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10批次翠云草生品及炒炭品质量进行研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对10批次翠云草饮片进行了显微鉴别、薄层鉴别、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总黄酮测定等研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建议翠云草生品饮片的质量标准中水分不得过11.0%,总灰分不得过13.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5.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20.0%,总黄酮不得低于1.4%;炒炭品中水分不得过9.0%,总灰分不得过2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6.3%,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7.0%,总黄酮不得低于1.4%。结论:初步建立了翠云草饮片量化质控标准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10批次仙鹤草生品及炒炭品饮片的研究,分别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根据2015版《中国药典》的方法,对10批次仙鹤草饮片进行显微鉴别、薄层鉴别、水分、灰分和浸出物测定。结果:各产地仙鹤草样品在薄层色谱鉴定中,与对照品及对照药材在同一位置有相同斑点;暂定生品饮片水分不得过12.0%,总灰分不得过1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3%,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8.5%,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5.0%;暂定炒炭品饮片水分不得过5.0%,总灰分不得过13.5%,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4.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4.5%,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3.0%。结论:建立了仙鹤草生品及炒炭品饮片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云连药材的水分、灰分和浸出物,为建立云连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IX H中水分测定法中的第一法、附录IX K灰分测定法和附录X A浸出物测定法测定。结果:云连药材含水量不超过14.00%,总灰分不高于5.00%,酸不溶性灰分不高于(1.78±0.04)%,热浸法水溶性浸出物量不低于(24.42±0.25)%,热浸法醇溶性浸出物量不低于15.00%,挥发性醚浸出物含量不低于(3.39±0.08)%。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为建立云连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10批次桑白皮生品及蜜炙品质量标准进行研究,分别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和显微鉴别对桑白皮进行定性鉴别;对10批次桑白皮生品及蜜炙品中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进行研究,并分析评价。结果:在薄层色谱鉴定中,10个不同产地桑白皮样品与对照药材斑点均清晰、一致。暂定桑白皮生品水分不得过10.0%,总灰分不得过13.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5%,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1.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9.0%;蜜炙品水分不得过11.0%,总灰分不得过11.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8.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7.0%。结论:建立桑白皮生品及蜜炙品质量标准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荠苨的水分、灰分、酸不溶灰分、浸出物以及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为制定荠苨药材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荠苨进行水分测定、灰分测定、酸不溶灰分测定和浸出物测定以及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测得荠苨中水分不得超过9.6%,灰分不得超过3.18%,浸出物用25%乙醇做溶剂,以热浸法进行测定所得浸出物不得低于52.84%;显微鉴别结果显示,本品粉末灰白色,粘液质性,有乳汁管,有树脂道,无草酸钙簇晶,淀粉粒较少且小、单粒。薄层色谱鉴别结果显示,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同位置上有相同斑点,分离度较好;结论该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为建立荠苨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10批次续断生品、盐炙品、酒炙品质量标准的研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及UV分别测定川续断皂苷Ⅵ、总皂苷含量;对10批次续断生品进行了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定,对10批次续断生品、盐炙品、酒炙品进行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及川续断皂苷Ⅵ、总皂苷含量测定研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0个不同产地续断生品的薄层色谱鉴定中,供试品与对照药材及对照品斑点清晰、一致。建议续断生品、盐炙品、酒炙品含水量分别不得超过8.0%、10.0%、9.0%,总灰分分别不得超过12.0%、12.0%、12.0%,酸不溶性灰分分别不得超过3.0%、3.0%、3.0%,水溶性浸出物分别不得少于42.0%、45.0%、44.0%,醇溶性浸出物分别不得少于39.0%、50.0%、44.0%,川续断皂苷Ⅵ含量分别不得少于2.0%、2.0%、1.5%,总皂苷的含量分别不得少于15.0%、13.0%、16.0%。结论:分别建立续断生品、盐炙品、酒炙品饮片量化质控标准评价体系,以便更好的控制其质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藏药材柳兰的系统研究,建立柳兰的药材质量标准.