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定络合物稳定常数,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意义。近廿年来,随着学科的互相渗透,特别在化学,生物,医学方面的深入研究,测定络合物稳定常数的工作显得更加重要,并已得到广泛重视。测定络合物稳定常数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电位法,极谱法,电流分析法,溶解度法等,其中PH滴定法、萃取法、极谱法有较多的研究和发展。在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味精(谷氨酸的一钠盐)中微量元素时,我们发现在某个pH范围内,从仪器所读到的数值与实际含量有所不同,这是谷氨酸与pb~(2 )络合的结果,鉴于谷氨酸在食品、生物化学、医药的广泛应用,而它与某些重金属元素的络合物稳定常数报导得很不完全,(如它与pb~(2 )的络合物稳定常数未见报导)因此,进行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如pb~(2 ))与谷氨酸的络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络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是密切联系分析分离、无机生化和环境科学等工作的一个课题,已有大量文献报导这方面的工作,所得的数据已有专著详细记载.对于如此大量的实验资料,有必要总结出它的规律性,据以计算未知的络合物稳定常数.为此,我们根据离子极化原理,于1977年提出了一个二元络合物稳定常数的计算式.以后,温元凯等也提出了类似的计算式.随后,我们又将我们的计算式推广使用,并且提出了萃取常数、水解常数、溶度积常数的计算式.  相似文献   

3.
分光光度法测定络合物稳定常数实验数据处理的两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一些物理化学实验教材都选了分光光度法测定络合物稳定常数的实验,为此对该实验的数据处理方法提点个人看法。该实验包括测定络合物组成和稳定常数两部分内容,并选用等摩尔连续递变法测定组成及稀释法测定络合物稳定常数。按经典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是:由实验测得一系列等摩尔连续递变溶液的光密度 D,对溶液的摩尔分数 X  相似文献   

4.
自报导了邻羟基苄胺(HBA)的酸离解常数及其与锌、镍、锰等二价金属络合物稳定常数后,只见有关甲醇或二氧陆圜等有机溶剂中Al(Ⅲ)和一些二价过渡金属的络合物稳定性研究。本文用pH电位法测求了水溶液中邻羟基苄胺与Mg(Ⅱ)、Ca(Ⅱ)、Sr(Ⅱ)、Ba(Ⅱ)的络合物稳定常数。这些络合物的稳定性较弱,因而采用金属离子过量的方法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生物体中的化学现象的研究已涉及到许多领域,随着学科的互相渗透,尤其是在化学,生物和医学等学科的结合研究方面,已愈加密切和重要.特别是对于人体中的氨基酸与金属离子络合物的性质及其常数测定的研究方面,业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胱氨酸具有促进机体细胞的氧化与还原机能,增加白血球及抑制细菌生长等作用,在人  相似文献   

6.
钍与一些氨羧络合剂能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并已广泛应用于钍的分析分离,因此,测定这些络合物的稳定常数值就极为重要.一些络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数据在文献中已有记载.Martell曾列出了这些常数的精选值.但Martell所列的Th~(4 )-NTA体系的稳定常数①,与我们根据计算公式得到的数值有较大偏差,为此,我们试图对该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核磁共振法测定了四苯硼铯在二甲氧基乙烷溶剂中的离子对生成常数和C_s~ ·DA18C6络合物的稳定常数。离子对生成常数和络合物稳定常数值分别为logK_(ip)=5.05±0.02和logK=2.36±0.03。  相似文献   

8.
本讨论了紫外和可见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测定,络合物的组成和稳定常数的测定,多组分混合物的定量分析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2,2’-联吡啶(2,2’-Dipyridyl,Dpy)是一种常用的二齿含氮配位体,它与铜等金属离子可以生成稳定的络合物.Cu-Dpy-AA的三元混配络合物也广为研究(AA为氨基酸).然而仔细审察以往的工作,可以发现在联吡啶-铜络合体系中,有些基本的络合行为并未透彻研究.例如,理论上讲联吡啶可以结合两个质子,但文献上却只见一级质子结合常数的报导.由于联吡啶与二价铜络合物的稳定性,Irving等用分配法测定了它的稳定常数.Anderegg认为用pH电位法研究此体系是较困难的,因此改用置换法及汞电极电位法.1977年,Pettit用pH电位法得到了两组Dpy-Cu(II)络合物的稳定常数,但结果  相似文献   

