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高温对不锈钢方管柱的影响,本试验以高温条件,长径比以及壁厚作为参数对不锈钢方管柱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得到了试件的失效模式、荷载—位移曲线以及荷载—应变曲线,并分析了高温、壁厚以及长径比对试件极限承载力、刚度以及延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对试件的失效模式无明显影响,但会降低试件的极限承载力;高温后,壁厚较大的试件的延性会提高,而壁厚较小的试件的延性会降低;试件的极限承载力以及延性会随着壁厚的增加而提高。此外,本文还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对整个试验过程进行了模拟,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发现该有限元模型能够很好地对高温后不锈钢方管柱失效模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超限率方法分析了淮南台2013—2015年电磁扰动数据。结果显示:2015年3月14日安徽阜阳4.3级地震前40天左右电磁扰动脉冲超限频次和超限幅度均出现明显的增强,异常持续10天;进一步分析了该台异常时段电磁扰动的脉冲的时间分布及日变化,认为2015年该台电磁扰动脉冲增强变化与阜阳4.3级地震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何康 《科技信息》2011,(17):297-297,332
对广州至珠海铁路施工中特大桥梁施工进行研究,以白坭河特大桥为例,介绍了工程概况及主要施工技术措施,设计了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方案,为了满足施工要求,提出工期保证方案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金相试样在传统磨抛设备的固定及对多个试样同时磨抛的问题,通过对半自动金相试样磨抛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分析,设计了一种手动磨抛多个金相试样固定装置。此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可靠,具有较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某转炉托圈在使用过程中炉壳和托圈的间隙为45mm,该厂提出对炉体和托圈进行重新设计,并扩容至120t,为准确反应托圈及联接装置的变形,采用有限元法进行分析。首先准确模拟托圈的温度场,基于托圈温度场仿真结果,然后利用顺序耦合方法,计算托圈在热应力作用下的变形。变形结果表明,托圈与炉壳的间隙距离满足要求,但在使用时必须做好托圈和炉壳的冷却工作。  相似文献   
6.
随着油气田开发进入中后期,为解决常规定向井多层合采导致的层间矛盾、含水率差异等问题,水平井分层系开采已受到广泛关注。受水平井钻井工程技术难度大、开发成本高等制约,开发过程中对水平井目的层顶面深度预测精度要求高,目前通常采用"实钻井资料为主、井间地震约束为辅"的方法预测,然而地质、地球物理、工程等方面均能对储层深度预测产生影响。主要从这3方面分析深度误差产生原因:地质上储层变化、地层倾角与钻井方向关系;地球物理平面速度变化、地震资料分辨率对储层厚度刻画精度以及浅层气影响;工程上钻具拉伸、扶正器位置以及测试仪器本身误差等方面导致的储层深度误差,针对这些深度误差产生原因,分别提出相应规避方法。利用以上研究成果指导水平井随钻实时调整,实现了渤海湾QH油田储层深度预测误差控制在1.5 m以内,达到质量效益双丰收。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9个不同初始缺陷和不同宽厚比的不锈钢方管短柱进行轴压力学性能试验,分析了初始缺陷裂缝长度和宽厚比对试件轴压承载力和破坏模式的影响,得到了荷载—位移曲线、荷载—应变曲线以及应变强度分布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初始缺陷使不锈钢方管短柱局部屈曲时伴随着新裂缝的产生;不锈钢方管短柱的轴压承载力随宽厚比的增大而减小,随初始缺陷长度的增大而减小;初始缺陷对试件轴向刚度下降速率和延性基本无影响,初始缺陷对试件轴压承载力的影响随宽厚比的增大而增大;初始缺陷裂缝处底部的应变强度大于端部,底部的应力集中是导致柱原有裂缝继续延伸的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于1986年对杭州市1574个儿童和青少年的体质调查并与1951年资料相对照,来分析35年来杭州市儿童和青少年体质状况的变化及其生长发育的规律性。结果表明35年来体质有明显改善,身高增长较快,体型已趋向细长化。  相似文献   
9.
为了重组斑马鱼(Daniorerio)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DrPKR)的双链RNA结合模体1(dsRBM1)和双链RNA结合模体3(dsRBM3)基因,并对重组基因表达的蛋白进行鉴定和功能分析,设计定向删除引物,应用PCR技术扩增DrPKR的ds RBM1和dsRBM3的基因片段,通过重叠PCR技术将dsRBM1和dsRBM3基因重组在一起得到dsRBM13基因,再将dsRBM13构建到原核表达质粒pET32a上并表达和纯化蛋白;通过表达蛋白的二聚化实验和pull down实验对重组蛋白dsRBM13进行体外功能分析。结果:DrPKR的ds RBM1和dsRBM3重组的蛋白dsRBM13可以进行二聚化和多聚化,且能结合Poly I:C(人工合成的dsRNA)。因此,重组DrPKR蛋白模体dsRBM13仍然具有二聚化和dsRNA结合活性,提示串联了三个dsRBM的Dr PKR激活过程中,串联两个dsRBM对DrPKR激活是必需的,并且在DrPKR结合dsRNA的激活过程中,因dsRNA的长短和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含有三个dsRBM的DrPKR可能存在更强和更多的结合方式,因此具有更强的抗病毒免疫反应功能。  相似文献   
10.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个性k-匿名模型的新的k-匿名算法。在普通匿名算法中增加匿名群记忆模块,从而加快匿名算法的匿名速度。仿真结果表明当用户对安全要求较高的情况下,新匿名算法与普通算法相比具有更快的匿名速度,同时匿名成功率也得到了提升;但在用户对安全要求低的情况下,新算法在匿名速度方面要慢于普通算法,成功率方面的优势也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