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双酚类化合物(bisphenols, BPs)是一类新型环境有机污染物,BPs排放到环境介质后经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并在体内蓄积,已逐渐成为威胁环境和健康的重要风险因子。为探明BPs对人体健康的潜在毒性效应,本研究选取人胚肾细胞HEK293作为模型,通过测定细胞活力、胞内活性氧含量、氧化应激参数(SOD、GSH、MDA)及细胞内钙离子水平,比较了BPA、BPS、BPF和BPAF对HEK293细胞的毒性影响。结果表明,BPA、BPS、BPF和BPAF能够不同程度的抑制HEK293细胞活力,通过促进氧化应激产生 ROS,降低抗氧化能力,迅速提高细胞内Ca2+水平,诱导HEK293细胞损伤。在本研究所选的浓度范围内,BPAF对HEK293细胞的毒性影响最大,BPA和BPF对HEK293细胞的毒性影响次之,BPS对HEK293细胞的毒性影响较小。本研究为深化了解双酚类化合物的毒理学系统研究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双酚A(BPA)是常见的化工原料,因大量使用导致水中普遍存在BPA及其衍生物,给生物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基于此,设计合成了系列多酸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H5PMo10V2O40@ZIF-67-n,缩写为H5PMoV@ZIF-67-n,n代表合成过程中H5 PMoV的用量),利用类沸石咪唑骨架材料ZIF-67的吸附性以及多金属氧酸盐H5 PMoV的氧化性协同作用,促进BPA高效降解.结果显示:该体系中BPA降解率在10 min可以达到最大(98.2%),且对不同pH的水环境均表现出较高的降解率.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反应后仍保持原始结构.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研究对BPA溶液的降解效果,搭建反应器并研究了电场参数对降解去除率的影响,并使用最优电场参数结合环境因子变量研究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电压高于30 kV、极间距1.5~2.5 cm有利于提高电场强度提高BPA去除效率;而提高放电频率可增加单位时长内的电场强度从而在反应前期BPA降解速率更高。溶液中BPA初始浓度和电解质的增加并不影响反应的进行;BPA放电降解较优的pH范围在7.0~9.0,而溶液初始pH值较低和较高时都将降低反应速率。可见在适当的理化条件下,高压脉冲放电对BPA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800kHz频率的超声对双酚A(BPA)的降解效果和动力学规律进行研究.通过投加不同的物质(如叔丁醇、H2O2、腐殖酸)和向水中曝气等,考察不同因素对超声降解BPA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对BPA的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其降解速率随BPA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投加叔丁醇明显抑制BPA的降解,证明BPA的降解途径主要是羟基自由基(.OH)氧化.当投加H2O2浓度为0.1mmol.L-1时,能将BPA的降解速率提高32%;随着H2O2投加量的进一步增加,与BPA的摩尔比>200时,降解速率不升反降.溶液中存在腐殖酸会同BPA竞争.OH,并随着腐殖酸浓度的增加,BPA的降解速率下降.额外曝气会干扰BPA分子靠近空化泡界面,阻碍与.OH的反应,不利于BPA的降解.  相似文献   

5.
双酚A(BPA)是一种能够对人类及动物产生重大威胁的环境雌激素。以BPA为目标污染物,以三峡库区重庆市茶园新区为例,利用VSAFT2软件建立地下水水质模型并分析库水位变化、地层非均质条件和土壤吸附作用因素对BPA在地下水环境中运移规律的影响。研究中通过假设茶园新区渗透系数分布特点,以变异系数为非均质划分标准,模拟了变异系数分别为0.237、0.529和0.748条件下,BPA在地下水中的运移过程。结果表明:BPA运移速率和运移量随水头边界值的增加而增加,运移能力与地下水水力梯度值呈现正相关;非均质性越强,BPA运移速度越慢;土壤吸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阻滞BPA在地下水的运移过程,对流与弥散均发生延迟;经参数敏感度分析,饱和渗透系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双酚A(bisphenol-A,BPA)暴露可能对成年小鼠神经行为的影响,将成年小鼠暴露于BPA(0.04,0.4,4和40 mg/(kg·d)12周后,发现BPA(0.04~4 mg/(kg·d))可降低雄鼠血清和脑内的睾酮水平,但对雌鼠血清和脑内的雌二醇水平没有影响.旷场、明暗箱、镜子迷宫和高架十字迷宫等行为模型的检测结果显示,BPA暴露12周对小鼠的活动性和探究意愿没有显著影响,但明显增加雌鼠却减少雄鼠在高架十字迷宫中进入开放臂的次数和开放臂停留时间,表明成年期BPA暴露可加剧雄鼠而减轻雌鼠的焦虑情绪.这些结果提示,长期BPA暴露可性别特异性地影响成年小鼠的焦虑状态,脑内性激素水平的改变可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7.
双酚A(BPA)是生产聚碳酸酯和环氧树脂塑料的添加剂,具有内分泌干扰物效应。由于大量研究发现BPA具有神经毒性,其暴露对大脑神经功能及行为变化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发现,氧化应激常伴随着BPA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和炎症性死亡(焦亡)反应的发生,导致神经细胞形态和功能改变,是BPA暴露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性的重要连接纽带.研究聚焦BPA暴露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和炎症性死亡这一生理现象,对BPA暴露通过线粒体、内质网以及死亡受体通路信号上的细胞凋亡的分子作用机制的详细介绍,探讨了细胞凋亡、细胞焦亡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与神经系统疾病的潜在关系,指出BPA暴露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与炎性反应的分子机制尚需要大量的动物、靶向敲除实验以及人群实验加以验证.同时,应关注低剂量BPA暴露参与毒性通路或与其他毒性通路相互作用而加重复合污染物暴露的健康效应,为深入研究BPA暴露的神经毒性机制及其毒性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以双酚A(BPA)为模型化合物,采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研究水环境中代表性可溶组分(腐殖酸(Humic acid,HA)、Fe3+、NO- 3 和Cl-)对BPA光解的复合影响。结果表明,HA、Fe3+是影响BPA光降解的显著因素,其次是NO- 3和Cl-。HA、NO- 3和Cl-对BPA的光解起抑制作用,而Fe3+为促进作用(P < 0.05)。这些代表性可溶性组分共存于水体中时表现出交互作用。作为显著性因素,Fe3+分别与Cl-或HA复合时抑制BPA的光解,HA-Cl-以及HA-NO- 3共存时则表现为促进作用。作为非显著性因素,NO- 3和Fe3+以及NO- 3和Cl-之间显示出拮抗作用。自由基猝灭实验证明,作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HA对BPA光解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激发三重态进行的。利用天然水样得到的模型预测值和实验值之间显示较好的一致性,表明该模型可用于估算BPA在所用天然水样中的光解,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有机羧酸和黏土矿蒙脱石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发的光化学过程对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影响,选择2种常见的有机羧酸草酸和柠檬酸,在250W的金属卤化物灯(λ≥365nm)照射下,研究了草酸和柠檬酸对天然蒙脱石和蒙脱石KSF光催化降解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PA)的过程,探讨了反应pH值、溶解氧对BPA光降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草酸、柠檬酸可以促进蒙脱石光催化降解水中BPA,特别是对于天然蒙脱石,草酸和柠檬酸可以显著提高其光催化氧化能力,1h的光反应,BPA的降解率分别约为95%和84%,降解动力学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方程,同时降解率受pH值的影响较大,在pH值2.0~4.0范围内,随着pH值的增大而增大,当pH=4.0时达到最大,然后迅速减小.溶解氧的存在有利于促进体系中BPA的光降解.  相似文献   

