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研究区具体情况,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出永川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各指标的权重.生态文明指标划分为绿色产业体系、自然生态体系、环境安全体系、生态人居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共5个方面,进而确定出25个具体指标,并依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研究区生态文明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永川区生态文明建设良好,并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根据研究区具体情况,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出永川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各指标的权重.生态文明指标划分为绿色产业体系、自然生态体系、环境安全体系、生态人居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共5个方面,进而确定出25个具体指标,并依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研究区生态文明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永川区生态文明建设良好,并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研究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9年《河南省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从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环境文明、生态文化文明和生态社会文明等4个维度选取了33个指标,构建了适合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联合确定各评测指标的权重,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了综合评测,并得出了排名.研究结果可为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优化和整合当地资源、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和千年大计,科学构建生态文明指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以层次分析法(AHP)为理论基础,选取生态文明建设为一级目标,生态环保、资源节约和经济发展3大领域为二级目标,并选取18个指标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搜集《湖南统计年鉴》(2015-2017年)中与指标体系相关的各市州数据,运用R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最后,分析了各指标结论的同时提出了一些增强生态文明实力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综合国力迅速发展的今天,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生态文明的健康良好运行被认为是一个国家逐渐变得强大的前提。因此构建生态文明评价体系并以此指导生态文明建设日益重要。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是评价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研究方法。本文基于我国30个大中城市2015年的数据,构建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yaahp软件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并选取权重排序在前的10个指标,对其进行因子分析综合评价,并根据综合得分得出各个城市排名情况。同时,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得出聚类图,将各个城市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并给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及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及奖惩机制.中组部《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中也明确要求,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指标,把生态文明建设等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加大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指标的权重.在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支持福建省开展先行先试,国家在福建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试点,探索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建立绿色GDP指标考核体系就是落实十八大精神、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灰色综合评价法和灰色关联度的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以生态发展、环境发展、经济发展和协调程度4个维度为视角建立综合评价模型;根据区域分布以及经济发展的空间异质性选取江苏、内蒙古和海南等十大省区作为样本,对生态文明建设程度实现综合评价,最后分析所得结果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根据生态文明的内涵,按照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从生态环境、生态建筑、生态服务、生态文化4个方面建立商业街生态文明评价体系,在该评价体系的指导下对成都市春熙路生态文明现状进行评价,并在评价结果和建设目标可达性的基础上构建春熙路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模式,提出包括自然环境改善、公共设施设置、文化环境打造等具体实施建议.生态文明商业街理论的提出、指标体系和模式的构建为传统以物质规划为主的商业街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建立一套系统性、科学性、操作性、适宜性强的指标体系,研究立足于生态意识、生态行为、生态制度3个领域,科学构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实证分析,对于促进国家及地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阶段城镇化建设步伐迅速,但是生态文明被忽视,生态环境恶化,生态产品供给能力薄弱,资源环境矛盾突出,传统城镇化难以为继。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和美丽中国建设顺利进行,必须将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提高城镇化质量,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深入理解生态文明和新型城镇化内涵和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生态文明的包括经济发展、资源节约、集约高效、生态保护、生态损害、城乡一体、功能完善、社会和谐等8个一级指标,48个二级指标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熵值法,对陕西省2001—2013年度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文明的资源节约、生态保护和生态损害3个板块权重较大,占总权重近50%,要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必须融入生态文明理念;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动态发展变化呈总体上升趋势,其中经济发展、功能完善是拉动陕西城镇化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生态保护、生态损害、城乡一体、社会和谐等4个方面则延缓了陕西新型城镇化水平提升速度。实践证明,该指标体系是科学可行的,可推广至全国各省市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  相似文献   

