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9 毫秒
1.
以肝细胞核仁组织区相关噬银蛋白(AgNORs)颗粒数目为指标,研究了大鼠部分肝切除(PH)后皮质酮对再生肝细胞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①无论何种处理方式,在PH后不同时期,肝脏门管区的肝细胞Ag-NORs数目均高于中央静脉区,大多差异极显著;②PH后24 h,各处理组(假手术、去肾上腺、去肾上腺+皮质酮)肝细胞AgNORs颗粒数均下降.除了高剂量皮质酮(40 mg/kg体重)处理组在PH 24 h后肝细胞AgNORs数持续升高外,其余各组均在PH后36 h达到最高值,随后又下降;③在PH后24~48 h,给去肾上腺大鼠注射的皮质酮剂量越高,AgNORs数目越少.以上结果表明:在PH后不同时间,大鼠肝脏门管区肝细胞的转录活性始终高于中央静脉区肝细胞;皮质酮对肝细胞的转录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但抑制时间主要表现在PH 24 h以后.  相似文献   

2.
以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和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argyrophil nucleolar organiting regions,AgNORs)为指标,探讨去睾丸大鼠部分肝切除(partial hepatectomy,PH)后,外源注射睾酮对其血清睾酮水平及再生肝细胞DNA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外源睾酮可使大鼠血清睾酮水平显著升高,呈明显剂量-时间效应.除低剂量睾酮(0.5mg/kg体重)处理外,其它各组再生肝细胞AgNORs颗粒数在PH后24h均明显下降,PH后24~72h又持续升高.PH后各时期,低剂量睾酮使AgNORs数目显著高于芝麻油组;而中、高剂量睾酮(2.5mg/kg和5mg/kg体重)使AgNORs数目减少,并呈现明显剂量-效应关系.结果表明:低剂量睾酮对肝细胞的转录活性起促进作用;中、高剂量则起抑制作用,且随着睾酮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3.
肝脏由多种细胞构成,肝再生与细胞分化密切相关,细胞分化受基因转录水平调控.为在基因转录水平了解软骨细胞的发生和分化相关基因在大鼠肝再生中作用,通过搜集网站资料和查阅相关论文等方法获得参与软骨细胞发生和分化的基因,用Rat Genome 230 2.0芯片检测它们在大鼠肝再生(liver regeneration,LR)中表达情况,用比较真、假手术中基因表达差异确定肝再生相关基因.初步证实上述基因中23个基因与肝再生相关.肝再生启动(PH后0.5~4 h)、G0/G1过渡(PH后4~6 h)、细胞增殖(PH后6~66 h)、细胞分化和组织结构功能重建(PH后72~168 h)等四个阶段起始表达的基因数为15、4、8和0;基因的总表达次数为15、10、22和17.表明相关基因主要在肝再生启动阶段起始表达,在不同阶段发挥作用.它们共表达上调100次、下调77次,分为17种表达方式,表明肝再生中软骨细胞发生和分化相关基因活动多样和复杂.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推测,上述基因不仅调节软骨细胞发生和分化,而且参与肝再生的生理生化活动.  相似文献   

4.
探讨树突状细胞在大鼠再生肝中分布及数量变化,为深入研究其在肝再生进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制作大鼠2/3肝切除模型(PH),用两步灌流法分散肝脏细胞,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和ox62免疫磁珠分离相结合方法分离树突状细胞(DC),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定性、定位CD86和CD103在再生肝(RL)、分散的肝脏细胞及分离的树突状细胞中分布,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定量树突状细胞的CD86和CD103,用RT-PCR定量分离的树突状细胞CD86和CD103的mRNA.结果表明,0 h再生肝树突状细胞分布于肝血窦、中央静脉、胆管周围,12 h在远离中央静脉和胆管的部位出现,24 h呈弥散状分布,168 h分布与对照相同;从肝切除后0、2、6、12、24、30、36、72、120、168 h等10个时间点的大鼠再生肝中收获的树突状细胞平均数分别为每只大鼠1.55、1.59、1.87、2.46、1.49、2.73、3.87、6 04、6 52、8 40 百万个,CD86和CD103阳性细胞数目、细胞活性均在95%以上.上述结果说明在肝再生进程中树突状细胞的分布由肝血窦、中央静脉、胆管周围逐渐向全肝弥散,24 h弥散达到高峰,之后回落,至168 h分布与对照相同,但其数量随肝再生进程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以 2 / 3肝切除 (patialhepatectomy ,PH)大鼠为材料 ,利用PT -PCR技术 ,通过ADAMs通用引物初步分析了肝脏中ADAMs种类及PH后恢复 4h和 36h时ADAMsmRNA差异。结果表明 :PH后不同恢复时间ADAMsmRNA的扩增谱带没有差异 ,但扩增谱带的强弱有变化 ;cDNA克隆和测序分析表明 ,大鼠肝脏有ADAM15和ADAM 19mRNA同源序列。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失重条件下药物代谢酶变化规律,考察了不同模拟失重周期对鼠肝代谢酶CYP1A2的影响.将大鼠尾悬吊3,7,14,21 d模拟失重效应,分别采用Western-blot、Q-PCR及HPLC-UV检测鼠肝微粒体中CYP1A2的蛋白表达、mRNA表达及活性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模拟失重3 d大鼠肝脏CYP1A2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7,14 d显著上升(p<0.05),21 d略有下降(p>0.05).在大鼠肝脏CYP1A2 mRNA量及活性方面,模拟失重3,7,14 d均显著上升(p<0.05),21 d上升不明显(p>0.05).