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体外分离、培养树鼩(Tupaia belangeri)胸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VECs),并对培养细胞进行初步鉴定, 为新型实验动物树鼩的应用研究提供体外模型。方法 无菌取幼龄树鼩胸主动脉,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和胰蛋白酶、胶原酶连续消化法分别进行树鼩胸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分离,经完全培养液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用抗Ⅷ因子抗体进行荧光染色鉴定细胞。结果 经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3 d有细胞贴壁,7 d后细胞从组织块中大量长出,15 d汇合为单层;酶消化法所得细胞12 h即贴壁,3~7 d生长较快,12 d汇合成单层,镜下观察发现细胞呈典型的铺路石状;两种方法分离所得原代细胞经体外培养传代,6代内,细胞生长均良好;利用血管内皮细胞标志分子Ⅷ因子进行免疫荧光鉴定后确定为阳性。结论 本研究采用简便的方法成功分离到了树鼩胸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为血管内皮细胞相关研究提供了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细胞培养法和组织块培养法从原代培养人胎儿成纤维细胞,并在不同体积分数胎牛血清(FBS)(0%、4%、8%、10%、12%)的条件下观察人胎儿成纤维细胞培养的状况并采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活细胞计数.结果表明,早期由组织块培养法原代培养获取的细胞形态要比单细胞培养法原代培养获取的细胞稍好些,且在细胞传代后极少出现无法贴壁的死细胞.FBS对hFFs生长影响比较明显.在实际应用中,在体积分数8%FBS下,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进行人胎儿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从建立体外循环将进行心脏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体内无菌下取心脏停跳前右心耳组织,采用组织块贴壁法进行心房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培养后的细胞形态,并通过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鉴定所分离培养的细胞。贴壁4—6d后可见长梭形贴壁生长的细胞游离出组织块,细胞生长迅速,2—3d后即呈融合状态,细胞排列紧密,有的交叉重叠生长,胞体较大,细胞浆透明,细胞核较大,呈椭圆形,无自发性搏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所培养细胞波形蛋白呈阳性反应。通过组织块贴壁法顺利分离人心房成纤维细胞。  相似文献   

4.
建立一种兔心房组织来源的非心肌细胞体外培养模型,为心血管药理实验、病毒学实验及组织工程的研究提供实验平台.无菌条件下取兔心房壁组织,将组织分离成2 mm×1 mm小块,采用植块法以5行4列的形式种植于培养瓶中,加入M199或MEM培养基对兔心房组织进行原代培养.待长成单层时胰酶消化收集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和细胞冻存.该方法获得了大量活力良好的兔心房壁组织来源的非心肌细胞,倒置镜下观察细胞多呈短梭形,以及少量的三角形、柱形和卵圆形细胞,细胞核部位隆突,胞浆均匀清亮.经体外传代培养至16代,冷冻复苏以后,细胞仍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5.
