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前胡的种子幼苗切段在含有1mg/l2,4-D的(1/2)MS 固体培养基(大量元素减半)上,诱导产生愈伤组织。诱导两个半月的愈伤组织,在含有1mg/l6-BA+0.5mg/lIBA 或无激素的(1/2)MS 固体培养基上,分化出胚状体,再生成完整植株。愈伤组织在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分散及过滤制备成悬浮培养物,在含1mg/l2,4-D的液体培养基中,胚性细胞不断增殖。转移至含有0.05mg/l 2,4-D+0.05mg/l 6-BA 的(1/2)MS 液体培养基中,分化出胚状体,发育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2.
将凤尾兰花瓣接种于MS基本培养基上,培养基附加2.4—D0、5mg/l、NAA0.5—1mg/l、6—BA2mg/l、水解乳蛋白500mg/l及蔗糖3%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MS培养基附加6—BA2mg/l,NAA0.5mg/l及蔗糖3%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值得注意的是在培养过程中,花瓣小片以及愈伤组织的颜色有几次转变。在愈伤组织上首先分化出小根,逐渐分化出小苗。  相似文献   

3.
红松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外植体选择及培养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培养条件的优化和适宜外植体类型的筛选,解决红松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中存在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低、生长状态差、褐化率较高等问题,为建立红松成熟胚体胚发生体系奠定基础。【方法】用5种培养基类型、3种蔗糖浓度和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选择8种来源于成熟种子不同部位的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条件和适宜外植体类型进行优化和筛选。【结果】① 在5种培养基中,DCR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高于其他培养基、生长状态好于其他培养基; ② 添加在DCR中的3种蔗糖浓度中,35 g/L时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92.01%)、褐化率最低(17.01%); ③ DCR添加35 g/L蔗糖情况下,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中NAA 2.0 mg/L + 6-BA 1.5 mg/L组合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褐化率最低、生长状态最佳; ④ 在选出的优化培养条件下,8种来源外植体中,从裸胚上切离的下胚轴的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褐化率低,且增殖能力强,具备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态解剖特征。【结论】红松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的优化培养条件为DCR +蔗糖35 g/L + NAA 2.0 mg/L+ 6-BA 1.5 mg/L,适宜外植体裸胚上切离的下胚轴。  相似文献   

4.
以青钱柳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幼胚期、基本培养基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浓度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发育期的幼胚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在形态上差异较大,青钱柳种子发育至子叶胚中期较适合愈伤组织的诱导。青钱柳幼胚愈伤诱导时基本培养基以改良DKW效果最佳,诱导率达到了88.89%,且无褐化现象;含2,4-D与KT组合的培养基较适宜愈伤组织的诱导,其中2,4-D(0.5 mg/L)+KT(2.0 mg/L)和2,4-D(1.0 mg/L)+KT(1.0 mg/L)的组合对青钱柳幼胚诱导愈伤组织效果最佳,诱导率分别为80.00%和78.33%。  相似文献   

5.
番木瓜胚珠高频率体胚发生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将番木瓜(Carica papaya L.)受精胚珠接种于MS IAA1mg/L BA2mg/L GA_3 2mg/L S(蔗糖)3%和1/2MS 谷胺酰胺400Mg/L CW(椰子汁)20% S6%的培养基中,诱导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于MS CW 2% S6% 2.4-D 2mg/L的培养基上。进行了几种激素配比和基本培养基(MS和改良MS)对诱导胚性愈伤组织、体胚发生和植物再生培养基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改良MS 硫酸腺嘌呤160mg/L NAA 1mg/L BA 0.5mg/L GA_3 1mg/L S4%培养基中获得理想胚性愈伤组织和体胚,在改良MS 硫酸腺嘌呤160mg/L NAA 1mg/L KT 0.5mg/L GA_3 1mg/L S4%产生正常具三裂片和根系的小植株。进行番木瓜体胚包埋、制成人工种子,实验获得小苗,并移栽成功。  相似文献   

6.
以抗松材线虫病赤松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研究了合子胚发育阶段、激素种类及浓度以及碳源等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育至2~4阶段的合子胚为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外植体,2,4-D和6-BA是最优激素组合,麦芽糖比蔗糖、葡萄糖更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抗松材线虫病赤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总体较低,以DCR为基本培养基,添加2 mg/L 2,4-D和1 mg/L 6-BA时诱导率最高为5.0%,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在增殖培养基上能够稳定增殖。  相似文献   

