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太平洋牡蛎精子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透射电镜下研究了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 Thunberg)的精子形成过程,精子细胞中含有前顶体颗粒,线粒体,高尔基体,中心粒等多种细胞结构,线粒体,前顶体颗粒的数量较多,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前顶体颗粒逐渐汇集,愈合成顶体泡,顶体泡覆盖在细胞核的一端逐渐发育为顶体,线粒体则向顶体相反的方向移动,最后移到核后端形成4个较大的线粒体球;中心粒移到核后端由远端中心粒径形成轴丝,细胞核发生致密,形态发生变化,最后形成杯状的精子核,多余的细胞质被抛弃。  相似文献   

2.
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厚颌鲂精子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显示:光镜下厚颌鲂精子全长(35.57±1.94)μm,头长(2.16±0.19)μm,尾长(32.42±2.33)μm;透射电镜下精子可分为头部、中片和尾部3个部分.头部近圆形,无顶体,主要结构为细胞核;细胞核内有核泡,核泡内可见电子致密物质;头部后端有1个深约细胞核长度1/3的植入窝.中片由袖套和中心粒复合体组成;袖套两侧接近对称,内含线粒体和囊泡;中心粒复合体由近端中心粒、中心粒间体和基体组成,三者呈"■"形排列.尾部鞭毛细长,具"9+2"微管结构,有囊泡和侧鳍.  相似文献   

3.
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精子发生过程中多层结构由生毛体发育而成,其结构与其他薄囊蕨亚纲植物相似.刚形成的多层结构由微管带和片层组成,微管带由平行排列的微管组成,片层由电子致密盘组成,无明显分层.多层结构形成后不久即转向近核侧,片层下部与一椭圆形线粒体相连而微管带贴于核膜上.随着微管带沿核膜伸长并增加微管数目,微管带逐渐包围核,核发生变形.成熟精子成3周半螺旋,核位于后部2周半而片层及所连大线粒体位于头部1周半螺旋,微管带是唯一贯穿整个细胞的结构.精子成熟后片层明显分为3层.精子头部尚有鞭毛带、嗜锇冠、额外微管带等结构存在.成熟精子中细胞质减少,仅剩大量淀粉粒、线粒体和小泡,淀粉粒位于精子后部而线粒体多依附于微管带上,核、淀粉粒、线粒体在精子后部常紧挨在一起形成一种有序的排列.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对家猫精子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家猫精子的核占头的绝大部分.顶体是核外的一个薄层.颈部的9个节柱每个有15节.4、5、6、7节柱的前部形成一个植入板,1、2、9形成另一个植入板.近侧中心粒长轴与尾的长轴成46°—70°角.线粒体鞘有28—31旋.致密纤维1、5、6、9常比其他纤维明显增大.主段尾部微管A的二臂、连丝、辐条和二个联体微管消失,微管排列无序,“9 2”变成“7 2”,继续后行,中央管和一个二联体微管消失,“7 2”变成“6”直至末段.这种微管终止模式是家猫精子的一个特征.  相似文献   

5.
皱纹盘鲍精巢及精子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皱纹鲍精巢和精子的结构,生精细胞通过基膜着生在分枝的结缔组织上,由基底部向精巢腔增殖。观察到5个阶段的生精细胞。精子可分为头部、中段和末段3部分,头部由顶体、顶体上腔和细胞核组成;中段由中心粒、线粒体和核糖体组成;末段细长,轴丝为典型的“9+2”微管结构。  相似文献   

6.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短尾鮠的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的形态以及细胞核、拟染色体和线粒体等的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精原细胞时期细胞器较丰富,到精子细胞后期,细胞器的形态和数量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精母细胞的发育,核质凝聚程度逐渐增强.短尾鮠的精子具有椭圆的头部和复杂的中片,近侧中心粒和远侧中心粒靠近核的中央,鞭毛呈9+2轴丝结构,并具有由外膜折迭形成的波浪形的结构.表明短尾鮠精子发生中具有某些区别于其它鱼类精子的不同结构.  相似文献   

