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合成及表面化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新型两性表面活性剂N-(3-十二烷氧基-2-羟基丙基)-N,N-二甲基甘氨酸甜菜碱的表面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其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起泡力,润湿力,钙皂分散力及增溶能力。  相似文献   

2.
癸基甲基萘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基萘和溴代癸烷为原料,合成癸基甲基萘中间体,经磺化、提纯,得到高纯度的癸基甲基萘磺酸盐表面活性剂.采用HPLC测定了表面活性剂的纯度,为97%.利用IR、UV及ESI-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癸基甲基萘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和油水界面性能,讨论了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对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山东胜利油田原油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癸基甲基萘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具有很高的降低溶液表面张力和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和效率;临界胶束浓度为0.26 mmol·L-1,该浓度下的表面张力为31.61 mN·m-1,动态界面张力最低值达到2.59×10-6mN·m-1.癸基甲基萘磺酸盐表面活性剂有望成为较理想的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3.
茶油烷醇酰胺的制备及其表面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油和甲醇反应生成茶油脂肪酸甲酯,再和二乙醇胺反应得到茶油烷醇酰胺。测定了它的表面张力、发泡力、润湿力、浮化力、钙皂分散力。结果表明:茶油烷醇酰胺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4.
以歧化松香为原料合成4个甜菜碱类化合物4a~4d和1个阴离子化合物3c,并对目标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临界胶束浓度的表面张力值(ycmc)、乳化性质(EP)和泡沫性质(FP)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4c具有良好的乳化能力和表面活性,有望应用到手性分离中.  相似文献   

5.
以烷基叔胺、氯乙醇、环氧氯丙烷、PEG200和五氧化二磷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聚醚基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对合成工岂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并对产品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钙皂分散力等物化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此系列产品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和较好的分散能力,特别是长链烷基为18的产品。  相似文献   

6.
以脂肪酸为原料,采用适当的路线合成了23种文题化合物。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数据证实了这些化合物结构的正确性。测定了文题化合物的克拉夫特点、钙皂分散力、发泡力以及去污力等表面活性,研究了它们的结构与表面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文题化合物具有很好的钙皂分散性能和泡沫性能,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钙皂分散剂和发泡剂。  相似文献   

7.
利用α-癸基甜菜碱(α-CB)在酸性条件下呈现阳离子表面活性的特征,建立了用混合指示剂反滴定法定量测定α-CB的方法.平均回收率为101.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3%;粗产品中残存的三甲胺和长链羧酸对测定结果无明显干扰.同时建立了用溴甲酚绿两相滴定法定量测定产品中未反应原料十二酸的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8.7%,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5%;由于α-CB在碱性条件下不显示阴离子表面活性,故对测定结果无明显影响.将上述两个测定过程相结合,可用于α-CB活性成分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8.
以松香和聚甘油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松香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得到不同甘油聚合度的产物.得到的松香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物化性能为表面张力44.2~49.6 mN/m;临界胶束浓度8.0×10-4~25.6×10-4mol/L;钙皂分散指数13.5%~21.5%;界面张力11.7~18.9 mN/m;乳化力44~85 s;泡沫性能6~46 mm;润湿力87~121 s.并对甘油聚合度和产物表面性能的关系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9.
以松香醇聚氧乙烯醚为原料合成松香醇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磺酸钠(RAEOS)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系统研究了环氧乙烷聚合度(n)对产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并测定了其表面物理化学性能。产物表面张力为35.5—39.4mN/m,临界胶束浓度在10^-3数量级,钙皂分散指数为4.3%-8.4%,泡沫性能为120—130mm,润湿力为84—230 s。结果表明,所得产物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0.
酯基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合成了系列酯基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烷基α,ω双(二甲基酰氧乙基溴化铵).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进行结构分析;用两相化学滴定法测定活性物含量,结果表明:6种已合成的酯基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活性物质量分数均在98.5%以上.同时测定了产物的表面活性、泡沫性能和乳化性能,结果表明:酯基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其临界胶束浓度介于4.46×10-5~4.17×10-4mol/L之间,而相应的单季铵盐表面活性剂C14TABr和C12TABr的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4.00×10-3mol/L及1.50×10-2mol/L;酯基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泡沫稳定性及乳化性能也明显优于相应的单季铵盐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1.
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在水溶液中表现出优越的性能,其复配规律的研究,对于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30℃时通过表面张力法研究了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硫代甜菜碱12(SB3-12)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复配体系形成胶束能力和降低表面张力能力方面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复配体系在降低临界胶束浓度(CMC)和表面张力能力方面可产生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且SB3-12和SDS的摩尔比为5∶5时增效作用最显著,其CMC和最低表面张力分别为1.80 mmol.L-1和34.90mN.m-1,明显低于单一组分.并考察了复配体系的稳定性及无水硫酸铜、β-环糊精、正丁醇对复配体系表面活性的影响,发现复配体系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无水硫酸铜、正丁醇能提高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而β-环糊精的加入降低了体系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平衡表面张力的测定,研究了聚氧乙烯(10)油基醚(Brij97)/硬脂酸蔗糖酯、聚氧乙烯(20)油基醚(AEO20)/硬脂酸蔗糖酯及Brij97/卵磷脂混合体系的表面活性及胶束形成的热力学性质(ΔGom、ΔHom、ΔSom),并探讨了温度对各混合体系的影响.研究表明,三个混合体系均为非理想混合.对比分析得如下结果:(1)与AEO20相比,Brij97能显著提高硬脂酸蔗糖酯的表面活性.Brij97/硬脂酸蔗糖酯体系胶束形成及表面吸附能力均随Brij97的摩尔分数α1的增大而减小.(2)硬脂酸蔗糖酯、卵磷脂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了Brij97的表面活性及形成胶束的能力.其中卵磷脂的影响更加明显,随卵磷脂摩尔分数α1的增大,CMC及ΔGom均大幅度增大.(3)在25℃-45℃范围内,温度升高,促进了各混合体系胶束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以工业松香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松香基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N-(3-松香酰氧-2-羟基)丙基-N,N-二甲基(2-羟基)磺丙基甜菜碱.通过红外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松香基磺基甜菜碱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57 mmol/L,表面张力为37.8 mN/m,吸附量为1.98 mg/g.考察了其抗Ca2+、Mg2+能力、乳化力及驱油效果.结果表明:该产品临界胶束浓度低,有较强的抗盐能力,吸附损失较小,乳化力较强,在低渗透岩心的驱替实验中提高采收率达8.4%,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驱油剂.  相似文献   

