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当前我国现有各类交通管控设备互相独立、缺少统一的数据交换规范,无法实现交通管控信息的互联交互,难以进行数据共享。总结分析了现有交通管控设备通信协议,在此基础上,针对车路协同的管控应用需求,提出了各类交通管控设备之间的通信框架、通信格式、通信内容及数据安全认证机制,并选取无锡市太湖新城片区16个交叉口进行实地评测应用,验证通信协议的可行性。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通信协议能够实现各类交通管控设备的互联互通,提高了交通控制信息的共享水平和服务水平,实现了交通控制设备的精准化采集和控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智能交通信息服务受到广泛的关注,针对数据实时性和准确性差、信息交互共享难问题,设计了一种人车路协同的智能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形成人车路智能协同的工作环境。为解决智能交通结构化多源信息融合,提出了一种由卡尔曼(Kalman)滤波和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两种信息融合模型——KD-SF模型,发现采用KD-SF模型信息融合结果与GPS车载采集实际测试数据近似相同,信息融合更精确。通过系统应用验证表明,人车路协同系统与交通服务信息融合后,在高峰时段公交线路平均运行车速明显提升,乘客平均候车时间明显缩短,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3.
以车联网大数据环境下的新型交通信息服务协同体系建设为目标,在深入分析车联网和大数据的内涵和技术特征的基础上,针对交通信息服务的应用需求,基于分布移动交通信息原子服务计算平台,提出了新型交通信息服务协同体系,包括交通信息服务模型描述、基于机会通信的服务发现协议、基于语义的交通信息服务匹配算法和上下文驱动的服务动态组合4个部分,从这4个方面入手,建立了车联网大数据环境下的新型交通信息服务协同原型系统,验证了服务描述、服务发现、服务匹配服务组合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新型交通信息服务协同体系能够很好地提高交通信息服务的智能化和个性化水平,服务质量明显提高,用户所需服务供给的针对性显著提高;该服务协同体系能为车联网用户提供更为智能和个性化的交通信息服务,有助于保障交通运输的安全和高效运营。  相似文献   

4.
 以城市智能交通和智能交通新技术两个角度为重点,盘点了智能交通发展现状,分析了关键技术及其发展状态;探讨了交通大数据平台及其应用、视频技术、分析研判技术、交通控制技术、车路协同技术、城市交通大脑、无感技术等关键技术的未来发展;结合交通强国战略要求,提出了未来智能交通发展的重点方向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车路协同系统的仿真关键技术并构建车路协同系统仿真平台,针对车路协同系统仿真平台中的联邦成员间实时性问题,提出基于PTP(precision timing protocol)协议的高精度仿真主动时钟同步方法。讨论车路协同仿真联邦中各个联邦成员的时间管理策略,并基于时钟同步方法测试2种信息交互策略下的系统延时,提出车路协同系统的信息交互改进策略。仿真测试结果表明:平均同步时钟误差为5.69μs,有效解决了各个联邦成员间的时钟同步问题;仿真系统中1级和2级系统从节点平均仿真延迟为0.77,1.02 ms,较好满足车路协同系统仿真需求。  相似文献   

6.
 从传统智能交通发展现状及瓶颈着手,结合车路协同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车-路-云-法一体化智慧交通解决方案,并在郑州智慧岛开放道路条件下实现了L4级自动驾驶公交示范运营,面向乘客实现常态化运营。项目成功落地验证了车路协同核心应用(盲区预警和信号协同)方案的可行性,为车路协同技术创新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结合国家最新5G及交通强国政策要求,对车路协同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面对公安移动警务信息化建设中应用技术门槛高、开发周期长、应用下载乱、业务流程复杂、安全监管手段弱等问题,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空间信息和无线通信等技术搭建一体化的移动警务综合管控平台,提出了平台架构和网络接入的设计思路,解决了终端多级安全接入公安信息网的信息交换问题,论述了基于APP应用商店模式的面向移动警务开发和应用的全生命周期流程,研究了"云+端"一体化的移动警务终端安全管控功能和策略,制定统一的移动警务接入和安全管理的标准与规范,构建了基于云计算的公安警务大数据平台和"1+N"弹性服务平台架构,增强了警务资源对接能力和移动警务应用深度,提高了移动执法业务的效率.最终在武汉市公安进行应用与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和战果.  相似文献   

