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研究茉莉酸甲酯对蓝莓果实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以未经过处理的蓝莓果实为对照样品,探讨了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处理对蓝莓果实采后贮藏期间乙烯释放量、腐烂率、失重率、总花色苷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茉莉酸甲酯处理能有效抑制蓝莓乙烯释放量、腐烂率和失重率的上升,提高总花色苷含量并维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中,50μmol/L茉莉酸甲酯对蓝莓果实的保鲜效果更显著。由此可见,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处理能不同程度地延缓蓝莓的后熟与衰老进程,并提高了蓝莓果实的贮藏期品质和商品价值,显著延长蓝莓果实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2.
比较不同品种桑椹中的糖酸组成,并对其进行甜酸风味评价。以19 个桑椹品种的果实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不同品种有机酸及糖的种类和含量,在此基础上比较各品种间的果实酸甜风味。结果表明,所有桑椹品种含有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琥珀酸、草酸和富马酸,部分桑椹品种含有乳酸和乙酸,含量较高的4种有机酸为柠檬酸、酒石酸、琥珀酸,苹果酸,总有机酸质量比在1687.9~2972.1mg/kg。最高的是云果1号,最低的是安杂8号。果糖和葡萄糖是桑椹的主要糖类,同一品种二者含量相当,品种之间存在差异。与糖酸比相比,采用甜度和酸度的比值构建的甜酸风味指数更能真实地反映果实的甜酸风味。从甜酸风味指数角度来考虑,以白玉王和太深1号2个品种较佳。  相似文献   

3.
贮藏温度对蓝莓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不同贮藏温度下,蓝莓果实的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确定蓝莓鲜果适宜的贮藏温度,并为研究蓝莓果实中主要的抗氧化成分提供参考.在贮藏温度为20~25,10~15,0~5℃下,于不同贮藏期取样测定蓝莓果实中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的质量分数;测定蓝莓对DPPH自由基(DPPH.)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率,并分析3种活性成分与蓝莓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贮藏温度下,蓝莓果实中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的质量分数及抗氧化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贮藏初期,较高的贮藏温度能明显促进蓝莓果实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增加,但在贮藏后期,较高的温度加速了蓝莓果实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下降速度,并缩短了蓝莓贮藏期;低温(0~5℃)能使蓝莓果实的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始终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且能显著增加果实的贮藏期,是蓝莓较适宜的贮藏温度;蓝莓果实中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质量分数与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4.
气调贮藏对李果实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可控气调的方法贮藏采后李果实,并对贮藏期间果实品质和褐变情况进行测定.结果表明:6%~8%O2 2%~4%CO2的气体条件显著抑制了采后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和呼吸速率、固酸比的上升,延缓果肉褐变,延长贮藏时间,贮藏50 d果肉不褐变,是李适宜的气调贮藏条件.但李果实对CO2十分敏感,当O2的浓度不变,CO2的浓度升为4%~6%时,李果实出现无氧呼吸;当CO2的浓度继续升高时,无氧呼吸加剧,褐变更严重.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微环境气调对冰温贮藏后货架期间蓝莓果实软化的调控作用,以莱克西蓝莓为实验材料,采后将其装入微环境气调箱中,并放入1-甲基环丙烯保鲜包,冷链物流车运至冰温库(-0.5℃±0.3℃)贮藏30d后进行商品化分装,置于冰箱(7℃±1℃)中存放,定期测定果实的硬度、细胞壁多糖含量、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并研究蓝莓硬度与细胞壁代谢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微环境气调处理使蓝莓在货架后期维持着较高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原果胶含量,延缓了可溶性果胶含量的上升,同时抑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甲酯酶、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延迟β-半乳糖苷酶活性峰出现时间,进而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聚类和相关性分析表明:纤维素、半纤维素、原果胶聚为Ⅰ簇,与蓝莓硬度相关系数为0.580、0.663、0.645,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可溶性果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甲酯酶、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纤维素酶和β-半乳糖苷酶聚为Ⅱ簇,与蓝莓硬度呈负相关。微环境气调结合冰温贮藏能够延缓蓝莓货架期间果实的软化,研究旨在为蓝莓货架期间硬度保持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青年科学》2009,(5):F0003-F0003
蓝莓,一种小浆果,果实呈蓝色,果肉细腻,种子极小。蓝莓果实平均重0.5-2.5g,最大重5g,果实色泽美丽、悦目、蓝色并被1层白色果粉,可食率为100%,甜酸适口,且具有香爽宜人的香气,为鲜食佳品。  相似文献   

