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锈斑虫寻成熟精子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这类精子呈不规则的扁球形,无鞭毛,精子由球形的顶体、核杯及辐射臂组成。顶体结构复杂,包括头帽、顶体管与顶体囊,顶体囊包绕在顶体管的中央管周围。顶体被杯状的核包裹,仅头帽露于精子表面。中心粒、线粒体及少量的其它细胞器出现在核杯中。精子的表面有由核外突形成的辐射臂约2条。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利用离子载体A23187诱导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精子产生顶体反应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从雌性中华绒螫蟹纳精囊中获得的精子,在pH值为6.0,CaCl2浓度为0.2%的人工海水中,用离子载体A23187(40μg/mL)诱导70min,可以得到最大的精子顶体反应率(72%).在此基础上用光镜观察了顶体反应过程中精子显微结构的变化,并采用天然海水配制的台盼蓝染色液和曙红B染色液对中华绒螯蟹精子的形态进行观察,确定中华绒螫蟹精子的顶体反应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辐射臂收缩,头帽鼓起;第二阶段为顶体囊外翻;第三阶段为顶体管前伸;第四阶段为顶体丝形成.  相似文献   

3.
透射电镜下观察长江华溪蟹精子形成的过程。早期精细胞中发现有典型的高尔基体形成前顶囊泡,前顶体囊泡融合形成PAS阳性顶体囊泡;后期精细胞在头帽相对一端的顶体囊泡中央发生凹陷形成PAS阴性的中央管;成熟精子的染色质呈出现网结纤丝状和致密块状。  相似文献   

4.
猪精子在获能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光镜及扫描电镜对获能过程中的猪精子形态进行观察,发现其形态结构呈连续性变化头帽脱落,顶体染色由深变浅,精子核及核后帽的染色则逐渐加深。在此过程中,少数精子可能发生顶体反应,由扁卵圆形变为梭形。获能时间以4~6h为宜。此外还发现猪的品种不同,其精子形态结构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了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中国龙虾Panuliurus stimpsoni(Holthuis)精子发生的结果。
中国龙虾的精子发生经过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精子。成熟分裂前期由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组成。精细胞的变态经过早期精细胞、顶体颗粒期、顶体囊期、顶体分化期和成熟精子。精子属非典型精子,没有鞭毛,不能运动。在扫描电镜中,成熟精子呈绒毛球状。在透射电镜片中,每个精子有核、板层区和顶体。核内有分散的染色质和微管。突起从核发出,核中的微管也伸进突起,顶体和板层区也见到突起。板层区包含有大量的膜和少量退化的线粒体。由高尔基复合体产生的顶体可以分成均质部、旋涡部、晶体部和绒毛部。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导了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中国龙虾Panuliurusstimpsoni(Holthuis)精子发生的结果。中国龙虾的精子发生经过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精子。成熟分裂前期由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组成。精细胞的变态经过早期精细胞、顶体颗粒期、顶体囊期、顶体分化期和成熟精子。精子属非典型精子,没有鞭毛,不能运动。在扫描电镜中,成熟精子呈绒毛球状。在透射电镜片中,每个精子有核、板层区和顶体。核内有分散的染色质和微管。突起从核发出,核中的微管也伸进突起,顶体和板层区也见到突起。板层区包含有大量的膜和少量退化的线粒体。由高尔基复合体产生的顶体可以分成均质部、旋涡部、晶体部和绒毛部。  相似文献   

7.
无蹼壁虎(Gekko swinhonis)精子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无蹼壁虎的精子,精子总长度约58-65μm,头部弯曲长约23-25μm,其特点:(1)顶体复合体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顶体帽,顶体下间隙,顶体下核帽及中央管;(2)中段的轴丝复合体与线粒体鞘之间有一圈纵行的微管,称为微管鞘,另外具有终环后隐窝(3)主段具有厚的圆筒状纤维鞘。  相似文献   

8.
太平洋牡蛎精子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透射电镜下研究了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 Thunberg)的精子形成过程,精子细胞中含有前顶体颗粒,线粒体,高尔基体,中心粒等多种细胞结构,线粒体,前顶体颗粒的数量较多,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前顶体颗粒逐渐汇集,愈合成顶体泡,顶体泡覆盖在细胞核的一端逐渐发育为顶体,线粒体则向顶体相反的方向移动,最后移到核后端形成4个较大的线粒体球;中心粒移到核后端由远端中心粒径形成轴丝,细胞核发生致密,形态发生变化,最后形成杯状的精子核,多余的细胞质被抛弃。  相似文献   