7.
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游动精子的形态发生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精子发生过程中多层结构由生毛体发育而成,其结构与其他薄囊蕨亚纲植物相似。刚形成的多层结构由微管带和片层组成,微管带由平行排列的微管组成,片尾由电子致密盘组成,无显赫分层。多层结构形成后不久即转向近核侧,片层下部与一椭圆形线粒体相连而微管带沿核膜伸长并增加微管数目,微管带逐渐包围核,核发生变形。成熟精子成3周半螺旋,核位于后部2周半而片层及所连大线粒体  相似文献   

8.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中国血蛤成熟精子的超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血蛤的精子为原生型,由头部、中部和尾部构成.精子头部由顶体、亚顶体腔和细胞核组成.顶体呈圆锥形,电子密度比较均匀,顶体长度约为细胞核长度的5/8;亚顶体腔内含有中等电子密度物质;细胞核呈圆柱形,核长度为(1.36±0.05)μm,核宽度为(1.24±0.07)μm(n=42).精子中段由4个近椭圆形的线粒体和2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组成.尾部鞭毛为典型的"9+2"结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峨眉腹露蝗 Fruhsforferiola omei(Rehn et Rehn)精子的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其中心粒侧体呈片状结构,线粒体衍生体纵脊数目为3~4个,精子形成过程中轴丝及线粒体衍生体周围有一定数目的微管分布,这些特点构成了与其它蝗虫精子超微结构相区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锈斑虫寻成熟精子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这类精子呈不规则的扁球形,无鞭毛,精子由球形的顶体、核杯及辐射臂组成。顶体结构复杂,包括头帽、顶体管与顶体囊,顶体囊包绕在顶体管的中央管周围。顶体被杯状的核包裹,仅头帽露于精子表面。中心粒、线粒体及少量的其它细胞器出现在核杯中。精子的表面有由核外突形成的辐射臂约2条。  相似文献   

11.
应雪萍 《河南科学》2004,22(5):641-643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锈斑蟳成熟精子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这类精子呈不规则的扁球形,无鞭毛,精子由球形的顶体、核杯及辐射臂组成、顶体结构复杂,包括头帽、顶体管与顶体囊,顶体囊包绕在顶体管的中央管周围。顶体被杯状的核包裹,仅头帽露于精子表面。中心粒、线粒体及少量的其它细胞器出现在核杯中。精子的表面有由核外突形成的辐射臂约2条。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导了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中国龙虾Panuliurusstimpsoni(Holthuis)精子发生的结果。中国龙虾的精子发生经过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精子。成熟分裂前期由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组成。精细胞的变态经过早期精细胞、顶体颗粒期、顶体囊期、顶体分化期和成熟精子。精子属非典型精子,没有鞭毛,不能运动。在扫描电镜中,成熟精子呈绒毛球状。在透射电镜片中,每个精子有核、板层区和顶体。核内有分散的染色质和微管。突起从核发出,核中的微管也伸进突起,顶体和板层区也见到突起。板层区包含有大量的膜和少量退化的线粒体。由高尔基复合体产生的顶体可以分成均质部、旋涡部、晶体部和绒毛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导了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中国龙虾Panuliurus stimpsoni(Holthuis)精子发生的结果。
中国龙虾的精子发生经过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精子。成熟分裂前期由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组成。精细胞的变态经过早期精细胞、顶体颗粒期、顶体囊期、顶体分化期和成熟精子。精子属非典型精子,没有鞭毛,不能运动。在扫描电镜中,成熟精子呈绒毛球状。在透射电镜片中,每个精子有核、板层区和顶体。核内有分散的染色质和微管。突起从核发出,核中的微管也伸进突起,顶体和板层区也见到突起。板层区包含有大量的膜和少量退化的线粒体。由高尔基复合体产生的顶体可以分成均质部、旋涡部、晶体部和绒毛部。  相似文献   

14.
黑眉锦蛇(Elaphetaeniura)精子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黑眉锦蛇的精子结构。精子总长度约69-75μm,头部弯曲呈镰刀头,长约11μm,有以下几个特点(1)复杂的顶体复合体,包括项体帽、顶体下杆、顶体下颗粒、顶体下核帽、顶体下间隙及中央管六个部分;(2)连接段形成连接裙,裙底边膨大成锤状;(3)中段无远端中心粒,具有厚的纤维鞘,第3号与第8号双联微管外侧有直径为50nm粗的外致密纤维,其他双联微管外侧有直径25nm细的外致密纤维。  相似文献   

