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就业影响的动态CGE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引入资本累积、金融资本累积以及劳动力市场的调整3种跨期链接将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动态化,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就业的冲击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将导致中国劳动力成本提高,使得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丧失产品价格优势,进而使得失业人口增加;人民币升值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各异,将导致劳动密集型行业和原材料出口型行业的就业形势严重恶化,人民币升值对以原料进口的行业具有正向作用,服务业也从人民币升值中受益,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第一产业就业影响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为了保证短期就业率和经济增长率的稳定,政府会在发展新型出口产业的同时继续支持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吸纳额外低素质劳动力。同时贸易结构改革存在国家间的差异,对外出口转型要考虑传统优势产业的持续性发展潜能。  相似文献   

3.
所谓“适当的技术”,就是在一定发展阶段的一定成本条件下,使企业能够赢利而不是使其亏损的技术。就我国目前而言,我们现在仍必须依靠我们的资源比较优势,即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事实上,现在我们能在国际市场上卖得出去同时还能赢利的产品,主要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或者是在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上的产品组装、来料加工等。  相似文献   

4.
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有显著的提高。这很容易从统计资料中得到明显的印证:中国在世界出口额中的比例迅速提高。中国目前仍处于劳动力丰富而资本相对稀缺的发展阶段。充分利用和发挥中国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发展好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助于提高中国产业的竞争力。中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好劳动密集型产业,继续增强中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关键在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把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转变为人力资本优势。  相似文献   

5.
产业发展是解决农民就业的基本出路。我国目前的产业发展不能适应农民就业的需要:工业化和城镇化没有为农民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不够;中小企业发展不充分;农民的创业和就业环境不理想。促进产业发展,创造农民就业岗位的对策建议有:大力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工业化;重点发展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多的企业;为农民创业和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王芬 《科技信息》2006,(12):276-278
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有显著的提高.这很容易从统计资料中得到明显的印证:中国在世界出口额中的比例迅速提高.中国目前仍处于劳动力丰富而资本相对稀缺的发展阶段.充分利用和发挥中国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发展好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助于提高中国产业的竞争力.中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好劳动密集型产业,继续增强中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关键在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把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转变为人力资本优势.  相似文献   

7.
周文霞 《科技资讯》2014,(11):141-141
餐饮业是以手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力成本占到餐厅营业收人的30%-40%,所以加强人力成本控制是控制经营成本的关键。本文首先分析了人力成本的构成,然后分析了影响人力成本的因素,提出了降低企业劳动力成本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8.
2009年伊始,我国很多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中小企业遭遇发展困境,全球经济低迷使得中国出口增速放缓,与此同时,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以及生产原材料价格上涨等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大大挤压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国家则从宏观调控政策上给予指引,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中小企业应对困难健康发展。一些专家也指出,目前的危机也是契机,中小企业要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才是应对危机的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9.
出口型中小企业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主体。受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一系列不利因素,例如外部需求减少、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经济下滑、人民币汇率持续上升等,技术含量较低、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中小企业,在外贸出口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这种国内外经济形势下滑的大环境下,我国企业出现了经营亏损、出口下滑以及困难加重等现象,尤其是中小型出口企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失业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体制改革使隐性失业呈显性化,各产业劳动力需求结构发生变化,资本密集程度提高,导致结构性失业。解决失业的措施主要有推行弹性工时制,实行教育改革,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11.
《科学管理研究》2016,(2):42-45
我国传统产能过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主要障碍。我国船舶制造业作为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一直以来以较低的成本和劳动力资源为主要优势,在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和不同产业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传统的船舶制造业必须通过全球产融结合、转型升级,开创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基于船舶制造业的创新现状,从构建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两个新模式的角度,分别分析研究产业创新模式,并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将为自然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提供旅游观光游客的资源。 “中国可以将传统劳动高密集型产业向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工资成本较低的国家转移,从而达到双方的‘互惠双赢’。”中国国务院参事室参事,世界银行原副总裁林毅夫日前表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可以带动沿线国家现代化和工业化。  相似文献   

