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格勒是我国培养的第一位人类学博士,也是新中国第一位藏族博士。格勒博士从事人类学、藏学教研工作四十余年,期间撰写了大量专业性强、理论水平高的学术论著,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应邀出访20多个国家讲学交流,在国际藏学界享有颇高的声望和影响。文章结合格勒博士的个人学术生活史,围绕人类学和藏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及未来,以及新时代人类学家和藏学家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研究方法,青年一代学者的田野工作、文献阅读和语言能力等学术要求等进行了深度访谈。  相似文献   

2.
历史人类学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由徐杰舜教授主编的《雪球 :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即是应用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汉族历史和文化的创新之作 ,从学术上来说 ,《雪球》在对汉民族作人类学分析时 ,既强调汉民族文化的历史向度 ,也用人类学理论对汉族文化作了详细的分析 ,它既是历史学的 ,又是人类学的。《雪球》一书的出版 ,标志着历史人类学在中国有了良好的开端 ,扩大了人类学理论在历史学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具有教育、娱乐、健身等功能,而且在促进社会和谐、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推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创新、发挥其在促进构建和谐西藏和民族团结中的作用、与西藏文化产业和旅游发展相结合以及引入学校体育教学等方面,提出了推动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西藏大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始终肩负着继承和弘扬藏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任务,在培养藏语文教学和研究的现代人才、建立西藏传统学科教学研究体系、抢救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开拓藏学研究的新领域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西藏大学在藏学研究领域所取得成果,成为我党高度重视继承和弘扬藏族传统文化、高度重视传统学科领域人才的培养、高度重视提高藏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生动实例。  相似文献   

5.
西藏杂技作为一门古老的肢体表演艺术,在吐蕃时期就广为开展了。研究认为,在西藏历史上产生了与民族性格相一致的杂技艺术,桑耶寺、古格遗址、大昭寺等寺院壁画描绘了技艺超绝的杂技和乐舞演出的情景。吐蕃和唐朝的文化交流对西藏古代杂技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西藏传统杂技的挖掘与整理研究,是传承中华文明、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以参加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修班时收集到的学术资料为基础,阐述了三位专家学者在历史人类学、民族志书写、口述传统与口述历史、人类学与海外华人研究等方面的主要学术观点,总结了参加本次学术文化之旅的感悟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生产工具既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一定时代文明与文化的重要载体。西藏传统的生产工具承栽着西藏的历史和文化,凝结着藏民族的群体记忆和情感,反映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印证着科技的进步与飞跃,具有最为鲜明的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民间性和大众性等特点,属于真正的“根的文化”。因此,在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期,正视传统生产工具的生存危机,重视与开发传统生产工具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层面加以保护、研究和利用就成为一项值得关注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教育人类学作为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形成于20世纪中叶。教育人类学有不同的流派。以美、英为代表的“文化一教育人类学”强调经验研究,注重田野工作和民族志撰写。在我国,教育人类学与民族教育学有密切的关系,但两者在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上有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来源于作为其学科母体的人类学与民族学的区别。与综合运用各学科的方法对少数民族教育进行研究的民族教育学不同,教育人类学并不局限于少数民族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也更注重田野工作等传统人类学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从人类学角度透视旅游业——以香港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香港为例,对文化旅游业研究进行了回顾,对其代表性景点的文化和历史建构进行了审视,试图以此探讨香港政府与原住民间的冲突,归纳总结了诸如权力关系、民族认同、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变迁及文化的意义的重要性,从人类学的角度透视了香港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林芝工布响箭运动是藏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文化产物,是西藏特色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本文通过对响箭发展状况、健身价值等方面的分析,按照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论述了西藏林芝农牧学院开设工布响箭课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论格非小说的“神秘性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作家格非曾经由于叙述的独特性而被划入到先锋作家的行列,这既与格非的小说观念有关,同时,也与格非小说叙述的独特性有关。本文选择“神秘性倾向”这一视角进入格非的小说世界。通过观念转变和叙述上的“空缺与断裂”、“镜像与迷宫”以及创作的延续共四方面的论述,得出“神秘”是造成格非小说具有引人入胜之故事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葛洪自然观进行了初步探讨 ,分别考察了葛洪关于自然的本原、演化以及宇宙结构 (天地关系 )的认识。文章最后讨论了葛洪万物有灵的自然观及其和某些炼丹禁忌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最近笔者在检索沈定一生平资料时,发现了沈定一1923年访问苏俄期间寄回国内的4封长信和回国后撰写的《游俄报告》等资料,这些史料介绍了“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访问苏联的一些行程和十月革命后苏俄政治、党务、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社会等方面的情况,对于深入研究1920年代初的中苏关系、“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及沈定一的生平与思想,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4.
人类学家的足迹遍及千山万水 ,“依山依水”的人类学研究拓展了人类学的新领域。覃德清博士回顾了自己进入人类学研究领域的过程 ,并就人类学与美学的交叉、诗性思维与人文资源开发、壮学人类学研究等问题 ,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格非注重历史在小说世界中的想象性实现,他的小说大都可以纳入先锋历史小说的范畴。格非在悲剧中反思历史,在虚构中呈现真实,在隐喻中超越现实,试图展示生命深处的人性本质。格非在历史中探求人性升华的可能,在苦难中寄寓精神救赎的希望,这种对历史和生命的终极关怀,启迪着我们去追寻遥远精神家园。格非先锋历史小说所体现的批判精神和诗性品质是文学在市场化年代应该坚守的立场。  相似文献   

