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金融市场中的羊群行为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对于投资者的效用和整个市场的稳定都产生消极的影响.研究证明,人类的从众本能,人群间的沟通,对报酬和声誉的需要以及信息的不确定性,都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羊群行为.采用横截面收益的绝对差(CSAD)的方法,对我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羊群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我国的股票市场中确实存在着羊群行为.  相似文献   

2.
该文对风险投资中的羊群效应进行了心理学分析,认为羊群效应的心理学原因一是人的归属的需要,二是人们希望从别人的言行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该文还详细地分析了影响证券投资者个人产生羊群行为的心理因素,它们主要包括:团体的性质的三个因素和个体自身的特点的七个因素.  相似文献   

3.
证券市场羊群行为指投资者面临不确定信息时,忽略自有信息,模仿他人决策.针对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羊群行为较重,市场主力接收的信号具有不确定性的实际情况,建立市场信号有噪声时的羊群行为模型.通过参数假设,对模型求解,分析跟风行为对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将基于Moore型邻居的投资者策略演化行为及策略演化效用函数引入投资者预期驱动的股票市场元胞自动机模型,对演化动力系统做了动力学分析,并研究了策略模仿行为对价格的影响.理论分析及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股票价格呈现基本面价值收敛,验证了动力系统的稳定性;引入基于Moore型邻居的策略演化规则后,投资者的策略选择出现明显的羊群行为,并且导致价格波动异常,价格发现效率降低;收益率峰度与投资者策略模仿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中国股市个人与机构投资者的羊群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检验中国证券市场个人与机构投资者的羊群效应及其市场影响,把市场上的投资者分为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两类进行研究。选取的数据样本为2001年8月27日到2002年3月25日中所有上海证券市场A股667支股票所进行的交易。研究结果显示,个人投资者在羊群效应上表现明显。中型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交易额变化对市场价格因素没有依赖性,也不存在羊群效应。因此,我国证券市场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政策是值得推广和坚定实施的。  相似文献   

6.
证券市场虚假信号传递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信息不对称,建立了一个证券市场虚假信号传递博弈模型,从以衍生金融市场为"误导"工具的角度对股市羊群行为的产生机理进行了阐释,得出了普通投资者证券市场的分离均衡结论.进而,对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及我国衍生金融市场的开放与发展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结合最新的资产定价模型和股票市场羊群行为检验思路,提出了股票市场理性与非理性羊群行为检验方法,并将股票市场羊群行为实证研究扩展到不同市场之间的比较.实证研究表明,纽约股票市场的理性羊群行为程度高于中国股票市场,但其非理性羊群行为程度缺低于中国股票市场,中美股票市场交易制度及投资者理念的不同能够解释羊群行为差异.  相似文献   

8.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羊群行为”的基本概念和种类,对金融市场“羊群行为”的最新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本文借鉴GCAPM模型对我国上海股票市场进行羊群行为检测:如果投资者对某一资产组合存在羊群行为,那么该组合的预期收益率将于市场上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呈现非线性关系.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上海股票市场中大部分的资产组合存在显著的羊群行为.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基于羊群效应的经典理论及模型,并通过引入欠发达市场中经济快速增长造成的资产增值幻觉,从投资者不完全理性的角度,解释了羊群效应多发的原因,以说明欠发达市场与发达市场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1.
【目的】Markwitz均值-方差模型认为投资者是价格的接受者,但在真实的证券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决策总是会对市场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传统模型通常忽略收入和其他因素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因此在投资决策中需要考虑背景风险。【方法】首先构建了含背景风险的多投资者投资组合模型并求解,然后基于羊群效应理论运用该模型得到了个人投资者最优投资决策,最后,通过实证分析重点研究了个人投资者受机构投资者决策影响程度随背景风险偏好度变化情况。【结果】考虑了背景风险后个人投资者的最优决策受机构投资者影响更大,同时随着个人投资者背景风险偏好度增加,该受影响程度降低。因此,如果忽视背景风险,那么可能会低估羊群效应发生的概率或者显著程度进而加剧证券市场波动。【结论】上述结果既有利于个人投资者更科学、合理地决策,又有助于政府有效监管和防范羊群效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对于公司股权结构的研究是公司治理领域的重要课题。公司的股权集中度、内部人持股比例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均会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通过企业基本面影响到公司股票在二级市场的波动;由于正反馈交易和羊群效应的存在,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和行为对二级市场股价有着更大的影响力度。  相似文献   

