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异辛酸钒合成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异辛钒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合成异辛酸钒的最佳工艺条件:异辛酸0.278mol,水合肼0.227mol,五氧化二钒0.043mol,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以苯甲酸、异辛酸和新戊二醇为原料、甲苯为带水剂,直接酯化合成新戊二醇混合酯,分别考察了酯化温度、酯化时间、原料摩尔配比、催化剂、带水剂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最终确定了较佳工艺条件.该方法合成新戊二醇混合酯的较佳工艺条件是:酯化温度235℃,酯化时间6h,新戊二醇与异辛酸、苯甲酸的摩尔比为2.2,催化剂用量为0.2%,带水剂用量为6%.  相似文献   

3.
对漆料催干剂异辛酸锰的多步合成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用既是沉淀剂又是皂化剂的氢氧化钡代替氢氧化钠,同时投料,同时反应,一步直接合成目标产品的合成路线.产品产率较好,催干效果优良.此法简化了工艺流程,缩短了合成时间,有利于提高产量,增加效益,合成全过程无铅等有毒金属的使用和排放,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无伤害.  相似文献   

4.
以氢氧化钠代替氨水用直接萃取法制备异辛酸钕。本法与氨水法比较,有容易操作,无刺激气味等优点。该法制备的异辛酸钕对丁二烯聚合其催化活性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5.
采用氧化镧、氧化钕、氧化钇与浓盐酸反应制成其相应的氯化物,分别与皂化过的新癸酸和异辛酸反应制备出6种有机稀土金属羧酸盐,并分别用于催化ε-己内酯开环聚合,聚合物利用GPC与1H NMR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新癸酸镧、新癸酸钕、异辛酸镧、异辛酸钕均有一定的催化效应,能够制备满足各种应用的低分子量PCL低聚物.  相似文献   

6.
报道一种改进的头孢呋辛酸的合成方法。用新型高活性的磷酰活性酯-二乙氧基硫代磷酰(Z)-2-呋喃基-2-甲氧亚胺乙酸酯(SMIF-DP)替代原有的亲电试剂,改进了头孢呋辛酸合成路线中的7-位氨酰化反应,简化了该合成路线中的水解反应与复合反应步骤,不用分离中间体,一锅法合成了3-去氨酰基-头孢呋辛酸(DCCF),头孢呋辛酸产品的总收率达到67.7%。  相似文献   

7.
三甘醇二异辛酸酯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耐紫外线和抗静电性能,是PVB胶片加工过程中重要的原料。本文简要介绍了生产三甘醇二异辛酸酯催化剂的选择及一种高效节能的生产工艺技术,该生产工艺流程简单,设备紧凑。  相似文献   

8.
一缩二乙二醇复酯冷冻机油的合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一缩二乙二醇复酯冷冻机油的合成,并对产物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 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设计,运用多种分析方法进行产物分析和评价.结果 催化剂用量,携水剂用量和一元酸(异辛酸)用量对酯化率和产物特性均有显著影响,最佳工艺酯化率可达99.2%.结论 一缩二乙二醇复酯制备的工艺可行,产品具有优异的冷冻机油特性指标.  相似文献   

9.
恶臭假单胞菌可以利用辛酸为唯一碳源合成中链聚 3 羟基烷酸 (mclPHA)。在摇瓶条件下 ,对辛酸钠浓度、初始 pH、限制营养因子、通气量对菌体细胞生长和PHA积累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对菌体生长而言 ,辛酸钠的最适浓度和最适初始 pH分别为 1.2~ 1.3%和 7.0 ,限制NH 4 可以获得PHA的最大积累量 ,高达细胞干重的 74 %。限制通气量有利于PHA合成  相似文献   

10.
研究异辛酸镍的电化学合成,考察支持电解质氢氧化钠浓度、氯化钠浓度、电流密度和温度对合成过程中的影响,确定各个影响因素的最佳条件。并通过溶解过滤洗涤对产物进行除杂,再通过蒸馏分离有机溶剂获得产品。使用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确定产物结构。通过稀盐酸溶解产物来对产品中的镍质量分数进行分析。最后对电解液进行重复循环利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即氢氧化钠浓度为0.2 mol/L、氯化钠浓度为2.0 mol/L、电流密度为2 380 A/m2和温度为60℃时,产率在95%以上,产物镍金属质量分数在10%以上,技术指标符合Q/FMH02—2011标准要求。通过红外光谱表征,确定产物为异辛酸镍。通过电解液的循环利实验,5次循环实验中产品中的镍质量分数、产率以及产品杂质钠质量分数均比较稳定,可以实现电解液的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1.
在异辛酸亚锡的催化下,ε-己内酯与官能团化ε-己内酯单体4-氨基甲酸苄基酯-ε-己内酯(CABCL)开环共聚合成了几组含有侧氨基甲酸苄基酯基的ε-己内酯/4-氨基甲酸苄基酯-ε-己内酯共聚物poly(CL-co-CABCL),并与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1,4-丁二醇(1,4-BDO)反应合成一系列官能团化的聚氨酯。分别通过核磁共振(1 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它们的数均分子量大小及其分布。使用X-衍射仪(XRD)、接触角测定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来测定聚氨酯材料的结晶性以及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氨基甲酸苄基酯侧基基团的引入有效地调节了聚氨酯的结晶性,改善了聚氨酯的韧性。  相似文献   

