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9 毫秒
1.
制膜条件对过氯乙烯渗透汽化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铸膜液溶剂、铸膜温度等铸膜条件及膜厚度对过氯乙烯膜渗透汽化分离乙醇水溶液性能的影响,发现在较低温度下,铸膜液溶剂对分离的影响并不显著,挥发速度慢的溶剂形成的膜致密性好,分离系数大而艇速率校,随着铸膜温度升高,分离系数下降而透过速率增大,而膜厚度增加,分离系数增大但透过速率下降。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比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模拟吸收富液,用阳离子交换膜组成单膜两室膜电解装置,对吸收液进入阳极室分离钠离子脱碳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膜电解操作须在2.5 V以上进行;吸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首先向碳酸氢根转变,而后碳酸氢根向碳酸转化进一步释放出二氧化碳;高压操作时,当吸收液pH值变为8.3左右,出口液pH值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3.
本文实验研究了反渗透法处理含盐污水,探讨了原料液的pH值对反渗透膜(醋酸纤维素膜)分离特性(渗透性及选择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 pH值为5.5~6时,膜的选择性为最大;当pH值为6时,膜的渗透性为最大;当pH值为7~9时,膜的渗透性基本上没有变化。因此得出结论,多组份盐类水溶液在醋酸纤维素膜上进行反渗透脱盐的最佳值为6,此时膜具有最大的渗透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4.
以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N-甲基-2-吡咯烷酮(NMP)为混合溶剂,以聚乙二醇(PEG)为添加剂制备聚砜(PSF)铸膜液,采用旋转流变仪测定PSF铸膜液黏度,采用浊点滴定法绘制浊点相图,定量研究了温度和PEG浓度对聚砜铸膜液流变学和热力学性质的影响.在剪切速率0-100 s-1范围内,对铸膜液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的检测值进行拟合,得知聚砜铸膜液为牛顿流体,进而求出聚砜铸膜液的黏度值.结果表明,聚砜铸膜液黏度随PEG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PEG减弱了铸膜液对非溶剂的容纳能力,加速铸膜液的液一液相分离;温度升高可增大铸膜液对非溶剂的容纳能力,减缓铸膜液的液一液相分离,  相似文献   

5.
用简单的手涂方法制备了明胶膜,研究了明胶溶液的浓度、pH值、增塑剂甘油的用量以及添加剂乙醇的用量对明胶膜抗拉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明胶溶液浓度增加,膜的抗拉强度逐渐增大;(2)成膜液的pH值在7.0左右时,膜的抗拉强度最大;(3)随着增塑剂甘油含量的增加,膜干燥所需时间增长且抗拉强度降低;(4)乙醇用量为10%时,膜的抗拉强度最大;(5)明胶膜在不同pH值的缓冲溶液中,溶胀性能不同。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氨在中空纤维支撑液膜中的渗透系数,并考察了渗透系数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氨在支撑液膜中的渗透系数p值随着载体浓度升高而增大,但变化趋势不大;料液pH值升高,渗透系数增大;反萃液pH值对渗透系数的影响存在最大值,在实验条件下,反萃液pH值为3时,渗透系数较大.比较煤油、癸醇和正庚烷3种膜溶剂,正庚烷作为膜溶剂渗透系数最大  相似文献   

7.
真空膜蒸馏用于脱除水中氨的传质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真空膜蒸馏脱除水中氨过程总传质系数的计算式进行了理论推导,并以真空膜蒸馏实验考察了料液温度、料液浓度及pH值对总传质系数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料液温度和pH值的增加,总传质系数明显增大,但pH值升至11后,总传质系数的变化不再明显。在实验所涉及的范围内,料液浓度对总传质系数的影响不大。总传质系数理论计算值与实验测定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研究在含有Cu^2+和N-n-十二烷基-L-脯氨酸手性配体的乳状液膜体系中手性萃取分离氧氟沙星对映体的效果,以及外消旋体的初始浓度、表面活性剂与有机溶剂的体积配比、内外水相pH值、从外水相到内水相pH值梯度变化以及配位金属离子与体系温度对液膜手性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乳状液膜手性分离最适宜的条件是:操作温度为20℃,Cu^2+为配位金属离子,Span-80和煤油体积比为11:89,OFLX外消旋体初始浓度为1.0mmol/L,内水相pH值为5.8,外水相pH值为3.0。  相似文献   

9.
应用中空纤维超滤器、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铸膜液组成及温度与聚丙烯腈(PAN)中空纤维膜超滤性能的关系。证明铸膜液中 PAN 含量和添加剂含量对纤维的渗透性能有显著影响。降低铸膜液中的 PAN 含量有利于提高纤维的渗透性能。应用结果表明 PAN 中空纤维用于血液超滤性能优良。而当 PAN 中空纤维用于血液透析时,对尿素、肌肝的清除率高达80%。  相似文献   