8.
“车联网”是基于“物联网”衍生的一项面向智能交通领域的新兴技术,作为现代智能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于我国车辆流量的优化以及城市道路状况都有积极的优化与改善作用。论文首先分析了物联网和车联网之间的关系,其次,概述了车联网实现功能需求、架构体系以及车联网实现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最后对车联网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车联网网络架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车联网获取车辆运行参数和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使用状况,感知实时道路交通路况,能有效减少交通拥堵,实现绿色出行,并提供丰富的智能交通信息服务.车联网将促进汽车、交通和信息技术产业向更加现代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对车联网的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包括车联网的概念、技术优势、信息服务以及网络架构等.  相似文献   

10.
作为物联网技术体系的具体应用实践,车联网正在成为绿色、智能交通及数字化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探究车联网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着重研究了车联网的网络架构,并以车身网络系统设计为例,设计了一种汽车车身智能化网络构建方案,能够整合现有车身控制单元,实现车辆动态信息充分共享,应用方案简便灵活.  相似文献   

11.
智能物流运输系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现代物流表现为企业生产与运输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与服务,其中货物运输所需的成本,时间及货物在途的状态控制是整个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将智能运输技术与物流管理相结合,将会极大地提升物流的服务水平,现代物流与智能运输的结合点是交通运输信息的采集与提供,就智能运输技术而言,可用于物流管理的有移动信息技术,车辆定位技术,车辆识别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等,结合物流业务特点,构筑了智能物流运输系统框架,根据案例分析,提出了当前物流企业计算机管理系统向智能物流系统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民用无人机交通管理是无人机运行管理的核心。目前无人机交通管理的研究大都处于针对单一运行场景的策略制定和相关支撑技术方案的探讨和论证阶段,没有系统揭示无人机交通管理体系全貌和技术发展趋势。在分析国外民用无人机交通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面向全谱系运行场景的民用无人机交通管理体系架构,涵盖典型运行场景、管理策略、运行生态。为支持无人机交通管理体系的实施,围绕无人机空域精细化管理、无人机运行安全与间隔管理、无人机交通引导与控制、无人机智能化设施规划与应用提出了11项关键技术,并分析了技术发展现状,总结了技术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民用无人机交通管理应采用面向场景基于风险的分级分类管理策略,适应无人机运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交通管理关键技术研究需考虑多场景、多类型、多阶段、交互性、大规模、高自主等因素,以安全、高效融入国家空域系统。  相似文献   

13.
运用JAVA开发工具,以Microsoft Access作为后台数据库,基于TCP/IP短信平台设计一个GPS/GIS/GSM智能公交管理系统.该系统由监控中心、GPS车载终端和GSM网络通信3大模块组成,实现了车辆的准确定位、车辆的实时监控和车辆调度等公共交通管理要求.该系统经测试定位误差较小,能够满足公共交通管理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Internet of Vehicles(IoV) is regarded as an emerging paradigm for connected vehicles to exchange their information with other vehicles using vehicle-to-vehicle(V2V) communications by forming a 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VANETs), with roadside units using vehicle-to-roadside(V2R) communications. IoV offers several benefits such as road safety, traffic efficiency, and infotainment by forwarding up-to-date traffic information about upcoming traffic. For instance, IoV is regarded as a technology that could help reduce the number of deaths caused by road accidents, and reduce fuel costs and travel time on the road. Vehicles could rapidly learn about the road condition and promptly respond and notify drivers for making informed decisions. However, malicious users in IoV may mislead the whole communications and create chaos on the road. Data falsification attack is one of the main security issues in IoV where vehicles rely on information received from other peers/vehicles. In this paper,we present data falsification attack detection using hashes for enhancing network security and performance by adapting contention window size to forward accurate information to the neighboring vehicles in a timely manner(to improve throughput while reducing end-to-end delay). We also present clustering approach to reduce travel time in case of traffic congestion.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evaluated using numerical results obtained from simulations. We found that the proposed adaptive approach prevents IoV from data falsification attacks and provides higher throughput with lower delay.  相似文献   

