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以抗草甘膦大豆及东农42为试验材料,对抗草甘膦大豆和东农42施用草甘膦,从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来研究草甘膦对抗草甘膦大豆和东农42的不同作用.试验结果如下:抗草甘膦大豆在喷施草甘膦后,表皮细胞、气孔在喷施草甘膦后有一定的变形,到喷施后3~5 d开始逐渐恢复.东农42与抗草甘膦大豆明显不同,表皮细胞、气孔都随着天数的增加变形程度加大.通过统计上表皮的开口气孔数,结果表明气扎数首先出现与对照的偏离,之后抗草甘膦大豆逐渐与对照相接近,而东农42的变化逐渐偏离对照.  相似文献   

2.
比较了多收宝、绿迪乐、肥田灵三种新型叶面喷施剂对菠菜、油菜和雪里蕻的增产效果,对蔬菜中绿素含量及叶片解剖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使用三种喷施剂后,三种蔬菜的产量均明显增加,蔬菜叶的叶绿素含量增高,但绿迪乐可以使蔬菜叶中绿素a/b值降低,使叶肉海绵组织增厚,肥田灵对蔬菜叶叶绿素a/b值没有影响,使叶肉栅栏组织增厚;多收宝使蔬菜叶叶绿素a/b值提高,使总叶片厚度及栅栏组织增加。这说明,这三种叶面喷施剂的作用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3.
在现蕾期用 PP333喷施马铃著,十余天后观察叶片和茎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PP333能使叶片增厚6.13%,栅栏细胞的叶绿体直径变小,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比值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7.25%,同时,PP333抑制茎的各部分细胞的伸长生长.  相似文献   

4.
以雄性昆明小鼠为动物模型,分别以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和非转基因大豆饲料喂食,于30、90 d后,取其睾丸.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睾丸组织中各生殖周期细胞比例、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睾丸细胞凋亡、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睾丸组织病理学变化.研究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对雄鼠睾丸的影响.结果显示,30、90 d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睾丸精细胞单倍体、2倍体、4倍体比例均正常且趋于稳定,单倍体比例占主导地位,且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在荧光显微镜下实验组睾丸细胞的细胞核呈正常的蓝色,与对照组相比,未发现明显的细胞核呈致密浓染,或呈碎块状致密浓染,颜色有些发白的凋亡细胞.组织病理观察也未发现两组小鼠的睾丸出现明显病理损伤.30 d喂食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急性毒理研究和90 d喂食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亚慢性毒理研究对雄鼠睾丸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狗牙花叶的结构特征及生态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冷冻切片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研究了狗牙花叶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狗牙花叶为典型的异面叶,但同时具有某些阳生(旱生)叶和阴生叶的特点。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的细胞组成,细胞外壁具角质膜,气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上表皮仅有零星分布,气孔器类型为平列型;叶肉组织发达,叶肉细胞常含有晶体,栅栏组织由1-2层排列整齐的圆柱状细胞组成,海绵组织交织成网状,有大的细胞间隙,横切面上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之比为0.32:1;中脉维管组织较发达,为周韧维管束。以上特征反映出狗牙花叶结构特点与其生长环境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光学显微摄影技术,比较了两个大豆属植物根、茎、叶和叶柄的解剖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扁茎大豆根内皮层维管形成层带明显,次生木质部导管发达、口径大,且皮层内有菌窝出现;茎的横切面表面积较大,茎中维管束的管孔链数和维管束数目较多,中间髓细胞呈狭长柱形,四周髓细胞发达,体积大、排列紧密.导致扁茎大豆不抗倒伏、光合能力下降以及结实率低的因素可能是:茎的表皮细胞呈方形紧密排列,凯氏带中没有淀粉鞘;叶片只有两层栅栏组织和叶片较薄、海绵组织稀疏;叶柄横切面面积较小.中国普通大豆吉育67叶片有三层栅栏组织,并且海绵组织、栅栏组织和叶片的厚度均明显大于扁茎大豆,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吉育67根的栓质化外皮层发达,对植物体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植物生长调节剂83008—1对马褂木叶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光镜水平上观察了两个地区(苏州和南京)不同浓度的83008-1对马褂木苗木(1 ̄3年生)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83008-1叶面喷施的当年,明显地抑制了叶肉和栅栏组织的厚度生长,促进了棚栏组织的密度和海绵组织的厚度生长或密集化。其作用强度与喷施浓度呈正相关。喷施后的第二年,叶片的生长仍受83008-1影响,抑制和促进作用因不同结构、不同浓度而异。83008-1的秋季喷施可以提早苗木的营养器官或  相似文献   