10.
采用聚偏氟乙烯固体微孔膜,与溶解在煤油中的三烷基氧磷组成支撑液膜(SLM),分离稀水溶液中的乳酸。考察了pH值、料液浓度、载体浓度、温度、料液及解析液流量对传质速率的影响。同时进行了膜稳定性的定性研究。发现乳酸以分子形式通过SLM;载体浓度为40%时传质速率最大;SLM对乳酸的通量与稀水溶液中乳酸浓度成正比。料液和解析液预先用有机相饱和时,膜的稳定性可大大改善。  相似文献   

11.
60Co-γ不同剂量辐照对明胶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经0-52.7 kGy^60Co-γ射线照射后的明胶黏度、胶凝特性、蛋白组分、分子量与吸收剂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明胶的特性黏度、相对黏度、凝胶强度、熔化温度和分子量随剂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明胶的大分子物质含量随剂量的增加而减少,M n和M w范围为7 839-10 861,32 444-36 506.分子量分布逐渐加宽,范围为3.36-4.45.同时,辐照后明胶膜的胶凝点上升,范围39.8-42.7℃.明胶颗粒的致密性好,表面平滑.实验结果说明,在有限水和无限氧气存在下,小分子量明胶的辐射反应为分解反应.  相似文献   

12.
以新型耐高温工程塑料--含酚酞侧基的聚芳醚砜(PES-C)为膜材料,参考溶度参数差计算结果,采用浊点滴定法、黏度的测定和凝胶动力学实验考察聚乙二醇对铸膜液体系的相分离曲线、黏度和凝胶速度的影响.采用相转化法在平板刮膜机上制备了系列超滤膜,研究了聚乙二醇对膜性能和结构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聚乙二醇含量增加,使三元体系发生相分离时所需的水量降低,铸膜液黏度增加,凝胶速度下降,水通量降低,截留率上升.  相似文献   

13.
以水为溶剂制备明胶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在60 ℃~65 ℃纺得明胶超细纤维,探讨了溶液质量分数、静电电压及纤网收集距离等因素对明胶/水溶液体系静电纺丝成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 ℃及65 ℃时,明胶溶液的黏度随其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大幅上升,呈2次指数关系;随着明胶溶液质量分数的降低(从25%降到15%),所得纤维平均直径减少(从266.5 nm降为167.7 nm);随着静电纺丝电压升高,纤维直径下降,当电压大于17 kV以后其变化趋于平缓;改变静电纺丝收集距离,从11 cm到21cm,电纺所得的纤维直径为165~210 nm,变化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14.
用牛骨胶制备明胶膜,用于乙醇/水混合物的渗透汽化分离研究,结果表明,该膜在常温下分离85%乙醇时运行3h便可到达稳定操作状态;料液中醇含量增大、膜的分离系数提高但通量下降;而温度升高或汽相侧真空度提高都能导致膜通量与分离系数的同时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两性纤维素接枝共聚物CGAD水溶液的性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制备了羧甲基纤维素钠接枝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盐酸盐共聚物(CGAD),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其组成进行了分析.用浊度法测定了它的溶解性,实验发现CGAD具有两性聚合物的特征,有等电点存在,且与组成有关.用粘度法测定了其水溶液的粘度行为,发现温度升高或溶液老化都使溶液的特性粘度降低,外加盐浓度在一定浓度时特性粘度出现最大值.此外,CGAD水溶液在纤维素酶的存在下能够降解.  相似文献   

16.
PVC/PVB共混超滤膜性能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将两种羟基含量相同、黏度不同的PVB,分别与PVC进行共混制备微孔膜,可以改善PVC膜性能.利用扫描电镜(SEM)对PVC/PVB共混膜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并测试了PVC/PVB共混膜水通量和截留率.结果表明:加入PVB后改变了铸膜液的分相过程,从共混膜SEM照片的断面结构可见其皮层厚度增加,指状孔减少,且形成较多的界面微孔;两种PVC/PVB共混膜性能有一定的改善,水通量及截留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且利用制备的PVC/PVB膜对造纸黑液进行了处理.  相似文献   

17.
Conclusion The voltam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MB transport across BLM are concurrent with the first type of dyes in ref. [5]. There is no peak appearing in the range of potential window and the transferring can be regarded as an irreversible one. The transport is tightly related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membrane. Oxidized cholesterol and lipid negatively charged inhibit the transport of MB. The pH of the aqueous solution also influences the transport. When the pH of the aqueous solution is close to the isoelectric point of the lipid, the voltammetric response is obvious. When the pH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isoelectric point, the transport will be inhibited. These results can be explained by considering the appearance of net positive charges at the surface of the membrane at lower pH. The above investigations can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further studying the catalysis of MB to some certain bio-active substances (such as NADH) at the surface of biomembranes.  相似文献   

18.
NK—01黄原胶和长角豆半乳甘露聚糖分子间的协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K-01黄原胶和长角豆半乳甘露聚糖是两种天然生物多糖。两种多糖以适宜比例混和,溶液浓度达0.1%时,其溶液粘度分别是相同浓度单一多糖溶液粘度的13倍和40倍。当浓度增至0.2%时,溶液成凝胶,而相同浓度单一多糖溶液不成凝胶。表明两种多糖混和后经分子间相互作用,呈现极显著的协效增粘性和协效凝胶性。但其协效性受pH、无机盐和温度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