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开闭裂纹转子的模型化与动态仿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所建立的开闭裂纹转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对裂纹转子在不同激励参数下的开闭条件进行了预测,并对转子运动轨道和频谱响应进行了动态仿真。对裂纹开闭条件的预测是正确的,同时转子出现裂纹时显示特殊的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考虑摆振的Jeffcott裂纹转子,双盘悬臂裂纹转子和支撑在挤压油阻尼器上的裂纹转子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这3种裂纹转子系统响应的阵发性混沌与时域分叉现象,结果表明,这3种模型中均出现了明显的陈发性混沌现象,且不仅存在着对应各种系统参数变化而产生的分叉与混沌行为,也存在着对鹫地时变参数而发生的时域分叉与混沌行为,;转子系统发性混沌是响应随时变参数的变化进入与退出混沌的行为,进入与退出的方式和时刻具有随机性的特点,系统响应通向阵发性混沌 的道路有通过拟周期响应,也有通过周期响应进入,且响应在进入阵发性混沌区前一般都有幅值增大的现象,裂裂转子的阵发性混沌中存在着倍周期分叉现象,并且有周期3窗口出现。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考虑摆振的Jeffcott裂纹转子、双盘悬臂裂纹转子和支承在挤压油膜阻尼器上的裂纹转子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这3种裂纹转子系统响应的阵发性混沌与时域分叉现象.结果表明:这3种模型中均出现了明显的阵发性混沌现象,且不仅存在着对应各种系统参数变化而产生的分叉与混沌行为,也存在着对应于时变参数而发生的时域分叉与混沌行为;转子系统的阵发性混沌是响应随时变参数的变化进入与退出混沌的行为,进入与退出的方式和时刻都具有随机性的特点;系统响应通向阵发性混沌的道路有通过拟周期响应,也有通过周期响应进入,且响应在进入阵发性混沌区前一般都有幅值增大的现象;裂纹转子的阵发性混沌中存在着倍周期分叉现象,并且有周期3窗口出现.  相似文献   

4.
基于所建立的开闭裂纹转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对裂纹转子在不同激励参数下的开闭条件进行了预测,并对转子运行轨道和频谱响应进行了动态仿真.结果表明,对裂纹开闭条件的预测是正确的,同时转子出现裂纹时显示出特殊的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5.
裂纹转子振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所建立的开闭裂纹转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对裂纹转子在不同裂纹深度下的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 ,在同时考虑转轴在平行裂纹方向与垂直裂纹方向的刚度随裂纹深度的变化的情况下 ,用数值方法计算了开闭裂纹转子系统在不同裂纹深度时的频谱和幅频图。结果表明 ,随裂纹深度的加深 ,转子的振动特性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由于裂纹的存在使其显示出特殊的动力学特性 ,为工程上转子裂纹的诊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单质量盘转子扭振的动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转轴以一定速度旋转的条件下,推导了考虑转动频率情况下的单质量盘转子扭振运动方程,通过有限元方法对不同几何结构的单质量盘转子在不同转动频率下的扭振固有频率进行了计算,对影响单质量盘转子扭振动频的动频系数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离心力的作用相当于使转子的扭转刚度增加,从而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转子的扭振固有频率,而在影响单质量盘转子扭振动频系数的因素中,动频系数与转子转速的平方及质量盘直径的平方成正比,而与质量盘厚度关系不大.由此结果得出了动频的计算公式,并在该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于判断单盘转子是否需要考虑扭振动频的判定准则,该项工作对于旋转机械如何避开扭振固有频率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裂纹转子的非线性特性分析中考虑了裂纹产生对转子两个方向刚度的影响,此为基础在旋转坐标下建立了裂纹转子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裂纹的“开闭”取决于转子振动,不平衡与重力的综合作用,利用数值方法对裂纹转子的拓动响响进行了计算,并根据数值计算的结果分析转子系统振动随不平衡,转速等参数变化的分叉混沌特性,同时,对系统响应描率谱进行计算得出,亚谐波与高次谐波分量可作为识别裂纹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裂纹转子弯扭耦合振动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水平放置Jeffcott裂纹转子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弯扭耦合振动的非线性运动微分方程,并用数值方法分析了该转子系统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弯扭耦合振动是通过不平衡量来实现的,不平衡偏心较大时,扭转对弯曲振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高转速部分,且随裂纹深度的增加,受影响的转速下限降低,当裂纹较深,转速较高时,扭转对弯曲振动有明显的影响,使频谱图和轴心轨迹都发生较大的变化,且对转速的变化极为敏感,因此在故障诊断时必须对扭转的耦合作用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双质量裂纹转子扭振参数激励系统的数学模型。此模型以发电机产生的电磁力矩作为驱动源,应用多尺度法,给出了参数激励下的主参数共振解。通过对定常解平均方程的稳定性分析,得到了系统主参数共振解的幅频响应曲线。  相似文献   

