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2,2-二甲基三亚甲基碳酸酯为单体,异辛酸亚锡(Sn(Oct)2)为催化剂,采用开环聚合法成功制备了聚碳酸酯.将所得聚合物作为载体,采用复乳法制备了聚碳酸酯纳米微球,并探讨了聚合时间、聚合温度、单体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与聚合物产率以及分子量大小的关系.还探讨了乳化剂吐温-60的百分含量、稳定剂PVA的百分含量、外水相与内水相的体积比以及油相(聚2,2-二甲基三亚甲基碳酸酯与二氯甲烷的质量比)与粒径的关系.通过正交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产率最高,分子量最大的反应条件为:单体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 1200/1,聚合温度为130℃,聚合时间为20 h.最小粒径条件为:PVA百分含量为2%,吐温-60百分含量为0.75%,外水相与内水相体积比为45/1,二氯甲烷与聚2,2-二甲基三亚甲基碳酸酯(PDTC)质量比为600/1.  相似文献   

2.
链端功能化聚烯烃的设计与合成是近些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合成α,ω–链端功能化聚烯烃的方法较多,活性聚合一般需要适当的金属催化剂,得到的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而且单体消耗完以后聚合物链仍保持活性,加入新的单体以后增长可以继续进行,以此来制备嵌段共聚物,也可以加入终止剂终止聚合反应制备双端功能化聚烯烃.叶立德同源聚合通过引入带有不同功能基团的硼烷与叶立德进行反应,得到不同反应性基团封端的聚烯烃,再经过进一步的基团转化反应,可以得到多种不同的端基功能化的聚烯烃.此外,烯烃聚合过程中向链转移剂进行链转移反应、开环易位聚合以及与点击化学结合都可以用来制备链端功能化的聚烯烃.链端功能化聚烯烃不仅可以用作聚合物改性剂,而且更是构筑其他更复杂结构大分子的出发点,例如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以及更为复杂的聚合物分子刷.  相似文献   

3.
旨在通过催化剂再生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RGET-ATRP)反应,控制单体分子以"从表面接枝"的方式,在高交联大孔树脂表面上接枝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聚合物刷结构;藉此制备了一种新型吸附材料。对接枝聚合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建立了用反应时间来控制聚合物刷层厚度的方法,确立并优化了反应温度等工艺条件。借助FTIR、SEM、TEM和物理化学吸附/脱附仪等手段对接枝产物的化学结构、微观形貌和孔结构行了表征,获得了聚合物刷层厚度等信息,并对合成的聚合物刷的构象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用L-丙交酯单体,在催化剂作用下开环聚合,得到聚乳酸,采用己内酯做改性剂,得到复合材料,并制备出聚乳酸基复合膜,聚合物采用核磁(H NMR)进行结构鉴定,利用凝胶色谱仪(GPC)测试聚合物的分子量,采用DSC对薄膜进行结晶度测定.并将该膜应用到加热不燃烧卷烟领域,实验结果表明,聚乳酸用于烟棒具有较好的降温效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子转移活化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RGET-ATRP),在硅片表面接枝了PMMA-b-PHPA-RhB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刷.通过红外(FT-IR)、核磁共振(1 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接触角(CA)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溶液中形成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数均分子量Mn为23 220,分子量分布为1.24,分子量分布较窄,符合活性自由基聚合的特征;聚合物链活性末端溴的存在证实了聚合过程是按照ARGET-ATRP机理进行,硅片表面已成功接枝了结构可控的PMMA-b-PHPA-RhB嵌段共聚物刷.  相似文献   

6.
开环易位聚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简要介绍了开环易位聚合的基本情况,结合开环易位聚合相关研究报道,综述了开环易位聚合最新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新型聚合催化剂的研究与应用情况,特别是新型选择性催化剂、扩环复分解催化剂、负载型催化剂和结构不确定催化剂。在开环易位聚合研究与应用方面,重点介绍了遥爪型聚合物、嵌段聚合物、接枝共聚物和液晶聚合物的研究情况。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今后开环易位聚合的研究与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近些年来非茂金属烯烃活性聚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讨论了它们的合成、结构及其对催化烯烃聚合活性的影响,考察了不同杂原子和取代基对催化烯烃聚合活性、聚合物结构和分子量大小的影响.研究表明:非茂类金属化合物制备方便,反应条件温和,在催化烯烃聚合中表现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对具有明显聚集诱导发光性能(AIE)的化合物4,4’-双(2,2’-双(4-(6-(9H-咔唑基)己氧基)苯基)乙烯基)联苯(p2bc6)以电化学聚合法制备了聚合物发光薄膜.该聚合薄膜的结构、光学性能和表面形貌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UV)、荧光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表征.结果表明:聚合前体通过分子中咔唑基团聚合形成聚合物薄膜;薄膜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质;制得的电化学聚合薄膜表面平整,表面粗糙度可达到3 nm以下,有望作为发光材料应用于PLED器件中.  相似文献   

