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抗生素生产厂污水排放口取得菌种,并在实验室中驯化、筛选出能以头孢拉定为唯一碳源生长的好氧菌群,经过平板分离纯化得到3株菌种。进行了各菌种以0,5,10,15,20,25mgL-1头孢拉定为唯一碳源的4d生长情况试验,同时进行了10mgL-1头孢拉定中生长4d的菌种生长及降解初步试验。结果表明,经过12代的驯化,筛选出的好氧混合菌群CDB,在底物浓度为0-25 mgL-1时, 4d内均有最佳的生长和降解能力,而分离纯化得到的单株菌中,CDB3菌株的生长情况及其降解能力均较强。各菌种的生长情况与其降解能力具有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用五氯酚钠浓度梯度培养基平板,从土样中筛选五氯酚钠耐受菌;再以五氯酚钠为唯一碳源进行摇瓶培养,筛选五氯酚钠降解菌。以不同浓度的五氯酚钠药物培养基对五氯酚钠降解菌的耐受能力进行测定。结果筛选出对五氯酚钠的耐受能力为0.8 g/L的菌株,并能以五氯酚钠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3株。  相似文献   

3.
固定化细菌降解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运听 《江西科学》2008,26(4):572-575
通过驯化、筛选和富集,从温州某印染厂的生化曝气池下水道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一株高效降解苯酚的细菌,初步确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该菌株能以苯酚为唯一碳源。最高耐酚浓度为1000mg/L。并采用海藻酸钙对该菌进行固定化。同时研究了不同条件如培养温度、pH、转速、供氧等对固定化细胞降解苯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温度35℃、pH5.0、转速120r/min,在有氧条件下,24h内对100mg/L苯酚降解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4.
从抗生素生产厂污水排放口取得菌种,并在实验室中驯化、筛选出能以头孢拉定为唯一碳源生长的好氧菌群,经过平板分离纯化得到3株菌种.进行了各菌种以0、5、10、15、20、25 mg/L头孢拉定为唯一碳源的4 d生长情况试验,同时进行了10 mg/L头孢拉定中生长4 d的菌种生长及降解初步试验.结果表明,经过12代的驯化,筛选出的好氧混合菌群CDB(Cefradine Degradable Bacteria),在底物质量浓度为0~25 mg/L时, 4 d内均有最佳的生长和降解能力,而分离纯化得到的单株菌中,CDB3菌株的生长情况及其降解能力均较强.各菌种的生长情况与其降解能力具有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陕北油田降解石油微生物的筛选及其降解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陕北油田的渣油、含油污泥和污水中富集、分离,并筛选出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菌株13株,经初步降解试验,筛选出对原油降解率高的DYT2-2和DYSHX1 2株石油降解菌菌株。通过对其降解能力的测试,结果表明,2个菌株对原油的降解能力在含油浓度ρ=14.29g/L的摇瓶试验中,其降解率高迭98.2%~99.5%。此结果表明,这两种降解菌对原油的降解效果高于目前已有的报道,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曹玮 《科技信息》2010,(20):I0339-I0339
本论文以苯酚为唯一碳源,从焦化厂废水中通过采用涂布稀释法,平板划线分离法对细菌进行纯化分离,筛选出能够高效降解苯酚的株菌M1,并且对其最适降解条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该菌株的最佳降解苯酚条件:温度35℃、降解时间30b、pH为7、转速为150rpm/min降解苯酚的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SDBS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纯化和研究SDBS降解菌的生物学及降解特性,通过富集、分离与纯化,从长期受洗涤剂、除草剂和有机磷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4株能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唯一碳源的细菌,这4株菌分别为2-1,2-2,C-1和X-4.在选定的最适条件下,测定了4株菌对SDBS的降解能力.SDBS质量浓度达500 mg/L时,菌株2-1仍能很好地生长且继续进行降解,SDBS的降解率达到了94.78%;菌株2-2的降解率为91.09%.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无机盐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以多环芳烃萘为惟一碳源,通过富集、驯化培养、稀释涂布、平板划线等方法进行目的菌株的分离和筛选,再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及16SrD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比对和系统发育树分析.筛选得到一株萘降解菌株,命名为J3,经鉴定、同源性比对和系统发育树分析得出菌株J3为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sp.)菌属的细菌.  相似文献   

9.
从某钢铁集团焦化厂污水处理曝气池取样,以苯酚为唯一碳源进行富集培养,然后经过分离与筛选,最后得到4株苯酚降解能力较强的菌株,这些菌株最高可耐受3.0 g.L-1的苯酚.苯酚降解能力测定表明,4株菌在72 h内能将浓度为1.5 g.L-1的苯酚完全降解,72 h内对浓度为2.0 g.L-1苯酚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9.4%、80.5%、73.5%、70.1%.  相似文献   

