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7篇
系统科学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二元相图中存在大量稳定的化合物的理论基础.据此,提出了一种由含稳定化合物的二元相图中化合物计算活度的新方法.根据已有的从二元相图提取活度的公式,先求出2个组元的活度,再由质量作用定律求出平衡常数K0,从而可由得到的2个纯组元的活度,计算得到稳定化合物的活度.用此方法计算了In-Sb二元系中稳定化合物的活度,经验证此方法是可行的,其计算结果与文献值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2.
从近年的事故统计看,煤矿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中,大多是瓦斯爆炸事故,约占特大事故总数的70%左右。白沙矿区是我国江南地区煤矿瓦斯灾害最为严重的矿区之一。白沙矿区历年发生的瓦斯爆炸事故,教训极其沉重。笔者试图通过对白沙矿区瓦斯爆炸事故的实例的分析与探究,来思考防治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是俄联邦总统下属的常设机构。安委会是根据俄联邦宪法、俄联邦“安全法”,以饿联邦总统命令于1992年建立的。它的任务是审议重要的国家和社会安全问题,制定统一的国  相似文献   
4.
在实验室内模拟熔融还原铁浴式熔渣,采用静态与旋转法研究了高铝质耐火材料及其配加石墨碳与ZrO2耐火材料的抗渣蚀能力变化,用x射线衍射及波谱分析方法分析了侵蚀的特点,主要因素及其与耐火材料在侵蚀过程中微观结构变化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配加适量的石墨碳与ZrO2均可改善耐火材料的结构及抗渣蚀的能力,渣的氧化性是影响侵蚀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实验室内研究了钒钛磁铁矿在铁浴式熔态还原过程中还原速度变化的多峰特性机理,分析了钒钛磁铁矿的结构和熔态渣相结构的变化规律,钒钛磁铁矿熔态还原过程的动力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按照常规分类可以分为固相法、气相法、液相法.文中综合讨论了国内外制备硬质材料粉末的新进展和新动向.重点分析和讨论了液相法制备硬质材料粉末的工艺方法和工艺特点,采用液相法研究和制备了硬质材料纳米粉末,分析了纳米粉末的重要特性和结构.  相似文献   
7.
难熔金属梯度合金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中概述了双相结构梯度硬质合金(DP合金)的性能与结构特点以及研究现状;介绍了脱β层梯度合金形成的过程机理以及β相溶解模型;阐明了金属熔体渗透制备梯度合金的方法;介绍了硬质合金和金属陶瓷组合梯度材料强化机理和材料设计的理论基础,并介绍了近十年国内外难熔金属梯度材料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8.
垃圾焚烧飞灰冶金烧结处理工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焚烧飞灰是公认的危险废弃物,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处理。鉴于冶金烧结过程具有相似的高温熔融环境,提出采用冶金烧结法处理垃圾焚烧飞灰。对垃圾焚烧飞灰进行造球成型与铁浴熔融分离固化实验,结果显示:添加8%水泥和1%稳固剂的飞灰造球成型性好,在养护实验8~11d,飞灰球团抗压强度在600~700N/球,达到贮存、运输要求;铁浴熔融能有效地分离固化飞灰中重金属元素,90%以上的Mn、Fe和70%以上Cr、Cu进入铁相,熔渣浸出毒性均能达标。研究结果为冶金烧结法处理垃圾焚烧飞灰的工业应用提供了可行性验证。  相似文献   
9.
在实验室内模拟熔融还原铁浴式熔渣,采用静态与旋转法研究了高铝质耐人材料及其配加石墨碳与ZrO_2耐火材料的抗渣蚀能力变化,用x射线衍射及波谱分析方法分析了侵蚀的特点,主要因素及其与耐火材料在侵蚀过程中微观结构变化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配加适量的石墨碳与ZrO_2均可改善耐火材料的结构及抗渣蚀的能力,渣的氧化性是影响侵蚀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铁浴式熔融还原熔渣内FeO浓度高,使熔体的组成和性能具有特殊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铁浴式熔融还原熔渣会产生泡沫渣现象,泡沫渣的产生与渣中FeO的浓度及其还原浓度,熔渣的碱度等因素有关,在熔体添加焦碳颗粒能抑制熔渣的起泡,使熔渣的起泡能力降低或不起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