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区域创新系统(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简称RIS)的概念是以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为主的专家学者在研究城市和区域开发管理的过程中提出来的,英国卡迪夫大学的Cooke教授在其著作《区域创新系统: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政府管理的作用》一书中,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做了全面和详细的界定。  相似文献   

2.
一、对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认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商业模式释放生产力."创新"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包括企业管理多方面的创新:产品创新(开发新产品,或者改良原有产品),工艺创新(使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市场创新(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供应方法创新(获得一种新的原料或半成品新的供应来源),组织创新(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3.
区域创新是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科学有效地评价区域创新能力是制定高质量决策部署的基础,有助于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采用熵值法与TOPSIS法的结合,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从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创新环境与创新经济绩效5个方面对武汉市区域创新能力开展评价研究。结果显示:2012—2017年武汉市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水平逐年提高,其中,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在逐渐提升,但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出现波动,在2014年出现下降的状态。为进一步提升武汉市区域创新能力,提出了完善多元化的区域创新投入体系,建立完善的人才吸引、培育和保障体系,构建高效的区域创新成果转化体系和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创新科技》2020,(1):70-79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创新型企业集聚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在构筑区域创新生态网络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剖析创新型企业区域集聚的模式类型基础上,从经济学理论阐释了创新型企业集聚形成的内在动因,分析研究表明:在满足企业集聚所产生的净收益现值总和大于零条件下,集聚所产生的交易费用降低效应与创新优势叠加的增强效应等已成为促进创新型企业集聚的关键因素。而集聚区域关联企业竞争的创新挤压效应所引致的附加值增加型与成本降低型的集体创新学习机制、创新型企业区域集聚的技术溢出机制和创新型企业间的合作创新机制等成为吸引创新型企业集聚的内在动力,研究表明,促进创新型企业空间集聚采取合作创新策略须满足的条件为■,该结论对塑造区域良性创新生态、实现区域整体创新水平提升具有重要的决策借鉴意义。据上述研究,从强化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文化培育与氛围营造、创新生态环境打造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焕岗  魏伟 《科技潮》2003,(10):1
最近,北京市科委在研究进一步实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的工作时提出:全力打造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力促企业成为创新主体。这一新思路的提出与实施,必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技术创新是企业腾飞的翅膀,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科技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是在竞争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企业从自身的实践中总结出一条道理: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生存、发展与壮大。所以,企业除了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之外,还在于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快、效率高。这是因为企业深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认为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存在行政主导和企业主导两类区域创新体系.企业网络集群化所形成的区域创新体系更加有效,是我国未来区域创新体系发展的主流.集群化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有三个主要途径:专业分工、知识溢出和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7.
曹素璋  张红宇 《贵州科学》2007,25(Z1):349-353
本文基于企业技术创新三个阶段(模式)的划分以及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困惑的事实,试图讨论并解决两个命题:一是企业技术能力的可获得量是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决定性因素;二是企业技术能力与企业创新模式的匹配是企业有效创新、乃至发展壮大的关键;进而在这两个命题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企业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模式梯度选择的模型.  相似文献   

8.
正简·史蒂文森、比拉尔·卡法拉尼的《大创新:通往顶级企业之路》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有力的框架,将创新过程与高效领导力结合起来,帮助领导者和参与者创造驱动可持续增长的创新。书中揭示出四种层次的创新:变革性创新、品类创新、市场创新和运营创新,探讨了每一层次的领导力特征和孕育这种创新的文化。通过简单易行的模型,运用最优的人才、技术和资源组合,用一种降低风险和提高成功  相似文献   

