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翻译是一种处于社会惯例和文化习俗之复杂网络中心的、原创性的、主体性的活动。指出在后现代语境下,译者主体性是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之间动态平衡的存在,进而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语境重构就是译者对语际转换后的文本进行词汇、句法以及语篇层面发挥主体性的创造性重构,以便使读者最大限度地理解并欣赏译文。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文化语境在翻译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影响翻译的文化语境包括源语文化语境和译语文化语境.本文首先分析语境及文化语境的概念和分类,然后根据翻译的过程阐述翻译的各个阶段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国辉 《科技信息》2010,(26):180-180,183
文化语境是研究语言使用和功能的重要语言学范畴之一。由于翻译是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因而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文从语境顺应论的观点出发,讨论语境顺应性在翻译解读中的作用,提出译文语篇连贯的重构过程是译文读者寻找文化语境的顺应过程,因为文化是由不同层次的内容构成的,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分属于不同层次的文化,翻译也就是不同文化层次的内容的翻译。用例句说明文化语境在翻译实践中的启示和指导意义,以及对翻译过程中理解和表达的影响,来说明翻译是不能脱离有关的文化语境而独立存在的。  相似文献   

4.
翻译就是转达原语信息,其目的是信息交流,其服务对象是译语读者.在美学作用占次要地位的语用性文章的翻译过程中,意义应该放在首要位置.意义是多层次的、复杂的.本文从语境、语篇和文化因素这几方面论述了有关意义的问题,然后讨论了阐释在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认为阐释就是翻译.译者只有正确阐释原文的意义,才能把它正确地转达给读者,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因此,译者是沟通原文与译语读者之间的桥梁,在翻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语境是语用学中的重要理论,翻译过程中正确的解码和编码都依赖于语境。本文指出在跨文化翻译中,译者必须克服文化差异给词汇翻译带来的制约,而应充分考虑到源语的语境,从而恰当、准确地确立译语的词义选择。  相似文献   

6.
从关联理论的交际观和语境观分析了满文谚语汉译文错误理解或偏差理解的原因,发现原文明示信息在译文中失去明示功能及译文明示信息激活不了译语读者的百科知识,是导致翻译中的关联缺失的根本因素,影响了译语读者的理解。为此翻译时要关注关联的重构,为译语读者搭建源语与译文的关联桥梁。  相似文献   

7.
语篇的含义依赖于语境,语境是翻译的基础。报刊新闻语篇是一种特殊的体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一般翻译语境的各个要素,同时还需注意它本身特有的新闻语境,因而语境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分别从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出发阐述报刊新闻翻译中语境意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文学翻译中的"第三类语言"指的是在文学翻译中,译者所采用的一种介于源语和译语之间独特的翻译语言。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再拘泥于规范化的语言来重新表达原作的意义和内容,而是通过对译语的革新来尽可能传达原作所体现的语言文化差异性。本文试图通过《围城》英译本的实例,来探讨文学翻译中的"第三类语言"。  相似文献   

9.
语境与翻译密切相关.是理解源语篇和翻译的基础。本文通过对《西凤颂》一诗的三个译本进行比较.来探讨语境在诗歌翻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维索尔伦的顺应论为基础,以广告隐喻的翻译实例作为语料,分别从语境关系顺应和结构客体顺应的角度探讨了广告隐喻翻译过程中的顺应性。通过研究表明,在广告隐喻的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译语选择须顺应目标语读者的认知语境,使译文取得与原文相同或相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译语语篇应是一个有机整体。格式塔心理美学的整体观和格式塔质对语篇翻译有着切实的指导意义。它既能统观全局又能细致入微地指导翻译的整个过程。它着眼于译语语篇的整体形似和整体神似,能使语篇重建达到形神兼备、和谐统一的效果。格式塔心理美学观指导下的语篇翻译是个认知的动态的过程,是个重建源语语篇格式塔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习语包括成语、典故、谚语、格言、俗语、俚语和歇后语,具有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特点.英汉语言都历史悠久,有着大量的习语.作为英语教学工作者,在工作中我发现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自己,同行同事及学生翻译中的难点.语言和翻译都是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因此就必然受文化的影响,被文化所改变,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的理解差异的处理,是理解和翻译英汉习语过程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习语语篇中的文化语境这一角度,探讨英汉习语翻译处理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赵玉闪  王淼 《科技信息》2013,(14):190-191
本文运用巴塞罗情景理论及情景模型对诗歌语篇的翻译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翻译过程中从语篇中快速读出其中的文本信息,同时要获得原作者的认知环境,才能真正的再现原语语篇的情景模型。译者在语境中理解原文方可再现原文的风采,译出最佳的译文。  相似文献   

14.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过程:它把源语语篇的信息、情感等传递给另一个语言社团的成员。连贯是语篇的一个重要特征,语篇的连贯在翻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连贯的定义、条件、类型及连贯与衔接的关系等方面来理解“连贯”一词的意义。根据由巴金的代表作《家》改编的话剧《家》中的对话翻译为实例,以动态连贯在源语和译语中的体现和构建为出发点,分析动态连贯在汉英对话翻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译语语篇应是一个有机整体.格式塔心理美学的整体现和格式塔质对语篇翻译有着切实的指导意义.它既能统观全局又能细致入微地指导翻译的整个过程.它着眼于译语语篇的整体形似和整体神似,能使语篇重建达到形神兼备、和谐统一的效果.格式塔心理美学观指导下的语篇翻译是个认知的动态的过程,是个重建源语语篇格式塔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语篇分析关注的不仅是语篇本身,而且还注重语言体系之外的包括"情境语境"和"文化语境"的各种制约因素。情景语境中的三要素:语场,语旨和语式,是在进行语篇分析时不可缺少的分析要素。由于这一特点,语篇分析越来越受到语言学家的重视。本文从篇章分析的角度,从语篇分析的角度在意义表达方面将《静夜思》三种英译文与原文进行对比,体现了语篇分析在翻译批评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从情景语境的角度,以《少郎和岱夫》为例探讨了民族典籍英译文本的语境构建。分别对语场、语旨和语式的原文和译文进行了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译语语境的构建并非完全等同于原语,这是由于受到了译语的文化语境和语篇交际情景的影响,是符合情理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对比法揭示了文学翻译中的语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文学译者遇到的语境问题,可能是作品涉及的现实语境和时代社会语境,原作品本身语言文字及情绪气氛,整个语篇的衔接连贯等。不仅有语篇内的语境,也有语篇外的语境,不仅是单一的语言环境,而且是跨语境适应问题。译者有意识地运用最广阔的语境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实现对作品的深入理解与再现。  相似文献   

19.
韦兰芝 《长春大学学报》2011,21(1):98-101,104
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模式将语篇看作是语言使用中的一个语义单位,认为语篇是与文化语境密切相连、受具体的情景语境促动、从一整套供选择的功能成分和语言形式中进行选择的结果。这一模式为翻译研究和教学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对翻译研究和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根据这一模式,翻译中的对等应建立在语篇层面上,语篇对等的实现可...  相似文献   

20.
语境是语言交际中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在翻译活动中,对语、句、篇章的正确理解,往往根据其所在的具体语境来分析.本文从语言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三个方面分析了语境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