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有机质提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有机质是形成土壤肥力的核心物质,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针对当前黑龙江省林口县土壤有机质含量急剧下降的问题,开展了利用豆秸还田提升有机质的试验研究,对其在土壤理化性状、对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土壤有机质提升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不同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统计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表征土壤质量的最重要指标之一.研究我国不同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特征,可为土地利用生态影响评价等提供数据支持.收集整理了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后至2011年之间发表的涉及我国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主要论文184篇,对收集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了全国12个不同土纲类型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平均值和标准差,不同省份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平均值和标准差,以及6个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平均值.还比较了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的差异,结果发现不同土壤类型间的有机质含量大小排序趋势基本未变.  相似文献   

3.
根溪河小流域生态修复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流域生态修复问题,以根溪河小流域为研究区域,选择土壤有机质、植被覆盖度、坡度、土壤侵蚀强度等作为评价指标,以ArcGIS9.0 Desktop为平台,对采样点土壤有机质进行Kriging空间插值,依评价指标模型对多源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研究表明:插值预测模型能有效地拟合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特征,表明有机质含量主要受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叠加计算结果图反映出流域中下游生态环境具有相对脆弱性问题.并通过对结果的定量评价探讨了相应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对策.  相似文献   

4.
兰州市南北两山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兰州南北两山土壤有机质、全氮及全磷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重点探讨了植被类型与坡向、海拔、坡度等环境因子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南北两山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空间分布变异非常显著,空间变异系数分别为55.946%,49.597%,而全磷空间分布差异不显著,空间变异系数仅为8.935%.植被类型对土壤有机质、全氮质量分数有重要影响,其中对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土壤全磷质量分数不受植被类型影响,仅取决于土壤黄土母质.阴坡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质量分数均高于阳坡的,其中有机质、全氮质量分数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海拔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质量分数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坡度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质量分数呈负相关性,但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低山丘陵区农田土壤有机质预测性制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有机质是农田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精确地预测其空间分布是必要的.然而,大多数的研究仅仅是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较大的采样密度下的预测.低山丘陵区农田土壤有机质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为实现较小采样密度下大区域土壤有机质精确预测,本研究应用预测土壤制图技术,在西南地区的一个面积为3 200km2的典型低山丘陵区,收集和分析了2 000个土壤样点(1 600个建模点,400个检验点),辅助以环境因子(地形因子、植被指数和土地利用),通过逐步回归构建了区域土壤有机质与环境因子的预测模型(R2=0.453,F=440.3,p<0.05),对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进行了预测性制图.利用验证集对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结果与克里格插值结果做了比较,显示低山丘陵区较小采样密度下,由于线性回归模型考虑了环境因素的空间变异特征,其预测结果优于常用的普通克里格插值模型.  相似文献   

6.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土壤分析的重要指标,对土壤结构、物理特征与肥力等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准确测定是开展土壤相关研究的前提.采用灼烧法(350、450、550、650℃4个灼烧温度与2、4、6、8、10、12 h 6个灼烧时间)和重铬酸钾容量法对取自云南昭通一高植被覆盖度的斜坡林下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7.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评价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指标,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法对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测定,得到石墨炉加热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最佳消解温度为220℃,消解时间为10 min﹒石墨炉加热法和油浴加热法进行对比研究,2种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86%和1.70%,说明石墨炉加热法精密度优于油浴加热法﹒在最优条件下测定5种土壤样品中的有机质含量,平行测定5次,最大相对标准偏差为0.91%.  相似文献   

