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更系统、科学地开发和利用台湾香荚兰(Vanilla somai Hayata)资源,选取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3个因素为自变量,总黄酮含量为因变量,并利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法优化台湾香荚兰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以L-抗坏血酸作阳性对照,测定台湾香荚兰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研究结果表明,台湾香荚兰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37.5 min,乙醇浓度45.6%,料液比1∶50.7 (g/mL)。总黄酮含量实测为1.19%,RSD值为0.65%。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台湾香荚兰中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0.012 3 mg/mL、0.015 9 mg/mL、0.032 6 mg/mL,总还原能力为L-抗坏血酸的79.2%。台湾香荚兰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且具有较好的重现性,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其总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葛花总黄酮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葛花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作用,以70%乙醇为溶剂,微波方法提取葛花中的总黄酮,用比色法测定其含量为4.72%;通过还原能力的测定、Fenton反应体系、DPPH法以及邻苯酚自氧化体系等评价葛花总黄酮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葛花总黄酮在还原力测定以及对三种自由基的清除上,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抗氧化能力.对O2-.和DPPH.及.OH 3种自由基具有明显的的清除作用,其EC50分别为:0.095mg/ml、0.114mg/ml、0.700mg/ml.葛花总黄酮具有较强的还原力,在清除自由基方面其清除率与其浓度存在着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苦丁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及黄酮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获得总黄酮.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苦丁茶总黄酮不同浓度下在体外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大孔吸附树脂提取最佳工艺为上样流速为3 mL/min,上样浓度为1.2 mg/mL,其黄酮类化合物在体外抗氧化的能力包括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在不同浓度下的最大清除能力分别为88.65%、87.94%、89.11%和73.21%.结论:总黄酮对4种自由基有良好的清除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龙眼品种资源中酚类物质、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及其抗氧化性差异,选取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龙眼资源圃的24个龙眼品种,分析其果肉中游离态和结合态总酚、总黄酮物质的含量,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总抗氧化能力、FRAP抗氧化能力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四种不同方法评价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差异;不同龙眼品种果肉总酚、总黄酮含量与DPPH、ABTS、FRAP、ORAC四种不同方法测定的抗氧化能力的变幅和变异系数较大,呈现出显著的基因型差异;不同品种龙眼果肉的多酚和黄酮的含量分别与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FRAP和ORAC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关系,而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EC50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采用快速聚类法将24个不同品种的龙眼聚成多酚及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差异显著的三大群类。不同品种龙眼果肉游离态和结合态酚类物质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提示酚类物质是龙眼果肉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成分;酚类物质和黄酮类物质在龙眼果肉中主要以游离态存在,其中结合态平均占总酚含量的17.45%。  相似文献   

5.
以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黄山贡菊的总黄酮,以还原力、金属离子螯合性和对DPPH自由基、亚硝酸钠的清除能力为指标评价黄山贡菊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总黄酮还原力的IC50为0.171mg/mL,金属离子螯合性的IC50为1.529mg/mL,总黄酮对DPPH.和亚硝酸钠清除作用的IC50分别为0.323、0.700mg/mL.黄山贡菊总黄酮具有较强体外抗氧化活性,活性与浓度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6.