实验结果表明模拟失重14 d鼠肝中的CYP1A2蛋白、基因表达及活性显著上升,但21 d各指标有恢复到正常组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大鼠肝脏Ⅰ型脱碘酶以及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将20只孕鼠分为正常妊娠对照组(n=10)和妊娠高血压模型组(n=10)。于妊娠第13天,模型组大鼠皮下注射L-NAME至妊娠第21天,复制妊娠高血压疾病;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起止时间同模型组一致。采集两组大鼠肝脏和血液,进行肝脏DIO-ⅠmRNA表达量和血液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DIO-Ⅰ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 <0. 05),血液中TT3、FT3浓度显著降低(P <0. 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降低孕鼠肝脏DIO-Ⅰ基因表达水平,进而导致血液TT3、FT3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浓度酒精处理PC12细胞,观察酒精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及凋亡过程中中性神经鞘磷脂酶(neutral sphingomyelinase,N-S Mase)活性及mRNA表达量的改变.结果显示,当酒精浓度达50 mmol/L以上时,作用24 h后,去血清培养的PC12细胞表现出较强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P0.05)并呈浓度依赖性.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处理组凋亡细胞增多,表现染色质凝集、细胞核变小、核碎裂成碎片等典型细胞凋亡特征性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酒精处理组有不同程度的DNA断裂,呈凋亡细胞典型的梯状DNA.RT-PCR结果显示,不同浓度酒精作用PC12细胞2 h后N-S Mase表达升高.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N-SMase的活性,显示酒精作用PC12细胞2h后酶活性升高,与去血清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上述结果表明,酒精可导致PC12细胞凋亡并伴有N-SMase mRNA表达量增高,酶活性增强,说明酒精诱导PC12细胞凋亡与鞘磷脂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HGF对脑缺血/再灌注(L/R)大鼠脑含水量、MPO活性及TNF-α、IL-10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脑L/R组;实验Ⅰ、Ⅱ、Ⅲ组,分别用质量分数为15、30、60 μg/kg HGF处理.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缺血1.5h再灌注24h后,测定脑含水量、MPO活性,检测TNF-α、IL-10含量及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I/R大鼠脑含水量增加,MPO活性升高,TNF-α、IL-10含量及mRNA表达上升.不同质量分数HGF处理均能减少I/R大鼠脑含水量,降低MPO活性,下调TNF-α含量和mRNA水平,上调IL-10含量及mRNA表达.结论:促进抗炎症因子IL-10的表达、抑制促炎症因子TNF-α的表达可能是HGF减轻缺血性脑损伤炎症反应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陆琼  谢来峰  王磊  樊晋宇  徐存拴 《河南科学》2009,27(10):1219-1223
按Higgins等方法制作大鼠2/3肝切除(parital hepatectomy,PH)模型,用两步灌流法分散肝脏细胞,用60%Percoll梯度离心给合免疫磁珠分离方法卵圆细胞(oval cell,OC).用卵圆细胞标志蛋白OC2和OV6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定性、定位再生肝(regenerating liver,RL)、分散的肝脏细胞及分离的卵圆细胞,用RT-PCR定量卵圆细胞的OC2和OV6 mRNA,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定量卵圆细胞的OC2和OV6蛋白.初步证实分离的肝卵圆细胞中,OC2和OV6阳性细胞占96%以上,从PH后各时间点分离的肝卵圆细胞的OC2和OV6 mRNA量稳定,相应的蛋白量亦稳定.表明改进的分离肝卵圆细胞方法具有收率和纯度高、活性好等优点,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明胶酶谱电泳法研究大鼠肝部分切除(PH)后再生过程中肾结蛋白(desmin)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9(MMP-9)的活性变化.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肝再生过程中肾小球系膜细胞、足细胞和间质细胞表达desmin和GFAP,而且二者的表达在PH后均经历了先减少后恢复的过程.明胶酶谱电泳结果显示,在对照组,检测到1条92 kD(pro MMP-9,MMP-9酶原形式)蛋白酶带,具有强的活性.在PH后8 d到14 d检测到了92 kD,86 kD(MMP-9),72 kD(pro MMP-2,MMP-2酶原形式)和66 kD(MMP-2)4条蛋白酶带.从第10 d到14 d,pro MMP-9和MMP-9活性逐渐增强,pro MMP-2和MMP-2活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大鼠肝再生中8种肝脏细胞的生物氧化相关基因转录谱及其预示的生理活动,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结合免疫磁珠分选方法分离大鼠再生肝的肝细胞、胆管上皮细胞、卵圆细胞、星形细胞、窦内皮细胞、库普弗细胞、陷窝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8种细胞,用Rat Genome2302.0芯片等检测生物氧化相关基因在上述细胞中表达变化,用H-Cluster等软件及生物信息学和系统学生物等方法分析它们的表达模式及预示的生理活动.