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薄圆环振子的扭转振动进行了研究,导出了其等效电路,从等效电路得出了其扭转振动频率方程及共振频率表达式.给出了薄圆环振子频率方程的数值根与其半径比的拟合关系曲线.通过对有限元(FEM)模态的分析表明,理论与FEM仿真结果符合较好,对环形扭转振子的工程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某五层框架结构由于振动过大而影响其正常使用,通过有限元程序对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计算得出了结构的自振频率及振型,并用现场实测结果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为进一步振动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机电类比原理,对弹性薄圆环振子的扭转振动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圆环振子平面扭转振动的机电类比等效电路模型,从等效电路得出了其扭转振动频率方程及共振频率表达式,给出了薄圆环振子频率方程的数值根与其半径比的拟合关系曲线,通过有限元(FEM)模态分析表明,理论与FEM仿真结果符合较好,对环形扭转振子的工程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塔式提升机引起的机器剧烈振动会导致机件的损坏。因此,以焦作工学院提升机实验室的井塔为对象作了模态分析。利用MSC.PATRAN/NASTRAN有限元分析软件,详细列出了单元划分、节点约束、材料特性,得出了井塔振动的前十阶自然频率及模态。根据实验结果及频率对模型物理参数频率的灵敏度来修正有限元模型,求出最后的有限元结果。  相似文献   

5.
高速铁路过渡段路基自振频率的模态分析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武广(武汉—广州)高速铁路过渡段路基进行模态分析,获得路基的竖向自振频率.同时,在路基中埋设传感器,获取环境激励路基振动时程曲线及列车过后的衰减自由振动波形,分别采用傅里叶变换原理及最大熵谱法对其进行自振频率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模态分析与现场实测所获得的路基自振频率基本相近,可以采用模态分析来获得路基的自振频率;采用最大熵谱法对现场实测的路基衰减自由振动波形进行频谱分析更易于分析路基的固有频率,并且可以得到较准确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6.
根据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的特性,运用Hamilton原理推导了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考虑剪切变形时的扭转振动频率计算公式.以5.2 m波形钢腹板试验梁为对象进行了模态试验,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的模型进行模态分析.通过对试验梁模态试验的扭转振动频率的实测值、理论计算值以及有限元分析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了理论公式推导的正确性,论证了有限元模型的适用性,并通过分析得出剪切变形对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的扭转振动性能有较大影响.文中还利用参数分析的方法,分析波形钢腹板厚度以及波折角对该组合箱梁的扭转振动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钢腹板厚度的增加,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的扭转振动频率相应增大;随着钢腹板波折角的增大,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的扭转振动频率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7.
根据一维变截面杆纵向振动的波动方程,推导了悬链线形变幅杆的等效电路,由等效电路得出了其纵向振动的频率方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一组悬链线变幅杆进行谐响应分析和模态分析,得到了位移-频率曲线和共振频率;结果表明,模态分析值与理论值吻合很好.这对悬链线形变幅杆的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无阀微泵压电特性分析及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用于微量试剂分析的压电驱动微泵模型.该微泵模型采用压电阵子驱动、硅基泵体以及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 PDMS)封装而成.对压电阵子振动模态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1~4阶模态及驱动频率,使微泵容积效率为最大的应为1阶模态.通过对微泵压电 应力耦合场进行数值分析,得出微泵最佳驱动频率范围应小于1 kHz.最后,采用微系统加工方法制作出微泵模型,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电压为100 V(p-p)的正弦波驱动下,频率为60和200 Hz时,微泵流量最大达到34.5 μL/min,而当频率在60~600 Hz时微泵压力最大达到657 Pa,与数值分析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9.
依据薄膜理论,分析了一种具体形状、径向极化压电圆管换能器的振动特性,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不同振态下的径长位移特性以及集中参数等效电路,用有限元法分析了径长振动模态,得出谐振和反谐振频率.通过有限元模态分析表明,理论值与模拟值符合的很好,这对管状换能器的工程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液压机模态分析是整个液压机结构动态设计的核心.通过对YT71S-2400复合材料液压机的模态分析,得到液压机-模具耦合结构在偏载预应力状态下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并对该状态下的前10阶模态进行振动特性分析,得出该耦合结构的有害振型及其位置,为液压机整体设计提供动态特性参考.同时,通过该研究还得出了该液压机-模具耦合模型在偏载预应力状态下的最小频率远大于其工作频率,不会产生共振,但处于次声波范围内,需要注意防护可能产生的噪声污染.  相似文献   

11.
WaveBehaviorofVibratingFluidizedBedsWangTingjie(王亭杰),WangZhanwen(汪展文)JinYong(金涌),YuZhiqing(俞芷青)DepartmentofChemicalEngineerin...  相似文献   

