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种微藻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室培养的3种海洋微藻和5种淡水微藻,用甲醇和甲苯(3:1)混合液进行提取,亚心形扁藻和紫球藻还另用乙醚和丙酮2种溶剂进行了提取。提取物用圆形纸片法对4种细菌和3种真菌的生长进行了抑制实验,结果表明:在8种微藻中,有2种微藻(铜绿聚球藻和塔胞藻)的抗菌谱最广,分别对4种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铜绿聚球藻的甲醇和甲苯(3:1)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抗性最强。在所有的菌中,黑曲霉对微藻提取物最敏感,不同的微藻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微藻对细菌的抑制作用大于对真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金线莲提取物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水和 95%的乙醇提取金线莲有效成分,用滤纸片扩散法检测提取物对4种细菌和2种真菌的抑制作用,并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其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金线莲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对供试的4种细菌和2种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两种提取物抑制细菌的作用均大于真菌,对4种供试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不高于12.5mg/mL,对2种供试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不高于25mg/mL.  相似文献   

3.
用甲醇:甲苯(3:1)、95%乙醇、丙酮、乙酸乙酯、乙醚、石油醚、正丁醇和正己烷等不同有机溶荆分别对克氏螯虾(Canbarus clarkia Girard)的腹部肌肉和头胸部内脏的匀浆物进行浸泡提取,采用纸片法对各种提取物进行6种细菌、3种真菌和3种动植物病原菌的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各提取物对试验菌具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同一溶剂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抑菌能力不同,肌肉提取物抗细菌的效果比内脏提取物强,但对青霉和根霉的效果相反.不同溶剂同一部位提取物的押菌能力也不同,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能力最强,乙醇提取物抑菌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4.
<正> 用乙醚和甲醇(1:3)的混合液从血浆中提取脂类,采用薄层层析的方法从提取的脂类中提取出胆固醇酯类,胆固醇酯类的酸部分用BF_3—甲醇甲基化,甲基化的胆固醇酯类在含有1%的DEGS柱子的火焰离子测定仪上进行气相色谱,最后用求积仪对脂肪酸甲酯的数量进行检定,得出小鼠、大鼠和兔这三种动物血浆中胆固醇酯类的组成和含量。在三种动物中,含量最丰富的酯类(超过总酯率的30%)是亚油酸酯,含量稀少的  相似文献   

5.
紫草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含毒介质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紫草不同溶剂提取物对4种常见植物病原细菌和6种病原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各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细菌和病原真菌均表现较强的抑菌活性,3种提取物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在0.5~1.5 g/L,不同溶剂提取物的作用效果差异不明显;对真菌的作用效果石油醚提取物优于氯仿,乙酸乙酯溶剂本身抑制真菌菌丝生长,不同真菌对同种提取物的敏感性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二种微藻多糖与蛋白质提取物的抗菌活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二种微藻(海水小球藻和紫球藻)中提取粗多糖与粗蛋白质,利用纸片法进行了抑菌实验.结果表明,二种微藻蛋白质与多糖提取物显示了不同程度的抑制细菌和真菌活性.多糖提取物抗菌谱比蛋白质提取物抗菌谱广.海水小球藻多糖提取物对中华根霉与稻瘟病菌有极强的抗菌活性.紫球藻多糖提取物抗细菌与抗真菌活性没有明显差别.二种微藻蛋白质提取物抗真菌活性比抗细菌活性大.  相似文献   

