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研究碱法提取方格星虫体壁中水溶性方格星虫多糖的条件及优化。【方法】根据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碱液浓度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方格星虫水溶性多糖浸提工艺优选因素组合。【结果】影响方格星虫多糖得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碱液浓度;最佳浸提条件为温度50℃,料液比1∶6g/mL,时间4h,碱液(NaOH)的质量分数为8%。【结论】最佳浸提工艺条件下多糖浸提提取率最大为1.81%。  相似文献   

2.
利用木聚糖酶酶解小麦麸皮制备低聚木糖,为麸皮的深加工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根据实验确定了木聚糖酶水解麸皮木聚糖的工艺条件,即酶浓度为1200 IU/g底物,木聚糖终质量分数为12%,水解温度为40℃,水解时间为6 h,总糖得率为57.12%,低聚木糖的得率为22.52%.对酶解液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其主要成分为木二糖和木三糖.  相似文献   

3.
以橘皮为原料,探讨橘皮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等因素对橘皮黄酮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65%,料液比为1:15,提取时间为40 min,提取温度为65℃,在此条件下,橘皮黄酮得率为8.94%。  相似文献   

4.
响应面法优化玉竹多糖表面活性剂协助提取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因素实验中考察多种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体积与质量比)以及提取次数对玉竹多糖产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表面响应分析法优化表面活性剂协助提取玉竹多糖的条件,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料液比3个自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并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92℃,提取时间1.61h,料液比19.93mL/g,此条件下玉竹根茎中多糖产率预测达到11.11%(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5.
响应面法优化龙眼核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龙眼核为原料,用乙醇溶液为溶剂提取其中的酚类化合物,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其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乙醇浓度对得率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提取时间对得率的影响显著(P0.05),而提取温度与料液比对得率的影响不显著;4个因素对得率的影响大小是: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响应面分析得到的回归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实际得率,乙醇浸提龙眼核多酚的最优条件为:提取时间106 min,乙醇体积分数为58%,提取温度64℃,料液比为1∶9,在此条件下,多酚得率为42.690 mg/g,达到理论预测值的96.29%.  相似文献   

6.
采用正交实验法,从提取时间、温度、乙醇浓度、液料比4个因素出发对从茶籽饼粕中提取茶皂素的工艺进行了研究.以茶皂素得率和含量为指标,得出茶皂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时间为5h,浸提温度为70℃,乙醇浓度为80%.料液比为9:1.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樱桃李籽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液配比对樱桃李籽油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樱桃李籽油得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液配比;樱桃李籽油的较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液配比60%、料液比12mL·g-1、提取时间15min、提取温度50℃,在该条件下樱桃李籽油得率45.52%,所得油脂澄清、透明,呈黄色.  相似文献   

8.
采用内部沸腾法优化螺旋藻多糖提取工艺.利用正交实验设计分析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时间对螺旋藻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内部沸腾法提取螺旋藻多糖的最佳条件为:40%乙醇,料液比1∶14,温度80℃,提取时间5min,多糖得率是8.92%.内部沸腾法快速、高效、经济,可有效用于螺旋藻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9.
为优化杨梅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参数,通过单因素实验,采用响应面法研究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温度等对杨梅原花青素提取的影响,以原花青素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Box-Behnken组合,建立杨梅提取的二次回归方程,得到最优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杨梅原花青素提取得率的影响的顺序为:乙醇浓度温度时间料液比;杨梅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92%,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57 min,液料比选取25:1(m L/g).该条件下,杨梅原花青素提取率的为30.03 mg/g.  相似文献   

10.
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狭叶荨麻中黄酮和木脂素的工艺,以黄酮和木脂素得率为指标,在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和料液比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进行3因素3水平的试验.结果表明:最优条件是乙醇质量分数为87.62%、提取温度为54.15℃、料液质量体积比为1∶45.64(mg∶mL)、提取时间50min、提取3次;在该条件下,黄酮提取率10.875mg.g-1,木脂素提取率1.100mg.g-1;证实响应面法在同时提取2种以上中药有效成分时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优选光石韦叶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超声波提取工艺,以芦丁为对照品,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萃取温度为影响因素设计正交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得率。最终确定光石韦叶片总黄酮超声波提取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50%,料液比1∶40,时间40min,温度70℃。在此工艺条件下,超声波提取总黄酮平均得率为16.16%,由此可见,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可以加快提取速度,提高提取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为优化雪莲果叶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溶剂浓度、料液比、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4个因素对雪莲果叶黄酮提取量的影响。确定了雪莲果叶黄酮提取的最优条件为用体积浓度40%的乙醇,在料液比为1∶30(g/mL)的溶剂条件下在70℃提取1.5 h,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黄酮含量提取量达到53.41 mg/g。通过工艺优化,雪莲果叶黄酮得率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超声波协同酶激活剂法提取大蒜素,对超声波功率、超声温度、超声时间、酶激活剂的浓度和料液比对大蒜素得率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提取大蒜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是超声功率48W、超声温度30℃、超声时间20 min,料液比(大蒜:95%乙醇)1 g∶4 m L,酶激活剂的浓度5 mmol/L,大蒜素的提取率1.56%。试验方差结果表明:料液比、酶激活剂浓度与超声时间是提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研究在木聚糖酶定向酶解纯木聚糖及木聚糖碱抽提液制备功能性低聚木糖时,酸和缓冲溶液调控底物的初始pH对低聚木糖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聚糖酶在pH5.0左右的活力最高;酸调控纯木聚糖底物的低聚木糖得率低于缓冲溶液调控的低聚木糖得率,但两者相关不大;而当底物为木聚糖碱抽提液是,由于木素的存在,两种调控方式的低聚木糖得率相差较大,酶解液出现浑浊状态;酸调控纯木聚糖,木聚糖碱抽提液时,低聚木糖得率最高的初始p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对海蓬子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浓度、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和pH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海蓬子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海蓬子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乙醇浓度85%(V/V)、微波功率105 W、微波温度70℃、微波时间14 min、料液比1:55、pH 10.5,此时海蓬子总黄酮得率达到6.81%,与模型预测值6.89%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6.
实验采用传统的碱提取多糖方法,并设计了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对罗勒中多糖的得率进行了对比研究。考察了不同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对多糖含量的影响,得到最佳的提取工艺是碱浓度1.0mol·L^-1,温度70℃,提取时间60min以及料液比1:60,在此条件下测得罗勒中多糖含量为26.87%。  相似文献   

17.
研究微波方法快速制备蜚蠊壳聚糖的实验条件,运用L9(3^4)正交实验法,将碱浓度、时间、微波加热温度、料液比在三个不同水平上进行优选实验,得出最佳制备条件为45%的NaOH,温度100℃,时间30min,壳聚糖脱乙酰度可达84.9%.此工艺比常规方法时间短,得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实验采用传统的碱提取多糖方法,并设计了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对罗勒中多糖的得率进行了对比研究。考察了不同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对多糖含量的影响,得到最佳的提取工艺是碱浓度1.0 mol.L-1,温度70℃,提取时间60 min以及料液比160,在此条件下测得罗勒中多糖含量为26.87%。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采用正交设计法对银线莲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黄酮提取率为指标,以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萃取液比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应为在80℃条件下提取,乙醇浓度90%,提取时间为2.0h,料液比1:20,萃取液用量为提取液的0.75倍,最后黄酮得率为1.697%.  相似文献   

20.
以黄秋葵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对黄秋葵果胶的提取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考察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酶解时间四个因素对果胶得率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15 min、液料比35∶1(m L/g)、超声温度43℃、酶解时间25 min.在该工艺条件下果胶得率为8.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