7.
以黄花梨果实为试材,采用浓度0%,0.5%,1.0%,1.5%,2.0%壳聚糖溶液浸泡黄花梨果实1min,在室温下贮藏16d,研究了壳聚糖涂膜处理对黄花梨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清水处理相比,4种壳聚糖涂膜处理均可不同程度降低果实的失重率和腐烂率,抑制果实贮藏后期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下降,保持果实较好的硬度,从而延缓了果实的成熟衰老.其中1.0%壳聚糖涂膜处理的果实贮藏16d,其腐烂率和失重率分别为12.8%和3.34%,而对照的分别是27.3%和6.46%,与对照的差异显著,果实品质好,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将杨梅于混有一系列丙酸溶液的48℃热水中处理20min,对照组为25℃常温水浴20min,之后均贮藏于4℃并对杨梅的呼吸速率、果实硬度、可溶性总糖、总酸度及腐烂率进行定期测定和观察.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以上各丙酸热水综合处理对杨梅硬度和总酸度无显著影响(p>0.05),可降低杨梅果实的呼吸速率,减缓可溶性总糖的消耗,尤其是显著降低了杨梅腐烂率(p<0.05).说明丙酸热水综合处理技术不仅可以提升水果品质,同时能有效抑制真菌侵染,杨梅采后防腐保鲜效果明显,可作为替代化学杀菌剂的果蔬防腐保鲜新方案.  相似文献   

9.
以4个蓝莓品种"灿烂""巨蓝""顶峰"及"布里吉塔"果实为试材,研究0.5%壳聚糖涂膜结合4℃冷藏对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20℃贮藏相比,4℃冷藏显著降低了4个蓝莓品种果实腐烂率,延缓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SS)、可滴定酸(TA)、维生素C(Vc)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有效延长了保质期.0.5%壳聚糖涂膜降低了"灿烂""顶峰"与"布里吉塔"3个品种的果实腐烂率,延缓了4种蓝莓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抑制了丙二醛累积,而对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巨蓝"除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豫南地区引种蓝莓品种间品质差异,以薄雾、夏普蓝、奥尼尔、蓝丰、南金和北陆6个品种蓝莓为试材,通过测定其果实外观形态及内含物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蓝莓果实的重量与横径、纵径、和果蒂痕都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其中奥尼尔的果实单果质量最大.(2)蓝莓花色苷与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和总酚都呈现显著正相关.各品种蓝莓的内含物存在显著差异.(3)奥尼尔和薄雾果实大,且各项内含物含量较高,适宜于鲜果供应;南金虽然在果实较小,但花色苷、总酸和总酚含量较高,可用于加工制品.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浓度臭氧水处理对红富士苹果在两种贮藏温度下的贮藏品质和生理的影响.分别采用0.3,0.6,0.9,1.2 mg/L的臭氧水处理红富士苹果,然后分别贮藏于13℃和0℃,定期测定贮藏温度下的果实的生理和品质指标.臭氧处理对苹果果实呼吸强度及乙烯的释放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延缓苹果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硬度的下降,减少果实水分的损失;0℃贮藏的保鲜效果普遍优于13℃贮藏条件.臭氧处理对红富士苹果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0.9 mg/L臭氧水处理的效果优于其他各组,且0.9 mg/L臭氧水结合低温的贮藏方式更有利于红富士苹果贮藏品质的保持.  相似文献   

