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能源需求量的上升和能源自给率的下降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同时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也迫使政府部门更加关注能源消费模式;为了权衡能源、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将传统的能源效率测度模型进行扩展,并将其用于分析重庆市的能源利用效率、节能潜力及环境管制成本;研究表明:重庆市的能源利用效率虽有待提高但近年有显著改善趋势,同时,重庆市的能源利用仍存在一定的节能潜力与环境管制成本。  相似文献   

2.
运用DEA模型测度了2001—2008年间我国西部地区12个省市区的相对环境效率,并结合Malmquist指数对期间各地区环境效率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西部各区域的相对环境效率总体水平比较低,环境污染造成了较大程度的效率损失;西部地区的环境绩效具有较大的省际差异,且省际差异在研究年份内经历先逐年减小再逐年扩大的演变过程;西部各省市环境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在研究年份内的环境效率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以省级行政区为单元,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和Malmquist指数测度2005-2011年中国住宿业能源效率及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我国住宿业能源效率水平一般,只有少数省份达到能源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有效.按区域分类特征显示,东部地区能源效率、纯技术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呈现出与中国东中西区域经济格局相似的特征.规模效率则中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纯技术效率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大于规模效率.(2)2005-2011年,中国住宿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上是逐步提高的,2008-2011年的提高幅度和速度均快于2005-2008年.技术进步的幅度和速度均高于技术效率提高的幅度和速度,技术进步是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的关键.从区域能源效率及分解的变动特征看,东中西三大区域住宿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化和技术变化的幅度和速度差异都呈逐步扩大的态势,三大区域的技术效率变动及其分解呈波动性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基于西部陆海新通道13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随机前沿模型测度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并对地区间的差异及演变轨迹进行分析.结合中介变量法实证检验制度环境对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的影响效应及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西部陆海新通道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整体处于稳定上升通道,各省市之间的技术效率虽有明显差异,但相互间的差距具有明显收敛性.制度环境对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通过企业规模影响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表现为部分中介效应,而通过影响对外开放水平、非研发创新支出、经济发展水平进而影响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才是更为重要的渠道.  相似文献   

5.
中国各区域经济发展、资源分布、科技水平存在巨大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不同区域之间生产技术存在异质性.为此,本研究将中国30个省份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区,基于线性对数技术的共同前沿方法,提出了考虑生产技术异质性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各省份和各地区在2006~2015年间的能源效率进行了评价,并进一步分析了各省份能源无效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部分的省份都有一定的能源效率提升空间.东部地区年平均能源效率最高,中部次之,西部地区最低.东部地区应该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来提高能源效率,而中西部地区则需要同时提高技术和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6.
从传统DEA模型出发,考虑环境污染产出,基于2005-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引入不同的交叉评价模型对中国各省份的能源效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能源效率整体水平偏低,各省份能源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大体呈现出东部省份能源效率高,西部省份能源效率低的格局.此外,“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能源效率大体呈上升趋势,但东西部地区能源效率差距有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以2005—2019年我国除西藏外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来测度环境约束下的能源效率,并采用门槛回归方法探讨变量间的非线性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进口多样性与能源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双门槛效应,政策不确定程度跨越门槛值将削弱进口多样性对能源效率的正向作用.政策环境稳定的能源输入省,需摒弃被动跟进型贸易政策,增加当地劣势产品的进口种类和进口渠道的多样性.稳定经济环境,刺激国内市场是中国打赢"蓝天保卫战"、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8.
以2005—2019年我国除西藏外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来测度环境约束下的能源效率,并采用门槛回归方法探讨变量间的非线性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进口多样性与能源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双门槛效应,政策不确定程度跨越门槛值将削弱进口多样性对能源效率的正向作用.政策环境稳定的能源输入省,需摒弃被动跟进型贸易政策,增加当地劣势产品的进口种类和进口渠道的多样性.稳定经济环境,刺激国内市场是中国打赢"蓝天保卫战"、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9.
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的联结关系以及创新环境的角度构建了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对我国2009—2012年30个省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测度.同时,采用超效率模型测度了区域创新效率,根据创新能力与创新效率的协调性和关联性发现,我国各省市可划分为高水平创新协调型、低水平创新协调型、高水平创新失调型、低水平创新失调型,产学研合作创新能力与区域创新效率的关联性最大,企业创新能力对创新效率的影响逐渐超过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0.
利用非期望产出导向DEA模型和生态低效率DEA模型分别计算2016年我国30个省市的环境效率和生态无效效率及产出改进.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各个省份的环境效率与生态无效效率之间成弱相关,相关性系数为0. 3; 2)我国不同区域之间的环境效率和生态无效效率差距明显; 3)利用生态低效率DEA模型计算各省市的产出改进,发现一部分省市在消耗能源发展经济的同时,并没有达到预期GDP值,即GDP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还存在较大的减排潜力.  相似文献   