组织块法培养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应用SD雄性大鼠的外周肺组织,进行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PMVEC)的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并从实验动物、培养基、操作条件、剪块方法、植块方法等细节方面对组织块法培养RPMVEC的方法进行探讨改进.同时,对培养细胞进行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细胞化学鉴定,通过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通过MTT观察细胞生长情况.体外培养的原代RPMVEC在光镜下呈多角形或梭形,胞核清晰,呈卵圆形.细胞单层呈典型的铺路石样排列.细胞生长状态良好、抗Ⅷ因子相关抗原染色阳性.透射电镜可见Weibel-palade小体.改进后的组织块培养法获取RPMVEC的成功率高,污染几率低,细胞活力好,纯度高,数量大,同时保有了PMVEC的结构和功能,可用于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获取胶原酶灌注法提取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有效方法.探讨内皮细胞培养过程中生长因子的添加浓度,并对内皮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及鉴定.方法 采用血球计数法对在不同时间和不同胶原酶浓度下提取的脐静脉内皮细胞进行计数.同时采用MTT法探讨了生长因子(Endothe-lia Cells Growth Supplement,ECGS)的浓度对脐静脉内皮细胞生长的作用,并用倒置显微镜和HE染色法观察了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形态,Ⅷ因子免疫组化对获取的脐静脉内皮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当提取时间为10~30 min时,随着时间的增加,内皮细胞的提取数量增加;当胶原酶的浓度为0.1%~0.3%时,消化的脐静脉内皮细胞数量逐渐增加.ECGS的浓度为30μg/mL时,促进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生长,种植4天后细胞进入平台期.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形态为"铺路石"状.Ⅷ因子免疫组化鉴定为阳性.结论 胶原酶灌注法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获取血管内皮细胞的方法,可以为组织工程血管内皮化提供充足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一种能够获得高纯度成骨细胞的简便可靠的培养方法,为成骨细胞的相关研究提供稳定的种子细胞来源。在常规培养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建立了组织块漂浮培养法,从新生兔颅骨分离、培养成骨细胞。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及形态,绘制生长曲线并计算细胞倍增时间,并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和矿化能力的检测。该方法分离培养的细胞显示典型的成骨细胞生物学特性,获得的成骨细胞纯度高、性状稳定、增殖能力强。说明组织块漂浮培养法是一种可行的培养方法,能够为成骨细胞的相关研究提供稳定可靠的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孕蜕膜组织分离子宫内膜间质干细胞及子宫内膜间质干细胞向子宫内膜分化的方法.方法:胶原酶Ⅰ法消化早孕人流子宫蜕膜组织,贴壁法分离子宫内膜间质干细胞,传代纯化至第2代,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抗原.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角蛋白(CK)、波形蛋白(VIM)的表达.取第2代细胞,接种于24孔培养板爬片.实验分两组:单纯培养基组,细胞因子组即分别加入质量浓度均为10 ng/mL TGF-β、EGF与PDGF-BB.培养至第6天,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子宫内膜上皮标记物CK18和间质标记物VIM的表达.结果:胶原酶Ⅰ酶消化后贴壁培养法能稳定从人早孕蜕膜组织中分离出子宫内膜间质干细胞;子宫内膜间质干细胞不表达CD34、CD45、CK,强表达CD73、CD90、HLA-I;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干细胞CK阴性,VIM阳性.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提示生长因子组CK阳性,VIM阳性,而对照组CK阴性,VIM阳性.结论:胶原酶法能有效从早孕蜕膜组织中分离出子宫内膜间质干细胞,且子宫内膜间质干细胞能向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9.
李琼  徐国兴 《海峡科学》2007,(12):38-39
目的探讨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分离和选择性培养方法.方法将人视网膜通过剪碎、匀浆、过筛、胶原酶消化处理后,结合密度梯度离心和物理刮除等分离方法获得较纯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接种于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瓶中,并采用含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肝素的培养基促进内皮细胞贴壁生长,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鉴定.结果培养的细胞成典型的铺路石样生长,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染色为阳性,细胞纯度达98%以上.结论本实验方法简单易行,培养出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纯度高、生长状态良好,并可稳定传代,为视网膜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提供有效的模型建立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葛根-丹参(1:1)组方对动脉粥样硬化鹌鹑血管内皮组织的影响.方法:连续喂养高脂饲料造模同时给药,观察葛根-丹参对动脉粥样硬化鹌鹑主动脉组织脂质斑块、内皮及内膜组织的影响.结果:葛根-丹参组方配伍后,无论乙酸乙酯部位还是水提物,均能较好的减少泡沫细胞及脂质的沉积,改善内皮细胞的肿胀、变性,抑制血管内膜的增厚及巨噬细胞的数量,尤以乙酸乙酯部位作用明显.