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环巢湖名菜、名点、名席及风味特产等饮食文化资源的梳理,分析目前环巢湖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从培育饮食文化旅游品牌项目、建设饮食文化博物馆、打造饮食旅游节庆、设计饮食文化旅游线路、建设饮食文化地标及开发饮食文化旅游商品等六个方面对环巢湖饮食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饮食文化对旅游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功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已越来越被旅游业所重视。宜宾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但对宜宾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就如何把宜宾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旅游业的发展相结合,做大做强宜宾旅游美食文化产业提出了一些开发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饮食文化旅游是一种现代休闲旅游方式。与传统旅游形式相比,饮食文化旅游更注重“吃”得健康和养生,“吃”得放心和舒心。韶关具有丰富而独特的饮食文化资源,应抓住现代旅游转型的契机,立足于韶关本土资源和特色,开发饮食文化旅游产业,服务大众,满足大众的生活需求,从而带动韶关旅游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重庆火锅文化旅游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食文化资源是中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火锅是重庆最具代表性的饮食文化和最有特色的优势资源之一。将火锅这一饮食文化资源与旅游结合起来,开发重庆火锅文化旅游,对促进重庆旅游发展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打造重庆火锅文化旅游需要全方位的深层次挖掘,最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5.
晋中市饮食资源具有面食独大与醋事夸张、晋商对本地饮食文化的推动和引领、名优特产饮食丰富的特点。目前当地饮食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仍然存在着开发层次低、宣传力度不够、开发意识不足等问题。晋中市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以挖掘内涵为基础,以加强宣传为手段,以提高游客参与度为依托,以创造整体效益为目标。  相似文献   

6.
分析芜湖地区饮食文化资源特征和芜湖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基础及开发依据,并提出芜湖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烹饪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及丰富多彩的饮食民俗。中国饮食文化讲究美感,主要体现在烹饪美、就餐环境美、饮食器具美、饮食礼仪美、诗文美、菜名美等。  相似文献   

8.
民族饮食文化无论从经济还是文化社会角度看,都是一种传统活动 ,是独特而珍贵的人文旅游资源 ,其在器 、形、艺、俗等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 ,因此 ,开发和利用民族饮食文化必将对南宁市经济和旅游产生拉动作用 。南宁市开发和利用民族饮食文化应在挖掘和宣传,合理规划 ,凸现特色和创新 ,实施品牌战略 ,培植龙头企业 ,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力度 。  相似文献   

9.
东平县位于泰安市境内的西南部,距泰安约72km,境内湖光山色,风景迷人,历史悠久文物古迹遍布,是一个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兼备的地区。最近已被纳入泰安市旅游业发展的“九五”规划,成为以泰山为中心的泰安旅游大格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何开发利用好这些旅游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目前还是一个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本文旨在对该县境内旅游资源论述的基础上,分析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开发的粗浅建议与对策。以期为有关部门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开封饮食文化的演变及开发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封饮食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其价值,挖掘、整理、改进、创新,确立其在开封旅游资源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茶文化旅游是以茶及茶文化为主题而开展的系列旅游活动,是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赣南客家地区茶文化内容丰富,内涵独特,是宝贵的旅游资源,开发茶文化旅游能够促进本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宜昌是湖北省茶叶主产区和中国旅游名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建设,必将带动和促进宜昌茶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历史茶文化是构建当代茶文化的基础,是茶文化旅游的重要内涵。文章通过对宜昌历史茶文化旅游现状的分析,总结取得的主要成绩,弄清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挖掘历史茶文化资源、促进区域茶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有关策略。  相似文献   

13.
阐释本土旅游文化中展陈设计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展陈设计将本土旅游文化进行合理调配宣传并有机展现。通过文化经济等不同层面需求证明展陈设计在本土旅游文化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隐逸文化的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逸文化沉淀着大量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成为一种具有很高旅游价值的文化旅游资源。充分认识隐逸文化的内涵,发展隐逸文化旅游,有助于进一步开拓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内容、提升旅游品位。发展隐逸文化旅游应突出个性原则、主题原则、文化原则。提出了若干发展隐逸文化旅游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梅山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山文化是湖湘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远古时期湘楚大地特有的农耕文化,近年来,其神秘的文化内涵和个性化的文化特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已经成为科学研究课题和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本文从梅山文化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个性特征分析入手,就其旅游开发进行了深入探索,并提出了其旅游开发构思和对策,以达更深层地挖掘、保护、传承和弘扬梅山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宗教文化既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旅游景观中的宗教文化内容一直都是游客关注的亮点.萨满文化的看点在于其古老和神秘,以及体现出高度的人与自然的统一.新疆的旅游业要得到较大发展,就不能忽略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文章在总结新疆萨满教文化资源及其特色的基础上,对新疆萨满教文化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分析,提出开发萨满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创意旅游是旅游产业适应市场变化的必然选择,德化作为中国的三大瓷都之一,陶瓷文化旅游正在兴起.本文期冀以创意旅游引领德化陶瓷文化旅游的突破和升级,开发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并为闽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性旅游利用研究提供案例借鉴.文章借用文献分析和田野调查法、定性定量研究和跨文化比较研究法,分析了创意旅游内涵及其与文化旅游的关系,对陶瓷文化旅游相关概念及发展模式进行研究,继而对德化陶瓷文化产业和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最后,得出了创意旅游视域下德化陶瓷文化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莫凡 《山西科技》2009,(3):71-72
旅游目的地形象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已成为旅游目的地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帮助其形象提升,可以扩大知名度。旅游文化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最外层是物质文化,中间层包括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核心层是精神文化。旅游文化是旅游者的主要旅游动机,是旅游资源的主要内涵,是旅游业的“顶梁柱”。因此,从旅游文化角度来看旅游目的地形象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点—轴系统理论"对区域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根据图们文化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和旅游地系统布局现状,运用"点—轴系统"理论,构建了图们文化旅游发展的模式。即一个中心点、一条发展轴、两大旅游增长极、三大联动区域的城市布局。  相似文献   

20.
指出“旅游”一词在中国古代就有超功利的适意而行的特点,具有典型的道家思想的意味。论述道家“逍遥游”的自我超越思想,性命兼修的旅游追求等揭示了旅游的本质;道家思想对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道家思想在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理论、推动旅游文化的建设以及现代旅游观的形成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