11.
用内生技术学习曲线对西部能源系统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能源系统分析模型中技术参数外生给定而不能真实地反映学习效应的问题,该文构建了一个内生化技术学习曲线的西部能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型。通过模型研究了在是否考虑内生技术学习曲线的情况下的2种不同的能源系统分析情景。结果表明,考虑内生技术学习曲线后,电力系统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它趋向于引入效率更高环境更友好的新技术,从而使得西部能源结构更趋合理,能源系统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变小。  相似文献   

12.
利用超效率SBM模型, 对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未包含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 2007—2016年的碳排放效率进行实证分析, 并运用 Tobit 模型探究影响碳排放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 省际碳排放效率分布不均衡, 北京的碳排放效率居全国首位。全国整体碳排放效率自2007年起小幅度下降, 2015年后略有提升。从四大区域来看, 居碳排放效率值首位的东部地区与末位的西部地区差距显著, 但西部地区的碳排放效率近几年逐渐提高, 有赶超中部和东北部地区的趋势。通过回归模型分析, 发现政府干预、能源强度、对外开放水平、能源结构和科技水平均对碳排放效率产生影响。因此, 建议政府结合区域间产业结构的不同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针对不同地区分配碳排放目标, 优化对外开放结构, 促进能源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3.
燃料电池汽车能耗、排放与经济性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电解水制氢路径,深入讨论不同发电方式对燃料电池汽车全生命周期的影响;对不同发电方式下电解水制氢路径的燃料电池汽车采用GREET软件进行能耗、排放、环境影响和替代效益的建模及仿真计算;对不同发电制氢路径的燃料电池汽车综合成本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风能发电电解水制氢路径的能耗和排放最低,对环境最为友好,且经济效益相对较高,是目前实现绿色、高效使用燃料电池汽车的最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4.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7,(5):105-112
以劳动投入、资本投入、能源消耗、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作为投入变量,运用投入导向的AM模型研究了2007—2015年河南省能源环境效率全国排名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以广东省、上海市和江苏省为标杆分析了2007—2015年河南省能源环境效率演化趋势,进而分析了2015年河南省能源环境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最后采用灰色综合关联度探究河南省能源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2007—2015年在能源效率和环境效率剪刀差的作用下,河南省能源环境效率呈现缓慢上升的演化趋势,每隔3年上升一个台阶,但在全国排名中呈现下滑的发展态势;2015年河南省能源环境效率呈现出北低南高、东强西弱的空间分布格局;对河南省能源环境效率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因素依次为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环境保护、对外开放和创新驱动.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国西部的生态环境整体形势严峻,一方面是因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固有的脆弱性,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为、经济和政治法律因素。因此,西部地区面临着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的双重任务。在这些双重任务面前,西部地区必须要选择互动开发模式,建立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实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从旅游发展效率、旅游环境质量、旅游交通基础和旅游公共服务四个维度构建了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熵值法、莫兰指数和障碍度诊断分析法,分别分析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空间相关性和具体障碍因素.研究表明,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质量逐年提升,西南地区旅游业发展质量优于西北地区且呈现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和聚集性,具体的障碍因素为旅游从业人员数、旅游劳动生产率、航空客运能力、铁路客运能力和公路客运能力.最后根据障碍因素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首先应用基于DEA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在考虑人力资本存量的前提下。分解了1996--2008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其次选取能源效率、环境保护代表性指标,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了各省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项对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的影响。结果表明,13年间中国科技水平提升迅速,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拉动,科技进步对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技术进步推动了环境保护,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对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的影响作用不明显或呈负效应;FDI的引进降低了能源效率。加剧了废物排放和废气排放;发展第三产业是提高能源效率和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自陡峭这一非线性效应对不同群色散剖面色散缓变光纤中调制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色散缓变光纤中的色散缓变参数均存在一最佳值,在此值下增益谱的谱宽最宽,而当色散缓变参数大于某一值时增益谱宽为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