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用不同截留相对分子质量的超滤膜对中药活血化瘀方提取液进行相对分子质量分级,并分别用二甲基亚砜体系和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测定了药物的不同相对分子质量成分淬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经超滤膜分离后得到的低相对分子质量成分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效果非常显著,说明药物的有效部位主要是在低相对分子质量成分中,通过膜分离能有效地提高药物有效部位的浓度和药效.另对药物在上述2种体系中增抑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利用检测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的化学发光体系,在体系PH值为8.6的最佳发光条件下,用化学发光法来检测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发要酸钾具有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邻苯三酚在碱性条件下自氧化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模型体系,研究ATP和Mg^2+对O·2^-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ATP对O·2^-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对红细胞内容物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Mg^2+对O·2^-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4.
首次制备S2O8^2-/ZrO2固体超强酸,确证室温下它对正丁烷的反应活性比SO4^2-/ZrO2固体超强酸更强,对ZrO2有促进作用的非卤素阴离子中,S2O8^2-是最有侍焙烧温度是600℃,比SO4^2-/ZrO2体系低50℃,且于35℃时,下烷在S2O8^2-/ZrO2体系上反应20h的转化率为50.4%,而相同条件下的SO4^2-/ZrO2体系上为36.7%。由于S2O8^2-/ZrO2(  相似文献   

5.
一种SOD测活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种特殊的金属酶,它能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发生歧化反应,从而清除O-2自由基,是生物体重要的细胞防御系统之一.众多医学研究指出,SOD具有防御氧毒、抗辐射、防衰老以及防治肿瘤和抗炎等药用功效[1,2],因此对SOD...  相似文献   

6.
氮蓝四唑光照法实验操作的改进及效果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对氮蓝四唑(NBT)-光照法实验操作进行了改进,用改进后的光照法测定了2种自制的SOD模拟物Cu(Gly-Gly)H2O和Cu(Ser)2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其值与其他方法所测一致,对改进效果进行了讨论和评价,结果表明,经改进的光照法在简化操作,提高效益及测量精度方面有很大改观。  相似文献   

7.
生物化学发光法筛选清除活性氧的天然药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生物化学发光法, 建立邻苯三酚- 鲁米诺(luminol) 体系检测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 ,邻菲罗啉- Cu2 + - 抗坏血酸- H2 O2 体系检测羟自由基(·OH) , H2O2 - 鲁米诺体系检测H2 O2 , 对甘草、五味子等15 种天然药物水提物和13 种天然单体化合物清除活性氧的能力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水提物和单体成份大多具有清除活性氧的作用, 但它们对O·2 , ·OH, H2 O2 的清除作用各有侧重. 其中尤以解表、清热、抗炎类的中药和黄酮类化合物的清除作用为好, 提示清除活性氧作用是这些药物防治疾病的机理之一, 该结论为中药复方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黑色食品与淡色食品抗氧自由基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研究了5种植物性黑色食品与同类液色食品清除非酶体系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作用,结果表明黑色食品与同类淡色食品对O2均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5种黑色食品中可能含有耐热性的抗氧化成份。  相似文献   

9.
静电作用于水,能杀灭水中细胞,杀菌机制之一是产生了活性氮,如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等,杀菌率随处理时间和放置时间而变化。这些解释了静电水“记忆”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Ba^2+,BiO2+与草酸混合体系热力学平衡的基础上,提出了将Tio^2+与草酸混合,在一定的pH值时生成钛配阴离子,再与BaCl2昨分解反应、直接沉淀出BaTiO3的前驱体-草酸氧钛钡,最终经煅烧得BaTiO3粉体的合成新工艺。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已获得稳定表达的hSOD基因导入细胞(CMV-SOD细胞)对百草枯(paraquat)和黄嘌呤(X)/黄嘌呤氧化酶(XO)产生的超氧阴离子造成的细胞毒性的抵抗作用。结果表明:在百草枯和过氧化氢酶共存时,CMV-SOD细胞的存活率明显高于父本细胞,同时父本细胞过氧化脂质的产生数值显著高于CMV-SOD细胞;经过X/XO处理,CMV-SOD细胞的存活率为53%,而父本细胞的存活率仅为40%,同时  相似文献   

12.
黄嘌呤氧化酶法优化大鼠血清SOD 测定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大鼠血清SOD实验条件.方法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探讨其加样量、方法重复性、显色稳定性、试剂稳定性及样品稳定性等最佳因素.结果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大鼠血清SOD最佳加样量为5μl,其测定变异系数CV<1%,显色前后20 min吸光度比较(P>0.05);新配试剂与配制3个月试剂做测定,吸光度比较...  相似文献   