13.
针对资本市场中普遍存在的羊群行为,提出了一个包含所有投资者的羊群交易模型.通过一定的假设和计算,模型表明,羊群行为增加了价格波动,并且跟风者必定招致资本损失.同时通过对机构间跟风行为与机构与个人投资者之间跟风行为的比较研究,指出机构间有必要存在一定的跟风行为,而且投资的机构化有助于减少由于跟风而带来的资本损失.  相似文献   

14.
透析了目前中国的VC和PE投资市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通过对于市场参与者的职能和战略分析,指出了具体影响VC和PE在战略选择时所考虑的因素和受影响的成分,之后建立了博弈模型和效用函数,讨论了在纳什均衡和非纳什均衡的状态下,发生羊群效应的前提和后果,分析了在没有需求风险和存在需求风险的情况下模型的不同结果.在没有需求风险时,博弈存在静态纳什均衡且不会发生羊群效应;当存在需求风险时,在投资者对于盈利能力和投资回报的压力下,投资市场的竞争者迫于竞争压力将表现出投资决策的羊群行为,此时的VC和PE投资市场满足博弈模型的条件,采用上述模型可以有效地解释实际发生的羊群效应与VC和PE形成的投资风潮.  相似文献   

15.
由于纳税人在申报收入时,存在"效仿"行为,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羊群效应",从而应用演化博弈方法对个人所得税的纳税遵从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遵从率存在多均衡解,且在某些条件下,均衡解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6.
以机构持仓变动为切入点,给出横截面机构持仓变动绝对偏离度的定义,并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M)为基础,证明了横截面机构持仓变动绝对偏离度与机构总持仓变动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但当存在显著的羊群行为时,两者之间则表现为非线性关系。因此,该文建立的非线性模型考察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突破了传统的CCK模型不能用于检测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的局限性。最后利用中国上海和深圳A股市场的数据检验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是传统模型的合理扩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和正反馈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对羊群行为和正反馈交易行为基本理论进行了综述,对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和正反馈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统计检验结果表明:从整体上讲,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存在羊群行为,羊群行为程度高于美国,且卖方羊群行为明显大于买方羊群行为;在整个研究期间,前期市场中存在正反馈交易行为,后期市场中存在负反馈交易行为.通过分析得出,当股市呈上涨趋势时,证券投资基金存在正反馈交易行为;当股市低迷时,证券投资基金呈负反馈交易行为.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分析了证券投资基金交易行为存在的原因,并给出了消除羊群行为和正反馈交易行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和正反馈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羊群行为和正反馈交易行为基本理论进行了综述,对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和正反馈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统计检验结果表明:从整体上讲,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存在羊群行为,羊群行为程度高于美国,且卖方羊群行为明显大于买方羊群行为;在整个研究期间,前期市场中存在正反馈交易行为,后期市场中存在负反馈交易行为.通过分析得出,当股市呈上涨趋势时,证券投资基金存在正反馈交易行为;当股市低迷时,证券投资基金呈负反馈交易行为.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分析了证券投资基金交易行为存在的原因,并给出了消除羊群行为和正反馈交易行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封闭式基金的非理性羊群效应的定量分析,探讨了自2006年以来封闭式投资基金在稳定市场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封闭式基金在面对风险时,表现出较高程度的非理性羊群效应;同时也发现,封闭式基金多样化的投资行为更有利于市场上涨。  相似文献   

20.
为了获得真正意义上实现行为博弈机制的优化方法,在建立博弈进化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行为博弈论的博弈进化算法(GameEA),并针对不同的决策境况设计了模仿学习与信念学习算子两种学习模型.GameEA通过得益期望决定所执行的学习操作,通过模仿学习算子实现学习其他个体的目标,通过信念学习算子提升个体基因质量.13个测试问题的实验结果表明:GameEA比StGA,IMGA和DPGA具有更好的寻优能力,并能获得更高精度的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