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华窑山钨矿处于塔里木板块东缘、星星峡-天仓隆起带中,通过对该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构造作用为该矿床最主要的控矿因素。矿体赋存于敦煌岩群的碎裂硅化闪长岩和断层破碎蚀变带中。系统总结了华窑山钨矿的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分析了矿床的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通过论述初步认为该矿床是中高温热液型白钨矿床。  相似文献   

2.
狼娃山铁矿地处甘肃北山,区内地层、构造、侵入岩呈北西—南东向展布,与区域性构造线方向一致。岩浆活动强烈,断裂构造发育。矿床南侧出露大面积华力西中晚期花岗岩,矿床内广泛出露与火山活动相关的中、酸性脉岩,铁矿体的产出,受火山岩的控制。狼娃山矿床铁矿体,具有成带出现,矿体成群集中,单个矿体形态多姿的特点。根据矿带、矿体分布形态,磁异常范围,可将矿床分为两个矿带。全区共圈出铁矿体417个,矿体多呈透镜状、似层状、脉状、囊状。矿床成因属于火山喷发—沉积后叠加次火山热液交代型矿床。  相似文献   

3.
程主华  孔维琼  陈晔 《甘肃科技》2013,29(3):34-36,130
瓜州县3340锰矿为近年来新近勘查出的锰矿。该矿大地构造位于塔里木板块北山古生带褶皱带,北山褶皱带玉石山—通畅口隆起北缘,玉石山向斜的南翼,区域上构造运动复杂,岩浆活动强烈频繁。该矿矿化带走向约为70°,南北宽约0.7km,走向上断续长度约4.8km。通过工程控制及化学分析,结合野外地质填图等资料,共圈出矿体7个,矿化体5个。就此对矿床及矿体特征进行了介绍,并对矿床成因做了简单的讨论,认为该矿床成因为淋积型的热液锰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4.
在阐述了矿区基本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矿体特征。笔者认为矿床属岩浆期后热液裂隙充填型钨锡矿床,有钨矿、锡石-硫化物类大脉、细脉和破碎带型三种形态产出。矿源层中的成矿物质迁移、富集受构造控制。  相似文献   

