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用HPLC法测定不同pH条件下培养的黄芩中黄芩甙、黄芩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在一定的pH条件下黄芩甙、黄芩素的含量呈现有规律性的变化.在pH=5.8时最大,为组织培养黄芩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建立了测定黄芩中黄芩甙、黄芩素含量的反相液相色谱法:采用ZORBAXSB C18(150mm×4.6mm,3.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磷酸(体积比60∶40∶0.2);用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中黄芩甙和黄芩素的含量;该法的RSD分别为3.6%和5.8%(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6%和101.8%.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黄芩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作用,药理作用广泛.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且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通过查阅国内大量文献,发现研究者对黄芩的成分、药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较大比例的研究是黄芩中有效成分黄芩黄酮类化合物,同时用新技术、新方法探讨了其药理作用机制.现就近几年来有关黄芩药理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产地黄芩商品药材中,基于泻火解毒功效关联的黄酮类质量标志物的变化规律,为质量标志物研究提供科学数据.选取黄芩质量标志物组,黄芩素-黄芩苷-汉黄芩素-汉黄芩苷为分析目标物,采用单味药、药对、复方及其相应处理方法制备对照品,用HPLC的方法测定,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表明,采用相同样品处理方法,不同产地的黄芩商品药材,其泻火解毒功效相关的黄酮类质量标志物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产地黄芩商品的质量标志物有差异,以河北黄芩黄连解毒汤的质量标志物总百分含量100%计,山西黄芩为66.85%,甘肃黄芩为55.13%,内蒙黄芩为31.16%,建议黄芩药材质量控制加入产地信息.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芩苷含量进行测定,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醇浓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进行考察,优选黄芩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以静置时间、酸沉p H值、保温时间为考察因素,优选黄芩苷的最佳纯化条件.结果表明,黄芩苷最佳提取工艺为用70%的乙醇提取3次,2h/次;最佳纯化工艺为将提取液用酸调整p H值为2. 0,保温30min,静置12h,由此提取工艺和纯化工艺可以获得含量较高的黄芩苷,工艺稳定可行.确定黄芩苷的最佳提取工艺和纯化工艺,为黄芩苷的工业生产提供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5.
高纯度黄芩素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由黄芩制备高纯度黄芩素的方法。采用酸沉碱溶法从黄芩中提取黄芩苷,通过水解黄芩苷制取黄芩素粗品,再经硅胶和聚酰胺柱层析纯化,得高纯黄芩素,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得其纯度为99.35%。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实验条件,并对最佳条件下制备的黄芩素纯品进行了红外吸收光谱(FTIR)、紫外吸收光谱(UV)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表征,结果表明其为目标产物。 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发酵转化黄芩苷生成黄芩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葡萄糖醛酸酶的菌株HQ10,能够以黄芩为底物,通过发酵将黄芩中的黄芩苷转化为黄芩素. 通过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黄芩苷转化率近于92%. 发酵产物经TLC、HPLC、质谱等方法检测确定为黄芩素.  相似文献   

7.
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一般治疗时核因子-kB活化的情况及黄芩甙的影响。方法用中性粒细胞核因子-kB活性测定法测定30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一般治疗组、30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加用黄芩甙组及30例正常人组中性粒细胞核因子-kB活性。结果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一般治疗时核因子-kB活化增加。黄芩甙可抑制他们的变化。结论黄芩甙是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8.
黄芩苷及其金属配合物的抗氧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药黄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对免疫、心脑血管、消化、神经等系统均有保护作用,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作用实现的。黄芩苷是黄芩中的主要成分,但不论在药材中还是在人体内,黄芩苷并不完全以游离态存在,而是与金属元素形成金属配合物的形式存在的,为此,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在黄芩苷以及黄芩苷与7种金属离子分别作用下其抗氧性的变化情况,发现不同金属离子对黄芩苷抗氧性具有促进作用,但其影响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药黄芩不同提取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抑菌效果。方法用黄芩的水提液、醇提液、水煎液,依据NCCLS相关标准,通过牛津杯法、微量稀释法测定其抑菌效果。结果黄芩各提取物均对MRSA有抑菌作用。相比之下,黄芩水提物对MRSA的抑菌作用最强,水煎液次之,醇提液效果最差。结论黄芩水提物抑菌效果明显,对MRSA作用强,为临床治疗MRSA感染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筛选到一株产β-葡萄糖醛酸酶的菌株HQ-10,该菌能够以黄芩为底物,通过发酵将黄芩中的黄芩苷转化为黄芩素。通过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黄芩苷转化率近于92%。发酵产物经过大孔吸附树脂、聚酰胺柱和重结晶进行分离纯化,其中转化产物经TLC、HPLC,质谱等方法检测确定为黄芩素。  相似文献   

