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具鞘微鞘藻(Microcolus vaginatus)为实验材料,探究了其最适的生长温度以及不同温度下对电镀废水中金属铜、锌和铬离子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具鞘微鞘藻最适生长温度是30℃,它对三种重金属离子都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且30℃时去除效率最佳.  相似文献   

2.
文中以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因素,采用正交试验研究热水浸提的最佳提取条件,并以此为基础研究热水浸提、冷热交替浸提、盐酸溶液浸提和氢氧化钠溶液浸提对蛹虫草菌丝体胞内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热水浸提的最佳提取工艺为:m(料): V(液) = 1: 40,提取温度75 ℃,提取时间2.5 h,提取2次,多糖的提取率为14.74%,其中料液比为影响多糖提取率主要的因素,其他因素依次是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 按照此工艺,热冷交替浸提(热水浸提2.5 h + 冷水浸提48 h)多糖提取率最高,为15.92%. 55 g.L-1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提多糖的提取率为6.31%;25 gL-1的盐酸溶液浸提多糖的提取率为9.93%. 因此,冷热交替浸提对蛹虫草菌丝体胞内多糖提取率最高,其次是热水浸提、盐酸溶液浸提和氢氧化钠溶液浸提.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光强对污水原位藻生长、光合活性及藻细胞胞内/外组分的影响,对比研究了2个光强(54μmol/(m2·s)、1 000μmol/(m2·s))下原位藻细胞数、藻液pH、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参数(Fv/Fm、rETR)的变化,以及胞外聚合物、胞内蛋白质、多糖和脂肪酸含量等原位藻细胞内/外组分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与低光强相比,高光强下原位藻生物量下降47.63%,藻液pH由6.60快速提升至11.36,叶绿素浓度仅为1.66 mg/L,光合活性下降,生长被显著抑制;胞内蛋白质和多糖含量分别下降29.19%和16.23%,而胞外聚合物含量显著提高58.14%;脂肪酸含量上升(440.548 mg/L)且成分比例发生变化,高光强下培养的原位藻生物柴油具有较好的氧化稳定性能、亲水性能、燃烧性能、高温保护性能,而低温流动性及能量则略逊于低光强组。  相似文献   

4.
光暗周期对3种海洋浮游硅藻胞外多糖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3种海洋浮游硅藻,网纹三角藻(Triceratiumreticulum),骨条藻(Skeletonemasp.)和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 lumtriconutum)培养在3种不同的光暗周期下,研究了光暗周期对硅藻胞外多糖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暗周期对硅藻胞外多糖生产的影响具有种间特异性,且与细胞生长周期有关.网纹三角藻和三角褐指藻在长光照条件下(L/D:16/8h),胞外多糖含量较高,前者最大值出现在生长期前期,而后者则在生长期后期;骨条藻在短光照条件下(L/D:8/16h)胞外多糖含量较高,最大值出现在生长期后期.3种硅藻中,网纹三角藻的胞外多糖的产量最高,达103~104pg/cell,中肋骨条藻和三角褐指藻则较低.光暗周期可能影响了细胞内光吸收总量、细胞分裂模式及细胞内有机物质的合成,从而影响到胞外多糖的生产分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细菌与链状弯壳藻共培养时对其生长特性的影响,了解链状弯壳藻改变存在状态、形成水华的原因.方法:研究了不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添加量对链状弯壳藻生物量、多细胞群体形成、胞外多糖含量等的影响.结果:大肠杆菌对链状弯壳藻的生长存在抑制作用,表现为总细胞密度随添加菌液浓度(0.2%~2%)的增加而减少;但细菌的存在对链状弯壳藻单细胞形成群体具有促进作用,其中1%的菌液浓度最有利于链状弯壳藻形成群体,群体细胞的密度约为对照的5倍.与1%菌液浓度共培养的链状弯壳藻胞外多糖含量是对照的2.3倍,且链状弯壳藻的胞外多糖含量与群体细胞密度正相关(P0.05).结论:细菌的存在是链状弯壳藻形成多细胞链状群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温度对8种底栖硅藻生长及其理化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不同温度对8种底栖硅藻生长及其理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均不利于细胞生长,同时也不利于胞内理化成分的积累.在15~25℃之间细胞比生长速率及主要理化成分(叶绿素、胞内蛋白和多糖、胞外多糖及总脂肪)含量均可达到最大,而不同藻种的理化成分最大含量也有较大的差异,最高和最低叶绿素含量差值可达8.0 mg/L,胞内蛋白含量差约4.0%多糖含量差约14.0%,总脂肪含量差约为8.0%,胞外多糖浓度含量差约15mg/L.  相似文献   