5.
狼娃山南铅锌银矿处于塔里木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的交汇部位南侧的塔里木板块北缘,成矿区带属明水—双井子华力西期金、铜、铁、铅、锌成矿带。矿体赋存于下石炭统白山组二岩段的石英岩、硅化大理岩中,具有膨胀、收缩、分枝、尖灭现象,矿带在地表多以灰黑色锰帽与褐铁矿化石英脉为表现。区内岩浆活动、构造、变质均较发育,断裂控矿明显。该区内铅锌银矿成矿与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并指明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6.
郭家沟铅锌矿床所处构造单元为西秦岭印支褶皱带,合作至崖湾成矿带东段。铅锌矿化体赋存于三叠系碳酸盐建造的北西向构造破碎带中,含矿岩性为构造角砾岩及方解石脉。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笔者通过工作认为,矿床成因属岩浆—构造热液蚀变岩型。该矿床的发现对西秦岭地区多金属找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聚源钨矿矿床类型较为特殊,是赣中地区已经发现的仅有的大型石英脉型白钨矿床。本文为探讨该矿床的矿床成因,对其地质背景、矿体特征进行研究。矿区内广泛发育二长花岗斑岩,且构造活动强烈。本文通过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研究,探讨矿体特征以及矿床成因,以期对日后寻找和研究这种类型的矿床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8.
沙溪斑岩铜(金)矿床位于庐枞火山岩盆地西北外围,处于郯庐断裂带内部.矿体主要产于燕山期的石英闪长斑岩,次为黑云母石英闪长斑岩中.主要成矿期为岩浆期后热液期.蚀变分带自内向外:钠-更长石化带—硬石膏-黑云母-钾硅酸盐化带—钾硅酸盐青磐岩化叠加带—石英绢云母化带—青磐岩化带,主要工业矿体位于钾硅酸盐化带及其外侧.文章总结沙溪式斑岩铜(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并对该类型铜(金)矿床的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矿区位于松潘-甘孜褶皱带南段,区域上经历了多期的构造旋回作用,形成了窿起区、沉降带相间分布格局,矿区处于玉龙雪山窿起区西侧。矿体主要赋存于二叠系玄武岩及三叠系灰岩、板岩中,近南北向断裂控制矿化带及矿体的产出,矿化带长大于1000m,带内圈出主矿体5条,长200~600m,延深最大430m,品位0.11%~0.399%,具分支、复合特点。金属矿物以白钨矿、黄铁矿、磁黄铁矿、褐铁矿为主,次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白钨矿化与硅化、白云石化、铅锌矿化密切相关,初步认为矿床成因为中高温构造热液蚀变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10.
根据产于花岗岩断裂破碎带中的脉状萤石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地质条件及地下水热液成矿作用研究,表明产于花岗岩断裂破碎带中的脉状萤石矿床并不属于岩浆期后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1.
刘涛  习进勇  张健 《科技信息》2009,(21):372-373
龙宝山稀土矿床位于沂沭断裂带南段西侧、尼山凸起东南部、龙宝山浅成碱性杂岩体内部。矿体赋存于侵入角砾岩带内,呈脉状,长92—166m,厚0.85—4.65m,矿体产状较陡,倾角75—77°。矿石由角砾和填隙物构成,主要矿石矿物为氟碳铈矿、氟碳钙铈矿,颗粒较大,最大可达5㎜。矿石具填隙结构、碎斑结构、角砾状构造、碎裂状构造。矿石品位1.01~3.01×10-2,以镧系铈族元素为主,铈含量最高,其次为镧、钕、镨、钐及钇、钆等。矿石工业类型属低硫矿石,矿床属于与碱性侵入岩有关的岩浆期后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2.
赣西北武宁县石门寺钨矿是大湖塘世界级超大型W-Cu-Mo多金属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钨资源量占矿集区钨资源总量的67%,其中细脉浸染型钨矿体占矿区钨矿总储量的74%,是矿区最重要的矿化类型。石门寺细脉浸染型钨矿产于燕山期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的内外接触带,与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的成岩时间一致,矿石硫同位素显示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反映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为细脉浸染型钨矿提供了钨金属,控制了矿体的成矿时间和产出空间。石门寺矿区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的源岩双桥山群含钨量高达9.16×10-6,部分熔融时钨金属趋于进入岩浆。富钨岩浆发生结晶分异,残留岩浆中钨金属得到进一步富集,该残留岩浆汇集到岩体顶部,出溶成矿流体。岩浆出溶的成矿流体使围岩晋宁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和燕山期的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发生云英岩化,导致岩石中铁、锰和钙等元素析出;这些铁、锰和钙与成矿流体中的钨金属结合,形成细脉浸染状黑钨矿和白钨矿。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的内、外接触带是矿体产出的空间,云英岩化的范围指示矿体产出的位置,岩体接触带和云英岩是找矿的直接标志。紧邻矿体的、产于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顶部的具有流体出溶性质的似伟晶岩壳岩性特征明显,野外极易辨认,可作为找矿的标志层。富钨的高分异S-型花岗岩小岩体及控岩构造是找矿的区域标志。  相似文献   

13.
汉源县铜厂河铅锌矿,以矿体呈脉状、似层状产出和矿体小、硫铁—铅锌共生为特征。铅锌矿床主要赋存于震旦系上统灯影组第三岩性段(Z2d3)中,矿体的产出部位集中于正断层及层间破碎带内,主要受地层、岩性、构造等因素控制。通过对铜厂河铅锌矿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的分析,并与邻近矿区对比,认为该矿床为层控型沉积—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14.
休布铜矿区位于塔里木北部成矿区巴仑台-星星峡铁、锰、钒、钛、金、铜成矿带,矿体产于元古界中天山群星星峡组第二亚组的一套中等变质的结晶片岩与华力西晚期红色花岗岩接触带及灰白色黑云母石英片岩与灰绿色砾岩、砂砾岩的断层接触带,受WWN向断裂构造控制明显,主要成矿作用为构造-岩浆热液改造,为热液脉型铜矿。  相似文献   

