以及IL-2、IL-4和IFN-γ等多种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质粒和多糖类免疫增强剂4种。  相似文献   

7.
GAGE-1 DNA肿瘤疫苗的构建及其抗肿瘤治疗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G antigen 1 (GAGE-1)核酸疫苗pcDNA3.1+/GAGE-1免疫小鼠后,对表达GAGE-1抗原的B-16/GAGE-1肿瘤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C57 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与0、2、4周分别接种pcDNA3.1+/GAGE-1(实验组1)、pcDNA3.1+/GAGE-1/白介素2(实验组2)、pcDNA3.1+(对照组1),pcDNA3.1+/白介素2(对照组2)各三次.末次免疫后10d小鼠用于肿瘤细胞攻击试验:分别于左背部、右背部皮下种植B16肿瘤细胞、B16/GAGE-1肿瘤细胞.种植肿瘤细胞(荷瘤)后观察成瘤时间、肿瘤大小和荷瘤后小鼠的生存时间及生存率. 结果: pcDNA3.1+/GAGE-1/IL-2质粒免疫的小鼠在种植B16/GAGE-1、B16/pcDNA3.1+后,发现小鼠成瘤时间明显延迟,成瘤减小,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pcDNA3.1+/GAGE-1/IL-2 DNA 疫苗在体内能诱导出显著的GAGE-1特异性肿瘤免疫应答,且能抑制体内已经存在的少量肿瘤细胞的成瘤  相似文献   

8.
 黏膜免疫系统是动物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基础,参与机体免疫应答并发挥着重要的功能。猪群接种免疫疫苗后,疫苗经黏膜免疫系统可产生黏膜抗体并激活全身性免疫应答,干扰素参与早期黏膜免疫,具有抗病毒及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功能。从不同种类的猪干扰素和免疫系统的相关性角度出发,阐述猪干扰素对黏膜免疫的调节作用。重点综述了干扰素与黏膜免疫系统、猪干扰素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及干扰素作为黏膜免疫佐剂的研究现状,旨在为猪干扰素作为黏膜免疫佐剂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老年全髋置换术(THA)患者术后效果影响.方法选取70例择期行THA治疗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观察组加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剂量1μg/kg),再以0.2~0.6μg/(kg·h)维持到手术结束.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进入麻醉复苏室(术后)、术后6,12,24 h疼痛程度;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及7 d的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反应吸附检测法(ELISA)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0 min、12 h、24 h血清中CRP,IL-6,TNF-α水平;采用流式细胞学检查(FCM)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0 min、12 h、24 h血清中CD3~+,CD4~+,CD8~+,CD4~+/CD8~+含量.结果在术后6,12 h时间点VAS评分比较中,观察组患者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3 d,观察组患者MMSE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30 min、术后12 h、术后24 h的检测时间点中,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CRP,IL-6,TNF-α含量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30 min、术后12h、术后24 h的检测时间点中,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CD3~+,CD4~+,CD4~+/CD8~+含量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CD8~+含量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常规全身麻醉可缓解THA术后疼痛,改善术后认知功能,提高患者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因子表达情况与中枢神经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组,同期的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引起的头痛患儿86例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Elisa法检测免疫因子(IL-2,IL-4,IL-6,IL-10,TNF-α,INF-γ,s VCAM-1,P-选择素,L-选择素)和神经损伤分子(NSE,NPT,MBP,S-100)含量.结果研究组CD69+/CD3+CD4+,CD69+/CD3+CD8+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CD25+/CD3+CD4+,HLA-DR+/CD3+CD4+,CD25+/CD3+CD8+,HLA-DR+/CD3+CD8+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外周血IL-2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6,TNF-α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IL-4,IL-10,INF-γ在两组间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外周血s VCAM-1、P-选择素、L-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显示:CD69+/CD3+CD4+,CD69+/CD3+CD8+,IL-2与神经损伤分子水平之间呈负相关(P0.05); IL-6、TNF-α、s VCAM-1、P-选择素、L-选择素与神经损伤分子水平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紊乱,T淋巴细胞亚群活化、炎症因子、s VCAM-1、P-选择素、L-选择素可能参与了病毒性脑炎患儿中枢神经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紊乱情况及其临床意义,选择174例经临床诊断明确的2型糖尿病患者,用放射免疫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中CD4+、CD8+、NK细胞数量、CD4+/CD8+比值及IL-1β、IL-6、TNF-α、ACTH、CORT、DA、NE水平,选择3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进行相同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CD4+、CD8+及NK细胞数量下降(P<0.01),CD8+及CD4+/CD8+比值升高(P<0.01),IL-1β、IL-6和TNF-α均有升高(P<0.01),ACTH及CORT下降(P<0.01),DA和NE升高(P<0.01)。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紊乱中,其体液免疫增强、细胞免疫减弱,交感神经兴奋及应激性内分泌功能减弱为主要表现。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除采用现有手段,应加强机体对胰岛素抵抗调控平衡态的修复与重建,重视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标志的检测及相应的新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12.
应用单标及双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酶联免疫法,对慢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CD34细胞、Fas 细胞、CD34 mP53表达细胞及血清细胞子IL-2、IL-3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补髓生血颗剂能提高细胞、CD34mP53表达细胞百分率(P<0.05),降低Fas 细胞分率(P<0.05),降低IL-2水平(P<0.05).提示:1)补髓生血颗粒剂可能能通过提高抑制凋亡因mP53表达,降低促进凋亡Fas抗原表达抑制血干细胞的过度凋亡.2)补髓生血颗粒剂能够降低造血负调控因子水平,同时提高造血正调控因子水平,并可能通过造血因子调控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造血干细胞的过度凋亡.  相似文献   

