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不同氧化钨氢还原制取超细钨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相成分单一的氢钨青铜 (HTB ,H0 .33WO3)、铵钨青铜 (ATB ,(NH4) 0 .5 WO3)、紫钨 (TVO ,WO2 .72 )、黄钨(TYO ,WO3)和相成分不单一的蓝钨 (TBO ,含WO2 .9和WO2 .72 两相 )作为原料 ,研究钨原料对制取超细钨粉的影响 .结果表明 :相成分单一的氧化钨通过氢还原能制取细而均匀的钨粉 ;紫钨WO2 .72 制得的钨粉细而均匀 ,分散性好 ,是适合做微晶硬质合金的原料  相似文献   

2.
紫色氧化钨制取钨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相同的氢还原工艺条件下,紫色氧化钨(W_(18)O_(49))比蓝色或黄色氧化钨制得的钨粉细得多.当生产相同粒级钨粉时,用紫钨取代黄钨或蓝钨原料,可适当增加装舟量、加快推舟速度和降低氢还原温度.因此,可以显著地提高钨粉的生产率,节省电力与氢气消耗.  相似文献   

3.
传统流程制备超细钨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我国利用传统流程制备超细钨粉在氧化钨氢还原、APT煅烧和钨酸铵蒸发结晶等工序的研究情况。提出细颗粒APT的制备是生产超细钨粉中的又一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适当的温度和气氛下,于回转炉中,实现了仲钨酸铵(APT)转变成W_(18)O_(49)的连续生产。在相同的氢还原和碳化工艺条件下,W_(18)O_(49)比黄色或蓝色氧化钨制得的钨粉、碳化钨粉细和均匀,而且不易长大.以W_(18)O_(49)为原料用传统工艺制取超细钨粉、超细碳化钨粉是合理的、先进的。  相似文献   

5.
超细晶粒硬质合金刀片有高硬度与高强度兼备的特点,是加工普通硬质合金刀片所无法加工的材料的好刀片。制造超细晶粒硬质合金的前提是首先要求制备超细钨粉和超细碳化钨粉。制备这些超细原料有多种方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六氯化钨氢还原法。此法生产的超细钨粉,具有颗粒细、粒度均匀、纯度高、经济效果好等优点。我院特冶系稀冶专业师生以  相似文献   

6.
Ⅰ.绪言金属钨具有极高的熔点(3660°K),是最好的高温材料。在其多种用途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韧性,在加工中由于其塑性-脆性转变温度较高,常因塑性不佳而报损。不少研究报告指出,使颗粒超细化能大大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降低金属的塑性-脆性转变温度,从而改善金属的性能。金属钨粉的重要用途之一是用作制取硬取合金原料碳化钨。近年来出现的超细晶粒硬质合金,具有硬度、强变二者兼优的性能,是切削加工诸如钛合金、耐热钢、镍基和钻基合金等难加工新型材料的良好刀具。研制超细晶粒硬质合金,提高硬质合金质量,是我国急待解决的重大赶超课题。制造超细晶粒硬质合金的前提是要求制备出超细钨粉。目前国内外采用多种制备超细钨粉的方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六氯化钨氢还原法。六氯化钨氢还原法生产的钨粉,具有粒度超细、颗粒形状规整、粒度分布狭窄、化学纯度高及晶粒不易长大等特点,是其他工艺所不能比拟的。超细钨粉的研制成功,不仅为高质量超细晶粒硬质合金提供了好原料,还会在人造金刚石钻头,高比重合金、钨材、电触头,过滤器等方面,找到重要用途。  相似文献   

7.
为了制备性能优良的超细WC粉末,选取紫钨与蓝钨为原料,研究了氧化物还原制备W粉以及钨粉碳化制备WC粉的工艺,并分析了两种原料以及制备的超细W粉和WC粉的性能和微观组织.结果表明:采用传统的工艺方法,紫钨适宜于制备超细颗粒钨粉,以紫钨为原料制备的W粉及WC粉末其物理性能均优于原料为蓝钨的产品.  相似文献   