8.
杜仲雌雄株叶片的解剖结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杜仲雌雄株叶片的第二性征,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杜仲雌雄株叶片解剖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1)杜仲雌、雄叶片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3部分构成,上下表皮细胞均由一层细胞构成,下表皮具表皮毛;叶肉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明显;叶脉维管束均由木质部、少量形成层和韧皮部构成,主脉维管束为外韧型。(2)雌株的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以及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值大于雄株的,而雄株的下表皮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大于雌株的,且雄株主脉维管束更加发达。这些结果证明,杜仲雌雄株在结构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这是第二性征的体现,也是杜仲长期进化中为了更好的生存而产生的策略,可能有利于其繁衍生息。  相似文献   

9.
通过石蜡切片法制片,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了黄连叶、根的形态解剖结构.结果表明:黄连叶为等面叶,表皮由1层排列紧密的表皮细胞构成,细胞外壁角质膜较薄,气孔只分布于下表皮;叶肉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叶脉不发达;根中导管数量少,孔径小,次生木质部不含射线.上述特征表明黄连为典型的阴地植物.  相似文献   

10.
墨西哥香荚兰(Vanillafragrans(Salisb.)Ames(V.planifoliaAndr.))茎叶解剖学特征研究表明:香荚兰茎表皮具气孔;茎中内皮层为厚壁组织(纤维);维管茎束散生于环状厚壁内皮层所包围的基本组织中,靠近内皮层的维管束相对较小,各维管束外围具有厚壁维管束鞘细胞.香荚兰叶为等面叶,叶肉细胞无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的分化.叶的气孔器仅分布在下表皮,而上表皮无气孔器.保卫细胞为肾形.  相似文献   

11.
大豆的细胞组织培养 ,在大豆遗传操作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受到国内外极大关注。现在已从大豆下胚轴、子叶、叶、顶芽和花药芽原生质体获得幼苗或植株的报道。但大豆的组织培养中与其他农作物相比在培养过程、成功率、植株再生方面仍较困难。本文对大豆的组织培养、植株再生、原生质体培养、花药培养、顶芽培养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作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2.
Soybean is one of the crops most difficult to be manipulated in vitro. Although several soybean marker genes, all the selectable markers used were from bacteria origin. To find suitable selectable marker gene from plant origin for soybean transformation, a mutant acetolactate synthase (ALS) gene from Arabidopsis thaliana was tested for Agrobacterium-mediated soybean embryo axis transformation with the herbicide Arsenal as the selective agent. Transgenic soybean plants were obtained after the herbicide se- lection and the To transgenic lines showed resistance to the herbicide at a concentration of 100 g/ha. ALS enzyme assay of To transgenic line also showed higher activity compared to the wild type control plant. PCR analysis of the T1 transgenic lines confirmed the integration and segregation of the transgene. Taken together,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utant ALS gene is a suitable selectable marker for soybean transformation.  相似文献   

13.
在植物中,β-葡萄糖苷酶(BGLU)参与调控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利用大豆基因组数据库,共鉴定了42个大豆BGLU家族基因,对该家族成员的基因特征、蛋白结构、系统进化、染色体定位、启动子调控元件和表达模式等进行了全面分析.为今后研究大豆BGLU家族基因的功能提供了基因信息.  相似文献   