7.
把花粉处于单核或双核初期的花药接种在MS培养基上,培养基附加2,4—D0.5mg/l、NAA0.5—1mg/1、6—BA2mg/l、水解乳蛋白500mg/l及蔗糖3%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MS培养基附加6—BA2mg/l、NAA0.5mg/J及蔗糖3%诱导愈伤组织的分化。经过一个阶段的培养再生出地黄小苗。是否为单倍体植株有待组织细胞学工作鉴定。再生植株进行继代培养后,在茎上长出若干不定根,可能为药用植物的品种改良和药物生产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一个非洲高淀粉甘薯品种Tanzania的胚状体再生途径.将去腋芽的茎段在含有不同生长素浓度(0~2mg/L)MS培养基上置于暗处,经过6~8周诱导出了胚性愈伤组织.Tanzania品种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频率较低,平均为13.4%,而对照Huachano品种为43.3%.Tanzania品种胚性愈伤组织由于生长素种类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质量,形态和颜色特征.当诱导条件优化后,Tanzania品种茎尖在含1mg/L的4-fluorophenoxyacetic acid(4-FA)的培养基上,胚性愈伤组织诱  相似文献   

9.
中国七叶树悬浮培养体细胞球形胚的增殖与发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 Bunge)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进行悬浮培养诱导体胚增殖和发育研究。在MS+2,4D(3 mg/L)+NAA(1 mg/L)+KNO3(1.9 mg/L)+蔗糖(30 g/L)的液体培养基中可获得同步化程度较高的球形胚;采用MS+2,4D(2 mg/L)+KT(0.2 mg/L)+蔗糖(40 g/L)和MS+2,4D(3 mg/L)+BA(0.5 mg/L)+蔗糖(40 g/L),两种培养基均可使体细胞胚保持在球形胚阶段;而MS+TDZ(0.02 mg/L)+蔗糖(30 g/L)可有效解除对球形胚发育的阻遏,促使子叶胚的形成;建立了球形胚增殖和分化的两个悬浮培养体系,同时跟踪观测了液体培养基的pH变化,球形胚增殖方式和球形胚启动和发育动态,以及悬浮培养过程中体胚的形态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杉木合子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杉木成熟及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植物激素、合子胚的发育阶段等因素对杉木愈伤组织的诱导及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2MS+2mg/L 2,4-D+1.0mg/L 6-BA+1.0mg/L KT+30g/L蔗糖是成熟合子胚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处于胚胎选择阶段或者组织与器官分化阶段的幼胚,能诱导出松软、晶莹透明的愈伤组织,诱导频率为2%~6%。成熟阶段的幼胚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的外观形态与成熟合子胚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相似,愈伤组织的诱导频率随着合子胚发育的成熟而迅速提高;DCR+1.5mg/L 6-BA+1.5mg/L KT+20g/L蔗糖是诱导不定芽发生的最佳培养基。高约1.5cm的不定芽转入生根培养基,生根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1.
毛花猕猴桃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毛花猕猴桃(ActinidiaerianthaBenth)田间生长的茎段、种子无菌条件下萌发的下胚轴及试管苗的茎段和叶片得到愈伤组织。田间来源的茎段诱导愈伤组织较难,愈伤组织生长缓慢;下胚轴及试管苗茎段和叶片容易产生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生长旺盛。消毒时间、接种方法、基因型和培养基都可能影响到田间来源的茎段愈伤组织产生。在MS附加玉米素或6-苄氨基嘌呤(BAP)的培养基上下胚轴来源的愈伤组织不经转代即分化芽和根。试管苗茎段和叶片在附加玉米素或N-(2-氯基-4-吡啶基)-N′-苯基脲(CPPU)的MS培养基上培养一代也分化出芽、试管苗茎段在附加0.0025mg/LCPPU和0.1mg/L吲跺乙酸(IAA)的MS培养基上产生愈伤组织、芽的分化和苗生长都较理想;试管苗叶片则以附加0.025mg/LCPPU和0.1mg/LIAA或0.5mg/L玉米素和0.1mg/LIAA的MS培养基较好。当苗伸长至1cm或以上时切下,转入MS基本培养基(大量元素减半)上后可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2.
以华黄芪(AstragaluschinensisL.)为材料,MS为基本培养基,设计不同浓度的NAA、2,4-D、6-BA、KT等单因子试验和不同比值的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组合试验,探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华黄芪愈伤组织形成及器官发生的效应.结果表明:在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单因子试验以5.0mg/LNAA、0.5mg/L2,4-D、1.0mg/L6-BA、20mg/LKT诱导效果较好,诱导频率可达100%,且生长势好.组合试验比单因子试验能更有效地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在器官发生过程中,单独使用生长素类有不定根形成,NAA效果较好,2,4-D次之.单独使用细胞分裂素类有不定芽的形成,6-BA效果较好,KT次之.组合试验中,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比值大时有利于不定芽的形成,反之则有利于不定根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利用未完全展开的多变小冠花(Coronilla varia L.)子叶诱导成愈伤组织,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和器官发生两条途径获得了再生植株。愈伤组织在含6-BA 0.5mg/L,KT 0.5mg/L,2,4-D2.0mg/L,CH400mg/L和Gln 225mg/L的MS培养基上培养2—3周后,转移到含6-BA 1.5mg/L,NAA 0.7mg/L,CH 400mg/L,Gln225mg/L的MS培养基上培养4周,再转到6-BA 0.5mg/L,KT 0.5mg/L,椰乳20ml/L,CH 400mg/L和Gln 150mg/L的MS培养基上,5周内形成胚状体。在1/2MS培养基上,胚状体萌发长成植株。愈伤组织在附加6-BA 1.0mg/L,NAA 0.5mg/L,KT 0.5mg/L,CH 400mg/L和Gln 225mg/L的MS培养基上,形成绿色瘤状组织。后者在含6-BA0.7mg/L,NAA 0.2mg/L,椰乳20ml/L,CH 400mg/L和Gln150mg/L的MS培养基上,诱导产生丛状不定芽,不定芽在生根培养基上诱导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不同激素组合的培养基筛选出祁连龙胆(Gentiana Przewalskii Maxim.)的快速生长细胞系并获得再生植株.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愈伤组织及其再生植株中獐牙菜苦甙(Swertiamarin)、龙胆苦甙(Gentiopicroside)的含量. 结果表明:(1)祁连龙胆愈伤组织在不同培养基上诱导率和生长速度不同,在MS+2?mg/L 2,4 D +1?mg/L 6 BA +6?mg/L GA的培养基上诱导率最高,达78.0%. 在MS+3?mg/L 2,4 D +0.5?mg/L KT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增殖倍数达到7.18; (2)祁连龙胆愈伤组织及其再生植株有效成分及含量与原植株相比均有差别,其中,愈伤组织含有0.265%的龙胆苦甙,低于原植株(4.225%),再生植株含有0.279%的獐牙菜苦甙和1.579%的龙胆苦甙,前者高于原植株(0.260%),但后者略有下降. 按生长速度推算,愈伤组织及其再生植株积累的药效成分含量明显高于原植株,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球茎甘蓝花托、花柄在MS+2,4-D0.5mg/L+6-BA1mg/L培养基上培养,诱导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MS+NAA0.5mg/L+6-BA3mg/L的分化培养基上培养,能分化出芽.花托在附加6-BA和GA3的MS培养基上培养,能直接出芽.花柄在附加6-BA或6-BA和GA3的MS培养基上培养,能直接出芽.芽通过继代培养,能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6.
龙牙楤木组织培养与不定芽再生植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龙牙楤木Aralia elate(Miq.)Seem的幼嫩茎、叶为外植体,在含有0.5mg/LNAA 0.5mg/LBA培养基上分别添加0.5mg/12,4-D、2mg/12,4-D时,茎、叶外植体出愈率最高,愈伤组织转入MA (1-3)mg/LBA (0-0.5)mg/LN从后,形成了密布白色霜块状、绿色瘤状和黄褐色颗粒状三种类型的愈伤组织,其中,白色霜状愈伤组织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产生不定芽,生根培养基为1/2MA无激素培养基。  相似文献   