8.
采用紫钨氢还原制备纳米钨粉体并对其进行热处理,通过样品的形貌、物相、含量、比表面和孔结构的表征,分析晶格的变化和晶粒的长大机理.结果表明,经热处理后的纳米钨粉体更致密,形状更规则,晶格由收缩变膨胀;比表面积和孔径减小,粒径增大且分布更均匀.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晶格膨胀趋于稳定;当热处理温度达到1 200℃时,晶粒长大迅速,其长大机理可根据晶界迁移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9.
钨坯制备通常包括制粉和制坯两个主要过程。对ATB(铵钨青铜)氢还原过程所得的数据,经微机处理,获得了钨粉粒度、含钾量与工艺参数关系的回归方程,同时建立了钨粉含钾量与钨坯含钾量关系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0.
提出采用流态化技术分级的新方法分级制备钡钨阴极用原料钨粉。该法能减少或避免粉末的假颗粒化和分级设备的壁效应现象,有效地制备在粒度组成上符合钡钨阴极特殊要求的钨粉。试验结果表明,用分级钨粉制备的钡钨阴极发射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从而显示出这种方法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一系列混合碱土金属钨酸盐,用粉末X射线衍射和电子衍射法表征了其晶体结构,并对钨酸钡单晶进行了X射线能谱成份分析,所合成的化合物均属四方晶系,I41/a空间群,钙和钡的钨酸盐能以任意比例互溶,而钙和钡的钨酸盐则以两相存在,并探讨了碱土金属钨酸盐溶混性的成因。  相似文献   

12.
通过湿法以仲钨酸铵和硝酸铜为原料制备了Cu的质量分数为10%、平均粒径约为250 nm的超细W-Cu复合粉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还原温度对粉末的形态和纯度具有显著作用.粉末经注射成型后制成的生坯在1300℃下、H2气氛中烧结120 min后,其相对密度可达99.37%,微观组织均匀,具有较高的热导率,可达217 W/(m·K)左右,室温到600℃范围下热膨胀系数在6.0×10-6~7.8×10-6K-1之间.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三种不同形态结构的仲钨酸铵(APT)为原料,在接近工业的条件下,用扫描电镜(SEM)对氢还原过程产物的形貌变化作了观察、分析和比较,并选择部份试样用X射线对物相组成作了鉴定,同时对还原钨粉的粒度控制阶段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掺杂Ce的纳米W复合粉末的制备及其表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钨酸盐为原料,以液氮为冷冻媒质,采用液液混合-冷冻干燥-两段还原方法获得了粒径为20~30 nm的掺杂Ce的纳米W粉末;并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对冻干粉、一次还原粉和二次还原粉的物相组成和形貌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冻干粉呈现非晶态,以絮状团聚在一起,没有明显的颗粒形貌,表面平滑;一次还原粉末也呈现非晶态,为疏松的海绵体结构,由许多杆状晶体搭桥而成,使其在装料时能够形成孔隙;最终产物是晶态的W Ce2WO6粉末,粒度分布均匀;冻干粉末具有Keggin结构;冻干粉分3个阶段失去其吸附水、结晶水和结构水.  相似文献   

15.
基于碳热还原法制备碳化硅的原理,针对该方法合成成本高,反应时间长,所用设备昂贵,合成条件苛刻等缺陷.利用微波的良好加热性能,采用微波辅助碳热还原法制取碳化硅粉体.经实验表明,最优条件为:锌粉作催化剂,碳硅原子比为4:1,微波功率800W,微波时间30min.该方法制备的碳化硅为3C—SiC晶型,晶粒粒径相对较小.微波辅助碳热还原法具有成本低、产量大、反应时间短、尺寸相对较小,具有工业化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MoO_2氢还原过程所得的数据,经微型计算机处理,获得了钼粉粒度和钼粉中含氧量与还原工艺参数关系的经验模型。经检验和实际考核表明,该模型是实用的。  相似文献   

17.
玛湖油田三叠系百口泉组油藏致密油开发过程中,62%的油井产硫化氢。为明确硫化氢产生原因,分别采用硫化氢定性评价和定量测定方法开展了微生物硫酸盐还原和酸岩反应生成硫化氢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50℃或含杀菌剂条件下,硫酸盐还原菌不生长也不产生硫化氢;玛湖百口泉组油藏50.0 g岩芯粉与15%的盐酸完全反应可生成4.34×10-6 mol硫化氢。因此,储层矿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与盐酸反应是玛湖油田百口泉组油藏致密油开发过程中硫化氢产生的根本原因。该研究结果为预防硫化氢产生和保障玛湖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