7.
集胞藻在培养过程中向培养基中分泌大量胞外多糖,流变学研究表明这种胞外多糖呈现假塑性行为,粘度值接近黄原胶,当剪切速率在0.15 S-1时,两者粘度相等.集胞藻胞外多糖在0.1 mol/L氯化钠溶液中以及在30~70℃温度范围内粘度值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集胞藻胞外多糖的粘弹谱类似于黄原胶.具有弱凝胶的特征.这种多糖具有良好稳定的乳化活性,对植物油、正十六烷、石蜡、二甲苯和2-甲基萘 正十六烷(1:1)都有乳化作用,而且在静置一个月后,乳液依然稳定.集胞藻胞外多糖可以作为增稠剂、稳定剂以及乳化剂在食品、化妆品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使用乙醇沉淀法从海洋微藻裂壶藻Schizochytrium sp.TIO1101的发酵液中提取胞外多糖,再经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得到酸性多糖、弱碱性多糖和碱性多糖三种主要的多糖组分,并分别测定其还原力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等抗氧化活性和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弱碱性多糖具有最高的抗氧化活性.抑...  相似文献   

9.
胞外多聚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对于微藻细胞的生长和用途具有重要的影响.以1株葡萄藻、1株栅藻和2株小球藻为研究对象,考察氮源含量改变时微藻EPS中主要组分多糖和蛋白质的变化情况.选取长势最优的葡萄藻,研究pH值、温度和培养方式对EPS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缺氮的生长环境会引起EPS中蛋白质含量的减少,最多可减少56.0%;微藻EPS中最多的是胞外多糖,占总EPS组分的58.08%~80.78%,而胞外蛋白质含量则占5.73%~13.45%;相比葡萄藻和栅藻,小球藻胞外存在更多的多糖和蛋白质.对于葡萄藻,pH值为11时EPS中多糖和蛋白质含量(按每克细胞计)与pH值为7时相比分别增加0.135和0.018g;降低温度使EPS多糖含量从0.014g急剧增加到0.600g;异养培养时EPS中多糖含量更高而自养培养时蛋白质含量更高.  相似文献   