7.
为分离药用植物中内生真菌,从次级代谢产物中筛选对单胺氧化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有较高抑制率的提取物.用分块法分离5种植物,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纯化内生真菌,液体培养基发酵,用乙酸乙酯萃取菌液,甲醇提取菌丝体,用酶标法检测提取物对单胺氧化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率.共分离得到45株菌,制备了90种提取物,其中5株菌的菌液提取物对单胺氧化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率,露蕊乌头39(LRWT-39)的菌液提取物对单胺氧化酶的抑制率最高,所有提取物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率不高.表明药用植物内生真菌中存在抗单胺氧化酶的活性成分,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南、北五味子抑菌活性差异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牛津杯法和平板二倍稀释法检测了2种五味子水提取物对8种细菌和1种真菌的抑菌活性差异.结果表明2种五味子提取物对8种供试细菌大肠杆菌ATCC25922和ATCC35218、普通变形杆菌CMCC49027、沙门氏菌CMCC50094、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枯草芽孢杆菌CMCC63501、粪肠球菌CMCC3221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真菌白色念珠菌ATCC10231不具有抑制作用,对同一种供试细菌北五味子的抑菌圈直径显著大于南五味子,最小抑菌浓度比南五味子至少高1个稀释倍数.  相似文献   

9.
中国黄、渤海、辽宁近海地区海洋微生物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 1 2个地区 1 2 8个定位点及 5种海洋生物有机体的样品进行分离检测 ,共分离得到1 1 1 1 8株放线菌、560 8株海洋细菌、50 8株海洋真菌。鉴定结果表明 :海洋放线菌中以链霉菌属为主 ,占海洋放线菌总数的 95% ;海洋细菌中以弧菌属为主 ,占海洋细菌总数的 90 %以上 ;海洋真菌中以青霉菌属为主 ,占海洋真菌总数的 70 %以上。在有关样品中多株有很强的抗菌活性 ,对病原真菌、病原细菌等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与杀灭作用 ;多株有抗癌、抗辐射、提高免疫力功能的生理活性物质 ;有的能产生蛋白酶或 EPA。  相似文献   

10.
松乳菇的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松乳菇热水提取多糖工艺各部分的提取物对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的某些种进行抗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松乳菇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其抗菌成分主要存在于有机相中,它对细菌、真菌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水相对放线菌、和部分真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用三种工艺提取鼠尾藻多糖,获得 ST_1、ST_2和 ST_3三个样品。提取物每日445mg/kg5%浓度,连续十天腹腔注射对小鼠肉瘤 S180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34.55%、55%和50%,其中 ST_2及 ST_3抑瘤效果均见显著(P<0.05及 P<0.01).提取物 ST_3对荷瘤小鼠血浆巯基水平有明显作用,连续10天腹腔注射提取物 ST_3,能使血浆内 SH 基含量降低29.59%—35.45%(P<0.01)。提取物 ST_1和 ST_3对荷瘤小鼠血浆A/G 比值有显著作用,提高了血浆内球蛋白浓度,用药组 A/G 比值较对照组低22—26%.提取物 ST_1对荷瘤小鼠压积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有一定影响,用药组 SOD 较对照组低30%.  相似文献   

12.
中国黄、渤海、辽宁近海地区海洋微生物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12个地区128个定位点及5种海洋生物有机体的样品进行分离检测,共分离得到11118株放线菌、5608株海洋细菌、508株海洋真菌。鉴定结果表明:海洋放线菌中以链霉菌属为主,占海洋放线菌总数的95%;海洋细菌中以弧菌属为主,占海洋细菌总数的90%以上;海洋真菌中以青霉菌属为主,占海洋真菌总数的70%以上,在有关样品中多株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对病原真菌、病原细菌等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与杀灭作用;多株有抗癌、抗辐射、提高免疫力功能的生理活性物质;有的能产生蛋白酶或EPA。  相似文献   

13.
南蛇藤果中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从南蛇藤果实中分离的16株内生真菌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进行液体培养,将发酵产物中的发酵液用高压蒸汽湿热灭菌,菌丝体晾干研磨后用丙酮提取.用发酵处理液和丙酮粗提物对一些常见的植物病原菌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发酵产物的抑菌率在50%以上的活性菌株有13株(占81.2%).说明南蛇藤内生真菌中的抗病原真菌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抑菌活性最强的发酵处理液的抑菌率高达90.5%,菌丝粗提物的抑菌率达89.2%,但活性菌株的抗菌谱比较狭窄.  相似文献   

