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是中西哲学史上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亦是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范畴之一。道家始祖老子的和谐思想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将其与西方传统和谐思想进行对比和反思,剖析道家自然和谐型社会和谐理论,剔除其与当代社会现状之间不和谐之处,对探求与当下社会发展及人自身发展相契合的新的社会和谐思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山水画,源于发达的农耕文明社会,成立于玄学鼎盛的魏晋时期,受道家美学思想熏染更深一些。文章结合老子之“道”的生命美学思想,阐明中国山水画独特的审美个性契合了老子生生不患的生命之“道”。即:水墨显现了“朴”的生命本色,空白处呈现了空灵的生命气韵,远的自觉体现了对“大”的生命境界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人本思想与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了人本思想的历史渊源和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内涵;分析了忽视“人”的教育管理理念的弊端,阐明了高等教育管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最后探讨了“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实践是人和自然之间的一种双向对象化过程,体现为“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两个不同的向度。“自然的人化”是实践美学的重要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重要观点,新实践美学强调长期被忽视的“人的自然化”,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意义,恢复了实践作为双向对象化过程的完整性,体现了新实践美学的发展和完善,同时又与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相契合。  相似文献   

5.
老子所言的“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的“四大”思想中,不仅有着积极的工夫论思想,而且预设了完备的体道路径,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通观《道德经》所言的道之含义,老子层次递进的“四大”思想应该是自人始道终,至“法自然”最终兼摄的四个层次,其中蕴含的功夫论和境界论也是对现实的人的理想性规定与激励。整体言之,“四大”思想也集中体现了《道德经》所蕴含的宇宙论之意涵。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山水画,源于发达的农耕文明社会,成立于玄学鼎盛的魏晋时期,受道家美学思想熏染更深一些。文章结合老子之“道”的生命美学思想,阐明中国山水画独特的审美个性契合了老子生生不息的生命之“道”。即:水墨显现了“朴”的生命本色,空白处呈现了空灵的生命气韵,远的自觉体现了对“大”的生命境界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老子以“道”为核心构建了其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因此,如何理解“道”的涵义就成为解读老子思想的首要前提,作者从“道”与“学”的对比中对“道”的涵义进行了简要疏理,从而初步探讨了老子对于知识和德性的安排,并进而指出老子“立道”的根本目的在于关照人的精神生命。  相似文献   

8.
战国简本《老子》是迄今所见最接近《老子》祖本之本,通过对战国竹简《老子》第九章的校注,我们发现老子思想充满了辩证色彩,他以美与丑、善与不善、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音与声、先与后等互动相生和辩证统一的自然哲学观启示世人:由于人与人之间须相互依存才能存在,因此即使是圣人也须以身为范、不能任意妄为。老子进一步认为,万物生长有其自然规律,由此推理,国家运行和社会治理也须顺其自然,一旦违反万物所“成”之道,将会遭到“不成”的反噬。  相似文献   

9.
针对多年来很多公务人员不熟悉马克思主义,不重视理论学习,提出公务人员应传承和恪守老子“以道蒞天下”的管理哲学思想.老子的“道”是指客观规律,就是指理论包括管理哲学.老子的“以道蒞天下”,就是认为要用“道”(客观规律)来指导国家社会的管理,并普及之.重新阐述老子经典著作《道德经》关于“道”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以道蒞天下”与学理论用理论的价值,特别是学习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管理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具体实际的首次结合,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本观的第一个理论形态,它在中国现当代人本思想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当代人本思想的理论基础。毛泽东对人民动力观、人民本位观、人民利益观等人本思想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为"以人为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素材。  相似文献   

11.
老子的《道德经》中蕴含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这种思想的核心就是“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和谐发展。”从《道德经》中可以看出,老子是通过运用“自然类推”与“逆向求索”这两个方法论获得这一“可持续和谐发展观”的。他在《道德经》中主张,要使人与人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持续发展就要注意遵循三大定律-守静律,守中律和处柔律。  相似文献   

12.
两汉经学极盛,在后汉时期“我注六经”的治学之风达到了顶点。物极必反,到魏晋时,道家思想发展起来,当时的知识分子尊《易》、《老》、《庄》为“三玄”。他们注重辩论,提倡自然,菲薄礼教,行动上豪放旷达,善作惊人之语,开启了独具轻力的玄学时代。现试就道家思想与魏晋玄学之关系撮要论之.一、辩证思想的启示老子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一章)在这里,老子首先…  相似文献   

13.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以人为本就是要将“人”视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人本理念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应从坚持以学生为本、教育内容贴近学生、教育方法以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为出发点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介绍并评述了《老子》一书中有关机械方面的记载 ,并对《老子》的技术思想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老子》提出的“大制不割”、“有而不用”、“有无相生”、“图难”、“为大”等思想对于提高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意识和精神境界颇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落实在教育领域就是要“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而日本著名教育家池田大作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人本主义。他所创办的日本创价大学的办学理念就是“学生第一”。其人本教育思想的内涵也正诠释了高校教育人、培养人、发展人的重要核心内容,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高校应如何践行“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理念,如何理解并内化池田大作人本教育思想的内涵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培养学生成人、成才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人们历来对老子哲学特别是其政治哲学中的基本思想——无为主义或者说无为论存在着较多的歧见甚至误解和曲解,而要辨明是非,关键是首先应切实理解老子无为思想的本义,从而弄清老子提倡无为主义的政治目的和意义,分析其在老子政治哲学中的独特意蕴和理论功能,为正确地研究和评价老子政治哲学提供了一个可靠的逻辑基础。为此,本文从“无为”即“自然”、“无为”即“无事”、“无为”即“善为”三个层次分别论述了老子无为思想的主要含义  相似文献   

17.
“大思政课”是新时代高校为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创新实践。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是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视角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大思政课”的价值本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大思政课”的本质要求;将新时代道德教育有机融入智、体、美和劳动教育,打造高质量专业课程,强化健康责任与体育精神,用好传统文化资源与红色资源,构建“大思政”格局下的合力育人体系是“大思政课”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8.
张楚廷先生的大学内部治理理念可以概括为“学为本,师为重,自由为贵,官为轻”。该理念涵盖大学内部治理的逻辑起点、基本战略、价值追求、根本保障等方面,构成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其根基是人本思想和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绝学无忧”的三种不同的解释入手,分析了老子的经历与思想。认为老子本人博学睿智,《老子》一书引证丰富,博大精深。老子在书中不光显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时表明了学习的目标和方法。老子的学习观是和他“无为”思想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传入,我国自古以来片面灌输为主的德育方法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其弊端。罗杰斯是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杰出代表人物,提出了当事人中心治疗法,认为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要以患者为中心。与之相对应的,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也延伸到了他的教育观,总的来说就是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非指导性教学"。本文就是通过分析综合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德育观,使其与我国德育相契合,从而促进我国人本德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