11.
基于综合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的城市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考察松原市滨江新区建设对城市综合生态效益的影响,本文以松原市滨江新区综合生态水平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松原市滨江新区综合生态指标体系对该区域综合生态水平进行评价,并以滨江新区建设依托工程——松原市生态环保型壅水坝项目正常蓄水位作为核心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初选指标体系进行优化,从生态效益角度对不同正常蓄水位进行比选,并对滨江新区建设给松原市城市生态效益造成的影响进行量化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是具有突变性的动态复合系统。在对江西省的经济发展、社会建设、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进行充分研究基础上,依据生态文明建设内涵,构建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粗糙集理论筛除冗余指标,计算指标重要度以确立突变模型,从而对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4-2013年间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呈现为起步、快速和稳定等3种发展状态,且在保护生态环境和建设和谐社会方面发展迅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在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与节能降耗方面仍需努力;突变理论较好地契合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在2006年(Ⅲ级)、2010年(Ⅱ级)的两次突变过程,较好地刻画了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是国家发改委确定的循环经济建设试点省之一,自2008年试点建设开展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科学评价试点建设成效,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部、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河南省实际,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资源产出指标、资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和废物排放指标4类15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河南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成效进行评价.将循环经济发展划分为起步、发展和成熟3个阶段,分别代表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由低到高的发展阶段,建立阶段评分区间,由综合得分评价循环经济发展阶段.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循环经济已进入发展阶段后期,接近成熟阶段.经分析,评价结果与河南省循环经济发展实际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制度及生态人居5维度,构建了内涵更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以江西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结合层次分析法与TOPSIS法,对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及其5维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5维度的水平都较低,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环保投资、人民生活等多方面问题; 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5维度之间的发展状况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协调性,且其中生态人居建设与其余4维度之间的矛盾表现都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是景观生态规划、管理和保护的基础.选择多样性、代表性、自然性、稀有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干扰和稳定性7个指标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的等级化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单项指标权重,对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评价,计算出该保护区生态质量综合指数为0.78,表明其生态质量较好.分析了该保护区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建设观"的提出是在国际社会大环境背景下,我国国情的基本要求以及严峻的环境资源挑战的必然结果.通过总结归纳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基于特大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问题剖析,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出适用于特大型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上海为例进行了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文明建设压力减小、状态和响应指数提升导致上海市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指数由2008年的0.606提高至2012年的0.692,在生态文明建设稳定阶段中稳步上升.根据研究结果,尝试提出上海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对策.此研究将有利于引导转型期特大型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为建立生态文明的长期监测和评估体系提供可靠的依据,其评估结果可作为区域制定生态文明发展政策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建立科学和有效的评价方法有助于稳步推进我国的生态工业园生态环境建设。研究根据系统性、阶段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生态工业园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生态经济指数、环境质量指数、污染控制指数和景观生态指数4个准则层以及其所属20个指标。对南昌和萍乡高新技术工业园的评价结果显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可以反映2个工业园生态环境状况及其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工业循环经济评价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春波  孟超 《河南科学》2011,29(3):374-378
运用BPEIR模刑及特尔菲法,结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建立了河南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资源产出、资源再利用、减量化、产业发展4个类指标共19个单项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法对1999-2008年河南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在逐步提...  相似文献   

19.
政绩评价是评判政府运作效率,官员任用的重要依据.以GDP为核心的评价方式逐渐发生变化.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近年来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迅速枯竭.如何在政府政绩评价中协调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方面的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选取17个指标对辽宁省内各地级市政府政绩进行评价.大连、本溪和沈阳分列政府政绩评价前三位.本指标体系评价结果与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的评价结果不同,位次变动最大的葫芦岛市.本研究采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政府政绩评价.与传统GDP主导的政绩评价相比,本研究的指标体系包括指标范围更广.本研究可在指标多样性和进步性方面加以改善.最后,本研究提出政府政绩评价应考虑区域特色和发展定位.  相似文献   

20.
以福建省及九地市2010年统计年鉴中和谐社会构建指标数据为基础,结合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构建了福建省九地市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福建省和谐社会建设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发现福建省大部分地区和谐社会建设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普遍存在和谐社会建设指标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因此,各地市应注重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社会公平,维系社会稳定,以提升福建省和谐社会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