9.
入卵过程中太平洋牡蛎精子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精子入卵过程中太平洋牡蛎精子超微结构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精子入卵过程分为4个时期:顶体反应期、穿卵前期、穿卵期和融合期。顶体反应期,精子顶体物质释放,顶体致密部分向外延伸,形成1层保护膜,亚顶体腔开始向顶端突起;穿卵前期,亚顶体腔前突形成顶体锥,并向卵膜释放亚顶体物质,精子外膜后移;穿卵期,精子核及线粒体进入卵膜形成的受精锥,线粒体数量减少,顶体突消失,精子外膜和尾部脱落;融合期,精子核进入卵内与质膜融合,核解体。  相似文献   

10.
牛精子体外获能后的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肝素 咖啡因作获能剂对牛冷冻 解冻精子进行体外获能处理 ,体外培养 1h ,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精子获能后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 :(1)牛精子顶体内膜和外膜均为双层膜结构 ;(2 )精子获能后顶体囊泡化的形成有多种形式 :质膜与顶体外膜融合 ,双层顶体外膜自身融合 ,顶体外膜内陷或外突打褶 ,双层顶体内膜自身融合 ,顶体内膜外突打褶形成囊泡 ;而且在同一精子的顶体反应中可同时出现多种囊泡化形式 ;(3)精子获能后 ,头部无顶体覆盖的核后区核膜膨胀 ,并与膨胀的质膜融在一起 ;(4 )精子获能后 ,尾部质膜膨胀 ,且主段质膜比中段质膜膨胀明显 ,这可能与超激活运动有关。  相似文献   

11.
黑眉锦蛇(Elaphetaeniura)精子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黑眉锦蛇的精子结构。精子总长度约69-75μm,头部弯曲呈镰刀头,长约11μm,有以下几个特点(1)复杂的顶体复合体,包括项体帽、顶体下杆、顶体下颗粒、顶体下核帽、顶体下间隙及中央管六个部分;(2)连接段形成连接裙,裙底边膨大成锤状;(3)中段无远端中心粒,具有厚的纤维鞘,第3号与第8号双联微管外侧有直径为50nm粗的外致密纤维,其他双联微管外侧有直径25nm细的外致密纤维。  相似文献   

12.
栉孔扇贝精子形成中的核变化与顶体形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透射电镜下观察了栉孔扇贝精子形成过程中的核变化与顶体形成。在次级精母细胞时期,胞质内出现致密的前顶体颗粒;精子形成早期,前顶体颗粒融合、增大后逐渐成为前顶体;最后,前顶体覆盖在细胞核的前端形成锥状的顶体,与此同时,细胞核发生致密,体积逐渐缩小,由圆球形变成长柱状的精子核。  相似文献   

13.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中国血蛤成熟精子的超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血蛤的精子为原生型,由头部、中部和尾部构成.精子头部由顶体、亚顶体腔和细胞核组成.顶体呈圆锥形,电子密度比较均匀,顶体长度约为细胞核长度的5/8;亚顶体腔内含有中等电子密度物质;细胞核呈圆柱形,核长度为(1.36±0.05)μm,核宽度为(1.24±0.07)μm(n=42).精子中段由4个近椭圆形的线粒体和2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组成.尾部鞭毛为典型的"9+2"结构.  相似文献   

14.
合浦珠母贝精子发生过程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报道了透射电镜下合浦珠母贝精子发生过程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描述了精子发生过程中线粒体,中心体(鞭毛),顶体泡和细胞核的演变过程。精子细胞核内染色质以颗粒状形式凝集,精子核呈圆桶状,圆形的顶体泡迁移到顶体部位后变形成为圆锥形顶体。合浦珠母贝精子经过精度原细胞,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最终发育成为成为成熟的精子,成熟的精子由头部(长约2μm),中段(长约0.68μm,宽约1.6μm)和尾部(长约50-60  相似文献   