9.
液晶聚合物(LCP)兼具液晶的各向异性和聚合物良好的力学性能,在传感器、检测器和柔性执行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开环易位聚合(ROMP)具有活性聚合特征、反应条件温和与官能团耐受性高的特点,可以精确调控液晶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结构,是液晶聚合物研究中一种常用的合成方法。本文整理了近年来报道的由开环易位聚合制备液晶聚合物的研究,并从材料的构-效关系和功能开发两方面对这些研究进行了介绍。在构-效关系研究方面,分别介绍了液晶均聚物与液晶共聚物中的不同结构参数对材料性质的影响;在材料功能开发方面,介绍了液晶聚合物在光致形变、形状记忆效应、光子晶体和图案化薄膜等应用领域的研究成果。最后,展望了开环易位聚合制备液晶聚合物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聚氨酯材料的生物降解性能,采用化学方法将可生物降解链段碳酸酯基嵌入聚氨酯链段中.首先,以离子液体[ Bmim] Cl-( ZnCl2)0.50为催化剂、1,2-丙二醇为起始剂,催化碳酸乙烯酯开环聚合,制备聚醚碳酸酯多元醇,并将其与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反应,生成聚氨酯泡沫材料;然后,采用土埋法考察聚氨酯泡沫材料的生物降解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离子液体呈现Lewis酸性,能较好地催化碳酸乙烯酯开环聚合,且反应过程中存在断链和脱羧现象.与普通聚醚多元醇制备的聚氨酯泡沫材料相比,聚醚碳酸酯型聚氨酯泡沫材料具有更好的生物降解性.  相似文献   

11.
A core-shell hybrid nanostructure,a hard core of single-crystalline lanthanum hydroxide nanowires and a soft shell of brushes of poly (ε-caprolactone) (PCL), has been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ROP) on the surface of nanowires. Such special structures were proved by TEM images. Meanwhile, the thickness of polymer layers was measured. The chemical component and the grafted PCL quantity of the sample were characterized by FTIR and TGA, which provides a simple and universal method to...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表面引发ARGET ATRP制备聚合物刷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对无机物基质(SiO2和碳纳米管)和有机物基质(纤维素和聚合物微球)的表面改性。该法不仅催化剂用量少、操作简单,而且聚合可控性好、聚合物接枝密度高、分子质量大,是对材料表面进行改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Well-defined poly (ionic liquid) brushes with tunable wettability a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via nitroxide-mediated radical polymerization.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static water contact angle measurements are used to monitor each step. Ellipsometr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1H and 13C) spectra and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ic measurements reveal that there is a linear increase in polymer film thickness with polymerization time, indicating that chain growth from the surface is a controlled/“living” polymerization. The surface morphology was measured by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Moreover, the surfaces of the poly (ionic liquid) brushes with tunable wettability and reversible switching between hydrophilicity and hydrophobicity can be easily achieved by counteranion exchange.  相似文献   

14.
高分子量聚L-乳酸(PLLA)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L-乳酸为原料,采用丙交酯开环聚合法合成聚L-乳酸(PLLA).通过对单体纯度、催化剂用量、聚合温度、聚合时间等影响因素的考察,得出了合成粘均分子量可达到50万的PLLA的最佳条件.由于开环聚合制备PLLA反应的重现性较差,实验中对催化剂的用量及其在反应器中的分布均匀性、聚合的真空度以及聚合温度等影响反应重现性的因素进行了考察.最终得出聚合温度是影响反应重现性的重要因素.图6,表1,参11.  相似文献   

15.
生物降解材料--聚丙交酯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丙交脂为原料,在辛酸亚锡催化下通过开环聚合反应制得了聚左旋丙交脂(PLLA)。应用差示扫描热分析(DSC)、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1H-NMR)、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分析了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并详细论述了丙交酯的纯度、催化剂用量、聚合温度和聚合时间对PLLA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用表面引发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RATRP,以CuCl2/Bpy/AIBN为催化体系,在硅片表面成功接枝聚合了一种季铵型离子液体.利用椭圆偏光、静态接触角测定、傅里叶变换衰减红外光谱(ATR-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原子力显微镜(AFM)、激光光散射对聚合物分子量、聚合物膜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合离子液体膜表面的润湿性与离子液体的种类及取代基碳链长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以第二代聚丙烯亚胺树状大分子(PPI)末端的氨基为引发剂,与L-谷氨酸苄酯的N-酸酐(BLG-NCA)进行开环聚合合成了多臂聚丙烯亚胺-聚谷氨酸苄酯聚合物,分别用IR、1H NMR、13C NMR和GPC对聚合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PI端氨基能够作为引发剂参与反应引发BLG-NCA开环聚合,并证实成功合成了多臂聚丙烯亚胺-聚谷氨酸苄酯聚合物。该聚合物有望成为新型的非病毒基因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18.
以己内酰胺为原料,无机酸为催化剂,水为开环引发剂,己二酸为稳定剂,合成了聚己内酰胺(PA6).探讨了不同聚合条件对尼龙-6聚合转化率的影响,及不同聚合条件对尼龙-6的软化温度的影响,并对产物进行了产率测算、软化温度测试和红外表征.研究表明,在反应温度240℃、反应时间3.5 h、己内酰胺和浓磷酸质量比为100:2、己内酰胺和己二酸质量比为100:3的聚合条件下,己内酰胺转化率可高达92.0%,所合成的聚合物粘均分子量为6.9×104 g/mol.  相似文献   

19.
采用加权密度近似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二元混合接枝高分子刷在不同性质溶剂诱导下的垂直相分离情况。计算发现,对于具有一定相容性的等链长和等链节间相互作用能的二元混合接枝高分子刷,在非选择性溶剂中,不良溶剂使得高分子刷收缩,良溶剂使得高分子刷溶胀,但不会发生垂直的相分离;在选择性溶剂中,混合高分子刷可以在溶剂诱导下发生垂直相分离,亲溶剂的高分子链出现在高分子刷的表层,憎溶剂的高分子链蜷曲于高分子刷的底层,接枝高分子刷表现为亲溶剂性质;溶剂的选择性越大,两种接枝高分子链的相容性越差,越容易分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