10.
两株芽孢杆菌对玉门油田原油的降解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石油为唯一碳源,从被石油污染的玉门油田土壤中,分离、筛选出2株高效降解石油的茵株A和B,研究了它们对原油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经12d后,A、B对原油的降解率分别可迭61.71%和53.12%.GC-MS分析表明,饱和烃中的正构烷烃、烷基环己烷、烷基苯和二环烷均能被明显降解,芳香烃中的萘和烷基萘经降解后几乎消失,菲和烷基菲经菌A作用后发生明显降解.茵株经鉴定,二者均为芽孢杆茵.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复合人工微生物组对制革废水处理体系中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在传统的厌氧/好氧(A/O)污水处理工艺处理制革废水的基础上,投加微生物复合菌形成人工微生物组。利用复合人工微生物组强化废水处理,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各样品中的细菌16S rRNA V3-V4变异区序列,并对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Alpha多样性分析以及物种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投加微生物组后,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的处理效果得到提升,COD的去除率约为82.60%,氨氮的去除率约为99.47%。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人工投加微生物组使得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群落丰度以及多样性提高,污染物降解功能菌占比有所提升,陶厄氏菌属(Thauera)成为其最主要的优势菌属。复合人工微生物组的投加对强化制革废水处理系统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12.
由外加菌剂对含异辛醇废水处理的实验证明,人工添加的菌剂对废水中异辛醇的降解效果良好.微生物在降解有机物的过程中,不仅会利用污染物中的碳源和氮源,而且会和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共同形成一个代谢相对稳定的微生态系统.通过对细菌16SrDNAV3可变区序列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变化浓度梯度凝胶电泳等细菌种类的研究,发现微生态中的细菌种类随污水浓度的变化并非呈单一递减的趋势,在一定的浓度条件下,会出现某类微生物优势群体;同时结合气相色谱分析,跟踪观察了异辛醇的降解过程,分析结果表明,降解的中间产物主要为乙醇.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好氧活性污泥净化废水的作用机理和好氧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群落,分析了好氧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群落在净化废水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油田普遍采用聚合物驱三次采油新技术的同时也产生了含聚丙烯酰胺(PAM)污水的处理问题。含PAM污水的特点是粘度大、含油多、乳化油稳定,故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及设施难以使该污水处理达到回注水水质的标准。对模拟含聚废水驯化的好氧颗粒污泥内微生物的研究将有助于油田含聚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开发。采用人工模拟油田含聚废水在实验室内驯化好氧颗粒污泥,结果表明好氧颗粒污泥对含聚驱采出水有良好的适应性。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44h时,好氧颗粒污泥可以将进水中的聚丙烯酰胺由350mg/L降低至150mg/L,去除率达到57%。对颗粒污泥内的优势微生物研究表明,在模拟含聚废水中对PAM起主要降解作用的微生物为产碱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提高辽河稠油采收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利用本源微生物提高稠油采收率新技术 ,详细研究采用微生物富集分离方法从辽河海河油田稠油区块原油、地层水中分离筛选出了三株对稠油有降解作用的本源细菌 ,并将其应用于该区块原油模拟驱油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水驱后的油藏中存在能降解稠油并产生羧酸 ,酯 ,醇和二氧化碳等产物的微生物 ;室内可通过调整培养物配方激活微生物 ,使三次采收率提高 2 3 7% ;各单一菌种对原油的作用机制不同 ,它们能协同大幅度提高原油产量 .因此 ,在经过更详细的微生物区系分析后 ,该区块稠油有望实现本源微生物驱 .  相似文献   

16.
玉米淀粉废水中的微生物及其净化淀粉废水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淀粉工业废水中含有多种有机和无机物质,可作为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优良营养物质.其中自然生长着多种细菌和酵母菌,这些微生物在以玉米淀粉废水为营养的生长繁殖过程中净化了淀粉废水.废水中的微生物与白地霉共同作用可比单独使用白地霉净化废水时的COD去除率提高28.83%,净化后的废水pH值平均为7.08.  相似文献   

17.
好氧微生物处理在三元复合驱采出水表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在油田实际污水处理过程中,要求能够尽量的回收原油,减少微生物对水中剩余原油的降解.研究采用已驯化好氧生物载体填料,通过原水的室内试验,考察微生物降解石油过程中,将原油用于自身代谢底物和将原油回收的比率.研究表明,164.53 mg/L的采出水中原油,约12%的原油被微生物吸收利用,80%原油被回收,同时还有约5%~8%处理过程中被挥发和损耗;如果污水处理工艺中,采用气浮装置进行原油的回收,微生物将原油用于自身转化利用率为5%.结果表明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好氧微生物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其维持自身生存所利用的原油较少,而用于三元污水的深度处理上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呼吸计量法测定钦州某糖厂废水的异氧菌产率系数YH、异氧菌衰减系数bH和异氧菌最大比增长速率系数μm.H3个活性污泥1号模型(ASM1)模型参数,并与国际水质协会给出的ASM1模型中20℃时城市生活污水的参数推荐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YH为0.700,比推荐值(0.67)略高,说明对糖厂废水的处理,较之生活污水处理难度要大 bH为0.56,比推荐值(0.62)略低,说明微生物在处理糖厂废水时自生生长的速度不及处理生活污水的快 μm.H为5.71,比推荐值(6.0)略低,说明微生物在糖厂废水中的生存难度大于城市生活污水。  相似文献   

19.
TiO2-蒽醌改性双极膜在光助电催化降解苯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TiO2-蒽醌改性双极膜中间层,并用作电解槽隔膜降解含酚废水.通过测定降解过程中苯酚溶液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和高效液相色谱,研究改性双极膜对苯酚降解的影响.电镜扫描、膜阻抗测定、渗透性测定等结果表明,TiO2-蒽醌改性双极膜在提高膜性能,降低膜阻抗,减少能源消耗等方面效果良好,紫外光照射180 min,苯酚降解为CO...  相似文献   

20.
针对化工生产废水特性,开发了能够适用于"含酚型多环结构且废水盐度高可生化性差"的生产废水的特殊耐盐菌种。研究结果表明,该特殊菌种能够适用盐度高达30g/L的废水,生化处理后废水的COD可降到0.3g/L以下(达到纳管排放的标准)。埃格多相催化反应器、埃格菌种和埃格生化床等构成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较好地解决了香精香料等化工生产过程废水生化处理的技术"瓶颈",提高微生物降解效率,同时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