16.
Thelatticemismatchbetweenthesubstrateandtheovergrownlayerallowstheformationofself as sembledquantumdots (QDs)throughtheStranski Krastanovmechanism[1,2 ] .Thistechniquehasbeensuccessfullyappliedtovarioussemiconductorsystems,andinparticulartoGe/Siquantumdots(Q…  相似文献   

17.
Local structure of uncapped and Si-capped Ge quantum dots grownon Si(100) has been probed by 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 spectroscopy. It is found that the uncapped Ge dots are partially oxidized and partially alloyed with Si. The amount of Ge present in the Ge phase is found to be about 20-30%. In the Si-capped sample, Ge is found to be dissolved in silicon, the fraction of Ge atoms existing as pure Ge phase being not more than 10%.  相似文献   

18.
皖南歙县程氏家族是清代颇负盛名的簪缨仕宦、世代书香之家,其后人程善之不仅是南社成员,还是同盟会会员。上世纪初他在扬州任教;辛亥革命中追随孙中山,任大元帅府评议;二次革命失败后,回扬州继续从事教育事业。1928年起主笔《新江苏报》,直至逝世;"九·一八"后曾积极进行抗战宣传。他喜好佛学,但亦积极进行文学创作,作为南社社员,他的诗、词、小说都颇有影响。然而关于程善之的家世、生平却很少有人谈及,现就其家世、生平作一简单的考述。  相似文献   

19.
裴景福,作为晚清民国时期来自安徽霍邱的一位名人,三十二岁(1886)即登进士第。历任广东陆丰、番禺、潮阳、南海县令,因事得罪岑春煊而被其以"贪赃罪"参劾,以致谪戍新疆,后经查无果而得恩赦。进入民国后,任安徽省公署秘书长,后擢升政务厅长。景福嗜收藏,精通鉴赏。其主要作品有:《河海昆仑录》、《睫闇诗钞》、《壮陶阁书画录》等。主要介绍了这位皖籍名人的特殊经历,辨析了他因得罪春煊而遭参劾被谪戍新疆的原因,及其《壮陶阁书画录》的主要内容及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朝鲜张维的古文创作深受柳宗元、韩愈等唐宋大家的影响,其《蜃楼记》很大程度上是他学习借鉴柳宗元的《永州铁炉步志》所取得的成果。文体上,都属于“台阁名胜类”杂记文;文章构思上,柳文结构简单明晰,而张文则结构复杂、曲折多姿;语言风格上,柳文全篇散句单行,节奏紧快,而张文则骈散结合、兼用排比,形成平淡自然、节奏舒缓、韵味悠长的风格;在艺术手法的具体运用上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