结果表明:38个生物氧化相关基因在大鼠肝再生中发生了有意义表达变化,相应细胞的基因数为6,32,0,2,3,1,3,2个.肝再生启动阶段和进展阶段的NAD+合成增强,从NADH到O2的电子传递及ATP合成增强.终止阶段的FADH2分解减弱,从FADH2到O2的电子传递减弱.结论:大鼠肝再生与生物氧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明日叶查尔酮(Angelica keiskei chalcones,AC)对紫外线诱发HaCaT细胞损伤的防护作用,采用紫外线照射损伤的HaCaT细胞,分别加入高、中、低剂量依次为20、10、5μmol/L终浓度的AC,共同培养24 h,采用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试剂盒法测定细胞MDA含量和SOD、CAT及Caspase-3的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细胞BCL-2和Bax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照射模型组细胞增殖活性、SOD、CAT活性、BCL-2 mRNA表达水平降低,而细胞MDA含量、凋亡率、Caspase-3活性以及Bax mRNA表达水平则升高;中、高剂量AC组细胞增殖活性、SOD、CAT活性、BCL-2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照射模型组,而细胞MDA含量、凋亡率、Caspase-3活性以及BaxmRNA表达水平则均低于照射模型组。上述各项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明日叶查尔酮可抑制紫外线照射诱发的HaCaT细胞凋亡,调节BCL-2和Bax的mRNA表达水平,增强细胞的抗氧化酶活性,减轻受损细胞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对紫外线照射导致的细胞损伤有良好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观察阿魏酸对黄独素B诱导肝毒性的抑制活性及其机理,同时探索阿魏酸对黄独素B抗肿瘤活性的增效作用。创新要点:黄独素B为中药黄药子抗肿瘤的主要药效活性成分,但同时又是其致肝毒性的主要毒性成分。本研究立足于中医药配伍减毒增效理论,试图通过试验考察配伍阿魏酸对黄独素B肝毒性/抗肿瘤活性的减毒增效作用,为黄独素B与阿魏酸联合应用于抗肿瘤提供了一定的临床前试验依据。研究方法:荷瘤小鼠(S180肉瘤)连续12天灌胃给药阿魏酸和黄独素B。通过对血清丙氨酸/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见图2)、肝脂质过氧化(见图3)和肝组织病理分析(见图4)考察阿魏酸对黄独素B肝毒性的抑制作用;通过对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见图5a、5b)和基因表达分析(见图5c)探讨阿魏酸抑制黄独素B肝毒性的机理;通过对瘤重、抑瘤率的统计分析阿魏酸增加的黄独素B抗肿瘤活性。重要结论:阿魏酸可以通过改善黄独素B诱导的氧应激损伤从而抑制其肝毒性,同时还可以协同增加黄独素B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5.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往往伴有卵巢细胞的胰岛素抵抗及激素水平的异常,胰岛素增敏剂能够缓解PCOS患者的症状。本研究利用地塞米松诱导的猪体外卵巢颗粒细胞胰岛素抵抗,探讨中药单体甘草次酸及水飞蓟宾作为胰岛素增敏剂对胰岛素抵抗卵巢颗粒细胞异常激素分泌的改善情况,从而阐明中药单体的疗效机制,进而扩大中药单体的临床应用。结果表明,地塞米松作用后,体外培养的猪卵巢颗粒细胞分泌睾酮(T)增加,同时伴有17α羟化酶(CYP17)mRNA表达量的上调,AMPK(一磷酸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mRNA表达降低,芳香化酶(P450arom)变化不明显。甘草次酸和水飞蓟宾都能够通过提高AMPK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颗粒细胞的雄激素分泌能力及CYP17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中药甘草次酸和水飞蓟宾显著抑制了胰岛素抵抗细胞过高的雄激素分泌能力。卵巢细胞AMPK途径的激活可能是中药胰岛素增敏剂治疗PCOS高雄激素血症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JP2〗研究重组蛋白SAK-HV口服给药对高脂模型大鼠血脂水平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并对其降低胆固醇机制进行初步探讨.高脂饲料喂养雄性Wistar大鼠10周建立高脂模型,将成模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溶剂对照(碳酸氢钠)组、给药(SAK-HV)组及阳性对照(他汀)组.口服给药6周,分别检测血清中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肝脏脂肪沉积情况、小肠〖WTBX〗Npc1l1及肝脏Abcg5/Abcg8〖WTBZ〗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主动脉ROS含量、血清SOD活性及MDA含量.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大鼠相比,SAK-HV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显著降低;肝脏脂肪沉积减少,小肠中NPC1L1的表达显著低下降,同时肝脏ABCG5/ABCG8〖WTBZ〗的表达显著升高;大鼠主动脉ROS含量显著降低,血清SOD活性显著升高,而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结果表明SAK-HV口服给药可通过抑制小肠对胆固醇的吸收,〖JP〗增强肝脏对胆固醇的外排作用降低血脂,同时它可降低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因此有望成为治疗高脂血症的候补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