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300K低温范围内,通过对电子辐照前后n型6H SiC正电子湮灭寿命谱的测量,揭示了不同空位型缺陷之间的正电子捕获的竞争.建立了一种用于解释正电子寿命谱测量结果的模型,该模型中费米能级位置的改变可影响缺陷的电离以及正电子在缺陷位置的被捕获.根据模型拟合正电子寿命谱数据后得到:在原生的SiC中,正电子最可能被碳空位和碳的双空位所捕获,经估算其浓度分别为1.1×1017cm-3和3.0×1016cm-3;在辐照后的SiC中,正电子最可能被碳的双空位,硅空位或硅空位的杂合态所捕获,经估算其浓度分别为9.8×1016cm-3和5.4×1016cm-3.  相似文献   

2.
介绍在化学源条件下用自由基捕获剂在离化室内脯获自由基,再经碰撞活化分解 研究碳中心自由基或离子结构的离子/自由基捕获碰撞活化质谱方法(IRTCA).并 用甲基叔丁基甲醇为模型化合物,在CH4-CIMS中质子化后脱水生成碳烯离子 R+,由离子-电子再结合生成的自由基R·用四氰乙烯(TCNE)捕获,根据 〔TCNER-CN〕-的负离子碰撞活化质谱图可以证明新戊基型饱和链状碳烯正离子 在气相发生1.2-甲基转移,这一过程与液相Wagner-Meerweir重排反应相同。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神华集团重点科研项目200MW富氧燃烧碳捕获示范工程为研究基础,对富氧燃烧燃烧技术概念及发展该技术的必要性描述,文中着重对富氧燃烧锅炉与常规燃煤锅炉的控制技术加以对比分析,研究并提出针对富氧燃烧具备特殊性的热工控制系统的主要控制策略要点,机炉协调、送风系统自动调节、氧量调节、氧浓度自动调节及空气向富氧燃烧模式切换过程控制等模拟量控制系统(BMCS)调节的方法,为富氧燃烧碳捕获工程示范项目的建设推进和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
季全碳中心的构筑一直是有机合成中的难点和热点,其中以廉价三级溴代烷为原料,通过分子间C(sp~3)—C(sp~3)键形成来合成该类季全碳中心更是鲜有报道.采用廉价锌粉作为还原性自由基引发剂,诱导三级溴代烷形成叔碳自由基,进而实现用烯烃捕获该自由基的策略来高效构筑C(sp~3)—C(sp~3)键季全碳中心.  相似文献   

5.
基于性能的导航(PBN)技术要求GNSS信号的快速捕获和全时覆盖,这对传统的GNSS接收机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研究了在复杂干扰环境下的GNSS信号快速捕获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固定台辅助技术的IMA架构GNSS信号捕获算法,该算法通过研究不同固定台距离范围内的Doppler频率预估算法,缩小Doppler的搜索范围,进而减少GNSS信号的捕获时间和捕获能力。试验证明,该算法可以提高对信号的捕获速度,有效的提高对弱信号的捕获能力。  相似文献   

6.
PN码的捕获是扩频通信系统中的一项重点和难点技术.本文在研究现有PN码捕获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捕获方法--双向滑动捕获法.  相似文献   

7.
从1999年7月到9月作者与中国极地考察队合作,从北半球中纬度到北极圈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气体样品采样.运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得到了随纬度变化的CFCs的特征浓度,并从地理位置和气象条件对所有样品的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北半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逐步取消卤化碳类化合物的现状和趋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采用三乙醇胺加酒精的混合液体进行的滴注式气体碳氮共渗的试验研究,并对碳氮共渗件和渗碳件的某些机械性能进行了比较.试验的初步结果表明,采用气体碳氮共渗的25MnTiBR钢代替18CrMnTi钢制造手扶拖拉机小模数齿轮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在煤加压化学链燃烧试验装置上,以巴西CVRD铁矿石为载氧体,徐州煤为燃料,进行了煤加压化学链燃烧还原/氧化循环反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还原/氧化循环次数增加,载氧体反应能力有所增加,载氧体及碳的转化率基本保持稳定;提高反应压力,CO2的捕获效率增加,载氧体还原程度加深,载氧体以及燃料的转化率增加.对载氧体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随循环次数增加,载氧体颗粒比表面积及孔容积逐渐增加.高压下载氧体颗粒的平均孔径减少,且没有明显发现Fe基载氧体与煤灰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化合物导致载氧体不可逆失活.SEM分析表明,随着循环反应进行,载氧体表面变为疏松多孔状结构,没有发现载氧体颗粒的团聚、烧结现象.试验结果表明该铁矿石载氧体可以应用于煤加压化学链燃烧.  相似文献   