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对柳兰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薄层层析法,以金丝桃苷标准品为对照,建立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按四部通则方法对柳兰药材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进行检查,测定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金丝桃苷为质控指标,建立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利用所建方法对不同产地批次的13批样品进行测定和评价,结果建议柳兰药材各检查项指标水分不得超过12.00%,总灰分不得超过10.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2.0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25.00%,按柳兰药材干燥品计算,含金丝桃苷(C21H20O12)不得少于0.10%.由此所建立的柳兰药材质量标准简单、稳定、可行,为柳兰药材的质量控制及开发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陕西产缬草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订陕西产缬草药材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性状和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浸出物测定、灰分测定、水分测定及挥发油含量测定对陕西不同产地的缬草药材进行分析。结果明确了陕西产缬草药材的性状、显微特征,建立了以活性成分缬草素为对照的薄层定性鉴别方法,制订了陕西缬草药材挥发油不少于0.4%(mL/g),醇溶性浸出物不少于14.0%(质量分数),总灰分不得过15.0%(质量分数),酸不溶灰分不得过9.0%(质量分数),水分不得过12.0%的质量标准。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对陕西产缬草药材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控制松针层孔菌Phellinus pini药材质量,制订药材质量标准,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性状、显微、薄层鉴别药材;按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方法测定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浸出物含量,以Hispolon作对照品,TLC法定性鉴别,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酚含量.结果:松针层孔菌不同部位性状、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区别明显,能较好地和同属其他真菌相区分;Hispolon的平均含量为0.0160%,拟定Hispolon的含量不得低于0.01%;总酚的平均含量为0.238%,拟定总酚的含量不得低于0.20%;水分不得过13.0%;总灰分不得过2.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0%;水溶性浸出物不得低于2.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低于4.0%.结论:建立的松针层孔菌药材的质量标准可全面、有效地控制药材质量,为临床合理、有效、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追风伞药材不同产地和部位中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并设置其质量控制项目和限量,为提升追风伞的质量标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根据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中的相关检测方法对追风伞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追风伞不同产地和部位中水分(9.61%~13.82%)、总灰分(5.26%~15.39%)、酸不溶性灰分(0.34%~5.33%)和醇溶性浸出物(13.05%~28.34%)含量均存在差异。结论:初步建议追风伞根、茎、叶、全草中的水分含量分别不得过13%、14%、14%、13%;总灰分含量分别不高于16%、8%、9%、11%;酸不溶性灰分分别不超过5%、1%、2%、3%;醇溶性浸出物分别不低于16%、16%、13%、14%。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七爪风的质量分析方法。方法根据2015版《中国药典》的实验方法对七爪风药材的水分、总灰分及醇浸出物进行测定。结果广西10批不同采集时间和不同地域的七爪风药材均具有相同的植物形态和药材性状,实验测定结果:水分为8.52%~11.01%,总灰分为4.54%~7.18%,酸不溶性灰分为0.59%~1.32%,浸出物为16.81%~20.95%。结论本研究的七爪风鉴别方法,可用于该药材的质量控制分析,该实验研究结果可为建立七爪风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以便更好的开发利用其药材。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六棱菊的质量分析方法。方法根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的方法对六棱菊药材的水分、总灰分及醇溶性浸出物进行测定。结果广西10批不同产地及不同采集时间的六棱菊药材均具有相同的植物形态和药材性状,实验测定结果:水分为5.19%~10.86%,总灰分为5.91%~10.74%,酸不溶性灰分为0.44%~0.92%,浸出物为14.64%~19.95%。结论此六棱菊鉴别方法,可用于该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结果可为六棱菊药材的开发利用以及建立其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石柑子的质量分析方法。方法根据2015版《中国药典》的实验方法对石柑子药材的水分、总灰分及醇浸出物进行测定。结果广西13批不同采集时间和不同地域的石柑子药材均具有相同的植物形态和药材性状,实验测定结果为水分为9.54%~11.39%,总灰分为7.21%~9.58%,酸不溶性灰分为0.94%~2.08%,浸出物为7.96%~10.83%。结论本研究的石柑子鉴别方法,可用于该药材的质量控制分析,该实验研究结果可为建立石柑子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以便更好的开发利用其药材。  相似文献   

14.