10.
以单盘偏置裂纹转子为研究对象,同时考虑支承弹性和陀螺效应的影响,建立了运动方程并进行了仿真计算。数值分析表明:当转子以亚临界转速运行时,裂纹转子盘心响应和支承处加速度响应中均出现1,2,3…倍频成分,且出现分数次共振现象;转子以超临界转速运行时,盘心轨迹为一椭圆,幅频图上2倍频以后的各分量极小,而支承处加速度响应的幅频图2倍频以后的各谐波分量仍明显存在。  相似文献   

11.
柴油机曲轴裂纹的扭振动态诊断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柴油机曲轴裂纹事故的一个实例,提出了一种利用扭振信号在线诊断柴油机曲轴裂纹的方法.给出了一种开闭型柴油机曲轴裂纹的刚度变化模型,并计算了含变刚度曲轴柴油机的扭振响应.同时提出了利用柴油机轴系扭转振动信号的峭度和谐次分析来诊断曲轴裂纹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诊断参数有效.  相似文献   

12.
基于简单铰链裂纹模型和局部柔度理论,建立了横向裂纹转子系统扭转振动的动力学模型,得到了裂纹转子扭转振动的数值仿真解,并有了呼吸裂纹转子系统存在着亚谐波共振特性,将小波技术引入到裂纹转子扭转振动时频特性的数值仿真研究中,结果发现裂纹转子的小波时频二维谱存在着6组大系数,小波三维谱表现为6个峰,相应的小波时频等高线表现为6组同心圆,从而表明可以利用裂纹转子扭转振动独特的时频特性作为监测转子系统横向裂纹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综述了车辆动力传动系振动的研究进展 从振动的角度看 ,车辆动力传动系可分为弯曲振动系统和扭转振动系统 目前主要采用试验模态分析和有限元等研究方法对动力传动系弯曲振动特性进行研究 ,建立了较为理想的弯曲振动分析模型 在动力传动系扭转振动的研究方面 ,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限于分析条件 ,车辆动力传动系弯曲、扭转振动耦合的研究尚不十分完善 ,尤其在国内 ,这一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 ,在动力传动系弯曲、扭转振动的研究已相对成熟的基础上 ,动力传动系的弯曲、扭转振动耦合对其振动特性影响的研究将是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5.
基于永磁同步电机动态模型(Park模型),建立了考虑电机控制器注入谐波电流的永磁同步电机电磁转矩模型,以及车用永磁同步电机与机械转子耦合的扭转振动模型,求解永磁同步电机电磁激励扭转振动系统在外界激励下的扭转振动响应,分析了注入谐波电流的频率特征对扭转振动的影响,获得了主动减振条件,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合适的时间内对电机控制器注入满足减振条件的谐波电流可降低由于发动机激励带来的扭转振动.   相似文献   

16.
内燃机轴系扭振/弯曲振动减振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试验研究了内燃机轴系的扭振/弯曲振动减振器的参数扭振特性及发动机整机振支 和影响,建立了此类减振 器的模型,并从理论上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17.
扭振测量在煤岩界面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煤岩界面识别,利用扭振信号来进行煤岩界面识别研究。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扭振信号与滚筒截割力的关系;应用小波包和模糊神经网络技术进行信息特征提取和数据融合,论证了扭振信号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并与直线振动信号进行了对比。识别结果表明,扭振信号数据比较稳定,识别正确率达到92%;而直线振动信号的正确识别率为63%,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是一致的。通过滚筒轴扭振信号来监测采煤机运行状态是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测速齿盘偏心对扭振测试误差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齿盘偏心引起的伪扭振信号特征,提出用测速齿盘静态偏心计算伪扭振信号的方法,根据计算结果对相应的谐次分量进行修正,从而给出了消除误差的信号合成处理方法.利用提出的计算方法对某型履带车辆扭振测试结果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利用提出的信号合成处理方法对实测的结果进行了修正,提高了扭振的测试准确度.  相似文献   

19.
曲轴扭振减振器特性参数检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一种曲轴扭振减振器特性参数的计算机检测分析系统,该系统以强迫振动的幅频特性为基础,根据最大振幅点与1/2最大振幅点的幅频关系得出减振器特性参数(自振频率f0、阻尼比ζ)的计算公式,通过激振器激励扭振减振器振动并采集减振器的响应数据,计算得出减振器的特性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准确测定减振器的振动特性参数,为减振器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提供准确的技术参数,用B-K信号分析仪对检测结果进行验证表明,该系统检测结果精确可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