17.
小冠花高效体细胞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小冠花稳定高效体细胞胚胎植株再生体系。方法采用植物离体组织培养技术,通过优化外植体,基本培养基及其激素组合,提高体细胞胚发生和植株再生频率。结果子叶外植体在附加1.0mg/L 2,4-D,1.0mg/L NAA,0.5mg/L KT和100mg/L脯氨酸的MSB培养基上35d100%形成体细胞胚,产生体细胞胚数量达625个/g,在MS KT 1.0mg/L IBA 0.1mg/L 脯氨酸300 mg/L培养基上转换成完整植株的平均数为21棵/g。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为80%,其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未见变异。外源激素是体细胞胚胎诱导所必需的,2,4-D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种。结论建立了小冠花高频稳定高效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8.
利用辣椒花药诱导单倍体研究表明:NTH,MS培养基均能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和胚状体,但NTH培养基比MS培养基培养效果好,以NTH+6-BA 0.2mg/L+NAA 0.5mg/L+KT 1.2mg/L+AgNO3 5.0 mg/L为愈伤组织和胚状体诱导的适宜培养基。通过花药培养获得的辣椒植株中,具有丰富的倍性变异,经染色体计数鉴定,单倍体( n=12 )约14%,二倍体(2n=24 )约46%,四倍体(4n=48 ) 约4%,各种混倍体约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