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洪涝灾害承灾极限理论,探讨了涝灾损失估算的基本方法,提出了涝灾损失估算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2.
区域洪涝灾害风险估算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减轻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针对系统存在的风险指标,研制区域洪涝灾害风险估算模型.应用马尔科夫链进行某种趋势外推型的风险预测,并估算洪涝灾害无实测值的状态;采用贝叶斯统计理论和方法,通过先验分布结合样本信息来推求后验分布,以最大概率原则判别风险估算的趋势,按照估算结果及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度调整针对洪涝灾害的策略,尽可能...  相似文献   

3.
洞庭湖水沙变化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统计与分析了1951-1988年洞庭湖及其入湖河流的水沙与洪涝灾害资料表明,近40年来洞庭湖的水位不是不断抬高,而是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入湖水沙的减少,使洞庭湖区的洪涝灾害明显减径,并在1981年长江特大洪水的防洪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根据洞庭湖水沙变化规律这提出洞庭湖洪涝灾害治理的新设想。  相似文献   

4.
1736-1998年中国洪涝灾害持续时间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根据中国1736-1948年历史洪涝灾害资料和1949-1998年报刊数据,以县为空间单元,统计出了每年洪涝灾害的持续时间,以持续时间为指标,首先分析了中国每年洪涝灾害总的持续时间和平均持续时间的时间空间变化规律,其次按照流域范围重建了中国10个流域的洪涝灾害持续时间序列并分析了其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736-1948年洪涝灾害年总持续时间在波动中逐渐增长,洪涝灾害平均持续时间地略有增长,1949-1998年的新中国成立50年来总洪涝灾害持续时间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分子矩的树图表示,并借此应用π-键级与π-电子总量的关系及线性代数中的Cayley-Hamilton定理,得到了应用分子矩估算π-键级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了N-S方程弧长连续方法及最优控制算法。在最优控制问题中,我们提出了相应于不可压的N-S方程的估算函数J,且证明了J是一个多项式。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西昆仑造山带早华力西变形期的古应力差值、应变速率进行了估算,并对估算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对透射电镜所拍摄的变形颗粒位错形态照片,采用位错密度、动态重结晶和亚晶粒粒径等方法进行古应力差值的估算,并估算了该期变形的应变速率。古应力差值σ1-σ3=80~150MPa,应变速率6×10-14~2×10-13s-1,为中速应变。初步推算,该期变形作用大约持续了2.16Ma。  相似文献   