抚育措施对红树植物幼树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研究在次生红树灌木林改造中施肥及除灌两种抚育措施及其组合对红树植物木榄幼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除灌可使木榄高生长提高16.5%,其径生长提高38.9%,幼树叶面积提高43.3%;施肥可使红海榄高生长提高9.7%,基径生长提高14.3%,叶面积提高37.4%;  相似文献   

15.
红海榄群落演替中种群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士楚 《广西科学》1997,4(2):120-123,125
广西英罗绵红海缆群落演替系列为红海榄+秋茄群落→红海榄群落→红海榄+木榄群落→木缆群落,以群落的演替过程作为资源系列,采用Levin公式和王刚改进公式分别计测了红海榄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并对这些种群的生态位关系及其对群落演替动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和完善广西壮药粪箕笃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四部中药品标准研究方法首次对粪箕笃药材进行水分、灰分、酸不溶灰分、浸出物及重金属的检测,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粪箕笃药材中千金藤啶碱成分进行鉴定。结果粪箕笃药材水分不高于16.10%,总灰分不高于13.90%,酸不溶性灰分不高于1.28%,浸出物不低于9.29%,粪箕笃药材不含有千金藤啶碱成分。结论该方法可作为制定和完善粪箕笃药材质量标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参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相关方法,建立组培川贝母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薄层色谱等项目的检查方法并规定限度,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组培川贝母的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并规定限度,以此对组培川贝母进行质量标准研究.结果表明:组培川贝母的总灰分不应超过2%,酸不溶性灰分不应超过1%,浸出物不得少于20%,总生物碱含量应在0.2%-0.3%之间;本研究建立的质量标准可以控制组培川贝母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梁士楚 《广西科学》1998,5(4):318-320
应用分形几何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木榄幼苗的形态特征和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片面积与叶片长度、叶片鲜重与叶片长度、叶片鲜重与叶片面积、基径与株高以及根、茎、枝、叶和全株生物量与株高之间存在着显著分形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为测定不同产地大果山楂总黄酮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选用广西、广东10种不同产地的大果山楂鲜果,采用回流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对大果山楂总黄酮进行提取;对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方法学考察,并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氧自由基吸收法来评价大果山楂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法耗时短、效率高、操作简便,优于回流提取法,适用于大果山楂总黄酮的提取;芦丁在0.008—0.064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 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8%(RSD=1.07%),表明可见分光光度法适用于大果山楂总黄酮含量测定;10种产地大果山楂总黄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广西靖西市大果山楂总黄酮含量高达38.61 mg/g,大部分产地的大果山楂总黄酮含量为20.91—32.63 mg/g。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大果山楂总黄酮提取液均具有良好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以广西靖西市大果山楂总黄酮提取液体外抗氧化效果最佳,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半数清除浓度IC50=(0.048±0.006)mg/mL,氧自由基吸收能力为(39.35±0.42)mg TE/g FW。本研究为大果山楂的原料、产品质量控制,以及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响铃草药材质量进行控制.方法:以中国药典(2010年版)有关要求为依据,对响铃草药材的性状特征、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总灰分、酸不溶灰分和醇浸出物进行分析,并用高效液相测定响铃草染料木素的含量.结果:详细描述了响铃草的性状和显微特征;薄层色谱中在与染料木素对照品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总灰分、酸不溶灰分和醇溶性浸出物的平均值分别为6.8%,1.7%和17.0%;在含量测定中染料木素在0.65~13.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67%(n=6),RSD为0.86%.结论:本试验为响铃草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