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实验旨在考察中国被试在风险决策时是否符合阿莱悖论以及是否遵循卡纳曼和特沃斯基所揭示的心理规律或理论,并考察中国被试在风险决策时与西方被试是否存在差异。实验采用阿莱悖论题以及卡纳曼和特沃斯基的实验题目,被试为中国85名大学一年级学生。研究发现中国被试身上存在共同比率效应、确定性效应、反转效应、伪确定性效应、孤离效应,并且绝大部分效应与美国被试的结果比较没有差异。研究还发现阿莱悖论现象在中国被试身上体现不明显,结果框架效应与美国被试的结果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逻辑——数学悖论是指仅借助于逻辑和数学的符号而得以构造的悖论。从历史发展看,其主要是指布拉里——福蒂(Burali—Forti)悖论,康托悖论和罗素悖论,它们分别是在1897、1899及1902年提出的。逻辑——数学悖论的出现,明确地表明素朴集合论中包含有逻辑矛盾。解决逻辑——数学悖论,必须对康托的素朴集合论加以限制,特别是必须抛弃前面所提到的概括原则。按策梅罗的研究成果,只须对公理适当地加以选择,就可做到既能使新建立的集合论能成为数学的基础,同时又能确保新的理论不会导致悖论。  相似文献   

3.
励彬 《华东科技》2008,(6):55-55
在产学研合作中,主体,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模式和机制。正如刚才刘总所言,以企业为主导和以高校、院所为主导会导致截然不同的合作结果。刚才还有几位也都提到了大学、院所的科研成果无法有效转化到企业里去的问题。我个人觉得这个问题是一个“悖论”:大学院所的成果,大部分是一种实验室里的成果,它很基础、也很初级,远没有到可以实现产业转化的那一步。  相似文献   

4.
悖论及其对数学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历史分析和类比的方法,从悖论的定义,归纳出悖论的类型并总结了解决悖论的方法,分析了数学悖论的历史和发展,得出数学悖论既引起了著名的第三次数学危机,又推动数学的各个分支不断向前发展,并提出研究和解决悖论问题,不但可以丰富数学理论,还可以创造出新的科学观点,促进数学的研究和推动数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化全球化初期存在着全球化与地域化,世界性与本土性的悖论。从悖论产生根本即资本主义化,悖论的实质——一般与个别的处理及悖论消解的现实条件——技术三个方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合而不同,未来化必然走向全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逻辑的形式化是对自然语言推理的程式化、模式化、符号化,其实质是精确化、抽象化。抽象化到一定界限,它会脱离自然语言实际。实质蕴涵怪论、道义逻辑中的罗斯悖论以及认知逻辑中的厄勒克特拉悖论,都是抽象化、形式化的结果。要消除这些悖论,摆脱形式化的困境,就要由抽象回到具体,回归自然语言,研究自然语言概念、命题及推理的具体用法。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生产率悖论”的起源和概念,从信息价值的计量与评价角度分析了“生产率悖论”产生的原因,指出随着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应用系统的普及,信息技术的“生产率悖论”问题将会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中西方有关悖论形式的差异分析这一角度出发,指出中西方语言、观物态度、思维方式等文化背景,乃是各自历史中对悖论的研究发展史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9.
曹旸  陈李睿 《科技资讯》2009,(28):253-253
悖论是逻辑方面的分支,可分为语形悖论和语义悖论。本文以科普目的出发,通过对说谎者悖论、理发师悖论和格雷林悖论予以简要介绍分析,说明语义悖论的趣味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阐述悖论的内涵及其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分析了物理悖论的种种教学价值.基于高中学生的认知发展和个性心理发展特征,提倡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适当采用“导致悖论法”教学,优化高中物理教学效果,并对如何实施提出了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希帕索斯悖论、贝克莱悖论和罗素悖论是数学发展史上的经典悖论。这些曾经引发数学"危机"的悖论都是从特定数学共同体"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中合乎逻辑地推导出来的。创新由以导致悖论的相应的"背景知识"是消解这些悖论的共同路径。经典数学悖论的发现、分析和消解研究,对于科学理论悖论的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马克思的视角出发,反思人权为何总是与世人若即若离.从马克思的视角洞察人权理想,发现它存在许多悖论.着重反思了人权理想的如下几种悖论:平等权的悖论、自由权的悖论、财产权的悖论和安全权的悖论.  相似文献   

13.
悖论是领域广阔、定义严格的数学分支,有些直观浅显的问题却蕴含较为深奥的数学原理,“蠕虫与橡皮绳”是关于时间的悖论,它的研究涉及到高等数学中的导数意义、调和级数、线性微分方程等知识内容。  相似文献   

14.
悖论是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它具有相对存在性、可解决性、创新性等特点。在数学发展史中,最著名的3个悖论分别是“毕达哥拉斯悖论”、“贝克莱悖论”、“集合论悖论”,悖论对数学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研究悖论对数学的发展和数学教育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翻译悖论产生的原因,继而说明翻译悖论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如何做到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官场小说三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官场小说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是个不可回避的文学现象。但应该看到,在作家的创作中存在着许多悖论性心灵情结,我们从权力批判与欣赏把玩的悖论、思考呼唤政治体制改革与清官意识的悖论、传统文人爱情观在当代文学中的潜性书写三个方面进行剖析可以得到很多的文化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从悖论角度看系统论,它为现代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原则。系统思维的悖论特征集中表现在事物的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上。文中论述了整体性悖论及其哲学基础和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系统思维悖论奠定了哲学基础;系统思维悖论具有普遍的方法论作用和认识论意义;对综合与分析等传统范畴给予了新的说明。  相似文献   

18.
悖论是属于领域广阔、定义严格的一个数学分支,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教育学价值。教师在数学教育中引入悖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领会数学的深刻思想,提高对现代数学所具有的美妙、多样甚至幽默性质的鉴赏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悖论的字源,把悖论分为三种类型,并结合历史分析找出产生悖论的三个认识论原因,然后分析了人们如何去发现、解决和消除悖论。同时还论及了悖论在科学中的作用。悖论对科学的作用,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已有一些文章对悖论问题作了有益的阐述,而对悖论产生的认识论根源则似乎分析不够,本文试图对这一点提些看法,并论及悖论在科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悖论是属于领域广阔、定义严格的一个数学分支,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教育学价值。教师在数学教育中引入悖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领会数学的深刻思想,提高对现代数学所具有的美妙、多样甚至幽默性质的鉴赏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