11.
黄芩甙的纯品为淡黄色针状晶体,熔点223~225℃,在中药中有清热解毒之疗效。由于其分子量大,极性强,用其它分析方法难以测定。目前我国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中药针剂、水剂中黄芩甙含量,但中药散剂中黄芩甙的测定方法还未见报导。我们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中药散剂清开灵中黄芩甙含量,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仪器试剂: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Model 441紫外检测器;730数据处理机;U_6K高压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用膨润土负载壳聚糖絮凝提纯,以除去黄芩浸液中的鞣质等杂质;用半透膜再次提纯去除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用标准曲线法定量计算鞣酸的脱出率为48.8%。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黄芩中黄芩苷提取和精制的最佳工艺,以水、60%乙醇、碱水为溶剂对黄芩进行了回流提取,浸膏分别采用酸沉工艺和D101吸附纯化工艺精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出膏率,黄芩苷的得率和含量.结果表明:大孔树脂精制醇提物黄芩出膏率最高,为20.73%;酸沉淀法精制醇提物黄芩苷得率最高,为11.93%;酸沉淀法精制水提取物黄芩苷含量最高,为69.29%.说明以大孔树脂精制醇提物和酸沉法精制水提物,能获得较高的黄芩出膏率和黄芩苷含量.  相似文献   

14.
黄芩苷是从中药黄芩中提取得到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清热等多种药理活性,如何提高其得率和纯度一直是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本论文从黄芩中提取、纯化出了高纯度的黄芩苷,产率为5.14%,并通过薄层层析(TLC)的方法检验其纯度,核磁共振(13C NMR)的方法鉴定了黄芩苷的结构。  相似文献   

15.
黄芩苷是从中药黄芩中提取得到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清热等多种药理活性,如何提高其得率和纯度一直是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本论文从黄芩中提取、纯化出了高纯度的黄芩苷,产率为5.14%,并通过薄层层析(眦)的方法检验其纯度,核磁共振(13CNMR)的方法鉴定了黄芩苷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黄芩具有解热抗炎作用的有效组分,采用苯酚和干酵母致热法制造大白鼠发热模型,采用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法制造小鼠急性炎症模型,观察黄芩及黄芩苷类、黄芩苷元类、多糖及黄芩高低剂量组对大鼠发热模型、小鼠炎性模型的解热、抗炎作用;对干酵母、苯酚所致大鼠发热的影响;对小鼠耳肿胀的抗炎作用等.结果表明,黄芩及其有效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解热、抗炎作用,有防止体温升高和消除炎症的作用,其中尤以黄芩高剂量组、黄芩苷类和黄芩苷元类最为明显,黄芩多糖组分无显著性作用,黄芩及其有效组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芩具有很好的解热、抗炎作用,但其作用强度与组分间的差异和剂量的大小有关,且随剂量升高,黄芩的解热抗炎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中药中,黄芩一般被用于治疗湿热以及肺热咳嗽、肺炎等症状。此前已在研究中发现,黄芩的根部含有黄酮类化合物。令科学家不解的是,在黄芩根部发现的黄芩素和黄芩苷等有益黄酮,其化学结构中有一个羟基缺失。这类化合物不仅具有抗病毒和抗氧化作用,而且还能在不伤害人体健康细胞的情况下杀死癌细胞。在活体动物模型中,这些黄酮类物质对抑制肿瘤生长有显著作用,为有效治疗乃至治愈癌症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18.
不同频率超声对提取黄芩甙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不同频率的超声波从中药黄芩是提取黄芩甙,与常规煎煮法相比,此法无需加热,只需用频率为20KHZ的超声波处理40min,提出率可提高53.32%。  相似文献   

19.
采用DFT B3LYP方法在6-311G(d)基组下优化计算了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和汉黄芩素,分别从自然电荷分布、酚羟基的解离焓及前线轨道等方面分析了它们的活性.结果表明;4个分子C5处酚羟基氢原子上的正电荷数都是最大的,所带正电荷顺序是: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汉黄芩苷;酚羟基的解离能分析得到抗氧化活性顺序与其相同;最高占据轨道和最低空轨道的能级差ΔE的顺序是: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黄芩苷消除.OH自由基的过渡态计算得到的活化能是113.2kJ.mol-1,反应热为-1 053kJ.mol-1.各种计算数据都表明黄芩苷在这四种黄酮化合物中的活性最大,消除自由基的理论活性顺序与文献报道的顺序一致.  相似文献   

20.
采油用化学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采油用化学剂的研究进展,所涉及的化学剂包括驱油剂、注水井调剖剂、油井堵水剂、防砂用剂、防蜡剂与清蜡剂、防垢剂与除垢剂、粘土稳定剂、稠油乳化降粘剂、酸化用剂和压裂用剂等。从这些化学剂的现状和变化分析了采油用化学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