10.
叠鞘石斛多糖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不同浓度叠鞘石斛多糖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叠鞘石斛中的多糖;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叠鞘石斛多糖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的清除率以及对Fe2+螯合率的影响,再观察其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叠鞘石斛多糖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率,对Fe2+也具有很好的螯合率,对脂质过氧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叠鞘石斛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以油茶蒲为材料,采用响应面法结合Box-Behnken 实验设计,对热水法提取油茶蒲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考察提取时间、温度、液料比3个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初步探究油茶蒲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提取时间150 min,提取温度85 ℃,液料比32 mL g-1时,多糖提取率最佳,为10.49 ± 0.21 % (n=4).在浓度0.6 mL g-1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到90%,总还原能力在1.4 mL g-1时与同浓度Vc效果相近,表明油茶蒲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开发利用桂西北岩溶地区丰富的桑科榕属植物资源,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苯酚一硫酸法测定桑科榕属植物果实多糖的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黄毛榕果实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料液比1:40,提取时间60min,提取温度80℃,超声波功率160w。此条件下黄毛榕未成熟果实多糖的提取率为1.61%。按黄毛榕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并测定的14种桑科榕属植物果实多糖含量为0.39%~3.63%,其中舶梨榕果实多糖含量最高,斜叶榕果实多糖含量最低,不同成熟度的榕属植物果实,其多糖含量略有差异,不同的桑科榕属植物果实,其多糖含量有较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探索柱层析循环法联合提取双刺参胶囊中总皂苷及多糖的工艺条件,并对总皂苷体外活性进行研究.以提取液中总皂苷及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对提取溶剂、吸涨率、浸泡平衡时间、洗脱流速等因素的考察确定提取的最佳工艺.结果显示,总皂苷及多糖提取溶剂分别为40%乙醇溶液和纯水、吸涨率分别为3.8 mL·g-1和3.6 mL·g-1、浸泡平衡时间均为2 h、接样速率为0.4 mL·min-1.在此条件下,总皂苷及多糖经过2轮连续提取,提取率均在95%以上,浸膏中总皂苷及多糖的含量分别为18.05%和48.37%.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双刺参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利用柱层析循环联合法提取总皂苷及多糖,提取温度低、乙醇用量少、能源消耗低、方法简单,为双刺参胶囊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化红景天多糖的制备工艺,并系统评价红景天多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优化红景天多糖提取工艺,以多糖提率为考察指标,比较不同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反复冻融、透析及酶-sevag联合脱蛋白法,纯化制备红景天多糖(RSP);采用苯酚-硫酸法、红外色谱仪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红景天多糖的基本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利用体外抗氧化模型评价红景天多糖对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O_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红景天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固液比为1∶20,提取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3 h,提取次数3次.此外,红景天多糖对DPPH·和·OH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结论成功确立红景天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红景天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蒜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热水浸提法从大蒜中提取大蒜粗多糖(GA),用DEAE一纤维素柱层析对GA进行纯化,得到中性多糖(GB)和酸性多糖(GC)。进一步对3种大蒜多糖的抗氧化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GB具有较好的清除羟基自由基和还原能力,GC具有较好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配位能力,而GA的抗氧化能力则介于GB和GC之间。  相似文献   

16.
假蜜环菌产胞外多糖发酵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摇瓶和21发酵罐水平上,研究了假蜜环菌产胞外多糖的发酵情况,并建立了一套方便可靠的检测方法。在摇瓶发酵中,探讨了培养基初始pH、初始糖浓度、装液量及钙离子等因素对假蜜环菌产生胞外多糖的影响,得出的优选条件为初始pH5.0,初糖浓度5%,每个500ml瓶装液100ml及添加1%碳酸钙。优选条件下在21发酵罐中经7d发酵后,胞外多糖产量可高达3.99mg/ml。有关假蜜环菌胞外多糖的发酵研究,尚未见有报道。  相似文献   

17.
将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应用于提取银杏外种皮多糖的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优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对比传统的直接加热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能缩短提取时间,提高银杏外种皮多糖得率.超声波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水浴温度100℃,液料比(mL∶g)为10∶1.0,超声提取时间40 min,超声波功率400 W.在此工艺条件下,多糖得率为11.74%.  相似文献   

18.
考察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温度对火龙果果皮总黄酮和多糖得率的影响. 并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设计L9(34)的正交实验,优化总黄酮和多糖的提取工艺. 此外,通过进行DPPH ·、ABTS自由基及·OH的清除实验,考察火龙果果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能力. 正交实验优化得出的提取时间3 h、料液比1 ∶ 30、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70 ℃为火龙果果皮总黄酮和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 该条件下提取到的火龙果果皮总黄酮和多糖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7.87 mg/g和114.05 mg/g. 在373.44 μg/mL时,抗坏血酸对DPPH ·、ABTS自由基及·OH的最大清除率分别达到95.25%、99.57%、89.99%;而火龙果果皮提取物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88.64%、60.84%和61.77%,数据表明火龙果果皮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率均达到对照品的2/3,证实火龙果果皮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能力,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提取原材料.  相似文献   

19.
采用热水浸提法、索式回流浸提法和酶法从红平菇子实体中提取红平菇水溶性多糖,提取率分别为10.30%、12.40%和8.45%。三种方法各有自身特点,热水浸提法价格最为低廉;索式回流浸提法提取率最高,但时间最长;酶法提取特异性好,时间最短,但价格最为昂贵,提取率最低。不同的提取方法供不同产品需求目的所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