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6 毫秒
1.
船舶横摇非线性阻尼系数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自由横摇曲线估算船舶横摇非线性阻尼系数,用于预报船舶海浪中的运动.提出了能量衰减函数的概念,并由实际能量衰减函数与估算能量衰减函数之间的方差最小来确定非线性阻尼系数.由船模的自由横摇试验曲线,分别估算了平方阻尼模型及立方阻尼模型的非线性阻尼系数,并与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考虑了试验测量误差的情况之下,计算结果同试验结果很接近,可用于预报实船非线性横摇运动.该方法不需要事先确定阻尼的准确形式,并且可以满足大角度横摇回复力矩强非线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根据不同船型的6艘双体船在静水和规则波2浪中的模型横摇试验,得到了频率响应曲线、横摇阻尼及船舶自摇周期。讨论了片体间距、舭龙骨面积及排水骨-宽度比等参数对双体船横摇角的影响,从而给出了计算双体船横摇角及其周期的公式。  相似文献   

3.
双体船稳性衡准中的横摇角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不同船型的6艘双体船在静水和规则波2浪中的模型横摇试验,得到了频率响应曲线、横摇阻尼及船舶自摇周期.讨论了片体间距、舭龙骨面积及排水量-宽度比等参数对双体船横摇角的影响,从而给出了计算双体船横摇角及其周期的公式.  相似文献   

4.
确定一阶横摇运动方程中各系数,一阶横摇干扰力矩,以及单位波面角状态下横摇幅频响应函数;将波能谱转换为波面角能谱,利用波面角方向谱计算油轮横摇时有效波面角能谱,得到任意波向下横摇运动谱,并考虑了水深的变化对油轮横摇运动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三维船舶横摇阻尼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三维船体强迫振荡运动,以黏性流理论为基础,通过求解雷诺平均纳维 斯托克斯(Reynolds averaged Navier Stokes,RANS)方程,计及自由面影响情况,对S60船在有航速和无航速时不同幅值的横摇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计算了三维船模的横摇阻尼系数,研究了横摇幅值和航速对横摇阻尼的影响,并与试验值和势流计算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能够显现出船体流场非线性特征以及黏性的影响,横摇阻尼系数与试验值吻合良好,较势流方法预报更为准确,可广泛应用于船舶与海洋工程浮式结构物的水动力性能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舰船运动的阻尼和刚度非线性,导致舰船大幅运动进横摇和纵摇之间的耦合。该文根据舰船纵摇与横摇耦合的非线性运动方程,考虑强海浪激励以及纵摇和横摇频率为2:1的内共振关系,采用非线性动力学中多尺度方法,求出横摇和纵摇运动的摄动解,研究了亚谐共振发生的条件,揭示了亚谐共振状态下舰船横摇-纵摇运动的动力学特征。研究表明,舰船亚谐共振的发生取决于波浪遭遇频率和纵摇频率的比值以及波浪激励的大小;舰船运动发生亚谐共振时,舰船出现大幅运动甚至倾覆。  相似文献   

7.
具有一定精度的近似解析解可以将船舶横摇运动特征直接与船体参数相联系,便于分析船体参数对横摇运动及稳定性的影响.文中考虑阻尼力矩和恢复力矩的非线性建立了船舶在规则波中的横摇运动方程;为了克服弱非线性的局限性,采用改进的Lindstedt-Poincare(MLP)方法对横摇运动方程进行摄动求解,经细致推导得到精确至二阶的解析解(静水中)和精确至一阶的解析解(波浪中).最后对一目标船分别采用MLP和数值算法进行求解,验证了近似解析解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根据5条具有对称片体的双体船模型在静水中横摇试验资料,讨论了双体船横摇附连质量惯性矩系数,线性阻尼以及纯平方规律阻尼下的减幅系数与船型参数关系,并归纳得这些系数的估算表达式,这些计算式均以船型参数,重心高度以及舭龙骨面积等参数的函数形式表面等参数的函数形式表示,应用本文提出的方法估算双体船横摇减幅系数与附连质量惯性矩,可获得较准确的结果,因而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9.
应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与随机理论,建立随机风浪作用下风翼助航船舶非线性横摇运动数学模型,分析风翼助航船舶在随机风浪作用下的非线性横摇运动。以一艘76000 DWT巴拿马型散货船为目标船,仿真分析其加装风翼前后在轻载和满载时的横摇特性。仿真结果表明,风翼助航船舶轻载状态较满载状态产生的固定横倾角大得多。风翼助航船舶应尽量避免轻载航行或轻载航行时应减少风翼数量,以提高船舶航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根据STF切片理论,建立船舶在斜浪规则波下直航运动的五个自由度耦合方程,并考虑航速及球鼻艏对水动力系数的影响加以修正.此外,针对原计算公式中横摇阻尼系数项不考虑流体黏性的问题,引入Ikeda半经验公式对该项进行非线性修正,采用辛普森积分法和四阶龙格-库塔微分法分别对船舶水动力系数和各自由度随时间历程的变化进行数值计算.以Wigley系列船型和某教学实习船为例,将水动力系数、波浪扰动力及力矩和各自由度运动幅值与相关试验值、其他文献结果以及商业软件数值仿真结果对比.结果表明,经过非线性修正后,横摇运动响应结果与商业软件数值仿真结果更加逼近,其他自由度的运动响应结果与对应的试验值和其他文献结果也都较为吻合,证明了本文计算方法的可行性,且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基于随机衰减信号的耐波性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随机衰减信号的谱分析方法以用于船模耐波性能分析.该方法通过求解随机衰减信号获得自相关函数,再经快速傅里叶变换计算波浪谱、运动谱以及响应幅算子.将该方法应用于某型船的船模耐波性分析,分别给出了自相关函数、自谱密度函数、频率响应幅算子的结果.通过与规则波试验结果和其他常规谱分析方法的结果比较,验证了新方法的准确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采集的野外地震数据伴随有随机噪声干扰,需要将其消除。软硬阈值法能够压制地震数据的噪声信号,但是降噪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软硬阈值算法用于地震数据降噪。首先利用软硬阈值法原理构建了一种新的阈值降噪法,并对新算法相关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仿真实验确定了新阈值算法的小波基为sym 3,利用均方差和信噪比对新阈值降噪法的降噪效果进行了评价。最后,将新阈值降噪法用于实际地震数据降噪,结果发现新阈值降噪法能够去除地震数据中的随机噪声,降噪效果较软硬阈值法更理想。  相似文献   

