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世界永远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运动着、发展着。运动是物质的不可分离的根本属性,物质的任何一种形式都存在于运动中。而物质的运动是在空间和时间中进行的,空间和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在空间和时间之外的物质运动是没有的。列宁指出:“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而运动着的物质只有在空间和时间之内才能运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在人们的意识之外,不依赖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但它本身能被人们的意识所反映,所以,世界是一个在人的意识之外又能被人认识的永恒运动着的客观实在.这样,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发展性,可知性就成为辩证唯物论哲学的基本出发点.承认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这是唯物论的出发点.承认发展性这是辩证法的出发点,那么承认可知性这自然成为认识论的出发点.既然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当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反映论三者统一正建于这基石的“三性”之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理论就是从此出发对它的理论证明.世界物质性的证明目前理论上比较系统深入,而世界可知性的证明,除了实践一说,又不从其它方面探讨,更谈不上系统证明.本文认为世界可知性的证明的意义不仅在于驳斥不可知论,而且在于进一步证明世界的物质性.因为只有很好地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才能更好地回答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反之,不可认识的物质那必然是对“自在之物”的信仰,是对“物神”的崇拜,而不是哲学科学.  相似文献   

3.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理论是模写,是客观实在的近似的复写”。(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265页)物理时空理论是关于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的客观的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的反映,这是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而任何具体的物理时空理论,就其正确反映客观的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来说,又不可避免地有它的近似性,人类对于客观真理的认识只能在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中实现。其所以如此,原因之一是:空间和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而自然界各种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宇宙万物的运动与变化。但是,在  相似文献   

4.
名词解释     
一、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是同唯心主义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唯物主义认为,在物质和精神谁是第一性这个哲学基本问题上,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列宁曾经明确地指出:“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是承认外部世界,承认物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并且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着”。  相似文献   

5.
从运动着物质的不同内在属性的外现、物质的客观性和无限性的表现、时空量度上的相互依赖性、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对时间和空间的定量表述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时间和空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而运动着的物质正是它们相互联系的中介。  相似文献   

6.
在自然科学底领域内,经常开展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特别是在对於一些概念的理解上。在理论力学中也不例外。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不依赖於我们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是不断运动着的,而且,各个事物或现象是互相联系着,互相制约着的。本文就是从这样的观点来说明理论力学  相似文献   

7.
在时间和空间问题上,历来存在着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尖锐斗争。列宁在揭露康德主义者和马赫主义者的唯心主义时空观的反动性时说:“恩格斯曾经向杜林指出,否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在理论上就是糊涂的哲学思想,在实践上就是向信仰主义投降或对它束手无策。”(《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171页)相对论、量子力学、宇宙理论等的新发展曾被唯心主义者歪曲地利用。随着资本主义在苏联的全面复辟,一些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的哲学著述和教科书里,凡在论及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定义时,几乎都会引述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第二章第四节中给物质下的定义,即“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即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我们称此为列宁的第一个物质定义。列宁在同一本书的第五章第二节还给物质概念下过一个定义,即“物质这个概念在认识论上,正如我们已经讲过  相似文献   

9.
罗素否认摹状词的客观基础,进而用他所谓的“想象”、思想、感情的“实在世界”去取代客观的物质世界,实意味着客观物质世界的消亡,这是不可能的。精神世界是一种客观实在,但它和物质世界是对立统一的,不能互相替代,更不能互相否定。  相似文献   

10.
根据空间、时间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性,给出了物质“存在”的数学模型.指出空间非空性和时间非负是物质存在的充要条件.探讨了在时间进程中时态演化的规律,引入异位点集合和同位点集后,推导了地物动态变化的数学模型.论证了制图区域的动态特点和演化的逻辑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在场统一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证静电场E和磁场B1的统一体就是电磁运动所表现的“电磁空间”,万有引力场g和磁场B2的统一体就是机械运动表现的空间,称它为“牛顿空间”;明确磁场B1和磁场B2分别属电磁物质和机械物质的“动量场”;论证电荷属电磁运动的“电磁物质”;指出空间与物质是运动表现的矛盾的两个方面,都是运动存在的表现形式,肯定运动绝对性的概念,批评“唯物质论”者们坚持物质绝对化的错误;将物质的原概念进行必要延伸,给出物质新定义;又一次揭示空间的机械能势转换和守恒定律;根据空间和物质的本质关系,将力统一成矛盾的两类力,即“统一力”和“破坏力”;简述依据空间属性否定电磁波属物质的观点,强调应充分重视它传递信息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2.
时间和空间是一切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时间和空间,体育运动亦是如此。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有着各自不同的时间规律和空间规律。试图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理念来诠释现代竞技羽毛球运动的特征,以期为羽毛球运动项目的训练与比赛提供新的视角思路。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相对论的基本假设和原理,提出人类对时空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用一个时间与空间彼此独立,与物质运动无关的时空来描述运动;用一个时间与空间彼此不可分,但与物质存在无关的时空来描述运动;用一个时间、空间、物质联系在一起的时空来描述运动.并谈了我们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墨子认为,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物是外延最大的概念,包含宇宙中的所有物质,其内涵指实际存在的东西.宇宙有的地方被物质充盈,有的地方不被物质充盈,宇宙是有与无的统一.时间和空间是一切物质存在的根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墨子通过(物体)运动研究时间、空间,并给出了准确的定义,从而阐明了时空"有穷无穷"等思想.墨子的运动观很富辩证精神,他相继提出运动和静止与时间、空间的关系.墨子的宇宙图象是空间、时间、物质、运动有穷又无穷,在无穷的宇宙中充满了无限的物质,物质运动不止.  相似文献   

15.
纳米技术及其研究动向一、何谓纳米茨术物质是在空间和时间内运动和存在的,并且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内有不同的运动状态。表示空间长度的概念国际上通常采用米制,目前国际科技界关于1米长度的定义是“光在真空中299792‘’‘分之一秒时间间隔内行程的长度”。一般...  相似文献   

16.
一提到地方时、区时,人们的脑子里就会闪现出“时间”这个概念。从哲学的范畴来说,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和间隔性,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之一。我们通常所说的时间,指的是时刻或时段。时刻表示时间的迟早。时段表示时间的久暂。如地方时、区时,就是指时刻而言的。有了时间,就有时间的计量。时间的计量,总是  相似文献   

17.
信息时代里“信息”概念却远不是廓清了的。在透析事实的基础上对信息的物质属性进行分析,阐明了信息的物质性、普遍性及双重性,并讨论了虚拟现实的客观实在性。  相似文献   

18.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导,我们于一九七四年到某铬铁矿区进行毕业实践,经过一段时间的野外工作,发现该矿区从一般造岩组分分异物质到捕虏体、矿体以及原生铬尖晶石等的形态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都反映出液态物质机械位移的痕迹,这些宏观的和微观的运动痕迹,我们广义地都称之为‘原生流动构造’;它们显然与成岩和成矿作用密切相关,因此,从原  相似文献   

19.
爱因斯坦相对论用新的科学事实揭示了时间和空间同运动着的物质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进而否定了把物质和时空分裂开来的绝对时空观。正确理解相对论的时空观,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的联系,从而彻底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作  相似文献   

20.
尽管人们都承认我们并不理解的重要事物不在少数,但唯有时间有这样一个特点:我们本能地感到自己对它完全理解,但却无法向别人解释清楚。因此,对时间观念进行历史的考察,将有助于加深和丰富对它的了解,同时,通过反思这一历史进程,能使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人类思维前行的脉络。一、古代——直观综合的时间观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自然界的节律就是物质运动规律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