袁凤娟  于璐  张萌  王岩 《广西科学》2022,29(6):1141-1150
为探究面包树(Artocarpus altilis)树叶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本研究以面包树树叶为原料,乙醇为提取剂,采用常温提取法、回流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3种方法进行提取,得到最佳提取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6.15%、固液比1∶8.3 (g/mL)、提取温度74.03℃、超声时间71.33 min,类黄酮得率为8.87%,含量为0.93 mg/mL。类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为0.23 mg/mL,对ABTS+自由基的IC50值为0.024 mg/mL。上述工艺条件能有效提取面包树树叶中的类黄酮成分,其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为面包树树叶类黄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沙棘果为原料,乙醇溶液为主要溶剂,沙棘果总黄酮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采用超声波辅助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结合响应面分析法,综合考察了超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液(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4因素对沙棘果总黄酮的提取量影响.结果表明,沙棘果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提取时间34 min、提取温度77℃、提取液(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22.8∶1.在此工艺条件下沙棘果总黄酮得率为5.694 mg/g,与理论预测值5.770 mg/g的RSD值为1.33%,小于5%,模型拟合性良好.对制得的沙棘果总黄酮提取物粗品,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法与羟自由基法,以同浓度的维生素C溶液作为阳性对照,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按清除DPPH自由基法得到的维生素C、沙棘果提取物的IC50值分别为0.13、2.32 mg/mL,按羟自由基法得到的IC50值分别为0.11、0.45 mg/mL,说明沙棘果总黄酮具有较好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不同地域马齿苋总黄酮含量,比较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NaNO_2-Al(NO_3)_3-NaOH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Fenton法、DPPH法和FRAP法研究总黄酮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内蒙古、安徽与河南产的马齿苋总黄酮含量分别为6.72%,7.22%,6.92%;对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为安徽产的河南产的内蒙古产的,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内蒙古产的河南产的安徽产的,对Fe~(3+)的还原能力为安徽产的内蒙古产的河南产的。结论马齿苋总黄酮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总黄酮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有地域性差别。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新疆芍药和窄叶芍药根中多糖的含量并评价其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用Sevage法除蛋白、活性碳脱色,并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的含量;并采用1,1-二苯基-2-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法(DPPH法)和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自由基清除法(ABTS法)对提取的多糖进行体外活性评价。结果显示:纯化后窄叶芍药和新疆芍药的多糖含量达0.82%和0.78%;窄叶芍药和新疆芍药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07 mg/m L和0.13 mg/m L;而两者对ABTS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075 mg/m L和0.096mg/m L。由此可知,本文建立的测定多糖含量的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且窄叶芍药和新疆芍药对清除DPPH与ABTS自由基均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开发宁夏枸杞叶资源,研究宁夏枸杞叶抗氧化活性部位中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间关系.以乙醇做提取溶剂,再以不同极性溶剂对醇提液进一步萃取分离;并用DPPH法(DPPH.)测定不同极性萃取部分的抗氧化能力,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极性萃取部分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除石油醚萃取部位外,其他各萃取部分在一定质量浓度时,对DPPH自由基(DPPH.)清除率均达到90%,且与总黄酮含量有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其中,正丁醇萃取部分中的总黄酮含量最高,达到77.32mg/g,其清除自由基ρ(SC50)=0.048 3mg/mL,活性与维生素C相当.可为枸杞叶的深度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测定了阴地蕨(Botrychium ternatum (Thunb) Sw.)和银粉背蕨(Aleuritopteris argentea(Gmel.) Fee)乙醇提取物的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及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Fe的还原力.结果表明:1)阴地蕨和银粉背蕨乙醇提取物样品中总黄酮质量分数在4. 2~41. 2 mg·g~(-1)之间,总酚质量分数在3. 9~16. 4 mg·g~(-1)之间,两者地上部分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均高于地下部分的,阴地蕨与银粉背蕨的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存在一定差异; 2)阴地蕨和银粉背蕨的乙醇提取物对DPPH、ABTS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及还原力,且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与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存在浓度依赖.  相似文献   

12.
以油茶蒲为材料,采用响应面法结合Box-Behnken 实验设计,对热水法提取油茶蒲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考察提取时间、温度、液料比3个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初步探究油茶蒲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提取时间150 min,提取温度85 ℃,液料比32 mL g-1时,多糖提取率最佳,为10.49 ± 0.21 % (n=4).在浓度0.6 mL g-1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到90%,总还原能力在1.4 mL g-1时与同浓度Vc效果相近,表明油茶蒲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锈毛苏铁(Cycas ferruginea)、叉孢苏铁(C.segmentifida)和石山苏铁(C.sexseminifera) 3种苏铁属(Cycas)植物的总黄酮、总多糖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本研究采用超声波辅助法对其根、叶柄、叶、雄球花、茎干的总黄酮及总多糖含量进行提取,以DPPH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率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相关性。结果表明:锈毛苏铁、叉孢苏铁和石山苏铁叶的总黄酮含量较高,大小依次为锈毛苏铁(8.61 mg·100 mg-1)>叉孢苏铁(7.82 mg·100 mg-1)>石山苏铁(1.04 mg·100 mg-1);茎干中总多糖含量最高,大小依次为叉孢苏铁(28.32 mg·100 mg-1)>石山苏铁(24.43 mg·100 mg-1)>锈毛苏铁(16.59 mg·100 mg-1<...  相似文献   

14.