14.
红树林内生真菌K38和E33混合发酵代谢产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混合发酵技术应用于来自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E33和K38的培养,其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多种植物病原菌有较强抑制活性,从该提取物中分离到deoxyscytalidin(1),1-甲氧基-2-羟基-3-甲基蒽醌(2),5-丁基-2-吡啶甲酸甲酯(3),5-(3-丁烯基)-2-吡啶甲酸甲酯(4),sescandelin(5)五个单独培养未能得到的代谢产物,其中化合物1,2,3,4为首次从海洋真菌里得到。  相似文献   

15.
科学家近日指出,人们面临来自动物的传染病威胁绝非只有禽流感。记录显示,过去25年间,由各种动物传播给人的疾病多达38种。 38个“例外”科学家们指出,过去25年来,研究者共记录下了38种新型人类疾病,最初传染源均为动物。英国专家说,目前发现能对人体起作用的病原体共有1407种,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原生动物和真菌。它们  相似文献   

16.
用4种不同培养基分离纯化柳珊瑚Anthogorgia caerulea中的相关可培养细菌。对获得的90株细菌,先用4株海洋污损指示菌进行活性初筛,获得11株具有抑制海洋污损指示菌生长的细菌后,再用2种抗海洋污损生物幼虫进行活性复筛,复筛得到5株对海洋污损生物幼虫附着有抑制活性的细菌。这5株细菌经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其系统发育地位为芽胞杆菌属(Bacillussp.)。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提取溶剂、乙酸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荸荠皮中总黄酮物质的提取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从荸荠皮中提取总黄酮的适宜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酸浓度为75%,提取温度为70℃、料液比(g/mL)为1:14,提取时间为6h,在此条件下,从荸荠皮中提取到总黄酮的得率为1.56%。分别测试了提取物总黄酮对大肠埃希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茵4种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荸荠皮提取物对上述4种细菌有很强的抑菌作用,但总黄酮含量的多少与抑茵效果没有明显相关性,可以推断在提取物中起抑菌作用的物质不仅是黄酮类;50~80℃内,不同温度提取所获得的提取物对4种细菌的抑菌作用也不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8.
用栎金钱菌、茶树菇、云芝、松茸和灵芝等5种食药用真菌复合活性提取物灌胃衰老模型小鼠, 观察其对小鼠SOD、脂褐素、脾指数和脑指数的影响,探讨其抗衰老作用.结果表明:800 mg/(kg·d)的5种食药用真菌复合活性提取物能使雄性小鼠血清SOD活性提高78.87%, 肝脂褐素含量减少21.56%,脾指数增加33.33%,脑指数增加21.43%. 这说明5种食药用真菌复合活性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用滤纸片扩散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实验研究了迷迭香乙醇提取物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迷迭香乙醇提取物对水稻稻瘟病菌、番茄霜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有较好的抑制活性,浓度在5mg/mL以上时,抑菌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20.
为了综合评价蜂花粉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效果,以水、甲醇和三氯甲烷为提取溶剂,对蜂花粉进行多次综合提取,计算其得率后,对DPPH清除率、·O-阴离子清除率、·OH-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种溶剂提取物中,蜂花粉水提物的得率最高,为54.16%.蜂花粉甲醇提取物的DPPH清除率、·O-清除率和·OH-自由基清除率均优于其他两种溶剂且存在浓度依赖关系,当甲醇提取物的质量浓度为5 g/L时,其DPPH清除率达到95.49%,且当甲醇提取物的质量浓度为2 g/L时,·O-阴离子和·O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0.03%,29.14%.蜂花粉三氯甲烷提取物还原力最强,并且还原力与浓度存在依赖关系,三氯甲烷提取物质量浓度为5 g/L时,还原力达到49.48%.实验表明,蜂花粉的甲醇提取物抗氧化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