14.
不同时期喷施草甘膦对大豆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随机区组的设计方法,分别在第一、二、三复叶期喷施不同剂量的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研究了其对抗草甘膦大豆RR2和普通大豆晋大75叶片叶绿素含量指数、莽草酸质量分数和SOD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喷施w为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均可以抑制RR2和晋大75的叶绿素合成,促进大豆体内莽草酸的积累,但RR2对w为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的抗性远高于晋大75。施药时期越早,大豆的叶绿素含量指数越低,晋大75叶片的莽草酸质量分数越低。不同时期施药对RR2和晋大75的SOD活性均影响不大。3次施药以第三复叶期对晋大75的伤害最大。所测3个生理指标的敏感性依次为叶片莽草酸含量>叶绿素含量指数> SOD活性。比较不同时期喷施w为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对大豆生理指标的变化,从一定意义上对于了解转基因大豆和常规大豆对草甘膦的耐药性差异及其他生理响应机制有重要参考价值,为大豆田合理运用草甘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除草剂"草甘膦"对泥鳅白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除草剂“草甘膦”作为药物染毒泥鳅,以泥鳅外周血中的白细胞数作为指标,研究了除草剂“草甘膦”对泥鳅的影响.结果显示:除草剂“草甘膦”对泥鳅具有一定的生理毒性,但不具有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16.
育珠蚌外套膜组织培养适宜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育珠蚌外套膜细胞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分泌珠质的适宜条件进行了研究。经过几年的实验和比较,筛选出了适宜于河蚌外套膜细胞生长、分泌的培养基及一套完善的操作方法,能使育珠蚌外套膜的细胞在体外人工培养条件下较旺盛地生长、繁殖、分泌,并产生大量的珍珠质.  相似文献   

17.
豆粕发酵适宜菌株筛选及其发酵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尝试了多株对畜禽有益的微生物菌株发酵豆粕的能力,在优化豆粕发酵技术参数基础上,对发酵前后的多项指标进行了对比,筛选出可用于豆粕发酵的优良微生物菌种,并对发酵后蛋白肽含量检测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豆粕发酵后大分子蛋白得到有效的降解,发酵产物中小分子蛋白肽显著增加,同时发酵产物中蛋白酶活性>200 U/g,益生素>109 CFU/g,为发酵豆粕的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小鼠灌胃大豆磷脂乳液(剂量为w(大豆磷脂/体质量)=2.5、5.0、10.0 g/kg)30 d对小鼠红细胞膜和脑组织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w(大豆磷脂/体质量)=10.0 g/kg剂量组小鼠红细胞膜和脑组织中亚油酸、亚麻酸的含量及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总脂肪酸(TFA)的比例显著增加(P<0.05),红细胞膜中油酸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2)w(大豆磷脂/体质量)=5.0 g/kg剂量组小鼠红细胞膜中亚油酸、亚麻酸的含量和w(PUFA/TFA),以及脑组织中亚油酸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3)w(大豆磷脂/体质量)=2.5 g/kg剂量组小鼠红细胞膜和脑组织中各所测脂肪酸的含量无显著差异.说明大豆磷脂可增加小鼠红细胞膜和脑组织中亚油酸、亚麻酸等的含量,改善两者的脂肪酸组成,但两者的变化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转EPSPS基因抗草苷膦油菜基因漂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苷膦是一种广谱内吸传导型除草剂[1].草苷膦通过竞争性抑制植物莽草酸代谢过程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莽草酸-3-磷酸合酶(简称为EPSPS)活性,阻断芳香族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导致植物死亡[2].因此,转EPSPS基因(来自微生物的基因)作物对草苷膦类型的除草剂具有抗性.在1996~2004年的9年间,抗除草剂生物技术产品一直占市场的主导地位.2004年,全球种植的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有油菜、大豆、玉米及棉花等,种植面积共计有5,860万公顷,占全球转基因作物总种植面积(8,100万公顷)的72%.抗除草剂油菜品种在国外已广泛种植,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