15.
车联网环境中,交通系统将长期呈现智能网联汽车和传统人工驾驶车辆混合共存的状况.针对智能网联交通环境下的新型混合车流,建立了车辆的换道行为决策模型.对于混合车辆交通流引入最小安全区域模型,自主车辆交通流基于博弈论的思想进行建模.自主车辆之间的换道被看作为1种非合作博弈行为,车辆以自身行驶状态为博弈收益,寻求行驶条件更优的车道.运用SUMO软件对提出的换道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博弈换道模型相比于传统间隙阈值接受模型具有较高的车道利用率和安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车联网环境下用户通信质量下降以及频谱资源紧张导致车辆与车辆(vehicle to vehicle,V2V)链路的关键信息传输难以满足高可靠性通信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的高可靠资源分配算法。考虑干扰、传输时延和有效传输概率等约束条件,构建了车联网的可靠性保障优化问题;为了进一步保障V2V链路关键信息传输的可靠性,设计了压缩网络来压缩环境状态信息;根据可靠性保障优化问题设计了相应的奖励函数,并基于双深度Q网络(double deep Q-network,DDQN)设计了一种智能资源分配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有效提高车联网的总速率,实现V2V链路关键信息的高可靠传输。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高新技术之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林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智慧林业成为了现代林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智慧林业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3S技术、智能装备及林木育种、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保护等林业生产和管理业务深入融合新模式。我国智慧林业的发展,在现代林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笔者首先介绍了智慧林业产生的背景、内涵、特征、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以及针对智慧林业发展所进行的顶层设计、项目部署实施、科研平台建设及人才培养概况;然后系统介绍了林业智能感知、空间信息技术、大数据及云计算、虚拟现实和智能装备技术等智慧林业关键核心技术的研究现状;进一步介绍了智慧林业在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精准培育、森林资源监测与经营决策、林火监测预测及病虫害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方向上的应用进展;最后,分析了未来智慧林业的发展目标,展望了智慧林业技术体系的主要发展方向。笔者认为,智慧林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推进智能算法及硬件的研发和应用,并加强智慧林业理论基础研究;同时,还需在精准多源数据获取的基础上,将现代数据挖掘、模型模拟、智能分析技术融入林业生产的业务流程中,服务林业生产的全产业链,引领林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牛凌  景元旺  罗磷 《山东科学》2020,33(2):17-21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交通应急防控体系建设提出了重要需求。探讨了如何利用智慧交通的方式实现患者的转运,并进一步设计对应的模型与算法,以期实现智慧转运患者,确保患者与医疗资源的高效对接。通过优化交通资源与医疗资源的匹配,构建立体交通综合应用体系,充分发挥交通的资源连接作用。提出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协同联控系统的构建框架,探讨了通信技术、交通控制的方法在疫情防控和病人救治工作中的作用。最后提出了构建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快速反应系统的设想,通过对智慧交通技术的综合应用,提升对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反应能力、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9.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交通应急防控体系建设提出了重要需求。探讨了如何利用智慧交通的方式实现患者的转运,并进一步设计对应的模型与算法,以期实现智慧转运患者,确保患者与医疗资源的高效对接。通过优化交通资源与医疗资源的匹配,构建立体交通综合应用体系,充分发挥交通的资源连接作用。提出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协同联控系统的构建框架,探讨了通信技术、交通控制的方法在疫情防控和病人救治工作中的作用。最后提出了构建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快速反应系统的设想,通过对智慧交通技术的综合应用,提升对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反应能力、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