13.
基于阿昔洛韦与酶柱中的黄嘌呤氧化酶反应生成过氧化氢,继而与鲁米诺发生电化学发光反应的原理,建立了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测定阿昔洛韦的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药品的检测.在pH为9.0的0.05mol/L的硼砂介质、激发电位为0.65V、鲁米诺浓度为5.00×10-4 mol/L、流速为1.90mL/min的优化条件下,测定阿昔洛韦的线性范围为0.56~22.5mg/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5,检出限为0.32mg/L,测定实际药品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80%(n=9),加标回收率为95.5%~108%.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开展柏薏颗粒的初步药效学研究,探究其作用机制.将72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柏薏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及非布司他阳性对照组,采用氧嗪酸钾灌胃给药法建立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连续给药治疗14 d,每天1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尿酸(SUA)、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及肝脏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并用免疫印迹法测定肾脏中有机阴离子转运体1(OAT1)及葡萄糖转运体9(GLUT9)的表达.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柏薏颗粒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SUA水平、肝脏XOD活性及GLUT9蛋白表达,并上调OAT1蛋白表达,且高剂量组与非布司他作用相当(P>0.05);柏薏颗粒组与空白组大鼠血清中Cr和BUN浓度无显著性差异,表明柏薏颗粒无肾损伤;柏薏颗粒具有明显的降血尿酸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XOD活性和肾脏GLUT9蛋白表达,并上调OAT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利用循环伏安法,制备出具有良好催化活性的聚钙黄绿素薄膜修饰电极(PCALE).利用PCALE对黄嘌呤(Xa)的电催化作用,建立了对黄嘌呤含量定量分析的电分析方法.在0.02 mol/L PBS(pH=6.8)+0.2 mol/L KNO3体系中,黄嘌呤的浓度在5.0×10-6~1.0×10-4 mol/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和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ip=-0.010 5C-2.09,γ=0.998 9,检出限可达2×10-7 mol/L.利用该法对尿液中的黄嘌呤进行定量分析,得到满意结果.5次样品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  相似文献   

16.
黄嘌呤氧化酶微型生物传感器及其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利用Nafion和电化学聚合苯酚(PPh)复合膜将黄嘌呤氧化酶(XOD)成功地固定在碳纤维微电极上,制成黄嘌呤氧化酶微型传感器。在5.0×10-5~1.8×10-3mol/L范围内次黄嘌呤浓度与传感器的电流响应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0。该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传感器用于心肌细胞缺血性损伤过程中胞外次黄嘌呤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18.
以正硅酸四乙酯为硅源,采用恒电位沉积法制备了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修饰玻碳电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光谱及电化学技术对纳米界面进行表征,研究了黄嘌呤在二氧化硅纳米微粒修饰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行为,发现氧化峰峰电位负移130 mV,表明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能催化黄嘌呤的电化学氧化;氧化峰峰电流明显增加,表明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能...  相似文献   

19.
牛奶黄嘌呤氧化酶的纯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建立从牛奶中分离纯化黄嘌呤氧化酶的工艺,该工艺采用正丁醇-硫酸铵分级提取、磷酸钙凝胶吸附、SephadexG-150层析纯化获得纯品.从磷酸钙凝胶上解吸到的XOD粗酶比活性达5.096I.U/mg-pr,提纯340倍,产率达74.3%.每单位粗酶的吸附剂用量以6mg为最佳.纯酶的最大紫外吸收在285nm处,酶活性测定的最适pH在8.60~10.15之间,最适温度在25℃~35℃间.1mol/LKCN、1.5%H2O2及甲醇对酶活力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两条蛋白带.经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Luminol(XOD-X-Luminol)发光体系检测结果表明20μl牛奶XOD(相当0.181.UXOD)的发光强度最大,其发光值受抑制50%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IC50)为1.14μg/ml(相当0.514USOD).  相似文献   

20.
在pH=6.69的PBS中灿烂甲酚蓝的循环伏安图上(扫描电位区间为-0.5V~0.5V)有一对氧化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Ep.a=-0.24V和Ep.c=-0.35V。当扫描电位上限增至1.0V时,灿烂甲酚蓝发生电氧化聚合,最后在石墨碳电极上形成稳定的聚合物膜。该修饰膜电极的循环伏安图上亦有一对氧化还原峰,但峰电位分别正移至Ep.a=-0.050V和Ep.c=-0.125V,说明该聚合物不同于单体。同时该氧化峰,Ip.a与v^1/2成正比,说明电荷在膜中的传递为扩散控制。实验表明,亚硝酸盐能够在聚灿烂甲酚蓝膜修饰电极上被催化还原,黄嘌呤能够在聚灿烂甲酚蓝膜修饰电极上被催化氧化,且催化峰电流分别与亚硝酸根和黄嘌呤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可用于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