12.
在异辛酸亚锡的催化下,ε-己内酯与官能团化ε-己内酯单体4-氨基甲酸苄基酯-ε-己内酯(CABCL)开环共聚合成几组含有侧氨基甲酸苄基酯基的ε-己内酯/4-氨基甲酸苄基酯-ε-己内酯共聚物poly(CL-co-CABCL),并且共聚物与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1,4-丁二醇(1,4-BDO)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官能团化的聚氨酯。分别通过核磁共振(1 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它们的分子量及其分布。使用X-衍射仪(XRD)、接触角测定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来测定聚氨酯材料的结晶性以及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氨基甲酸苄基酯侧基基团的引入有效地调节了聚氨酯的结晶性,改善了聚氨酯的韧性。  相似文献   

13.
含氟聚硅氧烷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氢硅油,丙烯酸全氟已基乙基酯(APHEE)为原料,氯铂酸为催化剂,采用硅氢加成合成了含氟聚硅氧烷,通过红外光谱仪、光学接触角测量仪,差式扫描量热仪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分析,探讨了不同组分比例对产物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固化剂对产物固化性能的影响及不同阻聚剂对产物储存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PHEE组分比例越大,含氟聚硅氧烷的憎水憎油性能越好.异辛酸铅的嗣化活性最大,添加N.N-二甲基甲酰胺的产物储存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14.
异三尖杉酯碱1是从三尖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生物碱。它的合成已有三条成功的路线,这些方法都是先合成关键中间体α—酮酰基三尖杉碱2,然后再进一步反应而得到异三尖杉酯碱及其立体异构体。为了探索异三尖杉酯碱侧链酸与三尖杉碱(ROH)直接酯化一步合成异三尖杉酯碱新合成法的可行性,寻找异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氧化亚锡与异辛酸反应制备辛酸亚锡(2-乙基已酸亚锡)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反应物配比对产率和产品质量的影响,提出了适宜的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40℃,反应时间90分钟,进料摩尔比1:4(SnO:C_7H_(15)-COOH)。  相似文献   

16.
为制备新型聚氨酯脲微胶囊合成了单体2,2-二羟甲基辛酸。在碱性催化剂下,甲醛和辛醛进行羟醛缩合反应,得到2,2-二羟甲基辛醛,再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将2,2-二羟甲基辛醛氧化成2,2-二羟甲基辛酸。研究了氢氧化钠用量对羟醛缩合反应的影响,探讨了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氧化反应的影响。用13C和1H核磁共振谱表征了2,2-二羟甲基辛酸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次研究了以HTaMoO6为催化剂合成了乙酸异戊酯,介绍了HTaMoO6的合成方法,探讨了用HTaMoO6为催化剂合成乙酸异戊酯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8.
异戊烯醇是一种很有用的有机中间体,常用于农药、医药、香料等的合成.由异戊二烯出发合成异戊烯醇有两条路线:■氯代异戊烯■的直接碱性水解(路线B),除得到主产物  相似文献   

19.
实验合成了酸封闭延迟性催化剂,并采用实时粘度测试仪、熟化速度测试仪等手段对三乙烯二胺-异辛酸体系(C2)和三乙烯二胺-甲酸体系(C3)的延迟性催化剂的催化过程和材料物理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2和C3是一种有效的延迟性催化剂,在反应初期显著降低体系粘度,提高体系的流动性能;在反应后期明显加快熟化速度,提高生产效率。C2和C3会降低材料的物理性能,其中C2对材料的物理性能的损伤比C3小。C3严重破坏了材料的耐水解性能。  相似文献   

20.
氯唑西林钠是耐酶、耐酸的半合成抗生素。以邻氯苯甲醛为原料 ,经与盐酸羟胺肟化制得邻氯苯甲肟 ;它与氯气在乙醇中氯化制得邻氯苯甲肟氯的乙醇液 ,此乙醇液与乙酰乙酸乙酯在正己烷中酯化、水解制得邻氯苯甲异唑酸 (5 ) ,从邻氯苯甲肟三步收率 71.5 4%。(5 )与 POCl3 酰化制得邻氯苯甲异唑甲酰氯 ,所得的酰氯 13.2 g以丙酮 10 m l溶解 ,6 -氨基青霉烷酸 (6 - APA) 10 g悬浮于水 30 0 ml中 ,用 Na OH溶清 ,加入丙酮液反应 6 0 min,以醋酸丁酯提取 ,硫酸酸化至 p H2 .0~ p H2 .5 ,醋酸丁酯液中加入 5 m l甲醇 ,加入异辛酸钠 7.7g的醋酸丁酯液 ,即析出氯唑西林钠结晶 19.2 g,收率 90 .5 7%。此方法收率高 ,成本低 ,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