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长沙近代新式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最早起源于戊戌维新运动中的绅士阶层分化。1900年的自立军起义是长沙新式知识分子群体形成的标志。20世纪初年,长沙的教育改革为长沙新式知识分子群体增加了新鲜的力量。长沙新式知识分子群体既有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共有的特征,也从其绅士阶层渊源中继承了带有浓厚湖湘文化色彩的精神特征:一为"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的担当精神,二为"劲直勇悍,好胜尚气"的"士气"。这些特征对长沙地区,甚至于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形成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西湖风俗刍议:以香市、放生、祈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西湖风俗史料全面回顾和梳理的基础上,就其中的“西湖香市”、“佛诞放生”、“于祠祈梦”三个个案进行初步解析,认为当前许多传统风俗正在发生一系列嬗变;在对传统风俗全面调查、深刻理解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移风易俗,已经刻不容缓地提到了当前的议事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3.
风俗是劳动人民全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的独特反映。因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使丰富多彩的巴渠风俗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许多古代传说解释了风俗的由来,这些解释反映了人们的思维特点、心理因素;千百年来,在人们心理上、行为上已成了一种民俗。民俗的作用不可低估,要善于区分良俗与陋俗,移风易俗,弘扬传统文化,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晚清社会思潮经历了从经世到维新再到立宪的演变进程。在这个纵向的演变进程当中,晚清的社会思想也在逐步的由传统向近代转型。也就是它的不断发展和转变影响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文化选择。晚清社会思潮对传统思想和西方思想所进行的深入研究奠定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五四"启蒙知识分子的思想基础,陈独秀的启蒙思想与晚清社会思潮有着难以割舍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新写实"是1990年代初期最为重要的文学思潮之一,但迄今为止,学术界对这一思潮的发生仍缺乏充分的研究。文章从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心理及中国文化传统的大背景等几个因素入手,详细的阐述与论证了"新写实"思潮发生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并从文学影响的角度对其意义和局限性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清代屏南建县后,社会风俗发生较大变化,文风兴盛,民众喜讼。究其原因,在于通过行政区划的变动、国家权力渗入地方,并重新配置资源,进而引发文化变迁。其中,权力、利益、策略成为移风易俗的三大因素。  相似文献   

7.
地方文化作为一个地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发展以及风俗民情、自然资源等的综合反映,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这个地域的方方面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关于地方文化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加工、利用成为了国内外文化研究的一个重点选题。但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长沙还没有一个集中统一的地方文化特色资源共享平台,因此有必要将长沙范围内的文献资料聚集一起,凭借我校长沙文化研究所和图书馆的实力,建立"长沙文化特色书库"。应从五个方面——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确立特藏书目;建立地方文献收集网;制定特色书库文献分编及排架方法;制定特色书库管理制度;构建特色数据库,多层次、多途径地进行建设,以构筑起一个真正具有长沙地方特色的文献资源平台。  相似文献   

8.
姬梅珍 《科技信息》2011,(12):165-165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的不断出现,各种新词不断涌现。本文从中国网民自创英语词汇反映社会现象入手,分析了此类词汇的构词方法,旨在展望新式"中式英语"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论长沙城市近代化的开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沙近代化的开端首先表现在近代工商企业的产生、近代基础设施建设和近代公用事业的兴起。这些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和发展,使长沙城市经济结构、空间布局和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也促使长沙城市的政治功能和管理方式出现了一些近代化的因素;同时,长沙城市文化教育、社会习俗和市民生活方式也出现近代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右江农民运动的兴起时变革风俗提出了要求,并为右江地区传统风俗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农民运动主要从破除宗教迷信、推翻旧礼教、倡导新型风尚、禁除烟赌娼妓陋习、改良旧俗、反对民族歧视、提倡民族平等、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等方面开展移风易俗工作,而移风易俗工作的开展则对农民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新式"被××"结构不仅反映了网民对当下情势的无奈心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的变异和语言的创新。在语义、语法、语用上也都表现出了与常规被字组合的差异,并形成了新的组合模式。随着一系列"被××"式流行语进入到人们的交际生活中来,其组成的词语形式更自由,与"被"连用的词语更加多样,语义负载的内涵也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12.
一风 俗作为一个民族或国家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窥测这一民族、国家社会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因此 ,研究一个民族、国家风俗文化形成、发展和变迁的历史 ,也就成了研究这个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变迁的历史的重要内容。然而 ,由于风俗文化从本质上来说 ,是一种主要由社会基层民众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民俗文化 ,千百年来虽然身处社会上层的文人学士们为了实行他们文治教化的理想 ,早就提倡“移风易俗”、“入境 ,观其风俗” ,给风俗文化以一定的关注 ,但对风俗文化形成、发展和变迁的历史加以系统研究则一直未能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多数人对总统的道德操守不再强求,对婚外情的态度也渐趋宽容;流行于美国社会的一些思潮,对公众的态度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女性主义思潮意想不到地成了始作俑者。  相似文献   

