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系统分析了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中需要考虑的各种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和统计分析对指标进行筛选,建立相应的层次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合理确定出各项指标的权重.研究表明:保证证券市场稳定在10项考虑的指标中占了很大的权重,具有绝对的重要性;其次是优化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2.
非生物性资源的耗竭是生命周期评价中关注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目前该类资源耗竭潜力的特征化因子还多使用Guinée等10多年前提出的数据,随着时间的变化,这些数据是否仍然有效,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利用最近几年的资源消耗数据,计算了2004~2009年全球主要资源的耗竭潜力特征化因子,并与1995年数据进行了比较,发现除个别年产量有较大变化的资源外,大多数资源的耗竭潜力特征化因子均无大的变化,表明以往采用Guinée等(1995)提出的特征化因子所开展的绝大多数案例研究结果受时间变化的影响较小,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不同植被类型净初级生产力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收集、统计了1993—2011年所发表的98篇涉及我国不同植被NPP数据(模型模拟估算值和实测值)的代表性论文.分析了我国不同植被类型NPP研究结果及其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模型模拟和实测NPP值都较高的植被类型有热带雨林、季雨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2)模型模拟的植被NPP值空间分布规律基本表现为从东南沿海地区依次向西北内陆递减;3)在模型模拟与实测NPP值所共有的9种植被类型中,除耕地、灌丛和草地的模型模拟NPP值略大于实测值,其余6种植被类型均小于实测值;4)不同模型对同一种植被类型的模拟结果之间表现出了极大的差异;5)模型模拟平均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小,采用已提出的模型模拟平均值来估算我国不同植被的NPP是基本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不同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统计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表征土壤质量的最重要指标之一.研究我国不同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特征,可为土地利用生态影响评价等提供数据支持.收集整理了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后至2011年之间发表的涉及我国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主要论文184篇,对收集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了全国12个不同土纲类型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平均值和标准差,不同省份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平均值和标准差,以及6个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平均值.还比较了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的差异,结果发现不同土壤类型间的有机质含量大小排序趋势基本未变.  相似文献   
5.
如何评价LCA中与土地利用有关的生态影响是一个未完全解决的难题.国内目前尚无可供利用的科学方法和参数.基于国家《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提出了LCA中土地利用的生态影响评价指标、各指标的特征化因子和当量系数.建立了综合的生态影响评价计算公式和计算案例.并把建立的相关参数与国家标准相结合,使之更易于被认可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面向LCA的土地利用生态影响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生命周期评价(LCA)中土地利用的生态影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土地利用生态影响特征化模型和特征化因子尚未很好确定,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选择评价指标.根据LCA的需要,基于土地的四个主要功能,从指标相关性、稳定性、数据可得性等方面开展深入分析,最终确定土地利用面积、占用时间、地形、NPP和有机质含量等5个指标作为LCA中土地利用生态影响评价指标,可据此建立特征化模型并得到相应的特征化因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