10.
双酚A的活性污泥法处理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活性污泥法处理双酚A(BPA)废水的效果、降解动力学特性和净化机理。结果表明:污泥驯化与否对处理效果影响很大,驯化污泥对双酚A降解率可达90%以上。测得的最大比基质降解速率(qm ax)为0.35-d 1,半饱和常数(Ks)为15.5 m g/L,降解速率较慢。活性污泥法处理时BPA的去除主要是生物降解起作用,吸附作用很小,BPA不会在剩余污泥中积累。  相似文献   

11.
本文引入了具有性质OUDP的Banach代数A,证明了从A到任一Banach代数的任一同态自动连续.对有单位的Banach代数A,证明了从A到任一Banach代数的满同态自动连续当且仅当从矩阵代数M_n(A)到任一Banach代数的满同态自动连续.同时还证明:若从A(M_n(A))的任一闭双理想出发的同态自动连续,则从M_n(A)(A)的任一闭双理想出发的满同态的分离空间由拟幂零元组成.  相似文献   

12.
采用Jegadeesh等的研究方法,对沪深A股市场惯性效应和反转效应进行了检验和比较.实证结果显示:市场趋势上,沪深两市的走势具有很强的连动性,均表现为短期的惯性收益、中期的反转收益和长期的惯性收益现象;市场表现上,沪深两市均表现了强者衡强、弱者衡弱和追涨杀跌的态势,但深市比沪市表现出了更强烈的惯性策略获利性.  相似文献   

13.
设A为Banach空间X上的一个有界线性算子. 给出了算子A具有单值延拓性质的特征;利用算子的单值延拓性质, 研究了正则算子的摄动和线性算子的分解.  相似文献   

14.
借助于模数和数模转换器,用单片微机8031组成的系统能对任意波形实现存贮和再现,从而使之能在普通示波器上显示稳定的波形。  相似文献   

15.
稠密正规语言的S.Y猜想的一些等价刻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语言称为正规的如果它可被一台有限自动机识别,一个语言称为稠密的如果每个字都是该语言中某个字的一个小字,一个非空字称为本原的,如果此字不是其他任一字的幂,否则称此非空字为非本原字,Shyr和Yu在[3]中给出如下猜想:每个稠密正规语言都包含一个非本原字,如果能给出S.Y猜想在半群理论及码论中的等价陈述,则可把稠密正规语言的问题归结为半群理论及码论中的问题,从而为解决S.Y猜想提供了更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对人工智能中的经典启发式搜索算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在启发式搜索算法缮进行了解释,并在其旨在提高搜索效率的方面作了比较详尽的介绍,详细的描述了启发式A 搜索算法,并以八数码问题为例,用A*算法的C语言程序解决了八数码问题,取得了预期的搜索解,提高了搜索效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一种提高A/D转换精度的方法。经高倍放大的模拟信号,若超出A/D转换器的输入范围,可由计算机控制,用固定电压分档抵消,使低消后的差值处于A/D转换器输入范围,A/D转换器仅对差值进行转换。转换完成后,用计算机对其结果进行运算处理,给出高精度的最终转换结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一种手写印刷体汉字识别方法,使用该方法无需先对汉字进行细化和平滑处理。利用汉字笔划的相关性,抽取汉字图像的结构特征.在特征抽取过程中,考虑到一些噪声的影响,因而对质量较低劣的汉字识别也有效。实验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给出一种新的大系统故障树直接分析法,首次提出最小相关子树概念,有效地减少了分析的计算量。作者按此算法编出DFTA程序,用它可求出多种可靠性参数,而且处理问题能力强,运算速度快,占内存极少。这使在微机上分析大系统故障树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构造了一类算子A,并对其中的算子进行了谱分析.同时指出了A中算子成为有界的、紧的或自伴的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构造了一些颇具特性的算子,从而数值函数与抽象函数的显著性差异可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