13.
14.
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纳米Fe3O4磁性颗粒,以壳聚糖作为表面活性剂,制备具有生物亲和性的水基Fe3O4磁流体.研究了Fe2+/Fe3+摩尔比、超声时间和表面活性剂用量对磁流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Fe2+/Fe3+摩尔比为1:1·5,滴加氨水时反应温度为70℃时,可制备理想纳米Fe3O4磁性颗粒;超声时间为7·5min左右,质量分数1%的壳聚糖溶液体积占FeO溶液总体积的50%时,有利于壳聚糖分子的包覆,使磁流体具有较高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45RA+,CD4+CD45RO+,CD8+CD45RA+和CD8+CD45RO+T淋巴细胞亚群的特点及及其与肝病病情的关系.方法 采集46例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8例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0例健康人的外周抗凝血,应用流式细胞技术三色荧光分析法对其外周血中CD4+CD45RA+,CD4+CD45RO+,CD8+CD45RA+和CD8+CD45RO+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轻中、重度慢性乙型肝楚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其外周血中CD4+,CD8+T细胞均无明显改变;CD8+CD45RA+T细胞均明显降低,CD8+CD45RO+T细胞均明显增高,而CD4+CD45RA+,CD4+CD45RO+T细胞均无明显改变;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比,CD8+CD45RA+T细胞明显降低(P〈0.05),CD8+CD45RO+T细胞明显升高(P〈0.05).结论乙型肝炎慢性化过程中,CD8+CD45RO+T细胞起重要作用且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的进展呈正相关;检测CD4+CD45RA+.CD4+CD45RO+.CD8+CD45RA+和CD8+CD45RO+T淋巴细胞亚群比检测CD4+和CD8+T细胞亚群能使我们更加正确、充分、全面地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和预后,从而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案对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上腹部开放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静脉麻醉组、吸入麻醉组、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每组各30例.观察3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情况、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荧光免疫流式细胞术检测麻醉前和术后6,24,72 h的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计算CD4~+/CD8~+比值.结果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麻醉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静脉麻醉组和吸入麻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静脉麻醉组和吸入麻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3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24,72 h 3组患者CD4~+、CD4~+/CD8~+、Th1/Th2较麻醉前均明显降低,中性粒细胞计数较麻醉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患者CD4~+,CD4~+/CD8~+,Th1/Th2术后72 h内下降幅度明显小于静脉麻醉组和吸入麻醉组,中性粒细胞计数上升幅度明显小于静脉麻醉组和吸入麻醉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免疫抑制程度较低,有利于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拔管,进而降低肺部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放化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对30例健康正常人群(对照组)和68例肺癌患者(肺癌组)放化疗前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及NK细胞等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健康人群和肺癌患者的变化情况.结果肺癌组放疗前外周血中CD3~+,CD4~+,CD4~+/CD8~+,CD19~+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比例较对照组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56~+比例较对照组升高,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放化疗后淋巴细胞亚群CD3~+降低,CD56~+有所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4~+/CD8~+较治疗前降低,CD8~+,CD19~+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淋巴细胞免疫异常和免疫功能紊乱的现象,外周血T,B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检测对判断患者的免疫功能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瓣膜钙化的二尖瓣组织中巨噬细胞分布规律和相关炎性因子表达情况.方法 收集行二尖瓣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3例为研究组,同期5例终末期心脏病行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为对照组.收集二尖瓣组织标本,用CD68标记全部巨噬细胞,用iNOS,CD163标记M1,M2型巨噬细胞,观察钙化的二尖瓣组织中巨噬细胞浸润情况,同时观察巨噬细胞相关炎症介质(eNOS,IL-10,Arg-1,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钙化二尖瓣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研究组CD68表达积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质和内膜层存在大量巨噬细胞浸润;研究组iNOS阳性的M1型巨噬细胞表达积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CD163阳性的M2型巨噬细胞表达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eNOS的表达积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抑炎因子IL-10,Arg-1表达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风湿性二尖瓣钙化过程中以M1型巨噬细胞浸润为主,可通过上调eNOS等炎性因子来直接促进炎性反应,通过抑制IL-10等炎性因子来间接促进炎性反应.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表达下调可减少M1型向M2型转化,并长期维持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9.
研究壳聚糖对夏季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3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处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头),进行添加剂饲喂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壳聚糖后,奶牛血液的皮质醇、磷、葡萄糖显著提高(P<0.01),甲状腺素、钾、氯、钙显著提高(P<0.05),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显著下降(P<0.01)、pH值显著下降(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