15.
似刺鳊鮈精子的超显微结构及主要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健壮无伤的似刺鳊鮈亲鱼进行人工采精,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其精子超微结构,同时研究了不同温度、盐度对精子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① 似刺鳊鮈精子由头部、中片和鞭毛组成。头部近圆形,主要结构是细胞核,核前端无顶体,核中染色质致密均匀,后端有植入窝;中片的袖套与细胞核相连,含有丰富的线粒体和囊泡;尾部细长,主要结构是轴丝,为典型的“9+2”微管结构。② 似刺鳊鮈精子活力较适宜温度为20~28 ℃,温度为24 ℃时精子寿命最长,为1 900 s;较适盐度为5‰~8‰,盐度7‰时精子寿命最长,为1 350 s。  相似文献   

16.
采用解剖观察、石蜡组织切片及苏木精-曙红染色方法,利用显微镜照相获取图像,研究了斜纹夜蛾幼虫到成虫精巢的发育及精子的发生.研究结果表明:2个精巢在预蛹期开始融合,并在蛹期融合成1个;在成虫期,随着精子的排出,精巢体积逐渐减小;斜纹夜蛾雄性生殖细胞发育为有核精子和无核精子,2种精子的发生都经过精原细胞囊期、精母细胞囊期和精细胞囊期;精子的形成主要区别在于有核精子的细胞核有一个变形过程,而无核精子形成过程中不经过细胞核变形,且后期将细胞核丢弃.综上所述,有核精子的主要发育时期为6龄到蛹期,而无核精子的主要发育在蛹期.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和控制精子形成以及利用生殖机理防治斜纹夜蛾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A:人类的遗传物质既包括细胞核中的DNA,也包括线粒体中的DNA。精子和卵细胞都有线粒体,但一般认为,精子的线粒体是不会遗传给子代的。D减数分裂而成的精细胞在变形成为精子的过程中,线粒体会以线粒体鞘的形式集中在精子头部以下部位。而受精时,精子只提供位于头部的细胞核,线粒体鞘会与精子尾巴一起断裂而丢失。与之相反,卵细胞则提供细胞核和细胞质(含有大量的线粒体)。这样,精子的线粒体就不会进入到  相似文献   

18.
实验研究红鳍东方Tun精子形态的超微结构:红鳍东方Tun表子分头部和尾部等两部分。头部似炮弹状,无顶体;核内有空隙,空隙中有或无少量电子致密小颗粒:细胞膜与核膜间的原生质有向外鼓起的单个小液泡;中心粒复合体位于植入窝内,由近端中心粒、中心粒间体和基体等组成。袖套位于核后端,内含7-8个环列的线粒体球。尾部近端部分鞭毛的一侧有小囊泡群聚的囊泡鞘;远核部部分有侧鳍;胞鞘和侧鳍与轴丝的中央微和同在“Y”  相似文献   

19.
大瓶螺精子发生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透射电镜研究了大瓶螺精子发生中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超微结构特点及精细胞变态为精子的过程,成熟精子由头部和尾鞭两部分组成,头部包括顶体复合物和核,尾鞭可分为中段和尾段,中段有线粒体鞘螺旋围绕在轴丝外面,尾鞭中心的轴丝具9+2微管结构。  相似文献   

20.
杜氏藻Dunaliellapeircei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两类糖蛋白纤维构成了Dunaliella peirces的细胞外被,鞭毛和基本分别为“9+2”和“9+0”结构,首次发现的中心粒由9个三联体组成,高尔基体1~2个,眼点位于细胞质中,由二排椭圆形小球构成,内质网丰富,线粒体形状多样,在“杯形”叶绿体中发现了雏形的基粒及“杯”上的小孔,叶绿体前端凹凸不平,后端具大型淀粉核一个,细胞核位于“杯形”叶绿体的凹窝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