15.
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研究超低温冷冻前后太平洋牡蛎精子形态与超微结构。结果发现,受伤精子被膜肿胀、皱褶、破裂;顶体变形、囊泡化、顶体膜肿胀,局部断裂;核膜肿胀,破裂,核空泡化;线粒体嵴变形、消失,基质电子密度降低,结构模糊;精子鞭毛被膜膨胀,鞭毛自精子基部或主、末段断裂。结果表明,超低浊冷冻和升温解冻,对牡蛎精子的膜结构损伤严重,导致精子活力和受精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6.
精子形成过程最明显的条件之一是顶体的发育,顶体蛋白酶则是顶体内发育的重要酶类。人类射出精子的顶体蛋白酶活性已有研究,但在人睾丸和附睾水平,顶体蛋白酶的活性状态国内外尚无报道。本文探讨顶体蛋白酶在人睾丸和附睾部位的活性和变化。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者取睾丸精子和附睾精子;精索静脉曲张结扎者取睾丸精子和射出精子。睾丸精子从常规睾丸活检组织中分离;附睾精子在阴囊探查术或人工贮精囊术时获取。射出精子为手淫法取精。应用明胶薄层试验、去透明带地鼠卵穿透试验和透射电镜观察顶体蛋白酶活性及其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睾…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使凡纳滨对虾精子遗传失活的方法,用波长365nm和照射距离10.5cm的不同剂量紫外线照射凡纳滨对虾精液稀释液或精荚,然后进行人工授精。结果表明,新鲜精液稀释液在0~20s照射范围内,受精作用都仍能正常发生,与卵子人工体外授精仍可获得5%的平均受精率,但胚胎在孵化前死亡;新鲜精荚在5~10min照射范围内,采用精液移植授精法可获得20%的平均受精率和3%的平均幼体孵化率。精子在2×105个/cm2的条件下,精液稀释液厚度2cm,经30s以上紫外线照射后,精子染色体可完全失活,而精荚经20min以上紫外照射后,精子染色体亦可完全失活。应用透射电镜对正常和不同时间紫外辐射的凡纳滨对虾精子形态和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凡纳滨对虾正常精子系单一棘突类型,主要由前端棘突、中间帽状体和后主体部构成,精子无尾部,不主动运动。紫外辐射凡纳滨对虾新鲜精液稀释液10~20s的精子形态和超微结构与正常活精子无明显变化。紫外辐射30s的精子表现为顶体和棘突形态正常,而染色质散乱,后主体部壁变薄;紫外辐射60s时精子就出现明显的受损状态,主要表现为细胞核变形,核区缩小,核膜受损部分破裂,染色质散乱甚至溢出,后主体部或前部胞壁加厚、膜表面皱缩、底部凹陷,顶体部局部受损,细胞质带囊泡化,双层膜肿胀,膜间腔增大。  相似文献   

18.
大瓶螺精子发生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透射电镜研究了大瓶螺精子发生中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超微结构特点及精细胞变态为精子的过程,成熟精子由头部和尾鞭两部分组成,头部包括顶体复合物和核,尾鞭可分为中段和尾段,中段有线粒体鞘螺旋围绕在轴丝外面,尾鞭中心的轴丝具9+2微管结构。  相似文献   

19.
以真核生物细胞核碱性蛋白H4的高度保守性为依据,利用改良的胶体金电镜免疫定位技术,研究中国明对虾精子发生过程中细胞核碱性蛋白H4的变化特征.发现从精原细胞至精母细胞的细胞质中有H4蛋白的合成,其用于该阶段细胞核染色质的构建;精细胞变态过程中,初期的早些时候有细胞质合成的H4蛋白进入前顶体囊,从初期的晚期开始,细胞核中H4蛋白向顶体囊转移,变态中期转移最强烈,晚期呈减弱趋势,最终导致成熟精子细胞核中不存在碱性蛋白H4.中国明对虾成熟精子细胞核中碱性蛋白H4的缺失是其呈非浓缩核状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肉苁蓉为细胞型胚乳,初生胚乳核第一次分裂即形成细胞壁.具珠孔端胚乳吸器.种子成熟后由3~5层胚乳细胞包围着胚.合子横分裂形成顶细胞和基细胞.顶细胞纵分裂形成二分体和四分体,以后向各个方向分裂形成多细胞原胚.基细胞多次横分裂形成由一纵列细胞组成的胚柄.其胚胎发生属柳叶菜型.成熟种子中,胚仍然处于球形胚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