结论:葛根丹参组方配伍具有一定的减少主动脉组织脂质斑块形成,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作用,有效地阻止AS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构建不同规格的石蜡包埋组织芯片,探讨在制作石蜡包埋组织芯片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素。方法:利用组织点样仪构建组织微阵列蜡块,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制片,分别进行HE染色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检测组织芯片的制作质量。结果:组织微阵列蜡块中的供体蜡块组织排列整齐,组织芯与受体蜡块融合致密,组织芯片切片基本完整,厚薄均匀。经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组织形态可利用率在64.04%~93.75%。结论:良好的供体蜡块与受体蜡块、准确的组织定位、合适的排列方式和熟练的组织芯片制备技术是构建高质量组织芯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小鼠在体肺灌注制样方法体重依赖的最适灌注量。通过采用在体肺灌注制样并根据体重从0至0.2ml/20g探索灌注量,固定后进行切片HE染色观察固定效果。结果表明在0.2ml/20g,肺组织灌注均匀,切片后组织结构清晰,人为假象较少。可见小鼠在体肺灌注制样灌注量为0.2ml/20g可取得良好的组织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东农42为材料,对处于营养生长期的东农42喷施草甘膦,从叶肉细胞形态结构方面来研究东农42的作用.利用扫描电镜,研究喷施草甘膦后大豆东农42叶肉细胞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变化,来从微观上揭示草甘膦对大豆的伤害.研究结果表明东农42的叶肉细胞在喷施草甘膦后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细胞皱缩,变形.我们尽可能对其原因进行探究,为草甘膦作用机理研究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开发适用于生物组织切片图象高清晰处理的电脑软件系统 ,弥补通常的生活照片处理软件不实用于生物组织切片图象处理的缺陷。方法 :在生物组织切片图象中由该电脑软件分离背景值并使之纯化为白色 ,同时提高组织结构区的颜色值以增加反差。结果 :提高组织区域与背景的反差后 ,得到清晰、逼真的生物组织切片图象。结论 :本专用的系统软件,能满足电脑多媒体形态教学对生物组织切片图象进行高质量图象处理的需要,有助于提高形态教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Based on the detection of differential Rényi information (DRI) of segmented pre- and post-compression radio-frequency (RF) echo signals, a novel method for evaluating tissue inhomogeneity in elastography prior to the cross-correlation operation is proposed. In vitro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corrobor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RI method. Experimental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valuable insights into local tissue inhomogeneity can be obtained through analyzing the DRI curves of the echo segments, which can provide information to aid the study of strain estimation algorithm in elastography.  相似文献   

16.
康乃馨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顶芽和侧芽培养实现了康乃馨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实验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BA1.0mg/L IAA0.05mg/L适于芽的诱导与增殖;附加BA0.5~2.0mg/L IAA0.2~1.0mg/L适于愈伤组织的诱导;附加MS BA1.0~2.0mg/L IAA0.05~0.1mg/L适于愈伤组织的分化.幼芽在1/2MS NAA0.075mg/L 0.1%活性炭的生根培养基中生根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7.
The neovascularization of ischemic tissue is a crucial initial step for the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and wound healing. However, there is lack of a potential source of cells for the foundation of a vascular network. The re- cent studies indicate that hum…  相似文献   

18.
银杏茎段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自银杏(Ginkgo biloba Linn)雌雄株上当年抽出的幼嫩茎梢,剪去叶子,把嫩茎切成约0.5—0.8cm的具节小段,分别接种在十种培养基上。3天后切口处膨大;7—10天后,出现愈伤组织,节上的腋芽开始生长;30天左右培养于N_6+MS微量+kH_2PO_(4100)+2.4-D_3+BA_1+NAA_1PPm的培养基上的部分腋芽基部长出根,形成完整的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9.
花叶如意叶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花叶如意叶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MS 2,4-D1.0mg/L 6-BA2.0mg/L.在此培养基上,叶片比叶柄更易得到愈伤组织.叶愈伤组织的诱导时间过长易褐化,从而影响分化,其最适时间为20d.诱导愈伤组织分化的培养基为MS NAA0.2mg/L 6-BA2.0mg/L.根分化的培养基为1/2MS NAA0.5mg/L.  相似文献   

20.
大白菜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在MS基本培养基中分别添加KT或ANN或AgNO3成份,组合成3种培养基,进行大白菜(B.pekinensis)“早熟五号”子叶及下胚轴愈伤组织的诱导,确定了适合该白菜品种子叶和下胚轴最优化愈伤组织培养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