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软件复用是指在开发新的软件系统时,对已有软件的重新使用,该软件可能是已存在的软件,也可能是专门设计的可复用构件.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是指利用已开发完成的商业构件(或可复用的构件),按应用需求组装形成软件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基于软件构件的软件复用技术是实现软件工业化生产的技术基础,是解决"软件危机"的重要途径.在对软件构件及其相关技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将软件构件技术应用于教务管理系统的开发实践中,给出了该开发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计算机考试系统的基本结构、基本功能.计算机考试系统主要包括考务管理系统、考试管理系统、成绩管理系统、考生成绩分析系统等四大部分.阐明了软件复用技术在考试系统中的应用方法与应用途径,考试管理系统中的可复用部件主要分为常用键盘操作的复用、错误处理程序的复用、典型操作、典型结构的复用.软件复用的实现通过应用可复用部件库实现.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GB/T16260-200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提出了面向重庆市软件资源库中的构件质量度量模型及度量方法,重点针对软件构件的可复用性度量开展研究,并将该方法实际应用于重庆市软件资源库的基础构件、公共构件和业务构件三类构件中,本文提出的质量度量模型和方法可为资源库管理者和资源库的使用者在管理及使用构件资源时提供可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计算机考试系统的基本结构、基本功能 .计算机考试系统主要包括考务管理系统、考试管理系统、成绩管理系统、考生成绩分析系统等四大部分 .阐明了软件复用技术在考试系统中的应用方法与应用途径 ,考试管理系统中的可复用部件主要分为常用键盘操作的复用、错误处理程序的复用、典型操作、典型结构的复用 .软件复用的实现通过应用可复用部件库实现  相似文献   

5.
周超 《科技信息》2008,(2):47-48
软件复用是在软件开发中避免重复劳动的解决方案.通过软件复用,可以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当前软件构件技术被视为实现成功复用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介绍软件复用的基本概念及关键技术,并结合实际开发中的经验,对基于B/S模式新闻管理系统开发中的软件复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软件复用技术在基于B/S模式的新闻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复用是在软件开发中避免重复劳动的解决方案.通过软件复用,可以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当前软件构件技术被视为实现成功复用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介绍软件复用的基本概念及关键技术,并结合实际开发中的经验,对基于B/S模式新闻管理系统开发中的软件复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领域工程产生的大量可复用的软件构件资源是支持规模化软件复用的关键软件资产,基于可复用软件构件进行的构件化开发是降低软件开发成本、提高软件质量、应对需求变化、实现快速交付的重要手段。利用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化、弹性计算、按需服务等优势建设面向领域的软件构件资源"云"平台,有助于提高领域构件资源利用的广泛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可复用软件构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软件复用、软件构件技术和OO 技术的发展,基于可复用构件的软件开发成为现实。实践证明,通过开发可复用软件的两个生命周期:开发可复用软件构件和基于可复用构件的软件开发,软件复用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简述了软件复用技术、软件构件技术、基于可复用构件的软件开发以及构件对象模型(COM) 。  相似文献   

9.
软件复用是解决软件危机、提高软件生产效率和质量的现实可行的途径.本文着重介绍软件复用的基本概念、分类、基于复用的软件开发过程、影响软件复用的因素、软件复用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10.
张永  陈轶星 《甘肃科技》2001,17(1):47-48
1 软件复用的思想 在计算机硬件领域,硬件的复用概念是清晰的,并且这样的复用是规范的。例如,有标准的CPU芯片,标准的RAM和ROM芯片,这些芯片和其他集成电路在广范的应用中被使用。很长时间以前,电子工程师便发现:最重要的可复用性公理之一是通用性。如何将上面的类比应用到可复用软件?考虑对一个可复用软件构件的设计,为了真正可复用,软件构件必须在某些不是其当前特定应用时(或应用的某部分)的其它地方可用。为了增加此事发生的机会,软件工程师必须将构件做得更通用化。事实上,存在众所周知的将软件构件的通用性提高到非…  相似文献   

11.
软件重用技术是解决软件危机的重要途径,软插件是软件重用的一个主要方面。本文提出了用基于扩展数据字典的软插件来构成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同时给出了用软插件构造应用系统软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工业CT控制系统中软件的复用性,便于维护和升级,对基于COM技术的工业CT控制软件进行了研究.结合COM技术的可扩充性、语言无关性以及基于二进制级代码可重用性等特点,根据工业CT机的控制功能对控制软件进行了组件划分,并开发了其中的I/O组件.该组件顺利实现了与客户端程序的通信,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软件过程模型知识是软件工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软件时必然要运用软件过程模型知识.通过分析几种重要的软件过程模型,揭示了构建软件过程模型的主要策略,这些主要策略是:"划分阶段、循序渐进"的策略,"反复实践、反复认识、逐步完善"的策略,"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策略,"重复使用"和"分解与组装合成"策略.最后,围绕这些构建软件过程模型的主要策略进行了思考,指出:当构建软件过程模型时,需要因地制宜地运用这些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4.
当今CMIS的开发和维护都是基于手工方式,工作量大而且繁杂,很少利用以前开发的软件,导致长周期、高费用、低效能和有时甚至系统整个失败。作坊式的软件开发方式促使人们重新评价和探索CMIS的软件研制技术,软件可重用性就是要推动软件生产的工程化和商品化。 1 重用技术的必然性 每个企业的CMLS都有其特有的性质,但它们之间也存在众多的共性。CMIS开发的重复  相似文献   

15.
软件IC指的是可重用的软件部件。本文先论述了软件IC在结构化程序设计中局限性而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可实现性,进而又从生成、技术、应用等方面介绍了软件IC,给出了构造大型复杂软件系统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URUP(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and Rational Unified Process)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规范软件的开发过程中。随着软件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加剧,软件危机已经变得越来越严重。解决这个问题的行之有效的办法是软件复用。鉴于软件复用的重要性并结合中小型项目的特点,本文在剪裁和改进RUP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SRUP模型。本文在首先介绍了一些UML和RUP相关的概念后,对RUP模型中现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SRUP模型。最后,为了验证新模型的功效,在建筑行业动态管理信息系统中应用此模型来指导开发过程。实践表明,此软件系统的开发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显著地提高。  相似文献   

17.
面向特征的领域分析及其在数据采集器领域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而下地进行领域分析,建立领域模型,通过领域设计建立面向特定领域的软件构架,是更有效、更具意义的软件复用途径。美国卡尼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提出的面向特征的领域分析方法FODA(Feature-Oriented Domain Analysis)主要针对特定领域进行共性和个性的研究,抽取领域模型,并建立适合于领域复用的软件构架。本文在详细研究货物流通领域,如物流配送、仓库管理、销售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运用面向特征的领域分析方法,并在分析过程中引入了加以扩展的用例模型,分析其共性和变化性需求,提炼出数据采集器的领域模型,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可复用性,极大地提高了设计软件系统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