9.
《广东科技》2006,(12):7-8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区域的自主创新是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另一方面,区域创新体系又是被视为自主创新之基础的企业创新的成长土壤,因此,构建一个拥有多层次创新平台、具有宽容的创新文化、具备丰富的创新资源、并有着适宜于企业创新的创新环境的区域创新体系的城市必然是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城市。而在广东,创新城市与区域的自主创新有着多层次、多方面的表现和成绩,而深圳、汕头、佛山、韶关和茂名仅仅是这些勇于创新的城市中的几个代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今日科技》2016,(4):58-59
正简·史蒂文森、比拉尔·卡法拉尼的《大创新:通往顶级企业之路》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有力的框架,将创新过程与高效领导力结合起来,帮助领导者和参与者创造驱动可持续增长的创新。书中揭示出四种层次的创新:变革性创新、品类创新、市场创新和运营创新,探讨了每一层次的领导力特征和孕育这种创新的文化。通过简单易行的模型,运用最优的人才、技术和资源组合,用一种降低风险和提高成功  相似文献   

11.
创新驿站是以企业技术需求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跨区域、网络化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基于我国国情,我国目前正全面开展创新驿站的试点与推广工作。从国外经验来看,创新驿站的基本功能是:挖掘企业技术需求,促进跨区域技术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提升中小企业的技术吸纳能力及提供关键性创新服务。  相似文献   

12.
<正>简·史蒂文森、比拉尔·卡法拉尼的《大创新:通往顶级企业之路》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有力的框架,将创新过程与高效领导力结合起来,帮助领导者和参与者创造驱动可持续增长的创新。书中揭示出四种层次的创新:变革性创新、品类创新、市场创新和运营创新,探讨了每一层次的领导力特征和孕育这种创新的文化。通过简单易行的模型,运用最优的人才、技术和资源组合,用一种降低风险和提高成功机会的方式激励创新。  相似文献   

13.
基于我国区域金融差异化发展的视角,深入探究了区域金融集聚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并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选取了1997—2014年30个省(市、区)的相关数据对不同区域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对企业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但不同区域的影响程度却存在着显著差异,东部地区远大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略高于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4.
一苏南模式的终结和创新 长期以来,以苏南模式为题的书和报刊文章,汗牛充栋。与此并列,还有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等等,相互比较。什么是模式?不是样板,而是类型。以中国之大、区域之异,在发展中各具特色,理所当然。 模式又不是定型,是动态的。甚至其内涵,苏南模式以社队企业为起点  相似文献   

15.
《广东科技》2006,(12):13-14
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一个地区科技发展的“特区”,它是区域创新体系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代表着区域创新的趋势和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企业技术创新汇聚的“洼地”,它象征着一个地区企业创新的最高水平。因此,产业园区的创新在整个区域创新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此,我们介绍广州、东莞、中山、惠州等四个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实例,或许可为读者提供对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创新性提供一些直观的认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关于安徽省"十一五"区域创新体系与区域科技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宏 《安徽科技》2005,(4):10-12
一、当前面临的四个主要问题 1.企业创新能力不强 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是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7.
地方高校在区域科技创新中必须发挥先锋作用,这是地方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重大的历史使命。而地方高校要在区域科技创新中发挥先锋作用,其路径的选择尤为重要;而要使路径的选择准确、恰当、高效,地方高校在区域科技创新中的准确定位是其前提;处理好地方高校的发展与区域科技创新的关系、基础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关系、地方高校在科技创新中与政府、企业的关系等是其基础。  相似文献   

18.
将科技中介组织与区域创新主体协同发展评价指标分为科技中介组织与政府、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协同发展的四个二级指标,建立了科技中介与区域创新主体协同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了科技中介与区域创新主体协同发展综合模糊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9.
投稿须知     
正本刊栏目:创新发展研究;科研管理创新;产业创新研究;区域创新研究;企业创新研究;农业创新研究;创新人才研究;科技金融研究;合作创新研究;国际创新研究。来稿要求:1中、英文大标题:文章大标题不超过20字,要简明、具体、可以概括全文,特别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加副标题;2中、英文署名:在文章大标题下方,多个作者之间用逗号分隔;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核心作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源于完善的区域创新系统,而产业集群在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完善中起着核心作用。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载体,它促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雏形,营造了良好的区域创新氛围。选择促进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系统相融合的发展政策;营造适宜于创新的环境,促进企业、金融机构、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的合作互动;建立共同学习的机制,完善区域创新系统,是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