8.
福州是洪涝灾害的多发区,本文从研究福州市区地貌演变与闽江水文特点入手,分析了福州市区洪涝灾害与地貌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福州洪涝灾害的地貌成因,并提出了福州市区防洪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要地介绍了变型积分比较式模-数 转换器的工作原理,着重分析了 它的转换速度-收敛问题,推导出估算转换速度的公式,给出一种实际线路。 最后,对这种模-数转换器的应用作了说明,并用实验验证了估算测量速度公 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土地生产潜力的估算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土地生产潜力的概念,探讨了土地生产潜力的估算方法。文中指出;土地生产潜力的估算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机制法-从土地生产潜力形成机制出发,估算不同条件下的土地生产潜力;一是经济法-通过对历史资料分析,归纳出经验公式估算不同条件下的土地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1.
矿井水灾的成因分析与防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矿井水的来源、影响因素等对矿井水灾的成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矿井水灾对煤矿正常生产造成的危害,提出了矿井水灾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全球1950-2004年重大洪水灾害综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全球EM-DAT(OFDA/CRED)国际灾害数据库中的重大洪水灾害相关资料,对全球1950—2004年重大洪水灾害进行综合分析,重点分析全球1950—2004年重大洪水灾害受灾人口及受灾经济损失的演进特征及地区分布特征,然后探讨重大洪水灾害的有关原因,并分析洪水灾害与全球ENSO年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洪水灾害一些特征及形成原因提出减少全球洪水灾害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油房庄长1油藏目前注水井注水压力普遍偏高、注水困难、地层压力下降快、增注措施后有效期短等问题,从地层特性、注入水水质、机杂堵塞、结垢等方面评价了可能对储层造成的伤害及伤害程度,得出了该区长1油藏伤害主要是结垢伤害,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程扬健  李红  谢伟  朱洋  聂闻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18):7631-7639
在全球极端天气逐年增多的背景下,自然灾害发生的频次和强度愈来愈大。中国为防洪抗旱近年来兴建水库,而水库一旦发生洪水灾情,水库的泄洪淹没范围对下游防汛规划及减少灾害损失至关重要。以山美水库为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技术选用有源淹没方法确定山美水库遭遇3种重现期洪水泄洪的淹没范围,并利用洪水量等于淹没水量的原理,提出了一种运用二分法迭代有源淹没的淹没水位确定方法。通过输入3种不同重现期洪水量,本研究模拟出山美水库遭遇20年一遇洪水时下游淹没面积为20.04 km2,遭遇50年一遇洪水时下游淹没面积为24.42 km2,遭遇100年一遇洪水时下游淹没面积为26.07 km2。结果显示,淹没区域集中在水库下游的梅山镇、罗东镇、码头镇。研究结果可为地方政府管理洪水风险、制定防洪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洪灾损失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洪涝灾害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自然灾害,防治洪水灾害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洪灾损失评估是防洪减灾领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防汛指挥调度和抢险救灾等工作中急需一套适用、易行、可靠的洪涝灾害损失评估模型.在分析技术路线的基础上,提出洪灾损失评估计算方法,并以浑河为实例,验证提出的洪灾损失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其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决定了防洪形势严峻.洪水保险作为非工程措施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完善太湖流域防洪体系的不可或缺部分,同时也可为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洪水保险提供试点经验.该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太湖流域自然和社会经济特点、防洪安全的角度,阐明了在太湖流域实行洪水保险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太湖流域中长期洪水保险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河南省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研究,表明高校篮球运动员的损伤率较高;损伤主要发生在比赛和专项训练中;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膝关节、踝关节、腰部;急性损伤多于慢性损伤;准备活动不充分、局部负荷过大和犯规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普通大学生在篮球专项课教学中发生的损伤的原因、部位、性质及时间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结合现实状况,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针对平稳性条件下洪峰-洪量组合设计值计算方法不适用于变化环境下非平稳性情形这一难题,基于时变Copula函数,构建了可综合考虑洪峰-洪量边缘分布非平稳性和变量间相关结构非平稳性的时变动态Copula多维联合分布模型,分析了洪峰-洪量联合分布规律随时间的非平稳性演变特征;基于等可靠度法和条件期望组合法,提出了变化环境下非平稳性洪峰-洪量组合设计值计算方法,实现了变化环境下指定重现期对应洪峰-洪量期望组合设计值的推求。以黄龙滩站洪峰和年最大7d洪量系列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洪峰-洪量联合分布规律随时间变化显著,指定重现期对应洪峰-洪量设计值的期望组合受工程使用年限影响,随使用年限的增加呈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9.
洪水灾害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对洪水风险分析是减轻灾害损失和影响的重要途径。现有洪水分析方法缺少体系化流程,导致洪水应急时间紧迫、信息匮乏。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分层全息建模(hierarchical holographic modeling,HHM)与风险过滤、评级与管理(risk filtering,ranking and management framework , RFRM)和要素-对象-结果模型(element-object-consequence,EOC)的暴雨洪水灾害风险识别、筛选与表达方法。首先,构建暴雨洪水人力、设备、环境、应急管理、信息五个方面风险辨识框架,确定出暴雨洪水系统初始风险要素。其次,基于RFRM方法理论将初始要素情景按照约束条件过滤,形成主要风险情景。之后,结合贝叶斯定理对暴雨洪水灾害进行定性和定量化评级,筛选暴雨洪水灾害的高危风险情景。最后,将暴雨洪水高危风险情景基于EOC风险概念模型参数化,并采用Protégé软件结构化表达。研究结果可以为暴雨洪水灾害应急决策提供辅助支持,为优化暴雨洪水灾害抢险救灾和防灾体系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淮河流域洪水的分形特征及可预报时间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淮河流域代表性测站蚌埠站的多年逐日流量资料建立了洪水时间序列,在计算洪水序列的分维,定量证明洪水系统分形性和混沌性的基础上,对该序列作R/S分析,计算了序列的Hurst指数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分析表明:淮河流域洪水序列是分式布朗运动,具有明显的Hurst效应,H值的时间变化反映了洪水系统的演化特征。通过计算反映洪水相空间特征的参数Lyapunov指数和Kolmogorov熵。分析了洪水变化的可预报时间。淮河流域洪水具有短期可预报性,其可预报时间尺度为4~7年,平均可预报时间为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