8.
红壤丘陵区土壤有机质空间异质性分析——以长沙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以红壤丘陵区典型区域长沙市为例,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支持下,研究了长沙市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异规律及其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长沙市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总体较高,有机质含量大于1%的区域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85%以上.空间异质性研究表明,长沙市土壤有机质的破碎程度不明显,其最大的破碎度指数仅为0.078 09,而分离度指数则较明显,最大达到0.8372.土壤有机质和土地利用方式关系研究表明,土地利用和土壤有机质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是导致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异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以临汾市新建的湿地汾河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30个样点的园林土壤进行养分分析,以3个农田样点为对照,从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四个土壤养分指标分析土壤养分含量状况,对其园林土壤质量作出客观评价.结果表明汾河公园的建造显著降低了汾河沿岸的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现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处于B级,属于中等水平,而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仍为C级,处于匮乏的状态.人为调控土壤肥力有利于公园植被恢复及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三峡库区汝溪河流域为例,选取了马尾松林地、退耕柏木林地、退耕草地和耕地4种土地利用类型,通过实地采样的方法研究了各个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肥力状况.土壤肥力指标选取了土壤含水量、粒径组成、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这些指标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均存在较明显的差异.耕地土壤有机质要显著低于另外3种土地利用类型.养分间的相关分析发现,有机质和全氮、有机质和碱解氮、pH值与全磷、pH值与有效磷、pH值与全钾、全氮与全磷、全钾与全磷、全钾与有效磷间都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养分间存在耦合作用.退耕还林还草对提高土壤肥力特别是有机质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宪法学是一门法律科学,这是由宪法学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所决定的。宪法学应然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宪法思想(宪法哲学)、宪法规范与制度及宪政运动规律。相应地,宪法学的研究范围也应该包括宪法原理论、宪法制度论、宪法保障论和宪法价值论。  相似文献   

12.
图书采购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它不仅关系到馆藏质量,更关系读者满意度和图书利用率.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及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图书采购已无法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迫切需要理论突破以有效指导实践转型创新.鉴于此,本文以CNKI国内图书采购的相关文献为基础材料(2010~2019),借助NoteExpress、CiteSpace等工具,深入分析文献发表年代、高产作者、高产机构、期刊集中度及影响力情况等,以期挖掘研究热点及前沿,探索未来发展方向.本文旨在为深化图书采购理论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为图书馆采购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机构战略定位的视角出发,选取了德国马普学会、弗劳恩霍夫协会、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和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国立科研机构,比较了不同战略定位类型的国立科研机构科技评价的特点,并结合中国科学院的评价实践,探讨了我国国立科研机构通过科技评价促进战略定位实现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在2000年提出将研究性学习课程纳入基础课程体系。研究性学习既是一门新课程,又是一种与"接受式学习"相对应的学习方式,可以渗透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中去。研究性学习在实施的十余年中,取得了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学校和教师应该认真反思,通力协作,共同促进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科学研究的质量改进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传统上对科学研究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情况,部分原因在于科研工作质量管理的困难。本文在回顾科研质量管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认识科学研究质量的概念入手,构建了科研质量改进的一般模式,探讨了科研质量改进的若干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改善科研环境 促进科研人员潜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人的自然本性和内在潜力,创新能力受自身因素和科研条件、创新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为提高我国的科研水平,改善科研环境,制定科学的分类考核评价方式,营造宽松和谐、学术自由、开放包容的有利于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创新条件和氛围,对科研人员从事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活动,实现创新和普及目标,产出创新成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李静  胡建鹏 《科技信息》2012,(15):24-25
本文围绕当代学者对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及WHO的ISTTCM标准和“世中联”的ISNTCM标准,就其相关研究以及论文涉及的范围和领域,分别叙述各自的主要学术成就以及对当今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实践的指导意义。在回顾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目前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研究有待进一步挖掘探讨的领域和方面,以期能在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的学术研究中,略尽“以启心思”之用。  相似文献   

18.
开展水库移民生计问题的研究,既是对移民是否实现妥善安置的问诊,也是实现新农村建设和移民群众安居乐业目标研究的重要议题。立足于学者们已有的移民生计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首先,对我国水库移民生计问题进行总体上的概括,从贫困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可持续生计3个方面与移民生计问题的关联性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其次,从研究成果、研究核心、分析框架以及研究的空缺评述当前水库移民生计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最后,对水库移民生计问题研究的重点与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水库移民生计问题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多元范式被称为教育研究领域的第三种研究范式,在教育研究领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接受并使用。对多元范式的内涵、历史、整合方式、作用、步骤及优缺点进行分析归纳,预测多元范式在教育研究中的发展趋势,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多元范式的理论和使用方法,对多元范式在我国教育研究中的实施与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收集了我们近年教学实习和课题研究的大连鸟类标本(部分采用其它单位)经鉴定计176种和亚种,分属于18目38科,此外还作了简略的生态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