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充满活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重点。具体而言,必须深入了解当前实际情况,全面掌握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加强组织建设,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在数量、结构上的不合理和后继乏人的状况;加强思想建设,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教学的不适状况等,还应该有的放矢地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拥有一支强有力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本文认为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作用;其次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再次,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后,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张芳 《科技咨询导报》2014,(30):208-208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已经成为一项急迫而具有战略意义的工程,我们必须要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意义。文章从加强思政课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推进教研科研建设、拓展教学载体等六个方面入手,具体谈到了如何加强思政课建设。  相似文献   

4.
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本文认为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作用;其次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再次,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后,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主动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种教学形式既符合现代学习理论的要求,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主张,同时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和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的总体要求,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水平为基本目标,从构建“大思政”格局形成教育合力、加强学科建设明确理论依托、优化教研机构规范平台支撑、推进实践教学关注问题导向和强化师资队伍确保教学质量等方面,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7.
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本文认为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作用;其次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再次,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后,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建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方法的革新提供了契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学习和研究,深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探索,不断从理论创新、形式创新、宣传创新等多方面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注入活力,从而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一直受到广大理论工作者,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重视.尤其是自2005年由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确定了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关于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研究、教学内容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其研究重点多放在如何使该课程体系与新的要求相结合,以及课程的实效性与实践教学研究;大多数的研究成果过分强调了实效性或实践教学,而忽略了理论课本身的要求.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仍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中研究的重点.思想政治理论课"1 1 1教学创新模式"一改过去传统教学模式,增加了理论环节,试图找到实践与理论的最佳切合点.  相似文献   

10.
运用多媒体网络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较,多媒体网络教学具有较多的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研究探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契合点,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具体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网络教学,克服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缺点,是时下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奏记以公府为对象,作为上行文的郑重性略次于奏笺。《文选》“奏记”类唯选阮籍《诣蒋公》一篇,为辞太尉蒋济之征辟而作。李善注引《晋书》以“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论其辞征之由,几成定论。其时司马氏与曹氏集团的斗争尚未表面化,阮籍辞征和对司马集团的政治态度无关,纯属个人服膺老庄处世观念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小说中的"突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出”是文体学中重要的概念,是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文体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突出”语言特征的研究和描述。“突出”存在于一切文学作品当中,但它在不同体裁、不同流派的作品中的表现和作用是不同的。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突出”与小说的关系,以及“突出”在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类小说中的表现与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学界对"以人为本"当前主要有四种理解。把"以人为本"中的"人"理解为"人民群众",是从政治视角而言的,针对的是"少数人"范畴;把"以人为本"中的"人"理解为"全体公民",是从法律视角而言的,针对的是"部分公民"范畴;把"以人为本"中的"人"理解为"人类",是从人类共同利益视角而言的,针对的是"自然"和"物"范畴;把"以人为本"中的"人"理解为"具体的个体的人",是从工作落实视角而言的,针对的是理论层面抽象的"人"范畴。应在特定的范围内理解"以人为本"中的"人",超出其特定适应范围便容易导致对其中的"人"的误读。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中的"人",无疑应当是指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而学界所作的拓展性理解则是适应于特定范围、解决特定问题的。  相似文献   

14.
《最蓝的眼睛》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一部小说,描述了11岁黑人小女孩佩科拉的悲惨人生。从文本的角度分析,以异化社会中的"窥视"现象作为基石来解读该小说。  相似文献   

15.
正确理解“孽海”与“花”的含义,有助于深入解读小说《孽海花》。本通过对小说本和有关资料的研析,指出《孽海花》中的“孽海”主要指当时正在沉沦的中国社会环境,“花”则既指名妓傅彩云,也指晚清“名士”。  相似文献   

16.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人的在世体验,主要是“烦”和“畏”两种状态。所谓“烦”和“畏”,就是作为此在的人对存在意义的不确定性和虚无性的一种根本性的感受,是一种不在家的感觉。众所周知,李白的诗歌既充满了乐观昂扬的少年精神,也充满了牢骚苦闷。但如果仔细分析李白诗歌的牢骚苦闷的内涵,就会发现这些苦闷并不仅仅来于政治的失意,更来自于他那颗追寻不到精神家园的心灵,亦即来自于他内心挥之不去的“烦”和“畏”。这使他的诗歌获得了厚重的深度,具有强大持久的艺术感染力与震撼力。  相似文献   

17.
从6个方面对出版物中描述符号、层次等“大小”先后顺序关系的地方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指出每一位编辑工作者在审、编、校的过程中都要认真对待并遵循“大小”关系,尽量做到“大小”使用合理,顺序恰当.  相似文献   

18.
赵玲 《长沙大学学报》2009,23(1):119-121
在音乐中,“乱”是一种古代曲式术语,春秋战国以来的歌曲、乐舞,以及汉、魏相和大曲中,均有“乱”的歌词实例。巴人音乐申的“乱”不仅是音乐的高潮,而且是古代整个宗教祭祀活动祭仪的高潮部分。对于“和声”一词,因读音不同而有不同的解释。巴人音乐中的“和声”,指歌曲衬词中由他人应和帮腔的部分,也称为“垫词”或“衬词”,具有即兴性和随意性。巴渝遗音《竹枝词》中的“竹枝”与“女儿”就是其和声。  相似文献   

19.
《文学杂志》和《现代文学》在1950年代以降的中国台湾现代文学史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本文分析这两个杂志出现的语境、特点,它们在当时文学场域中的位置,以及对于文学生态(特别是中国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文学杂志》核心人物夏济安通过杂志来追问“何谓现代文学”,它跟传统与西文到底是什么关系。而《现代文学》体现出一种重造文学的冲动,也昭示出一代人的精神史。不能把《现代文学》和“现代派”简单等同。需要把中国台湾现代主义文学放在殖民、冷战结构,放在资本主义扩张史,放在跨文化旅行的变形和再造中来讨论,对之做出更历史化、更开放的解释,它也构成了一种“小文学”。  相似文献   

20.
运用叙事学中关于叙事逻辑、叙事视角、叙事时间等方面的理论,分析<水浒传>中"逼上梁山"的叙事艺术.认为"逼上梁山"的逻辑结构是镶嵌式复合序列,视角的转换、时序的调节和概述的运用使叙述方式多样化,故事结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