12.
 利用MIDAS/Gen 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框架填充墙结构的静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由模态分析得结构基频为0.9252 Hz,高阶振型的模态参与系数远小于低阶模态参与系数,即低阶振型对于振动起控制作用;以反应谱的两个频率段为根据来选取时程波,时程分析结果大于反应谱分析结果的80%。通过对本模型的反应谱分析和时程分析得到了关于框架填充墙结构动力特性,并指出了结构薄弱部位,对同类结构的设计与分析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煤流化床燃烧过程中大颗粒的碎裂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化床燃烧中破碎特性影响了焦炭的燃烧.利用下行气流振动床代替流化床,研究了煤的碎裂特性.根据岩相的不同,把大同煤分为亮煤(C)和暗煤(D),以了解床温、停留时间和振动强度对碎裂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煤岩的碎裂不同;较高的温度、较长的停留时间、较大的振动强度可以强化碎裂.  相似文献   

14.
利用振动与噪声测试和分析系统,对小型IOOW水平轴风力机整机进行实验模态分析。使用BSWA VS302 USB双通道声学振动分析仪对输入和响应信号进行测量和参数辨识,再通过ME’scopeVES软件分析来获得风轮的模态特性参数,可以为今后叶片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三维软件Pro/E建立了机床滑座与床身的三维模型,采用Pro/MECHANICA软件建立了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模态分析,计算了滑座与床身1至3阶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分析了各阶振动模态的特点,所得结果有利于机床支承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和整体设计.  相似文献   

16.
新开发某车型车门约束模态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模态分析理论,运用CAE软件ANSYS对某型车车门进行了约束模态分析。首先运用CAD软件CATIA,创建了车门模型,在能够反映车门结构的主要动态特性的基础上,对车门进行了部分简化。其次采用壳单元Shell63,对整个车门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建立了车门的有限元模型。然后通过ANSYS分析,得到了车门的振动频率与振动类型。最后研究了车门材料、厚度和车门的结构变化对车门振动频率的影响,得出材料和厚度对车门的振动频率没有显著的影响,而其结构的变化对车门振型和频率有显著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车门进行了机构优化,避免共振以改善整车的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17.
吴仲刘  肖守讷  阳光武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7):7130-7133,7137
为了避免地铁车辆在运营过程中空压机产生振动问题,引起车窗、车内座椅以及扶杆的剧烈振动,因此有必要对车辆进行模态分析及谐响应分析。本文先对谐响应分析理论进行简要介绍,然后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国内某地铁车辆进行了模态及谐响应分析,最后对空调与车顶连接的橡胶刚度值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8.
高造斜井眼轨迹控制工具是一种新型无极、可调的旋转导向钻井工具,代表着当今高精度定向钻进技术的方向,是导向钻井技术一次质的飞跃。其主轴受到径向载荷、冲击载荷等的作用,无可避免会发生振动,因振动可能会形成结构的共振,从而对工具造成损坏。本文基于哈密顿原理建立主轴的模态有限元模型,完成主轴自振频率的求解,利用u Tek Ma模态分析软件完成主轴的模态分析测试,实验所测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相当,验证了模型以及计算的正确性,为主轴的动力学分析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9.
结构动力分析中的阻尼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阻尼是结构振动中的基本特性之一,是结构抗震分析中一个重要的因素.结构在不同振型的阻尼比会有所不同,这是因为在结构的阻尼耗能主要是摩擦耗能的情况下,摩擦耗能取决于楼层和楼层之间的相对位移,不同的振型所表达的楼层间的相对位移不一样,当然每个振型的阻尼比也会不一样,现行抗震规范把所有振型的阻尼比取为相同常数的做法不尽合理.探讨了在低幅值震动和强震中合理阻尼比的取值,通过其他各阶振型阻尼比与基本振型阻尼比的关系,提出了在结构动力时程分析中较为合适的瑞利阻尼模型以及推动阻尼研究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基于气液两相流立管系统的模态分析和气液两相流流动特性试验,预测与评估不同流态的气液两相流引起弹性基础上海洋立管的振动特性。模态分析中考虑流体密度分布的变化和不同弹性基础系数对振动模态的影响;气液两相流流动特性试验中,绘制含7种流型的流型图,测试各流型的压力波动特性并进行时频分析。模态分析与试验结果相结合,分析不同弹性基础时7种流型引起立管共振的可能性,并预测各流型引起立管振动的特性。最后,测试7种流型引起的试验装置的振动响应,验证耦合振动分析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气液两相流和弹性基础对立管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振型有显著影响;立管系统无弹性基础支承时,严重段塞流I、严重段塞流Ⅲ、段塞流和波动气泡流会引起立管系统的共振;基础的弹性系数较大时,两相流不会引起立管系统的共振,试验装置的振动响应与管内两相流流动参数的波动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