14.
脂肪酸酰胺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性能和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等脂肪酸为原料,通过甲酯化、酰胺化、磺化或再甲酯化、磺化等步骤,合成了一系列脂肪酸单乙醇酰胺硫酸酯钠(FMS-n,n为脂肪酸中碳原子数,n=12、14、16、18)、脂肪酸单乙醇酰胺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DFMS-n,n同上)和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硫酸酯钠盐(FDMS-n,n同上)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测定了它们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润湿力、克拉夫特点(K.P)、钙皂分散力(LSDR%)、去污力(R%)等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本实验室的方法,工艺稳定,全盛产率高;另外,较系统地研究了该系列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为它们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醇醚型磺基琥珀酸酯盐系列的合成、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该文对脂肪醇聚氧乙烯 (n )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 (n =3,5 ,7,9)的合成工艺和表面化学性能及应用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 ,并对反应物结构与其反应活性和产物结构与其表面活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 ,脂肪醇聚氧乙烯 (n )醚中乙氧基聚合数n由 3增加到 9,其酯化反应所需最佳温度由 110℃逐渐升高至 140℃ ;产物临界胶束浓度cmc 由 5 .0 1× 10 -4 mol/L减小至 1.41× 10 -4 mol/L ;临界表面张力γc 由 32 .5mN/m增大至 39.3mN/m ;钙皂分散力LSDP和乳化力逐渐增强 ,其中 ,乙氧基聚合数n为 9时 ,其钙皂分散力、乳化力最强 ;而当乙氧基聚合数n为 5时其去污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6.
脂肪醇琥珀酸酯磺酸盐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脂肪醇琥珀酸酯的合成工艺条件.酯化反应较佳的工艺条件为:n(十二醇):n(马来酸酐)=2.4:1.0,酯化温度为170℃,时间是2.5 h;磺化的工艺条件:n(酯):n(亚硫酸氢钠)=1.0:3.0,磺化的温度是85℃,时间是6 h.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产品的化学性能,产物的主要物性为: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钙皂分散力、乳化性能、润湿力.  相似文献   

17.
以乙醇为溶剂,采用重结晶法提纯工业级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采用电导法,测定了25℃、35℃和45℃下的电导率曲线,研究了温度对其表面活性的影响;计算胶束形成的热力学函数,研究胶束形成的过程。结果表明,提纯后的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符合表面活性测定要求;随着温度的升高,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的临界胶束浓度(cmc)逐渐增大;胶束形成过程是自发的、放热、熵驱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两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B)/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复配体系形成临界胶束浓度的变化规律和不同价态无机盐对复配体系临界胶束浓度、泡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体系在降低临界胶束浓度能力方面可以产生协同增效作用,在LAS与CAB之比为5∶5~2∶8时,协同效应显著,其中LAS与CAB的比为3∶7时,为体系最佳复配比.低浓度的无机盐能使复配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下降,发泡力上升.无机盐浓度过大时,表面活性剂的稳泡性和发泡力却大幅度下降.不同价态的无机盐对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的泡沫性能影响规律是Na+相似文献   

19.
阳离子型偶联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和电导率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合成了3种季胺盐型偶联表面活性剂C12H25N(CH3)2-CnH2n-(CH3)2NC12H25,2Br^-1(n=3,4,6),测定了不同浓度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和电导率,并得到临界胶束浓度(CMC),偶联表面活性剂在气-液界面上的吸附量,单个分子的面积和胶束电离度,结果表明:与相应的单头基单尾链表面活性剂相比,偶联表面性剂具有很低的CMC和很强的表面活性,联接基因对其性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采用N,N-二甲基长链叔胺和1,3-丙烷磺内酯和1,4-丁烷磺内酯为原料,合成了具有表面活性的系列烷基磺丙基甜菜碱和磺丁基甜菜碱,同时应用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方法对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