14.
为死者超度亡灵的宗教祭祀舞蹈"九莲灯"舞,流行于福建莆仙地区,是集宗教、礼仪、艺术为一体的民间祭祀舞蹈。舞蹈的产生、演变和发展与"三一教"的祭祀风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形成舞蹈独特的舞蹈形态特征和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是民间宗教文化艺术的体现。研究"九莲灯"将对其传承与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重视政治教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突出特点。《诗大序》云:“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移风易俗既是教化的重要内容,又是教化的重要手段。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统治者无不强调移风易俗的作用。汉代专设风俗使,按季节分赴四方,观察风俗。《汉书·平帝纪》载:“元始四年,遣太仆王恽等八人,置副假节分行天下.观览风俗。”古代政治家把风俗视为之关乎国运王祈之大事。贾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以反传统文学观为其主要标志的先锋文学运动一时兴起,许多乡土作家逐渐放弃和远离了"三风画"特别是对"风俗"、"风景"的描摹。然而,就在这种远离乡土的创作思潮弥漫文坛之时,"极地之女"迟子建却用她饱蘸诗意的笔触捍卫了乡土文学的形象。本文将运用形态文化学的理论从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三个方面对迟子建小说中的地域文化特色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美国在建国后的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长期都奉行一种"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然而到19世纪末,随着西进运动的完成和工业化的基本实现,为了寻求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动力,解决国内市场狭小与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一种新的扩张主义思潮——"新天定命运"论应运而生。新天定命运论是一个内容十分庞杂的体系,主要包括种族优越论、社会达尔文主义、新边疆、海权论等社会思潮。由于这种理论迎合了垄断资产阶级对外扩张的欲望而受到他们热烈的吹捧,并一度成为美国对外侵略扩张的旗号。  相似文献   

18.
吕思勉的妇女观表现在:重视妇女史和婚姻制度的研究;深入探讨各民族早期的母系社会和妇女地位;批判旧的妇女观,倡导注重妇女内在品质的新妇女观;在相关的文学创作中,展示新女性形象。吕思勉的进步妇女观形成的原因有:清末民初"史界革命"等新思潮的影响;妇女解放思潮与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江南女性文化水平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较大的现实;其家族女性多才华出众者。吕思勉的进步妇女观深刻影响了20世纪的社会史、妇女史研究。  相似文献   

19.
湖南维新派创办的《湘报》,通过刊载抨击缠足、吸食鸦片等恶风陋俗之害的文章进行舆论引导,还发布风俗改良团体成立的各种告示,报道各地移风易俗的相关情况,从言论、组织等方面有效推动了湖南移风易俗运动的开展。《湘报》凭借其较大的发行量,扩大了移风易俗的影响范围,在当时湖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新兴的教学理念逐渐提出,学校教育教学方法也不断进行革新,一些更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状况的新式教学方法开始流行,探究式教学就是其中的一种,因此,本文主要站在教师的角度对数学教学过程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使用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就其更加合理的被使用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