考察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温度对火龙果果皮总黄酮和多糖得率的影响. 并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设计L9(34)的正交实验,优化总黄酮和多糖的提取工艺. 此外,通过进行DPPH ·、ABTS自由基及·OH的清除实验,考察火龙果果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能力. 正交实验优化得出的提取时间3 h、料液比1 ∶ 30、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70 ℃为火龙果果皮总黄酮和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 该条件下提取到的火龙果果皮总黄酮和多糖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7.87 mg/g和114.05 mg/g. 在373.44 μg/mL时,抗坏血酸对DPPH ·、ABTS自由基及·OH的最大清除率分别达到95.25%、99.57%、89.99%;而火龙果果皮提取物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88.64%、60.84%和61.77%,数据表明火龙果果皮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率均达到对照品的2/3,证实火龙果果皮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能力,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提取原材料.  相似文献   

15.
玉米须总黄酮提取物对猪肉脯抗氧化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须为原料,测纯化后玉米须总黄酮的各项抗氧化指标,玉米须总黄酮对·OH和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155mg/mL和0.049mg/mL。与此同时,将已纯化的玉米须总黄酮添加至猪肉脯中,通过测定POV值、色度和电子鼻为质量指标,对比研究提取的玉米须总黄酮、市售BHT和植酸对猪肉脯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储存26d后,玉米须总黄酮的抗氧化性最强,其POV为1.625meq/kg,而未添加抗氧化剂的猪肉脯(空白)POV值为3.75meq/kg;电子鼻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玉米须总黄酮的猪肉脯与空白组的气味相似度为94.95%。综上所述,玉米须总黄酮可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肉制品中。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扇叶铁线蕨(Adiantum flabellulatum L.)的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及其对DPPH(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ABTS˙)的清除力和Fe的还原力.结果表明:1)扇叶铁线蕨总黄酮质量分数在6%~8%之间,总酚质量分数在7%~14%之间,地下部分总黄酮和总酚含量高于地上部分,不同产地的扇叶铁线蕨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存在一定差异;2)扇叶铁线蕨提取物具有一定的Fe还原能力,以及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且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e还原能力随总黄酮和总酚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7.
采用铝盐显色分光光度法研究了5种鳞毛蕨科植物的总黄酮含量,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的5种鳞毛蕨科植物的总黄酮含量在5%~8%;狭顶鳞毛蕨的总黄酮含量最多(8.24%),其次是半岛鳞毛蕨(6.53%)和戟叶耳蕨(5.2%),变异鳞毛蕨(5.01%)和暗鳞鳞毛蕨(5.01%)的总黄酮含量最低;5种鳞毛蕨科植物的黄酮提取液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且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添加量在实验剂量范围内与其抗氧化活性(铁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ABTS+清除活性)呈正相关.为鳞毛蕨科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20种黄皮果汁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的质量分数及pH等基础品质指标以及抗坏血酸、总黄酮和总多酚等生物活性成分的质量浓度, 并采用DPPH法和FRAP法评价其抗氧化能力, 同时探讨了抗氧化能力与抗坏血酸、总黄酮、总多酚质量浓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黄皮品种间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的质量分数和抗坏血酸、总黄酮、总多酚的质量浓度差异较大, 其糖酸比、pH、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FRAP抗氧化能力差异也较大, 基于上述理化指标的Q型聚类分析可将20个黄皮品种分成3大类群;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FRAP抗氧化能力均与抗坏血酸、总黄酮和总多酚的质量浓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 表明黄皮果汁的抗氧化作用与其所含的抗坏血酸、总黄酮和总多酚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