12.
中国咖啡主产于云南,云南咖啡在花果风味及甜香风味方面有所欠缺,发酵是影响咖啡风味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酿酒酵母在低温厌氧条件下发酵咖啡鲜果,添加香草、肉桂、热带水果、蜂蜜等原料为基底共同发酵,最终对发酵咖啡豆进行理化、香气成分分析及主观评价,探究发酵对咖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香草、肉桂、苹果、甜橙、香蕉、蜂蜜发酵的咖啡与无添加的对照组咖啡相比,灰分和脂肪含量无差异(P>0.05),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P<0.05),底物的添加对最终咖啡豆中多糖、还原糖、总蛋白质、多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无明显规律。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色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GC-IMS)对发酵咖啡生豆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共定性出36种化合物,9种酯、6种酮、8种醛、6种醇、5种烯萜、1种呋喃、1种酸类,其中酮、醛、醇、酯类共占挥发性成分的60%以上。结合感观评价结果,香草、肉桂、热带水果与咖啡发酵可赋予咖啡水果香气,提升咖啡花果香特质,其中香料组、甜橙组达精品咖啡标准,香蕉组香气较为突出,蜂蜜组在香气方面未有突出特点,且酸度过高对甜度提升不足。研究为进一步改善云南咖啡花果甜香特质,提升咖啡风味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对6个品牌的山西老陈醋样品挥发性成分、有机酸和氨基酸等主要风味物质进行了分析。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共鉴定出95种挥发性成分,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分析,发现乙酸、苯甲醛、糠醛、2,3-丁二酮和四甲基吡嗪为5种主要的特征风味物质,其ROAV值占总体的96.74%。依据味觉强度值(TAV)评价山西老陈醋整体滋味,结果表明:乙酸和乳酸为山西老陈醋的主体酸,其TAV分别占总酸的34.03%和63.80%;谷氨酸、丙氨酸、缬氨酸、组氨酸对整体滋味贡献较大,其TAV分别占总氨基酸的16.88%、21.34%、13.42%和18.37%。风味轮分析发现,酸香和烘烤香是山西老陈醋最主要的2个香味特征,其次为坚果香、奶香和甜香;酸味为主体滋味,苦味、甜味与酸味共同协和互补,并伴有少许鲜味。研究成果可以为山西老陈醋生产企业产品质量控制及工艺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酸角( Tamarindus indica Linn.)属苏木科酸豆属常绿乔木,其果实是一种热带水果,可鲜食或加工成饮料和其它食品,甜角是酸角的变异类型,以味甜区别于酸角.作者以产于我国云南元江县的酸角及从泰国引种的3个甜角品种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它们的果实形态及果实的蛋白质、总酸、总糖、主要维生素、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及糖酸比.结果显示:3个甜角品种的果实较大,果肉含量较高;酸角和甜角总酸、总糖及主要矿质元素的含量较高,酸角总酸和总糖质量分数为11.6%和47.4%,甜角的总酸和总糖质量分数最低的为3.1%和57%,镁、铁、锌和钙的质量比分别都达到了22.8,1.3,0.28 mg/100 g和78.6 mg/100 g以上;酸角和甜角在维生素C、总糖、总酸的含量上差异明显.这些将为酸角和甜角的推广及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几种简易贮藏方式对“米良1号”猕猴桃果实贮后性状的影响, 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以100~ 125 g的“米良1号”无伤正常果进行常温换气贮藏,贮后90 d 优质果率比较理想; 果实入贮后的前30 d是果实硬度下降最快、可溶性固形物上升最快的时期.  相似文献   

16.
七种番茄种质的性状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着重对 7种番茄种质的重要经济生物学性状进行了观察记载与评价 .这些性状包括番茄直立性、茎面光滑度、果实形状、果肉颜色、果皮颜色等 13个质量性状以及物候期、果实重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酸量和产量等性状 ,为进一步利用这些宝贵的种质资源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20℃下贮藏过程两个枇杷品种果实品质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解放钟与早钟6号枇杷果实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和蛋白质含量逐渐下降。在贮藏前10d,果实硬度变化不明显,早钟6号枇杷果实硬度还略有增大现象;贮藏后期,枇杷果实硬度逐渐减小。类胡萝卜素与木质素含量在贮藏期内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逐渐下降趋势,而在采后前期果实PAL和POD活性均持续增加,与木质素含量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表明在20℃下PAL和POD在枇杷果实木质素的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大米、百合干为原料,研制发酵型乳酸饮料,运用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大米:百合干=4:1乳酸菌接种量为4%,发酵时间为72h.产品具有风味俱佳、酸甜适口、营养保健之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