10.
溶液中络合物稳定性的测定,由于各组份离子的活度或活度系数难于直接测定,通常不能直接得到热力学稳定常数。现有的稳定常数数据,大都是在使用大量所谓支持电解质以保持溶液离子强度不变的情况下测得的浓度稳定常数。这个常数决定于离子强度和温度等实验条件。而且已经知道,浓度稳定常数不仅随离子强度变化,而且与所用支持电解质性质有关。由于不同作者在研究中使用支持电解质不同和离子强度不同,现有的稳定常数数据  相似文献   

11.
关于完全受扩散控制的络合物极谱电极过程,到目前,已研究得最多又最广。在理论方面,Heyrovsky Stackelberg和Freyhold Lingane等曾先后从热力学观点出发,推导了络合物极谱半波电位的基本表示式,后来DeFord—Hume和徐光宪等又将这种方法作适当推广和发展,得到了能用来计算络合物逐级稳定常数的一般公式。在这期间,有许多研究者运用这些理论研究了各种络合物的极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谷氨酸N—二硫代甲酸钠(铵)盐(GDTC)的合成、分析化学性能、某些络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及其在络合滴定中的应用。实验指出,该试剂在同有关金属离子所成络合物的水溶性、稳定性及试剂的掩蔽量等方面均优于迄今已提出的同类氨荒酸,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络合滴定掩蔽剂。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采用kida的改进等色点法,对[Cuenox]的稳定常数进行了重新测定。得出在14℃,μ=0.213时lgK稳=1.106。通过实验研究得到:总浓度不同且配比也不同的不同混合溶液具有不同的等色点,但其稳定常数保持不变;在相同的条件下,混合溶液的光谱吸收曲线普遍比母体络合物的平均吸收曲线高;混合配位络合物的最大吸收频率等于母体络合物最大吸收频率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14.
内容提要本实验采用kida的改进等色点法,对[Cuenox]的稳定常数进行了重新测定。得出在14℃,μ=0.213时1gK稳=1.106。通过实验研究得到:总浓度不同且配比也不同的不同混合溶液具有不同的等色点,但其稳定常数保持不变;在相同的条件下,混合溶液的光谱吸收曲线普遍比母体络合物的平均吸收曲线高;混合配位络合物的最大吸收须率等于母体络合物最大吸收频率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15.
π共轭有机氟硼络合物作为重要的荧光染料之一,以其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和较大的摩尔吸光系数、良好的化学和光学稳定性备受关注,在有机合成、药物化学、新型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应用广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π共轭有机氟硼络合物的合成研究,主要是N,N二齿、O,O二齿和N,O二齿类络合物,介绍了一些重要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主要性能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用极谱法研究了铜(Ⅱ)——柠檬酸络合物,发现在其极谱还原电流中有动力电流存在,并确定了它是由CuHcit型络合物的缓慢解离反应所引起的。利用动力极谱波的半波电位、极限电流与柠檬酸钠浓度间的一定关系,测得了该络合物的稳定常数和解离反应的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17.
本工作测定了5—磺基水杨酸和它与镧离子络合物在不同pH 值下各碳原子的~(13)CNMR 化学位移,从曲线的拐点的位置决定了5—磺基水杨酸第二、三级的电离常数和络合物M(HL)的电离常数,结果与过去的工作相吻合.同时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了络合物中镧离子的位置问题.  相似文献   

18.
EDTA可与极大多数金属离子形成不同稳定程度的络合物,因此利用EDTA作滴定剂的滴定日趋广泛。当溶液中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离子时,其络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相差足够大时就有可能分别滴定之;而络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随溶液的P~H值而变化,因此将P~H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有可能分别滴定。络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到底要相差多少?有各种说法如万立伦(E.Wannien)认为logK’(K’表示表观稳定常数)差值至少应为4;弗拉斯卡(H.A.Flaschka)认为要相差6;但他们都没有考虑到滴定所允许的误差、离子浓度等因素;张楙森提出了分别滴定的判别式,考虑了上述因素,使分别滴定的可能性能用数学方法来计算,并给出了酸度控制范围的计算公式,这样较以前用林旁。(A.Rinbom)曲线来作定性的推测为优。  相似文献   

19.
详细地讨论了金属离子缓冲溶液测定络合物稳定的原理和应用,用铜离子选择电极电位法测定了铜的络合物稳定常数,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等色点的特性,在等色点波长处获得有关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算出游离试剂的浓度;利用卞隆函数解得体系中二个逐级络合物的稳定常数。方法适用于逐级络合反应有重叠的复杂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