13.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不仅引起全球金融动荡,世界实体经济也备受拖累,首当其冲就是中小企业。要想保住经济增长必须首先保护中小企业.这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世界上很多国家包括中国都紧急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帮助中小企业。然而汇率波动、原材料上涨、劳动力成本攀升、出口萎缩、融资困难和消费低迷等因素不断考验着中国的企业。  相似文献   

14.
陈承  王宗军 《科技智囊》2013,(8):I0020-I0021
中小企业作为活跃的经济主体,在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满足人们多样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资源环境约束逐步收紧以及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中小企业面临的生存与发展压力不断增大。特别是2008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不少中小企业陷入困境。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干我国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大都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缺乏创新能力、自主品牌和营销网络,对经营成本和外部环境变化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5.
黄德胜 《长春大学学报》2014,(5):592-595,599
金融危机以来,经济转型升级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劳动密集型产业大有一味被贬低、被妖魔化的趋势,但是目前我国仍是低技能劳动力人口占据主体的发展中大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大有可为之处。因此,必须从三次产业的协同发展来科学认识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调结构、转方式"的战略实施中,必须在保增长、稳就业的基础上持续、稳定推进,必须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或环节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或环节的融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二元经济理论视角下劳动力大量剩余与劳动力工资快速上涨并存、“民工荒”与“就业难”并存有悖于经济发展规律.文章通过动态比较分析了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和收益,认为本世纪初我国初代农民工向城市转移所面临的成本和收益已经发生变化,他们逐渐倾向于选择留守农村,而大学生劳动力已经迈入中端劳动力行列,向低端劳动力市场转移的成本大于收益.成本收益比的变化是我国“民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重要原因.加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放宽农民工招工条件、降低大学生培养成本以及积极调整大学生培养模式,是解决“民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麦肯锡  张贺展译 《科技智囊》2011,(3):I0026-I0031
许多全球供应链体系已经难以应对我们今天的世界。大部分供应链体系被设计成能够出色地管理订单,稳定、大批量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在中国及其他低成本国家普遍存在。但是未来,随经济总量的增加及产业升级,这些地区可能会发生巨大的转变,劳动力成本不再具有吸引力,传统的全球供应链管理方法将很快暴露出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大力发展工科教育的产学合作与国际化(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已持续高速发展了20多年.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我国过去20年的高速发展.主要是基于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其体现为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为主的产业迅猛发展。但这种优势无法永远保持下去。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继续向劳动力更加低廉地区的转移.我国产业面临着向知识密集型、创新型和高附加值的服务型产业升级的机遇和挑战。这对我国的人才培养和创新体系的建立提出了新的课题。我国有全球最好最大的工科生源.具有巨大的工科教育规模.也将具有巨大的高素质人才需求市场.但我国的工科教育从理念、机制到教学内容方法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和产学脱节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工科人才的质量,不仅不能满足我国产业升级的需要.也会限制我国经济的进一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造成中小企业普遍性经营困境的内在原因有很多,比如大量中小企业还停留在劳动密集型、高耗能产业,加之在供应链、产业链等方面的落后以及生产要素成本的攀升,导致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里愈发举步维艰。中小企业在研发阶段,由于资金投入大、周期长,往往难以承受。国家应该出台政策予以引导,为中小企业与科研机构搭建一个信息沟通的平台;...  相似文献   

20.
劳动力转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动力因素.在我国区域空间分工格局日益形成的背景下,在NEG理论模型中加入符合中国实际的假设,分析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和劳动力流向地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拥挤效应"的作用下,东部产业向内地转移,在给内地带来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减缓了劳动力流向沿海地区的增速,成为出现"民工荒"问题的直接原因.解决"民工荒"问题的政策措施是加强沿海和内地互动,既要发挥沿海地区的产业优势,又充分体现内地成本优势,以期实现沿海和内地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