13.
Curvelet域垂直地震剖面波场分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垂直地震剖面(VSP)资料处理中上下行波重叠难以分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SVD)和Curvelet变换相结合的分离上下波方法.首先基于数据中随机噪声是统计平稳的假设,在Curvelet域通过分尺度选取阈值压制随机噪声,再利用奇异值分解方法滤除部分下行波能量,最后根据VSP资料中上下行波在Curvelet域分布区域不同,进行上下行波场分离.合成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与f-k滤波方法和SVD方法相比,不仅提高了信噪比,而且减弱了边界上的波形畸变,得到了更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型结构短样本模态参数识别,提出基于分层抽样的最优复Morlet小波短样本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先对结构响应信号进行分层抽样,用随机减量法提取每一层的自由衰减信号;再根据样本标准差确定每一层的层权,用最优复Morlet小波识别每一层的模态参数;最后用层权对模态参数进行加权得到最终的模态参数.工程应用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良好的低频密集模态解耦和高频虚假模态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化妆品塑料瓶表面缺陷检测算法。采用百万像素级别的工业相机采集大量的塑料瓶图像样本,并通过HSV(hue,saturation,value)颜色空间变换和Otsu阈值分割等方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采用随机图像变换法对数据集进行增强,并对图像进行标准归一化处理。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应用深度可分离卷积和Dropout技术以减少参数量,从而避免过度拟合。使用训练样本集训练该模型,并在测试集中将结果与几种经典图像识别算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本文算法的识别准确率高达约0.97。由此表明本文算法的效果优于其他经典算法,有望将其应用于化妆品塑料瓶缺陷检测的工业自动化系统,以提升缺陷识别效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6.
针对TLD算法中采用的随机森林分类器的决策树阈值固定,不能根据目标特征随时调整,影响分类精度和时间开销的问题,引入极端随机森林的思想,提出了基于改进的随机森林TLD目标跟踪方法。该方法用Gini系数度量样本集合的混乱程度,通过比较Gini系数是否超过了给定阈值,判断叶节点何时转变成决策节点进行分裂;再结合TLD算法中的P-N学习框架和在线模型训练更新样本;最终基于改进的TLD算法完成目标跟踪。将本文方法应用于多个视频集进行目标跟踪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用GPS和随机减量技术对悬索桥实时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连续实时监测大跨桥梁的抗风、抗震重要参数——位移、转角和频率 ,通过比较几种桥梁传统的位移测量方法 ,提出利用 GPS实时监测悬索桥位移和转角的新方法。介绍了其测量系统和特点 ,在此基础上 ,利用基于随机减量的 FFT时域模态识别技术对虎门大桥进行实时模态分析 ,并同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和加速度计的实地测量结果相比较 ,得出 GPS技术与随机减量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大桥连续实时监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门限模型(Threshold Model)是描述非线性系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数学模型。由于门限的划分,在不同区域内建模的可用数据就会减少,使模型参数的估计精度降低。本文提出的加权门限模型改变了一般门限模型把不同区域的参数截然隔离的做法,采用加权的方法将不同区域的参数估计值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了模型参数的估计精度,减少了模型的预报误差和残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地震数据的重构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自适应阈值的插值方法。该算法对缺失地震数据进行变换,并利用NSCT变换系数计算N次迭代对应的阈值。每次迭代时自适应选取阈值对各方向各尺度的NSCT系数进行处理,利用未缺失地震数据填充到反变换后的缺失地震数据中,完成缺失地震数据的重构。实验结果表明,利用NSCT变换的平移不变性和自适应阈值处理,对均匀丢失和随机丢失的地震数据进行插值重构,能得到更好的插值效果。  相似文献   

20.
摩擦型阻尼器的斜拉索减振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人工激振后测自由振动衰减,得到了拉索一摩擦型阻尼器系统的对数衰减率.试验结果表明,安装摩擦型阻尼器后拉索阻尼有了很大的提高;试验测得的对数衰减率值与拉索的最大振幅及模态均相关;实测所得到的对数衰减率一振幅及模态关系和Main提出的理论计算结果,在拉索所能获得的对数衰减率最大值及对数衰减率值随振幅及模态的变化趋势相吻合,然而在振幅的幅值对应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非线性较强的摩擦型阻尼器,Main提出的理论仍需进行修正方能在阻尼器优化设计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