15.
探讨沂沭断裂带中段及其西侧金矿床的成矿类型及成矿作用,为金矿勘查提供依据。研究区金矿床类型包括岩浆期后热液型和绿岩带型,其中岩浆期后热液型又分为矽卡岩型、隐爆角砾岩型和潜火山热液石英脉型。选取铜井金铜矿床和化马湾金矿床作为岩浆期后热液型和绿岩带型金矿类型的典型代表,从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及成矿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岩浆作用是岩浆期后热液型矿床成矿主导因素,控矿构造是其空间展布形式;区域变质作用是绿岩带型金矿成矿的主导因素。该地区寻找与燕山期侵入杂岩体有关的火山热液型金矿床是下一步找矿的重要方向,其中次火山侵入杂岩体分布区、爆破角砾岩筒、断裂构造交汇部位以及化探异常与地质标志相对应地段均是找矿勘查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鹿鸣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鹿鸣钼矿床位于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中南部.钼矿体产于二长花岗岩与花岗斑岩的接触带内,钼矿化主要载体为石英脉,呈脉状、网脉状分布于矿体的内部.研究了主要含矿石英脉体中流体包裹体的特征,结果表明:包裹体相态类型主要为气液两相,矿床的成矿温度峰值分别为400,220℃,盐度为19%~144%,成矿压力平均为18MPa,成矿深度为09~28km,成矿流体成分富含CO2,H2O,CH4等多种气态组分,以及Na+,Ca2+,SO2-4,Cl-液态组分;矿床初始流体来源于岩浆热液,成矿后期受大气降水的混入.矿床成因类型应划归为与中酸性侵入岩浆活动有关的中高温斑岩型钼矿床.  相似文献   

17.
彩霞山铅锌矿床是卡瓦布拉克—星星峡中天山地块铅锌成矿带中发育的唯一大型矿床.矿体赋存于青白口纪卡瓦布拉克组第—岩性段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中,受构造控制,呈似层状、透镜状产于顺层破碎带及糜棱岩中,近东西向展布,南倾,倾角为65°~80°,与矿区断裂及地层产状一致.通过碳、氢、氧、硫和铅同位素分析可知:成矿热液及挥发分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在与围岩碳酸盐岩发生反应时,交代溶解碳酸盐岩并在成矿过程中形成新生方解石和石英;成矿所需的硫主要来自海水硫酸盐的有机还原及细菌还原作用;铅同位素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源,与海西期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并同化了围岩中的铅.其成矿机理为岩浆热液携带了大量的挥发分和成矿物质,构造导通岩浆热液,使之在构造破碎带中与围岩发生反应,溶解围岩碳酸盐岩并与围岩中的硫结合,形成铅锌矿化;彩霞山铅锌矿床为—受构造控制的中温岩浆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阿克塞一步沟钨矿地质概况的简述,全面分析了钨矿床的矿化地质特征,初步认为矿床成因为在构造上与多罗尔什旋扭褶皱带有关,赋矿的岩性主要透闪石片岩、绿泥石英片岩,钨矿体物源主要来源于斜长花岗岩,赋矿岩石是距接触带有一定距离的石英片岩。区内找矿标志不太明显,主要通过夜间紫光灯照射,发亮蓝色荧光者为其直接找矿标志。找矿方向在矿区南侧与下部寻找斑岩型白钨矿床,在矿区西侧,配合1:5万化探,继续寻找矽卡岩型与石英脉型矿床。  相似文献   

19.
大厂长坡锡-多金属矿床热释汞特征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长坡锡矿区地表出露岩石剖面一条、近矿围岩井下已知剖面6条,采集岩石及矿体(矿石)样品共102个,加工为200目颗粒,用RG—1D型测汞仪,在700℃下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大厂长坡锡一多金属矿床的热释汞,在空间上随矿体赋存明显呈由下到上的“三层楼”式分布,即下部似层状矿体含汞量<中部纫脉型矿体汞量<上部裂隙脉型矿体汞量,汞随矿体沿构造滑脱面及裂隙带上升运移;在平面上似层网脉状矿体中部含汞量高,边部低,细脉状矿体边部高中间低,裂隙脉矿群底部低,顶部高,清晰地体现了汞运移扩散的路径。根据汞的运移和赋存形式推判汞异常形成过程为汞伴随深大断裂和多次的岩浆入侵上升,并在成矿过程中赋存于富含硫化物的矿床中,良好的容矿构造和矿石围岩岩性保障了汞的运移和赋存。  相似文献   

20.
四川巴塘县夏塞银多金属矿床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塞银矿位于川西义敦岛弧造山带燕山晚期绒依措花岗岩体外接触带浅变质岩中,是一个超大型的中低温热液脉型银多金属矿床.通过对该矿床的地质、矿石矿物、流体包裹体与同位素地球化学等进行系统的研究表明,矿体产出严格受断层破碎带控制,矿体主要为脉状、透镜状和浸染状;容矿岩石为上三叠统图姆沟组的浅变质砂岩、粉砂岩和板岩;金属矿物主要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银矿物和硫盐矿物等,脉石矿物为石英、方解石、绢云母、绿泥石等;成矿作用可划分为三期四个阶段;成矿物质来源于围岩和花岗岩,矿床为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岩浆期后成矿流体浅成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