10.
使用造纸工艺制备了一种碳质双层纸基摩擦材料,采用TG-DTA热分析、惯量摩擦试验和定速摩擦试验研究了摩擦材料的耐热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获得了碳质双层纸基摩擦材料的静摩擦力矩曲线.试验结果显示,碳质双层纸基摩擦材料耐热性能良好,动摩擦稳定,静摩擦系数低,磨损率小,载荷适应性强,是一种适合于在高载荷条件下使用的低静/动摩擦系数比纸基摩擦材料.  相似文献   

11.
5月29日,"十二五"国家支撑计划项目"35MWth富氧燃烧碳捕获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及工程示范"项目实施方案论证暨启动会在我校召开.该项目是我校"十二五"期间牵头承担的第一个国家支撑计划项目.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用循环相关理论来实现GPS信号的捕获.首先,介绍了循环相关的捕获理论;其次,具体分析了用循环相关法实现高动态信号的捕获过程,并给出了此方法的设计步骤;最后,对捕获结果进行了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捕获信号.且设计简单,性能稳定,容易达到捕获的目的,可以作为一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高效的跳时超宽带无线电信号的同步捕获,主要研究了超宽带无线通信中跳时序列码的同步技术,对捕获过程中的两个主要性能指标,即平均捕获时间和捕获概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一种适于超宽带无线通信跳时码的同步捕获方法--二维空间下的菱形捕获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捕获方法工作原理简单、捕获速度快、硬件复杂度低,是超宽带冲激无线电的有效捕获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研究在复杂环境下弱北斗一号卫星信号的捕获方法.利用北斗一号卫星在同一频率上发射两个波束和帧头与卷尾组成已知连续信息序列的特点,可以对两个波束做长时间相干联合捕获.从增加捕获信号功率和减小非相干累加损失两个方面提高捕获灵敏度.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联合捕获方法可以捕获低于—133 dBm的信号,性能优于单波束串行搜索捕获方法.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Smith型增长种群的最优周期捕获问题.为了研究种群开发的可行性,我们分析了捕获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正平衡点存在的条件.基于稳定性分析,利用简单的数学证明,我们获得了最优捕获策略和相应的最优种群密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分段FFT的脉冲伪卫星信号捕获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脉冲伪卫星信号捕获模型,并针对传统的饱和接收方法无法适应脉冲伪卫星组网应用下信号接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段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脉冲信号捕获方法. 该方法是一种串并行结合的捕获方法,既保证了捕获概率,又能极大地降低捕获时间. 对分段FFT捕获方法和串行捕获方法的捕获时间进行了比较,研究了FFT方法在不同分段策略下的捕获性能,并针对脉冲截断问题提出了脉冲截断检测算法和分段调整方法. 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视频流媒体实时捕获和预览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开发了能将标准模拟视频信号实时采集存储到硬盘上,并且可以完成预览功能的视频流捕获系统.该系统可按用户对图像质量和输出文件大小的不同要求,通过选择DirectShow的压缩过滤器,输出不同格式的视频文件.按Fusion878A视频流捕获卡的开发和内核级WDM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实现捕获和预览功能的用户级DirectShow应用程序的开发,阐述了系统的实现过程.试验证明,该系统能够实时将输入的模拟视频信号捕获并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硬盘上,同时也实现了对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预览功能,图像显示清晰、流畅.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油浆催化剂固体粉末捕获沉降剂”加速沉降油浆中催化剂颗粒的理论,及其在兰州石化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油浆系统工业试验的应用研究.试验表明,加剂处理后的催化油浆灰分脱除率达到89%左右,含量在500~800 ppm,可以作为原料进入延迟焦化装置进行加工.  相似文献   

19.
激光半主动末制导炮弹捕获概率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分析激光半主动末制导炮弹的捕获概率,建立了含有简易惯性制导段的末制导炮弹飞行仿真模型以及判断末制导炮弹捕获目标的标准.研究了末制导炮弹全弹道的干扰因素及其对末制导炮弹纵向和横向散布的影响.利用蒙特卡洛法计算出激光半主动末制导炮弹捕获目标的概率.提出了提高捕获概率的改进策略,并通过仿真得到验证.结果表明,这种改进策略提高了末制导炮弹的捕获概率.  相似文献   

20.
利用Gleeble热模拟试验机对微碳钢铁素体区轧制的变形抗力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实测微碳钢铁素体区不同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变形程度和变形抗力的关系,建立了变形抗力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证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曲线拟合特性,为微碳钢铁素体区轧制力能参数计算提供准确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