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于继盛 《科技信息》2011,(17):I0418-I0418
在住房市场化快速推进,住房产权多元化格局逐渐形成中。公共租赁房是解决新就业职工等夹心层群体住房困难的一个全新产品。公共租赁房不是归个人所有,而是由政府或公共机构所有,用低于市场价或者承租者能承受起的价格,向不符合廉租房申请条件又买不起经济适用房的人群出租,包括一些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还有一些从外地迁移到本市工作的务工群体。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大学扩招,更多人有机会接受了高等教育。但是也造成了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局面。而在就业之中,女大学毕业生显然又比男大学毕业生面临更多的困难。而且即使在毕业的时候就业成功,也不可避免的面临着职业流动的情况。笔者通过对毕业五年的女大学毕业生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影响他们职业流动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3.
王萌 《科技信息》2008,(5):53-54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美国政府作为是法律保障和信息引导,日本是以政府为主导的统一就业制,德国政府作为是咨询、指导、服务.我国政府应建立健全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法律法规体系,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利益驱动机制、完善适应市场的大学毕业生培训指导服务机制、完善大学毕业生创业与到基层艰苦地区就业的政策、建立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网站、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4.
张婷婷 《科技信息》2010,(25):I0192-I0193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和滨州校区共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大学毕业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探索有效地解决途径。结果显示:根据我国正常成人SCL-90统计常模,滨州医学院大学毕业生在共检出阳性37例,占20.1%;大学毕业生在人际敏感、忧郁、焦虑、恐怖和敌对因子这五个因子较常模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考研大学毕业生在强迫、人际敏感、忧郁和焦虑因子上与非考研的毕业生有显著地差异,是否考研是大学应届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5.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要作好毕业生就业工作,首先要弄清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就重庆"双选"会和我院"双选"会的情况,分析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并从学院和大学毕业生两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手持多份录用通知仍继续求职的现象却十分普遍。基于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数据,考察最优化决策倾向对大学毕业生求职行为强度和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优化决策倾向显著正向影响大学毕业生的求职行为强度,进而正向影响大学毕业生获得录用通知的数量,但对求职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对于大学毕业生拿到录用通知后继续求职这种现象应辨证看待,不能仅停留在对大学毕业生道德的指责上,要正视最优化决策倾向这种决策风格的正面影响。一方面,高校要引导大学毕业生理性看待获得录用通知数量问题,注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求职能力,并谨慎开展就业明星评选活动;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应合理利用大学毕业生的最优化决策倾向,科学招录并最大化地吸引人才。建议在进行人才招聘时纳入最优化决策倾向测量,对不同类型的大学毕业生采取差异化的吸引方法,并慎重采用短时间签约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面对每年迅速增加的大学毕业生,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政府制定各种各样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社会大肆宣传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学校在临大学生毕业时进行各式各样的培训、大学生自身恐慌,仿佛大学毕业生就业真的就成了一个难题。本文从政府、学生、社会舆论三大角度的分析结果来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个伪命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2003年我国首批扩招后的大学毕业生涌向市场,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显得愈加严峻。这个问题已对各大城市形成巨大压力。本文分析了2008年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并从劳动力市场原因、高校自身原因和大学生自身原因等方面着手解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并就如何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等师范本科毕业生焦虑感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湖北省某师范大学100名大学毕业生进行了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的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与非毕业生的状态焦虑感达到显著性差异,特质焦虑未达到显著性差异。大学毕业生在面临考研和求职时焦虑感高于其他年级学生。高等师范学校的心理辅导在关注大学毕业生焦虑感的同时,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发展方向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时滞现象,导致大学毕业生供、需与工资率之间偏离均衡状态,通畅的就业信息传递机制缺失是大学毕业生非充分就业的关键变量,大学毕业生可雇佣能力的缺失加速了这一态势的发展。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下,重视通畅的信息传递机制的建立,提升大学毕业生的生产能力与配置能力,强化政府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有助于在新常态下推动更多大学毕业生尽早实现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11.
1993—1994年,在住宅科研设计领域提出了"中国住宅产业化"的概念,而"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已被列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并通过专家可行性论证。本文从住宅产业的现状,分析住宅产业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以住房消费为基本视角,通过对2013年度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资料(CGSS 2013)的数据分析,描述和分析城市居民的住房消费现状,探讨住房消费这一变量纳入阶层身份认同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阐述不同工作性质单位群体城镇居民群体的阶层地位与住房消费之间的相关性.住房消费与阶层认同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统计相关性,即住房产权归属越明确、人均居住面积越大,受访者中高层阶层地位的认同越高;另外,受访者的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对阶层主观自我认同之间的差异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受访者人均年收入的差异对受访者的阶层主观自我认同的差异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历年统计数据的分析得出,经济适用房制度仍是我国当前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适宜政策,就原经济适用房制度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只要将其加以改革和创新,经济适用房制度仍然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住房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4.
The housing market,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urban economy, is closely integrated with urban development. Urban development attracts labor inflows which then increase the housing demand in the cities. Urban dwellers’ willingness-to-pay (WTP) for housing, as part of their living costs, depends on their incomes they can earn in the citie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QOL) they want to enjoy. Urban wage growth and quality of life improvements are always accompanied by increased demand and increased WTP. This ...  相似文献   

15.
浅谈在高校房改中如何稳定教师队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房改关系到广大教职工的根本利益。高校房改要用足房改政策,可采取教职工购买商品房、学校集资建房、加强公寓管理以及建立高校房产市场等多种方式。解决教职工住房困难,使高校房改工作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达到稳定教师队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企业实施住房分配货币化的前提及益处,提出可以通过降低房价,合理使用公积金及利用住房贷款等手段来提高企业职工解决自身住房问题的能力,从而尽快实现住房分配的货币化。  相似文献   

17.
我国住房价格不断上涨,宏观调控效果不甚理想,这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为稳定住房市场价格,实现住房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着力增加供给、改善供给结构,抑制不合理需求,促进供求的基本平衡;致力培育住房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推进各类市场的协调发展;努力健全住房保障体系,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18.
通过资本边际收益法对2002—2010年的全国商品房价格泡沫进行测算,我们发现,就全国而言,2002—2010年间,我国商品住房市场价格运行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2—2003年,此期间我国商品住房价格无泡沫运行。第二阶段是2004—2010年,从2004年开始,我国开始出现商品住房价格泡沫,除2006年商品住房价格泡沫不明显外,其余每年我国商品住房市场均出现泡沫。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分别选择时间序列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对全国以及主要城市的商品住房价格泡沫形成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9.
北京住户满意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顾客满意度理论及其软件分析了北京居民的住宅需求和商品房的质量状况.针对住宅的特有性质,对一般的顾客满意度模型进行了改造,引入住房金融及政府住宅政策因素作为满意度指数的可测变量.2002~2003年进行了两次住户满意度调查,抽样调查结果指出了住宅品质的改进方向,并且阐明了北京住宅市场的现实和潜在需求.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城市房屋拆迁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出现了许多被拆迁人与拆迁方对抗的事件。在拆迁过程中如何保护好房屋被拆迁人的利益是房屋拆迁中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这直接关系到房屋被拆迁人生活水平的保持及社会的长治久安。我国应加快房屋拆迁行政补偿制度的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